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電路探秘》知識點梳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電路探秘》知識點梳理

資源簡介

【電路與電流】
一、電荷
1、摩擦起電的現象:摩擦過的物體能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叫做摩擦起電現象。
2、摩擦起電:物體之間的摩擦會使一個物體上的電子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得到電子的那個物體就帶負電了,另一個失去電子的物體就帶等量的正電。這種現象稱為摩擦起電。
3、摩擦起電的原因:當兩物體相互摩擦時,電子由原子核對電子束縛本領弱的物體,轉移到原子核對電子束縛本領強的物體上。失去電子的物體帶正電,得到電子的物體帶負電。(實質:電子的轉移)
4、常見的摩擦起電的現象
(1)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電)
(2)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電)
(3)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二、電路
1、電路的組成: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叫做電路。
2、電路的三種狀態
通路(閉合電路) 開路(斷路) 短路
開關閉合,電路中有電流流過 斷開的電路(斷開指斷開開關、導線松脫、電燈等燒壞……等) 不經過用電器,直接用導線將電源兩極連接起來
電路中有電流,通常能供用電器工作。 電路中無電流通過。 電路會有極大的電流,可能把電源燒壞,是不允許的。
三、電路圖
1、常用的電路元件符號
2、畫電路圖應注意的問題:
A、元件位置安排要適當,分布要均勻;B、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
C、整個電路圖最好呈矩形; D、圖要完整美觀,橫平豎直,簡潔、工整。
3、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金屬導體中發生定向移動的是自由電子)
電流的方向: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電路閉合時,在電源外部,電流方向是從電源正極經過用電器流向負極。(金屬導體中電流方向跟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電流形成的條件:有電源(電壓);閉合回路(通路)
四、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1)串聯
①連接特點:逐個順次---首尾相連。
②電流路徑:只有1條,通過一個元件的電流同時也通過另一個。
③開關作用:能同時控制所有的用電器,電路中開關的位置對電路沒有影響。
④用電器工作:各用電器相互影響,并且一個元件破損或斷開,整個電路開路。
(2)并聯
①連接特點:并列連接---首首尾尾相連。
②電流路徑:至少2條。
③開關作用:開關在干路,控制整個電路。開關在支路,只控制本支路。從電源兩極到兩個分支點的那部分電路叫做干路,兩個分支點之間的兩條電路叫做支路。
④用電器工作:各用電器互不影響,可以獨立工作;一個破損不影響其他元件。
【電阻與變阻器】
一、導體和絕緣體
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常見的導體有:金屬、石墨、人體、大地以及酸、堿、鹽的水溶液。
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常見的絕緣體有: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導電能力介于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一類物質叫做半導體。常見的半導體材料是硅和鍺。
注:通常可用半導體材料制成發光二極管。
二、物質的導電能力
(1)導體容易導電的原因是導體內有大量的自由電荷。金屬導電,靠的就是自由電子,酸、堿、鹽的水溶液是靠“離子”來導電的。半導體中只有少量的自由電荷。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原因是絕緣體內幾乎沒有自由電荷,絕緣體中的電荷幾乎都被束縛在原子或分子的范圍內,不能自由移動。
(2)導體和絕緣體是相對的,并不存在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如高溫、高壓或潮濕的環境下,絕緣體也可變為導體,(如玻璃在高溫下溶化后會導電)。
(3)導體的電阻大小與導體的材料、導體的橫截面積,長度有關,且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小,導體越長電阻越大。
超導現象:一些金屬或合金,當溫度降低到某一溫度時,電阻變為零的現象。如水銀在-269℃時,電阻會突然消失。
三、變阻器
(1)電阻器:生活、實驗中經常使用的具有一定阻值的元件。符號是:
