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特異性免疫》學案一學科核心素養1. 通過圖文分析,闡述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和特點。2. 通過思考和討論,說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相互配合,明確兩者的關系。3. 了解二次免疫的概念和特點,認同特異性免疫是生物適應性的體現。4. 從系統的角度說明免疫調節在維持機體穩態中的作用,并闡明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與免疫系統間的聯系。5. 結合個人免疫接種經歷和生活實際,探討免疫制劑的作用,并向他人宣傳健康知識。二學習重難點重點:1.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及其相互配合。2. 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與免疫系統三大系統間的聯系。難點:1. 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相互配合。2. 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與免疫系統三大系統間的聯系。三課前預習1.現在認為,機體的調節系統主要有三個,即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三者具有共同的“語言”-信息分子。這三大調節系統互相聯系,形成完整的調節網絡。請參照表中內容完成下表。比較項目 神經系統 內分泌系統 免疫系統作用途徑 (1)_____ 體液運輸 體液運輸等信息分子 實例 乙酰膽堿 抗利尿激素 (2)_____來源 突觸前膜釋放 (3)_____ 主要為T細胞作用方式 都是直接與(4)____結合意義 維持(5)_____的穩態2.信息分子在人和動物生命活動調節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請參照表中內容完成下表。信息分子名稱 促胰液素 ①______ ②______分泌細胞或部位 ③______ 神經細胞 T細胞分泌方式 ④______功能 ⑤______ 使突觸后膜產生動作電位 促進B細胞增殖分化為記憶細胞和漿細胞3.回答下列有關免疫調節的問題。(1)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組成的。(2)抵抗病原體的攻擊,人體有三道防線:_________________是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3)特異性免疫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前者主要通過漿細胞分泌________起作用,后者主要利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密切接觸,從而使宿主細胞裂解死亡,病原體暴露后被消滅。(4)暑假將至,但新冠疫情仍未徹底結束,甚至新冠病毒在國外已出現了變異。請你提出保護自己防止感染的措施(答兩點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協調配合(1)B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化離不開_____的輔助。(2)體液免疫中產生的_____,能消滅細胞外液中的病原體;而消滅侵入細胞內的病原體,要靠細胞免疫將_____細胞裂解,使病原體失去藏身之所。(3)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之間存在著相互調節,通過_____構成一個復雜網絡。(4)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和免疫調節的實現都離不開信號分子,這些信號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與_____接觸。5.人體內的信息交流離不開信息分子。請參照表中內容,圍繞信息分子完成下表:信息分子 合成部位(或細胞或腺體) 靶器官(或細胞或結構) 功能(1)__________ 主要在細胞核中 與細胞質中的(2)___結合 DNA的信使,翻譯過程的模板淋巴因子 T細胞 (3)_____ (4)_________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5)______ 垂體 (6)__________(7)_______ 線粒體基質 (8)_____的呼吸中樞 血漿中濃度升高時,使呼吸加快6.(1)在人體所有細胞膜的表面,都有多種不同的蛋白質,其中包括作為分子標簽來起作用的一組_______。它們就像身份標志,能被自身的免疫細胞所識別。(2)病毒、細菌等病原體也帶有各自的身份標簽,當它們侵入人體后,免疫細胞靠_______來辨認它們。(3)當病毒、細菌等病原體突破了機體的前兩道防線,機體的第三道防線就會立即啟動,產生_______。第三道防線的“作戰部隊”主要是眾多的_______。7.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離不開化合物,下表為生物體內幾種化合物,請完成下表內容。物質名稱 脫氧核糖核酸 酶 神經遞質 抗體 性激素化學本質 由脫氧核糖核苷酸構成的生物大分子 (2)本質__ 多為有機小分子 球蛋白 固醇運輸方式或形式 (3)一般以__的方式出細胞 胞吐 體液運輸存在 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 細胞內、外等 組織液中 血清等 內環境等功能或作用細胞 (1)功能__ 催化 (4)可作用于____(細胞) (5)__ (6)功能__8.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和免疫調節的實現都離不開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如神經遞質、激素和____________等),信號分子都是直接與受體接觸,受體一般是_______________分子。不同受體的結構各異,因此信號分子與受體的結合具有____________性。四自我檢測1.如圖表示淋巴細胞的起源和分化過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種類的細胞,①②表示有關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淋巴細胞包括吞噬細胞和a、b、c、d細胞B.c、d細胞均可產生抗體C.①②過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發生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2.