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生活中的透鏡(1課時)班級:_________ 姓名 綜合評價【學習目標】通過實驗探究,能準確說出照相機是利用凸透鏡工作的,能正確說出照相機成像的特點,會簡單的調節照相機,增強與實際生活聯系的意識。2.通過觀察演示,能準確說出是利用凸透鏡工作的和成像特點。3.通過實驗,能正確說出放大鏡成像的特點。4。通過討論,能科學區分實像和虛線,建立初步的科學思維。【評價任務】1.獨立完成反饋練習1.(檢測學習目標1)。2.獨立完成反饋練習2,(檢測學習目標2).3.獨立完成反饋練習3.(檢測學習目標3)。4.獨立完成反饋練習4,(檢測學習目標4).5.獨立完成“檢測與作業”(檢測目標1.2.3.4)。【學習過程】目標引學用放大鏡分別觀看近處的物體、遠處的物體,你有什么發現?二、探究新知學習活動一:探究照相機成像(指向學習目標1)【觀察思考】觀察照相機的結構圖,試著說出各部分的名稱。【總結】照相機的結構:(觀察照相機):(1)鏡頭—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 ,起成像作用;(2)膠卷——相當于_ _;【想想做做】自制模型照相機(老師已提前做好)做法:用兩個粗細相近的紙筒,使一個紙筒剛好能套入另一個,并能前后滑動(如圖),將大紙筒的一端嵌上一個焦距為5—10cm的凸透鏡,另一個紙筒的一端蒙上一層半透明紙,把兩個紙筒套在一起,就做成了一個模型照相機。(1)鏡頭對準窗外遠處景物,拉動紙筒,改變透鏡和半透明紙的距離,直到在半透明紙上得到一清晰的像,觀察像的特點。(2)從拍攝遠處景物到近處景物,應如何調節透鏡到半透明紙之間的距離,紙上的像如何改變?歸納:照相機成像時景物離鏡頭遠,像離鏡頭近,成的是 、(填 “倒立”或“正立”)、 (填“放大”或“縮小”)的 (填“實”或“虛”)像.【總結】.照相機的成像特點:照相機照相時,物體離鏡頭比像離鏡頭_ ________ _(遠、近)。照相機所成的是_ __ (正立、倒立)、_ ____ (放大、縮小)、_ ____ (實像、虛像)。物體離鏡頭越遠,所成的像越 ___ ;反之,則成的像越 _ 。像與物在透鏡的 ___ 側(同、異)。【合作探究】照相機的成像原理:來自物體的 光 經過鏡頭后會聚在 上,形成物體的 .膠片上有一層對光 的物質,在曝光后發生 將像記錄在膠片上.照相機膠片上的像是 、 的實像. 現在的數碼相機用一種電荷耦合器件代替 。這種電荷耦合器件能把 信號 轉換成 信號,從而更方便地記錄物體的像。無論是膠片相機還是數碼相機,他們的成像都離不開 。【拓展實踐】照相機的應用(1)照相機拍完集體再拍單人,應怎樣操作?:照相機靠近該人,同時鏡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2)照相機拍完2寸再拍1寸,應怎么操作?照相機遠離該人,同時將鏡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3)鏡頭被遮擋物擋住了一部分,照片上能出現遮擋物嗎?像有什么變化?看不到遮擋物。像的形狀大小不變,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變暗。【評價任務一】反饋練習1------檢測目標11.(2022 湖北襄陽)新冠病毒仍在,防疫意識不減。照相機記錄下了各地醫護人員辛勞抗疫的工作畫面。照相機的鏡頭是 ___________透鏡,當鏡頭靠近醫護人員時,所成像的大小會變 ________。【評價標準】每空1分,共2分。 我的得分:_____________學習活動二:探究投影儀的成像特點(指向學習目標2)【觀察思考】教學中常用到投影儀,現在觀察它的結構,想想使用它有什么優點?1.結構:由燈泡、投影片、鏡頭、平面鏡、屏幕組成。(1)投影儀上有一個相當于__________的鏡頭,來自投影片上的光,形成物體的像。(2)投影儀上平面鏡的作用是___________,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3)燈泡:讓光線充足,使____________ 更明亮。(4)屏幕:相當于____________。【演示實驗】把投影儀上的平面鏡(反光鏡)取下,投影片放到載物臺上,調節鏡頭,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圖案清晰的像,觀察像的大小、倒正。(1)天花板上的像與投影片相比較,是放大還是縮小的? ;是正立還是倒立的 ;是實像還是虛像? .(2)天花板上的像到鏡頭的距離 (填“大于”或“小于”)投影片到鏡頭的距離.歸納:投影儀(幻燈機)上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能成 、 的像。【歸納總結】投影儀成像的特點投影儀所成的像與投影片相比較是: 、 的 像。