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3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間的關系學案一學科核心素養1.通過分析總結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關系,樹立穩態與平衡觀。(科學探究、生命觀念)2.通過建立體溫調節的模型,培養模型建構的科學思維,提高思維邏輯性。(科學探究、科學思維)3.通過學習體溫調節的過程機理,理解體溫對人體的重要含義,養成關注人體健康的習慣。(科學思維、社會責任)二學習重難點·重點(1)水鹽調節和體溫調節(2)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間的協調·難點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間的協調三課前預習1.2022年2月4日,在萬眾矚目中第24屆冬季奧運會在北京盛大舉行。在冬奧會的比賽項目中,冰雪運動員體內多種生理過程發生改變,涉及到體溫、血糖、水鹽平衡等多種生命活動的調節,其中參與調節的激素種類多,完成下列表格:狀態 內分泌腺或內分泌細胞 激素 靶器官或靶細胞 作用或表現寒冷 甲狀腺,其分泌存在(1)_______調節機制 甲狀腺激素 全身組織細胞 提高新陳代謝,增加產熱饑餓 胰島A細胞 胰高血糖素 (2)主要為________ (3)________口渴 由(4)________分泌 抗利尿激素 腎小管和集合管 (5)________緊張 腎上腺髓質 (6)______ 全身組織細胞 (7)人表現為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2.人在饑餓寒冷刺激下,會表現出面色蒼白,全身顫抖,這說明體內血糖濃度____________,細胞產熱不足以維持正常體溫,機體通過____________方式加速熱量的產生,全身顫抖。另一方面通過____________方式,減少熱量的散失,導致面色蒼白。參與上述調節的組織和器官,在神經系統中有大腦皮層、_____________、垂體,內分泌腺主要有____________和腎上腺等。人在寒冷刺激時注意力____________(填“增強”或“減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在恐懼、劇痛、失血等緊急情況下,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現出警覺性提高、反應靈敏、物質代謝加快、呼吸頻率提高和心率加速等應激反應。請分析在這個例子中,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聯系,并解釋這些應激反應的意義_____________。4.在哺乳動物體內存在的激素作為一種信號分子,不參與構成細胞結構,也不為細胞的生命活動供能,但能起到細胞間的信息交流的作用,因此激素調節是一種重要的調節方式。請完成下表內容,以體現激素和靶器官或靶細胞響應之間的對應關系。內分泌腺或內分泌細胞 二激素 激素運輸 靶器官或靶細胞 靶器官或靶細胞的響應下丘腦 抗利尿激素 (1)通過___運輸 (2)_______ (3)_____胰島A細胞 (4)_____ 肝細胞 (5)____(1)____ 生長激素 幾乎全身所有細胞 促進細胞生長5.具體調節過程:(1). 神經調節途徑: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興奮→______產生渴覺,使人主動飲水補充水分。(2). 神經—體液調節途徑: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興奮→下丘腦分泌、垂體釋放______,從而促進__________和_______對水分的重吸收,減少了尿量的排出,保留了體內的水分,使細胞外液滲透壓趨向于恢復正常。(3). 若人飲水過多或鹽分丟失過多時,細胞外液滲透壓_______:對滲透壓感受器的刺激減少,也就減少了__________激素的分泌和釋放,腎排出的水分就會增加,使細胞外液的滲透壓恢復正常。(4). 當大量丟失水分使細胞外液量減少及血鈉含量降低時,腎上腺皮質增加分泌_________,促進______________對Na+的重吸收,維持血鈉含量的平衡。6.人體的體溫調節(1)體溫相對恒定的原因:機體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保持動態平衡。(2)產熱途徑:__________是機體熱量的主要來源。在安靜狀態下,人體主要通過肝、腦等器官的活動提供熱量;運動時,__________成為主要的產熱器官。(3)散熱途徑:__________是人體最主要的散熱器官,皮膚散熱主要通過__________(如以紅外線等形式將熱量傳到外界)、__________(機體熱量直接傳給同它接觸的物體)、__________(通過氣體來交換熱量)以及蒸發(如__________的蒸發)的方式進行。(4)體溫調節中樞:__________(5)調節方式:神經—體液調節。7.(1)___________________是體液調節的主要內容。(2)人體熱量的來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部位是_______________,作用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動物體的各項生命活動常常同時受神經和體液的調節,其中________占主要地位。8.聯系:實例(1):體溫的恒定與體內的_______與_______平衡有關。人體熱量的來源主要是細胞中有機物的_______,尤其以_______和______產熱為多,熱量的散出主要通過_______的蒸發、皮膚內_____________的散熱,其次還有______等。實例(2):水鹽平衡中,由于_______、_______或_______等原因,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過高,這時______中的_______感受器感受到刺激,一方面把信號傳至_______,產生______,使人_______,另一方面,下丘腦還能分泌并由垂體釋放_______,作用于_______和_______,使它們重吸水增強,使尿量_______,這樣可使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四自我檢測1.向實驗狗的頸動脈內灌注高滲鹽水后,會出現的現象是( )A.血漿滲透壓迅速升高,尿量增加 B.血漿滲透壓迅速升高,尿量減少C.血漿滲透壓迅速降低,尿量增加 D.血漿滲透壓迅速降低,尿量減少2.在長跑比賽時,運動員的體內會發生復雜的生理變化,如機體大量產熱、出汗等。