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 、探究——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基礎知識清單】1.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 的物理量。2.速度的計算公式是:= ;速度的國際單位是 ,常用單位是 ,1m/s= km/h3.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物體運動的路程和時間 (相同“有關”或“無關”)。【知識深層理解】一、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1.在路程相同的情況下比較運動時間:在路程相同的情況下,運動時間越短,物體運動快。例如在百米賽跑中,如圖3-2-1所示,在路程相同的情況下,豹子比獵狗先到達終點,用的時間短,所以豹子運動得快。(100m00:00:0000:00:0000:00:0500:00:05圖3-2-1圖3-2-2)2.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比較路程:在運動時間相同的情況下,走得遠的運動得快。如圖3-2-2所示,在相同的時間內豹子跑的遠,所以豹子運動得快。3.在時間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況下,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當時間和路程都不相同時,比較平均1s走過的路程就可以比較出運動的快慢。例如:豹子10s內跑了400m,平均1s跑的路程是(m)。獵狗20s跑了600m,平均1s跑的路程是(m),很顯然豹子運動得快。二、速度1.概念:我們在研究豹子和獵狗運動的快慢時,且當時間和路程都不相同時,我們計算并比較了各自1s走過的路程,實際上就是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在物理學里,我們就把路程和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叫做速度,在數值上等于物體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2.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體運動得快,速度小表示物體運動得慢,所以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3.速度、路程和時間的表示:在物理學里,速度用字母v表示,路程用字母S表示,時間用字母t表示。4.公式:速度公式 路程公式 時間公式5.單位:國際單位:m/s,常用單位:km/h。6.單位間的換算:,所以:1m/s=3.6km/h, m/s是較大的單位。7.公式運用舉例:【例題1】一輛做勻速運動的汽車在10s內通過了100m的路程,則該汽車的速度是多少?解:該汽車的速度是:,答:該汽車的速度是10m/s。【例題2】一輛以2m/s的速度做勻速運動的汽車,1min內通過的距離是多少?解:1min內通過的距離是:答:1min內通過的距離是120m。【例題3】一輛以10m/s的速度做勻速運動的汽車,通過2km的路程需要多長時間?解:通過2km的路程需要的時間是:答:通過2km的路程需要的時間是200s。三、單位換算方法【例題4】10m/s= km/h解析:根據1m/s=3.6km/h可知,由m/s換算成km/h時,只需乘上3.6即可。即:10m/s=10×3.6km/h = 36 km/h【例題5】72km/h= m/s解析:根據1m/s=3.6km/h可知,由km/h換算成m/s時,只需除以3.6即可。即:72km/h =m/s = 20 m/s【總結】由m/s換算成km/h時,只需乘以3.6即可;由km/h換算成m/s時,只需除以3.6即可。四、勻速直線運動1.概念:物體沿直線運動,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火車在平直的軌道上以一定的速度行駛時,就是勻速直線運動。2.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1)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是一個定值,不隨時間、路程而變化:以2m/s運動的物體,速度始終是2m/s,路程是原來的多少倍,時間也是原來的多少倍,路程與時間的比不變。所以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不隨時間、路程而變化。(2)在公式中,速度是定值,不與路程成正比,也不是與時間成反比:路程是原來的多少倍,時間也是原來的多少倍,路程與時間的比(速度)不變。并不是路程越大,速度越大,時間越大,速度越小。所以速度不與路程成正比,也不是與時間成反比。(3)勻速直線運動中,路程與時間成正比:在公式中,速度是定值,路程是原來的多少倍,時間也是原來的多少倍。所以路程與時間是成正比的。五、運動圖像1.