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17.3《電阻的測量》導學案1.實驗目的:利用電壓表、電流表測導體電阻。實驗原理:R=U/I。實驗器材:電池組、待測電阻、單刀開關、電流、電壓表和滑動變阻器、導線若干。實驗電路圖:(畫出實驗電路圖)如圖所示:實驗步驟:(1)斷開開關,連接電路;(2)接入電路的滑動變阻器調到最大處;(3)閉合開關,調節滑片,讀取并記錄幾組電流表、電壓表數據;(4)計算導體阻值;(5)求電阻的阻值的平均值。實驗數據:實驗次數 電壓U(V) 電流I(A) 電阻R(Ω) 平均值R(Ω)123分析與論證: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和導體中的電流及導體兩端的電壓無關。知識鏈接:①注意開關、滑動變阻器、電流表、電壓表的連接。②閉合開關前,明確研究對象,觀察記錄哪些數據?③測量過程中電路閉合時間不能過長,讀取數據后要斷開電路,以防止通電時間過長電阻發熱給實驗帶來誤差。④測量次數一般在三次或四次左右。2.在測量定值電阻的實驗中:(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2)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解:如圖。(3)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移至B(填“A”或“B”)端。小青閉合開關后,移動滑片P到某一點時,電流表示數為0.2A,電壓表示數如圖乙所示,為1.8V,計算出的電阻值為9Ω。(4)小青僅把這一次實驗測量所得的阻值作為最后的結果,你認為合適嗎?不合適,理由是:沒有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以減小誤差。(5)如圖丙所示,是其他兩組同學根據測得數據作出的I—U圖象,分析圖象可知Ra<Rb(填“>”、“<”或“=”)。(6)小珍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發現無論如何移動變阻器的滑片P,電壓表、電流表均有示數,但都不改變,原因可能是滑動變阻器接到C、D(或A、B)接線柱。(寫出一種即可)探究三 特殊方法測電阻(略)當堂練習1.如圖是電阻甲和乙的I﹣U圖象,小明對圖象信息作出的判斷,正確的是A.當甲兩端電壓為0.5V時,通過它的電流為0.3AB.當乙兩端電壓為2.5V,其電阻值為10ΩC.若甲和乙并聯,電壓為1V,則干路電流為0.4AD.將甲和乙串聯,電流為0.4A,則它們兩端的電壓為3V2.有兩個阻值不同的定值電阻R1、R2,它們的電流隨電壓變化的I﹣U圖象如圖所示.如果R1、R2串聯后的總電阻為R串,并聯后的總電阻為R并,則關于R串、R并的I﹣U圖象所在的區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R串在Ⅱ區域,R并在Ⅲ區域 B.R串在Ⅰ區域,R并在Ⅲ區域C.R串在Ⅰ區域,R并在Ⅱ區域 D.R串在Ⅲ區域,R并在Ⅰ區域3.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均不變,R0為定值電阻,R為最大阻值已知的滑動變阻器,利用下列電路圖能夠測出待測電阻Rx阻值的是A. B.C. D.4.下列四幅圖中,不能能測出未知電阻阻值的是A.B.C.D.5.做完“伏安法測電阻”實驗后,老師向同學們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實驗中發現電壓表已經損壞,那么能否借助一個穩壓的電源,一個已知阻值的電阻,加上桌面上原有儀器,測出一個未知阻值R的電阻呢?要求是:1、可以增加導線和開關;2、電路連接好后不能改變元件的位置.”同學們積極思考,熱烈討論,提出了以下方案,請你分析一下,其中可行的是A.B.C.D.6.伏安法測電阻實驗時,要求兩表的量程選擇適當,這個適當指的是________;實驗時,電表的表盤要正對自己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每次讀數后都要及時斷開開關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伏安法測電阻實驗原理:____________。實驗需要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是為了_______。8.在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時,將整理記錄的實驗數據繪制成如圖所示關系圖象。