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br/>A.大量產熱會使體溫急劇升高B.大量出汗會使血漿的pH下降C.大量出汗可使血漿滲透壓降低D.大量出汗有利于機體體溫的穩定3.下列關于人體體溫調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冬天走到室外后,冷覺感受器受到刺激產生興奮B.人體體溫的恒定受神經、體液的共同調節C.人體熱量的來源主要是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D.在炎熱的夏天,正常人體的散熱量大于產熱量4.生物體內的信號分子主要是在細胞間和細胞內傳遞信息的一類化學因子。某些信號分子只能與膜受體結合,不能穿過細胞膜,稱為“第一信使”;“第一信使”與膜受體結合后,經信號轉換機制,合成cAMP、cGMP、三磷酸肌醇等胞內信號分子,稱為“第二信使”,進而影響細胞的生命活動。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與第一信使結合的細胞膜上的受體的化學本質是糖蛋白B.第一信使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并發揮作用后,就會被滅活C.信號分子可作為能源物質和結構物質,但不發揮酶的作用D.第二信使與胞內受體結合后,可能會影響到某些基因的表達5.2021年8月1日,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中,蘇炳添以9.83秒的成績打破了亞洲記錄,成為我國新一代“飛人”。在比賽過程中,他身體的內環境中一般不會出現的變化是( )A.血漿中的酸堿緩沖物質作用加強B.組織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上升C.血漿和組織液之間的物質交換頻率加快D.內環境的各項理化性質保持不變6.正常人的體溫能維持在37℃左右,是因為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的“調定點”為37℃,若“調定點”改變,體溫將隨之改變。流感病毒侵入某人機體后,機體發熱至39℃,持續一段時間后自動恢復正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體溫由37℃上升至39℃的過程中,機體汗腺分泌減少B.體溫由37℃上升至39℃以后,“調定點”開始上升C.體溫由39℃降至37℃的過程中,機體散熱量大于產熱量D.體溫持續維持在39℃期間,機體產熱量等于散熱量7.若將恒溫動物貓從30℃的室內轉移到5℃的室外環境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5℃條件下,全身脂肪代謝的酶被激活B.5℃條件下,機體的產熱量大于散熱量C.5℃條件下,貓體內T3和T4含量增加,耗氧速率增大D.5℃低溫刺激溫度感受器,使體表內的血管發生反射性收縮8.當人突然遇到寒冷環境時,不會發生的是( )A.體溫仍然能夠保持相對恒定 B.蜷縮身體,減少體表與外界接觸面積C.下丘腦感受到溫度下降 D.腎上腺素分泌減少,心率減慢9.研究人員構建了用特定光束控制腦部神經元X激活的小鼠模型,以考察X神經元對體內水分平衡的作用。當用特定光束照射X神經元時,小鼠的舔水次數明顯增加。為進一步探究光刺激下小鼠的舔水行為是否和口渴程度有關,設計了如下表實驗,測定在“光刺激”和“測量前48h限水”情況下三組小鼠15min內的舔水次數,結果為:實驗組Ⅰ>實驗組Ⅱ>對照組。(注:“-”表示不處理,“+”表示處理)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對照組 實驗組Ⅰ 實驗組Ⅱ測量前48h限水 - - +光刺激 - + -A.實驗組Ⅰ、Ⅱ對照說明,小鼠的舔水行為與口渴程度無關B.光刺激激活X神經元所誘導的過度飲水行為與口渴程度無關C.神經元X位于大腦皮層,光束照射后產生渴覺,通過主動飲水降低細胞外液滲透壓D.光刺激神經元X一段時間后,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可能增加10.女子單人雪車是2022 年北京冬奧會新增小項之一。運動員單人駕駛雪車在賽道中行進,最高時速可達160km/h。下列對該項比賽中運動員機體生理功能調節的敘述,合理的是( )A.神經系統對軀體運動有分級調控,而激素調節沒有分級調控B.比賽過程中運動員的血糖來源于肌糖原的分解C.從溫暖的室內到外界低溫環境,運動員的產熱量增大和散熱量減小以維持體溫相對穩定D.比賽過程中,雪車顛簸多次后仍穩穩落地,與小腦的功能有關參考答案:三課前預習1. 分級#(負)反饋 肝細胞#肝臟 促進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升高血糖 下丘腦 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 腎上腺素 警覺性提高,反應靈敏,呼吸頻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2. 較低 骨骼肌收縮 皮膚毛細血管收縮 下丘腦 胰島、甲狀腺 增強 在寒冷條件下,甲狀腺激素增多,而甲狀腺激素具有提高神經系統興奮性的作用3.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聯系:一方面大多數內分泌腺都受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另一方面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應激反應的意義:分泌的腎上腺素作用于肝臟時,可以促進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從而升高血糖含量,增加應對緊急情況下的能量供應及對外界環境變化做出靈敏的反應。4. 體液 腎小管和集合管 促進重吸收水 胰高血糖素 促進肝糖原的分解 垂體5. 大腦皮層 抗利尿激素 腎小管 集合管 下降 抗利尿 醛固酮 腎小管和集合管6. 產熱 散熱 代謝產熱 骨路肌 皮膚 輻射 傳導 對流 汗液 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7. 激素調節 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放能 下丘腦 腎小管、集合管 神經調節8. 產熱 散熱 氧化分解釋放能量 骨骼肌 肝臟 汗液 毛細血管 呼吸、排尿、排便 飲水不足、 體內失水過多 吃過咸食物 下丘腦 滲透壓 大腦皮層 渴覺 主動飲水 抗利尿激素 腎小管 集合管 減少四自我檢測1.B2.D3.D4.C5.D6.B7.B8.D9.B10.D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