(2)滑動變阻器
(1)原理:靠改變連入電路中的電阻線的有效長度來改變電阻。
(2)使用方法:
①要與控制電路串聯;
②連入電路的兩個接線柱必須是“一上一下”;
③為了保護電路,在電路接通前應把滑片移到使電路中的電阻最大的位置(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一定);
④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不能超過其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
(3)作用:①改變電路中電流的大小;②改變用電器兩端的電壓;③保護電路。
(4)銘牌認識:滑動變阻器的銘牌上標有的“50,1A”的意義:最大阻值為50,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A。
(5)其他變阻器,如變阻箱、旋鈕式變阻器、光敏電阻、壓敏電阻、熱敏電阻等。
【電流、電壓及其測量】
一、電流的測量
1、電流強度:電流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導線某一截面的電荷的多少,用字母I表示。它的單位是安培,簡稱安,符號為A。
2、單位換算:1安(A)=103毫安(mA) 1毫安(mA)=103微安(μA)
3、不同的用電器工作電流是不同的,同一個用電器在不同工作狀態下的電流也不相同。
4、電流大小的測量儀器:電流表,符號是:。
(1)電流表的讀數:一看量程;二看分度值;三根據指針位置讀數。
特別提醒:同一刻度線處,大量程的示數等于小量程示數的5倍。
(2)電流表的使用:有電源(電壓);閉合回路(通路)
(1)使用前,注意檢查指針是否指示零刻度,若不指示零刻度,可調整調零旋鈕調零。
(2)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要測量通過某部分電路的電流,必須將電流表與該部分電路串聯,讓通過待測電路的電流全部通過電流表。
(3)要使被測電流不超電流表的量程。被測電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時,不僅測不出電流值,電流表的指針還會被打彎,甚至燒壞電流表。
(4)“+”、“-”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連接電流表時,要注意電流的方向,應使電流從電流表的“+”接線柱流進,從“-”接線柱流出,并且注意將開關處在斷開的位置。
(5)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兩極。(電流表的電阻很小,相當于導線,會造成短路)
(6)試觸時的常見情況:
①指針不偏轉:可能電路有斷開的地方。
②指針偏轉過激,超過滿刻度又被彈回:說明量程選小了。
③指針偏轉很小:說明量程選大了。
④指針反向偏轉:接線柱接反了。
(3)電流表測量對象的分析
方法1:電流表和誰串聯,電流表就測誰的電流。(并聯電路中:在干路上,就測總電流;在哪條支路上,就測哪條支路的電流。)
方法2:斷開電流表,哪些用電器因斷路不能工作的,就測哪些用電器的電流(支路電流適用)。
電壓的測量
1、電壓:電壓使電路中的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用字母U表示。它的單位是伏特(Volt),簡稱伏,符號為V。
2、水壓和電壓
(1)水壓使水管中形成水流;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
(2)抽水機是提供水壓的裝置;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3)抽水機不停地工作才能形成持續的水流;電源一直提供電壓才能形成持續的電流
3、單位換算:1千伏 =103伏(V) 1伏(V)=103毫伏(mV) 1毫伏(mV)=103微伏(μV)
4、常見的電壓值
5、電壓大小的測量儀器:電壓表,符號是:。
6、電壓表的讀數:一看量程;二看分度值;三根據指針位置讀數。
特別提醒:(1)同一刻度線處,大量程的示數等于小量程示數的5倍。
(2)在記錄數值時,要注意所使用的電壓單位及取幾位數值,數值的最后一位是估讀
的,數值的倒數第二位是準確的。
7、電壓表的使用
(1)觀察指針是否指在“0”刻度線處,若沒有,需調節調零按鈕先將指針調零。
(2)電壓表必須和被測用電器并聯。(電壓表的電阻很大,一般情況下幾乎可以看作是絕緣體,通過電壓表的電流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特別提醒:如果電壓表和被測用電器串聯,會導致電壓表的示數等于電源電壓,小燈泡不發光。
(3)必須讓電流從電壓表的正接線柱(紅色接線柱)進入,再從負接線柱(黑色接線柱)流出。
特別提醒:如果電壓表的正負極接反,指針會反轉。
(4)必須正確選擇電壓表的量程。
特別提醒:1.在能估測電壓大小的情況,先估測,在選擇合適的量程。
2.無法估測時,利用試觸法選量程。
操作方法:(1)首先接0~15v的量程,將開關迅速閉合并斷開,眼睛觀察指針是否超過最大
量程的刻度線,若超過需要換用更大量程的電壓表。(2)如果指針的偏轉沒有超出量程,但