勻速運動的圖像:路程—時間()圖像 速度—時間()圖像(0t/sS/m204) (v/(m·s-1)t/s010)勻速直線運動的圖線是一條傾斜直線,表示路程隨時間均勻變化。 速度的計算方法: 因為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是不變的,所以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圖線在圖像中是一條水平直線,并且水平直線在v軸上對應的數值就是物體的速度。上圖中物體的速度是10m/s。(m·s-1與m/s相同)2.利用圖像比較速度大小:勻速直線運動的圖像 勻速直線運動的圖像(0t/s甲乙S/mS甲S乙t) (v/(m·s-1)5t/s010甲)對于勻速直線運動的圖像,從圖中可以發現,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由于甲對應的路程大,所以甲的速度大。 【規律總結】在S-t圖像中,靠近S軸的圖線速度大。 對于勻速直線運動的圖像,從圖中可以發現,甲對應的數值大,所以甲的速度大。 【規律總結】在v-t圖像中,越靠上的圖線表示的速度越大。3.復雜圖像:S- t圖像 圖像(t0ABCS) (t0ABCv)對于圖像,AB段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因為物體的路程隨時間均勻變化。BC段表示物體靜止,因為物體的路程始終指向某一數值。 對于圖像,AB段表示物體做加速運動,因為速度在不斷的增大;BC段表示物體在做勻速運動,因為它對應的速度不變。七、圖像中速度大小的計算(1.8102340.61.22.4S/mt/s甲圖3-2-3)【例題6】如圖3-2-3所示,圖線甲表示的速度大小為 m/s。解析:在圖中任選一個關鍵點,如(3 1.2),該點表示物體在3s內運動的路程是1.2m,根據公式可以計算出物體的速度:答案:0.4【規律總結】在圖線上選擇一個關鍵點,根據該點的路程和時間信息求出物體的速度。八、典型例題1.車長問題:【例題7】一列長200m的列車以72km/h的速度通過一座大橋共用了50s,問:(1)該大橋的長度是多少;(2)列車全部在橋上的時間是多少。分析:(1)如圖3-2-4所示,當車尾駛離大橋時,列車才算通過大橋,所以列車要通過大橋需通過的路程為橋長+車長。(2)如圖3-2-5所示,列車全部在橋上時通過的路程等于橋長-車長。(橋長車長路程) (橋長車長通過距離)圖3-2-4 圖3-2-5解:(1)列車的速度為:列車要通過的路程為:大橋的長度為:(2)列車全部在橋上時,通過的路程是:列車全部在橋上的時間為:答:(1)該大橋的長度為800m;(2)列車全部在橋上的時間是30s。【規律總結】(1)列車要通過大橋需通過的路程為橋長+車長;(2)列車全部在橋上時通過的路程等于橋長-車長。2.間隔問題:【例題8】已知一節火車軌道的長度為25m,車輪每經過軌道接口時都要“卡塔”響一聲。小華在乘坐火車時,想估算火車的速度,他聽到21個“卡塔”聲音的總時間為20s,則該火車的速度是多少?分析:如圖3-2-6所示,4個“卡塔”聲表示火車走過3個車軌,同理,21個“卡塔”聲表示火車走過20個車軌。(第1聲第2聲第3聲第4聲圖3-2-6)解:火車脫軌的距離為:火車的速度為:答:該火車的速度是25m/s。【規律總結】n個點之間是n-1個間隔。3.回聲問題:【例題9】利用回聲可以測距,在測量一座高山到某處的距離時,從某聲源發出聲音,經高山反射后,回到聲源處,共用時5s,則高山到該處的距離是多少?(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是340m/s)分析:5s是聲音“去”和“來”的總時間,聲音在計算高山到該處的距離時,應取該時間的一半。解:高山到該處的距離是:答:高山到該處的距離是850m。【規律總結】單程所用的時間是來回總時間的一半。4.綜合題:【例題10】一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10s內通過的距離是100m,求:(1)物體的速度;(2)物體以同樣的速度運動20s通過的距離;(3)物體通過1000m所用的時間。解:(1)物體的速度為:(2)物體運動20s通過的距離為:(3)物體通過1000m所用的時間為:答:(1)物體的速度為10m/s;(2)物體運動20s通過的距離為200m;(3)物體通過100m所用的時間為100s。【規律總結】(1)在勻速直線運動的計算過程中,速度是計算的橋梁,找出速度,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2)請注意做題規范。九、比值問題(1);(2);(3)【例題11】兩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其速度之比為2:3,時間之比為1:2,則兩個物體所通過的路程之比是 。解析:,答案:1:3【例題12】兩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其路程之比為2:3,時間之比為1:2,則兩個物體的速度之比是 。解析:,答案:4: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