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上課日期: 年 月 日 第 課時課 題 4.1.1內戰的爆發課時安排 1 課 型 新課教學目標 了解國共兩黨對建國的不同主張,知道重慶談判的背景、主要內容。知道內戰的爆發,能夠結合相關史實,了解內戰爆發后國共兩黨軍事力量的變化。 學習重慶談判期間國共兩黨政治較量的有關史實,理解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培養依靠基本歷史史實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三)學習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認識中共是中國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代表。重難點 重點:重慶談判和全面內戰的爆發。 2.難點:國共雙方在重慶談判期間復雜的政治斗爭。教具準備 PPT師生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導入 出示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的照片 這揮手之間,被定格在1945年8月28日的延安機場。它像是表達了一種思維的過程,做出了斷然 的決定;它也表明了一種深刻的歷史過程 承轉:那架從延安起飛的飛機要飛往哪里?毛主席等人又去干什么呢?帶著這些問題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抗戰以后國共內戰的爆發。新課 要了解一場戰爭,我們要了解哪些因素?學生回答之后,師承轉:首先我們來了解內戰爆發前當時國共兩黨的情況 抗戰勝利前夕,對于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分別召開代表大會,提出了不同的主張 1.呈現中共“七大”和國民黨“六大”的部分史料 引導學生思考: (1)共產黨和國民黨對抗戰勝利后的中國前途各有什么想法? (2)兩種不同的建國主張對當時的百姓將產生哪些直接的影響? 設問:蔣介石的反共內戰的方針既定,那內戰有沒有馬上爆發?蔣介石為什么不馬上發動內戰? 承轉:蔣介石既不想放棄內戰的念頭,又不能馬上發動內戰,那他是如何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呢? 出示蔣介石給毛澤東的三封電報的內容。問:根據電報的內容,蔣介石急于邀請毛澤東去重慶談判的目的是什么?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推測蔣介石的真實意圖是什么?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歸納:如果毛澤東不去,蔣介石就可以把內戰的責任推到中共身上。如果毛澤東去了,可以誘使中共交出軍隊和政權,同時借和談之機爭取調兵遣將、部署內戰的時間 毛澤東等人經過深思熟慮后,決定去重慶談判。出示毛澤東等人赴重慶談判的照片 設問:明知有危險,明知蔣介石無誠意,毛澤東等人為什么還是要赴重慶談判?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毛澤東去重慶,可以響應全國人民呼吁和平民主的呼聲,盡力爭取和平,制止內戰;可以表明中共爭取和平民主的誠意,政治上取得主動權;可以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團結和教育當時對國民黨尚抱有希望的人民。只有這樣才能用事實說明中國共產黨是真誠謀求和平的,是代表人民意愿的。如果毛澤東不去,蔣介石就會宣傳中共無和平誠意,將內戰責任推到中共身上 出示資料1和資料2 為什么重慶談判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說明飽受戰爭之苦的中國人民想通過和平談判來避免戰爭 承轉:1945年8月至10月,國共兩黨在重慶進行談判,重慶談判是抗日戰爭勝利后國共兩黨在談判桌上的一次驚心動魄的較量。重慶談判取得了什么成果?其主要內容是什么?哪些方面沒有達成協議? 簽訂了《雙十協定》 國民黨拒不承認解放區和人民軍隊的合法地位。這說明了什么? (教師也可以補充當時雙方提出的一些具體要求。如中共提出參加政府;由中共人士擔任山東河北等5省省主席職務;參加軍事委員會;中共的軍隊編為48個師。國民黨提出不得于現在政府之外來談改組政府問題;一攬子解決問題;歸結于政令、軍令之統一,一切問題必須以此為中心。) 承轉:《雙十協定》帶來和平了嗎? 內戰爆發 全面進攻 其實國共在談判期間就是邊談邊打,《雙十協定》簽訂后,雙方沖突仍未停止。雙方在1946年1月10日簽訂《停戰協定》。然而在6月,蔣介石自認為準備充分,撕毀《停戰協定》,對中原解放區發動瘋狂進攻,全面內戰由此爆發。地圖上指出位置 1.是什么原因讓蔣介石自認為已經“準備充分”呢? 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師出示美國幫助國民黨部署內戰的圖片 2.展示《戰爭初期國共雙方軍事力量對比簡表》 根據表格,說說內戰初期國共雙方的力量對比 面對敵強我弱、實力懸殊的戰爭,如果你是弱方,你的心態可能是怎樣的? 1946年一位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和毛澤東談話時,毛澤東提出“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 內戰初期 扭轉戰局 經過一年多的戰斗,解放軍和國民黨軍隊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1.出示1946.6和1947.6人民解放軍和國民黨軍隊的力量對比圖 設問:為什么短短一年時間,國共兵力的消長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閱讀課本,尋找原因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師列表格歸納 到1947年2月,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被粉碎。由于戰線太長,兵力分散,被迫改為對陜甘寧邊區和山東解放區實行重點進攻 2.出示地圖《轉戰陜北》。在陜北戰場上,1947年3月,國民黨投入23萬進攻陜甘寧邊區,撲向延安。而人民解放軍只有2萬多人,在延安以南激戰7天7夜后,主動撤離延安 播放視頻,了解共產黨當時采取的一些戰略戰術。 中國共產黨在正確的戰略戰術指揮下,粉碎了國民黨的重點進攻。課堂總結 在敵我力量改變的情況下,1947年夏,中共覺得戰略進攻時機成熟,做出了新的戰略決策:變戰略防御為戰略進攻。至于戰略進攻階段國共的戰況如何?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