由圖可得甲的電阻為______。這兩個電阻串聯后接在電壓為的電源上,電路中的電流為______。這兩個電阻并聯后接在的電源上,干路中的電流為______。9.圖甲是用伏安法測未知電阻R的實驗圖。(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中實物電路連接完整_____________(2)閉合開關,將滑片P向左滑動時,此時電壓表示數為2.4V,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其讀數為I=______A,則未知電阻R= _________ Ω。(3)若實驗中只有一個電壓表和一個已知電阻R0,小明設計了如圖丙所示的電路,同樣可以測量未知電阻Rx,請在空格內將實驗步驟補充完整①閉合S、斷開S1,用電壓表測出待測電阻Rx兩端的電壓為U1② ___________,用電壓表測出電源的電壓U③請寫出用測量值U、U1及R0來表示Rx的表達式:Rx= ____________10.現有兩節新的干電池、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導線若干.在利用“伏安法”測量定值電阻R1阻值的實驗中:(1)請你按圖甲所示的電路圖,以筆畫劃線代替導線,將圖乙中的電路連接完整.______(2)實驗前為了保護電路,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置于_______端(選填“A”或“B“);(3)閉合開關,無論怎樣移動滑片P,發現電流表始終無示數,電壓表有示數,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符號)A.滑動變阻器斷路 B.Rx斷路 C.Rx短路(4)排除故障后,當電壓表示數為2.7V時,電流表示數如圖丙所示,則通過Rx的電流大小為_______.它的阻值是_______Ω.(5)本實驗要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是為了_______.參考答案1.【答案】D【解析】A.由圖象可知,當甲兩端電壓為0.5V時,通過它的電流為0.1A,故A錯誤;B.由圖象可知,當乙兩端電壓為2.5V時,通過的電流為0.5A,由可得,乙的阻值,故B錯誤;C.若甲和乙并聯,若電壓為1V,則它們兩端的電壓均為1V,由圖象可知此時I甲′=0.2A、I乙′=0.4A,由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可知,干路電流:I=I甲′+I乙′=0.2A+0.4A=0.6A,故C錯誤;D.將甲和乙串聯,電流為0.4A,則通過兩電阻的電流均為0.4A,由圖象可知此時U甲′=2V、U乙′=1V,由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可知,它們兩端的電壓:U=U甲′+U乙′=2V+1V=3V,故D正確.故選D.2.【答案】B【解析】根據串聯電路的電阻特點知,,比每一個串聯的分電阻都要大;根據并聯電路中電阻的特點可知,并聯等于增加了導體的橫截面積,電阻變小,即R并比每一個并聯電路的分電阻都要小;所以在這四個電阻值中,R串最大,R并最小;所以,當它們兩端加相同的電壓時,通過R串的電流最小,故它的I﹣U圖線在III區;通過R并的電流最大,故它的I﹣U圖線在I區.故選B.3.【答案】D【解析】A、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動時,電壓表能測出電路中的電壓值,且始終為電源電壓,但無法求出通過未知電阻的電流,無法求出電阻,故A錯誤;B、由于無法知道R0的電流,故無法求出待測電阻的電流和電壓,無法求出電阻,故B錯誤;C、根據圖可知,利用電流表無法求出電壓,故無法求出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無法求出電阻,故C錯誤;D、由電路圖可知,先把滑片移到最左端,滑動變阻器阻值全部接入電路,滑動變阻器與待測電阻串聯,測出電路電流I,則電源電壓U=I(R0+RX)①;再把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到最右端,時RP=0,即只有RX接入電路,由電流表測出電路電流I',則電源電壓U=I'RX,②,由①②聯合可以求出RX,故D正確.故選D.4.【答案】B【解析】A. 