人偏肺病毒(hMPV)是新發現的一種呼吸道致病病毒,會使患者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醫學工作者為探究藥物A對該病的治療作用,將生理狀況相同的健康小鼠均分為兩組,先用相同量的hMPV感染兩組小鼠,然后甲組注射生理鹽水,乙組注射等量的藥物A溶液。一段時間后測得兩組小鼠體內抗體、巨噬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增加的相對濃度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MPV入侵機體后,細胞毒性T細胞、巨噬細胞等淋巴細胞均能抵御病毒B.藥物A能顯著提高巨噬細胞的數量,從而增強機體的第一道防線C.藥物A也能夠提高抗體的數量,該抗體能夠特異性地識別hMPVD.細胞毒性T細胞可直接結合病毒并進行清除,但藥物A不能提高其數量3.科學研究發現,情緒與人體免疫密切相關。結合已學知識及生活常識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消極情緒會促使某些人體激素超量分泌引起內分泌紊亂B.良好情緒會促進抗體分泌來加強特異性免疫C.良好情緒可促進效應T細胞通過體液免疫清除癌細胞D.良好情緒可促使人體內環境穩態調節網絡更加緊密協調4.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致。下圖為新冠病毒入侵人體引發的部分免疫反應(數字表示過程,字母表示細胞),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a能特異性識別新冠病毒,并能攝取、處理、暴露抗原B.物質甲屬于免疫活性物質,作用于細胞c,使其細胞周期變長C.當流感病毒再次入侵人體時,物質乙能與其特異性結合D.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發生⑨時,會發生⑦過程,⑦過程存在基因的選擇性表達5.免疫是機體的一種重要的保護性功能,下列有關免疫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一種抗原只能與相應的抗體或漿細胞結合 ②皮膚黏膜和溶菌酶都屬于免疫的在第一道防線 ③免疫細胞包括B細胞、T細胞和吞噬細胞等 ④排斥移植器官主要是細胞免疫起作用 ⑤有T細胞參與的就是細胞免疫 ⑥淋巴因子可加強吞噬細胞的特異性殺傷作用 ⑦二次免疫時記憶細胞可產生抗體 ⑧自身免疫病是機體對自身物質異常敏感 ⑨HIV攻擊T細胞造成免疫能力幾乎全部喪失A.③④⑧⑨ B.①②⑤⑥C.②③④⑦ D.①⑤⑧⑨6.某些T細胞在癌組織環境中能合成膜蛋白CTLA-4,這種膜蛋白對T細胞的殺傷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因此這個蛋白被稱作“剎車分子”。科學家發現,只要使用CTLA-4抗體抑制CTLA-4蛋白,就能激活T細胞,使T細胞持續攻擊癌細胞。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T細胞增殖分化前需接受癌細胞膜表面抗原的刺激B.提高膜蛋白CTLA-4的活性,細胞免疫功能將增強C.CTLA-4抗體抑制CTLA-4蛋白的作用過程屬于體液免疫D.細胞毒性T細胞裂解癌細胞的過程體現了免疫系統的免疫監視功能7.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雙球菌均可引發肺炎,但二者的結構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種含有單鏈RNA的病毒。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新冠病毒進入宿主細胞的跨膜運輸方式屬于被動運輸B.新冠病毒與肺炎雙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體進行蛋白質合成C.新冠病毒與肺炎雙球菌二者遺傳物質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D.新冠病毒或肺炎雙球菌的某些蛋白質可作為抗原引起機體免疫反應8.手足口病病毒EV71常引起兒童患此病。下列關于人體對該病毒免疫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EV71第一次侵入機體后,需要經吞噬細胞的攝取和處理B.效應T細胞裂解靶細胞,同時消滅抗原C.兒童感染EV71后,需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將其徹底清除D.患兒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該病毒,相應的記憶細胞會迅速增殖和分化9.2022年,猴痘疫情拉響全球公共衛生警報。下圖是猴痘病毒侵入人體后引起的某種特異性免疫反應過程,圖中A、B為有關物質。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細胞毒性T細胞依賴B物質識別靶細胞B.A物質為抗體,最終與猴痘病毒表面的抗原特異性結合C.T細胞在胸腺中成熟,可分為輔助性T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等D.猴痘病毒侵入機體后,細胞毒性T細胞的細胞周期可能會變短10.樹突狀細胞是功能強大的免疫細胞,它可刺激T細胞增殖分化(如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據圖推測樹突狀細胞內溶酶體酶的活性較低B.樹突狀細胞具有一定的免疫防御和免疫監視功能C.樹突狀細胞和B細胞、巨噬細胞都屬于抗原呈遞細胞D.樹突狀細胞和T細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參考答案:三課前預習1. 反射弧 淋巴因子 下丘腦神經內分泌細胞(下丘腦分泌垂體釋放) 特異性受體 內環境(機體)2. 興奮性神經遞質(乙酰膽堿) 淋巴因子 小腸黏膜 胞吐 促進胰腺分泌胰液3. 免疫細胞 免疫活性物質 皮膚、黏膜 體液免疫 細胞免疫 抗體 效應T細胞 靶細胞 不聚集 不到中高風險地區,佩戴口罩,勤洗手,室內通風等4. 輔助性T細胞 抗體 靶 信息分子 受體5. mRNA 核糖體 B細胞(或B淋巴細胞) 促進B細胞(或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 下丘腦 促使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 CO2 腦干6. 蛋白質 細胞表面的受體 特異性免疫 淋巴細胞7.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酶是RNA 胞吐 神經細胞、肌細胞或腺體細胞 與病原體(抗原)結合,抑制病原體的繁殖或對人體細胞的黏附 促進生殖器官的發育和生殖細胞的生成,激發和維持第二性征8. 信號分子 細胞因子 蛋白質 特異四自我檢測1.C2.C3.C4.D5.A6.B7.D8.B9.B10.A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