【拓展實踐】投影儀的應用(1)要使天花板上的像變得更大些,應該使凸透鏡_____投影片,同時投影儀____________天花板.(填“靠近”或“遠離”)(2)要使屏幕上的圖像小些,應怎樣做?膠片遠離鏡頭,同時投影儀___________屏幕。(3)為了在屏幕上成正立的像,膠片應怎樣放?若想在屏幕上看到正立的像,要把膠片應_____放。【評價任務二】反饋練習2------檢測目標21.(2022·遼寧鞍山)學校組織同學們利用投影儀觀看“天宮課堂”第二課。投影儀的鏡頭相當于_______透鏡,屏幕上的彩色畫面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坐在各個位置的同學都能看到屏幕畫面,是因為光在屏幕表面發生_______(選填“鏡面”或“漫”)反射。【評價標準】每空1分,共2分。 我的得分:_____________學習活動三:探究放大鏡的成像特點(指向學習目標3)【做一做】:請各小組同學用課桌上的放大鏡觀察課本上的字,并改變放大鏡到字的距離,觀察字的放大情況。思考并完成下列問題:你會發現,當透過凸透鏡可以看到書上的字時,將凸透鏡逐漸遠離書上的字,字的像越_______(選填“大”或“小”);再繼續移遠凸透鏡,你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字放大的正立像。1.放大鏡就是一個 。2.放大鏡成是_ 、_ _、_ _像。物體和像在放大鏡的 (填“同側”或“異側”)。3.用放大鏡看書上的字時,要想看到的像大一些,放大鏡應 (填“遠離” 或“ 靠近”)課本的字,但不能超過一倍的焦距。【評價任務三】反饋練習3------檢測目標3(2022·遼寧錦州·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評價標準】共2分。 我的得分:_____________學習活動四:認識實像和虛像(指向學習目標4)【觀察思考】觀察光路圖、回顧所學,說說照相機成像和放大鏡成像主要有哪些區別?實像:由實際光線_____________ 而成的,能呈現在_______上。虛像:由反射光線或折射光線的_______________相交而形成,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呈現在光屏上。人眼逆著出射光線可以看到虛像。【評價任務四】反饋練習4------檢測目標4(2022·浙江杭州)下列所成的像為實像的是( )A.人在平面鏡中成的像 B.山在水中的倒影C.郵票經放大鏡成的正立放大的像 D.太陽經過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圓形光斑三.盤點收獲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之旅,把你在知識、學習方法等的收獲兩人一組介紹給對方,時間2min.四、達標檢測【評價任務五】檢測目標1.2.3.4【檢測與作業】分層檢測 溫馨提示:必做題--A組和B組 選做題--C組 時間5minA組--夯實基礎題1.(2022·黔西)如圖所示,小明媽媽用手機拍視頻。下列關于手機鏡頭成像的說法正確的是( )A.手機攝像鏡頭相當于一個凹透鏡 B.媽媽通過手機鏡頭成正立的虛像C.要拍面部特寫,可以把手機靠近面部一些 D.手機鏡頭的成像規律與投影儀的成像規律相同2.(2021·山東威海)桌面上放有一只離墻很近的盛滿水的玻璃杯,小明無意中發現玻璃杯后方白墻上出現窗外景物清晰的像。下列光學儀器中應用了該現象成像原理的是( )A.放大鏡 B.照相機 C.投影儀 D.潛望鏡3.(2020·遼寧朝陽·中考真題)教室內的投影儀,其鏡頭相當于凸透鏡,使電腦上的文字在屏幕上成像,投影儀形成的是文字_______(填 “正立”或“倒立”)的像。B組--提高能力題4.(2016·湖南常德)“影”是生活中常見的光現象,下列圖中的各種“影”與物理知識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C組--選做題5.(2020 遼寧盤錦市)如圖所示,大威拿出手機對著關閉的屏幕,看到了自己的______(填“虛”或“實”)像。保持手機到眼睛的距離不變,開啟屏幕打開手機前置攝像頭,大威通過攝像頭成的像與屏幕關閉時成的像相比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評價標準】第1題2分,第2題3分,共5分。 我的得分:_____________【綜合評價】:本節課評價任務共16分,總分12分以上為A級,9--11分為B級,6--8分為C級,6分以下為D級。請將自己的綜合評價等級寫到學歷案開頭“綜合評價”處。【學后反思】1.梳理本節課學習的知識內容:(構建思維導圖)2.總結本節課學習到的方法和存在的困惑。【課后作業】完成《助學指導叢書》第49--50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