電壓表示數大于3v,應接0~15v的量程。(3)如果電壓表示數小于3v,應接0~3v的量程。
(4)允許將電流表直接連在電源兩極上測電源的電壓。
8、電壓表測量對象分析
(1)一般法:電壓表與誰并聯,就測誰的電壓或抓住誰,測量誰。
(2)去源法:“去掉”電源(用手捂住電源),再看電壓表與哪部分構成閉合回路,那么電壓表測的就是那部分電路的電壓。
(3)滑線法:電壓表兩端沿著連接的導線滑動到用電器或電源兩端。(能跨過元件:開關、電流表。不能跨過元件:電源、用電器、電壓表。)
(4)短路法:電壓表去掉,假設用導線接該位置,若此時某些用電器或電源被短路,則這些用電器或電源即為該電壓表測量的對象。
9、串聯、并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
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壓之和,即U總=U1+U2。
并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等于總電壓,即U1=U2=U總
【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1、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電流:電荷的 定向移動 形成電流;電壓:是推動 電荷 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
電阻:導體對電流的 阻礙 作用。
實驗設計:(1)控制 電阻 相等,比較電流和電壓的關系;
(2)控制 電壓 相等,比較電流和電阻的關系。
電路圖與實物圖:
實驗結論:當 電阻 一定時, 電流 和 電壓 成正比;
當 電壓 一定時, 電阻 和 電流 成反比;
2、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的電壓成 正比 ,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 反比 。
公式:I=。
3、用伏安法測用電器的電阻(未控制變量):
(1)實驗原理:R=;
(2)實驗電路圖:
(3)實驗步驟:
①按電路圖連接電路,接線時,開關應該 斷開,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應該達到阻值最大處。
②閉合開關S,測出被測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用電器的電阻
③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再測2次
④求出三組的電阻,然后求平均值,以減小 實驗誤差 。
4、串、并聯電路的電流、電壓、電阻的特點:
物理量 串聯電路 并聯電路
電流 I總=I1=I2 I總=I1+I2
電壓 U總=U1+U2 U總=U1=U2
電阻 R總=R1+R2 1/R總=1 /R1+1/ R2
分壓或分流 分壓U1/U2=R1/R2 分流I1/I2=R2/R1
【動態電路與電路故障分析】
一.動態電路
1.電路動態問題:一是由開關的斷開和閉合引起的電路變動,二是由滑動變阻器引起的電路變動問題。
2.動態電路分析解題方法:
(1)弄清電阻之間是串聯還是并聯或混聯;電表是測量干路的電流(或電壓)還是支路中的電流(或電壓)等。
(2)結合串聯分壓,并聯分流的特點進行分析。
二.電路的故障分析
1.故障類型
①短路:電路被短路部分有電流通過(電流表有示數),
被短路兩點之間沒有電壓(電壓表無示數)。
②斷路:電路斷路部分沒有電流通過(電流表無示數),
斷路兩點之間有電壓,斷路同側導線兩點無電壓。
2.電路故障分析思路
①判斷電路各元件連接方式,明確電流表、電壓表測量的元件,各開關控制的元件。
②根據故障現象分析有無電流,得出電路是短路還是斷路。
③根據電表示數變化分析找出故障位置。
3.利用電流表、電壓表判斷電路故障
(1)電流表示數正常而電壓表無示數
“電流表示數正常”表明電流表所在電路為通路,“電壓表無示數”表明無電流通過電壓表。
故障原因可能是:①電壓表損壞; ②電壓表接觸不良; ③與電壓表并聯的用電器短路。
(2)電壓表有示數而電流表無示數
“電壓表有示數”表明電路中有電流通過,“電流表無示數”說明沒有或幾乎沒有電流流過電流表。
故障原因可能是:①電流表短路; ②和電壓表并聯的用電器斷路
(3)電流表電壓表均無示數
“兩表均無示數”表明無電流通過兩表,除了兩表同時短路外,可能是干路斷路導致無電流。
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上冊第四章《電路探秘》知識梳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微山县| 满城县| 额济纳旗| 叶城县| 南靖县| 平远县| 牟定县| 曲靖市| 泸溪县| 房产| 荔波县| 慈溪市| 吴川市| 那曲县| 海兴县| 金山区| 宁陵县| 龙州县| 麟游县| 万全县| 清原| 科尔| 齐河县| 启东市| 南和县| 云阳县| 肇源县| 子长县| 建德市| 石棉县| 安徽省| 中卫市| 肃宁县| 汝城县| 临泽县| 潼关县| 墨脱县| 阳江市| 胶州市| 鸡东县| 大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