由電路圖可知,開關S斷開時,電路為R0的簡單電路,電流表測通過R0的電流I0,由I=可得電源的電壓U=I0R0;當S閉合時,兩電阻并聯,電流表測干路電流I,由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可知通過Rx的電流Ix=I I0,由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Rx兩端的電壓Ux=U,由Rx=求出未知電阻阻值,故A正確;B. 由電路圖可知,當開關接1時,若電壓表正負接線柱接法正確,此時可以測出R0兩端電壓,但接下來把開關接到2時,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此時就變得相反了,測不出Rx的電壓,也就無法利用串聯電路的電壓分配規律求出Rx的阻值了,故B錯誤;C. 由電路圖可知,R0與Rx并聯,電流表A1測R0支路的電流,電流表A2測Rx支路的電流,根據并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和I=可知,I0R0=IxRx,解得Rx=,故C正確;D. 由電路圖可知,閉合S1、S2時,Rx短路,電壓表測電源電壓U;斷開S1,閉合S2時,R0與Rx串聯,電壓表測量R0兩端的電壓U0,根據串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和歐姆定律可得通過Rx的電流Ix=,根據串聯電路的特點可求出Rx兩端的電壓Ux=U U0,則由歐姆定律可求得Rx的阻值,故D正確.5.【答案】AC【解析】A、電源電壓不變,與R并聯的開關閉合時,測出電路電流,由歐姆定律求出電源電壓,然后斷開該開關,測出電路電流,由串聯電路特點與歐姆定律求出待測電阻阻值,故A正確;B、該電路圖不能測出流過未知電阻的電流,不能測出電阻的阻值,故B錯誤;C、只閉合干路開關,可以測出流過電阻R0的電流I0,由,得電源電壓;再閉合支路開關,可以測出兩電阻并聯電流I,則流過電阻R的電;得電阻阻值為:,該電路能測出電阻R阻值,故C正確;D、由圖示電路不能求出通過未知電阻R的電流,不能求出電阻R的阻值,故D錯誤;故選AC.6.【答案】電表指針偏轉過半且不超過量程 便于讀數 導體的電阻還與溫度有關【解析】[1]電表的量程選擇適當,指的是電表使用時,電表指針偏轉過半且不超過量程。[2][3]實驗時,為了方便讀數,電表的表盤要正對自己。每次讀數后要及時斷開開關,因為導體的電阻受溫度影響。7.【答案】 減小誤差【解析】[1][2]伏安法測電阻實驗中的實驗原理是。實驗中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是為了減少誤差。8.【答案】10 0.6 0.6【解析】[1]由圖像知,當U=3V時,I甲=0.3A,I乙=0.6A,根據得,,,[2]串聯后接在的電源上,電路中的電流為:;[3]兩個電阻并聯后接在的電源上,由圖像知,此時通過甲電阻的電流為0.2A,通過乙電阻的電流為0.4A,干路中的電流為:I并=0.2A+0.4A =0.6A。9.【答案】導線的一端接在變阻器上,另一端接在電阻R上 0.3 8 閉合S、S1【解析】(1)[1]變阻器應串聯在電路中,可將導線一端接在變阻器上端,另一端接在電阻R右端,如圖所示。(2)[2]讀圖可知,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其分度值為0.02A,則電流表的示數為0.3A。[3]由公式 得(3)[4][5]實驗步驟:①閉合開關S、斷開S1,用電壓表測出待測電阻Rx兩端的電壓為U1;②閉合開關S、S1,用電壓表測出電源的電壓U;③因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所以,R0兩端的電壓U0=U﹣Ux=U﹣U1因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所以即解得10.【答案】 B B 0.3A 9 減小誤差【解析】(1)滑動變阻器下面的接線柱已經選擇,上面選擇哪一個都行,如下圖;;(2)實驗前,為保護電路,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置于阻值最大處,結合實物圖可知,滑片應滑到B端;(3)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發現電流表無示數,說明電路有地方發生斷路;電壓表有示數,說明電阻Rx斷路;故B 正確.(4)電流表量程為0~0.6A,指針指在0.3A,故電流為0.3A,則定值電阻的阻值:;(5)本實驗要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是為了減小誤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