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物理中常用的估計數據項目 估計 項目 估計一只雞蛋的質量 50g 一只雞蛋的重量 0.5N課桌高度 80cm 一層樓高度 3m中學生質量 50kg 中學生體重 500N學生步距 50cm 正常體溫 36℃室溫 20℃ 人的密度 1.0×103kg/m3礦泉水瓶容積 500mL 運動員跑百米的速度 約10m/s初中物理中的單位換算物理量 國際單位 單位換算長度 m 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μm,1μm=103nm 1 km =1公里=2華里面積 m2 1m2=102dm2,1dm2=102cm2,1cm2=102mm2體積 m3 1m3=103dm3,1dm2=103cm3,1cm2=103mm3溫度 K T=t+273 T為熱力學溫度,t為攝氏溫度質量 kg 1t=103 kg, 1kg=103g,1g=103mg,1mg=103μg密度 Kg/m3 1g/cm3=103kg/m3速度 m/s 1m/s=3.6km/h時間 s 1天=24h,1h=60min,1min=60s,1h=3600s壓強 Pa 1k Pa= 103Pa功 J 1k J= 103J能 J 1k J= 103J電能 J 1kW·h=3.6×106J熱值 J/kg或J/m3電流 A 1 A=103mA,1mA=103μA電壓 V 1 V=103mV,1mA=103μV電阻 Ω 1MΩ=103KΩ,1KΩ=103Ω初中物理中的科學家及其主要成就科學家 國家 主要成就牛頓 英國 發現“牛頓第一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等伽利略 意大利 發現“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等托里拆利 意大利 首先測出大氣壓的值奧托格里克 德國 用“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大氣壓的存在,并且很大阿基米德 希臘 發現“阿基米德原理”等歐姆 德國 發現“歐姆定律”焦耳 英國 發現“焦耳定律”奧斯特 丹麥 發現“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是第一個揭示了電和磁之間聯系法拉第 英國 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從而制成發動機湯姆孫 英國 發現電子,證明原子不是不可再分盧瑟福 英國 發現原子的核式結構愛因斯坦 德國 提出“相對論理論”,總結出質能方程E = mc2加加林 前蘇聯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阿姆斯特朗 美國 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楊利偉 中國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中國人初中物理中需記憶的數據項目 數據 項目 數據冰水混合物溫度 0℃ 熱機1個工作循環 做功1次沸水溫度(1標準大氣壓) 100℃ 熱機1個工作循環 飛輪轉2圈人體正常體溫 36.5℃ 熱機的效率 (A)<100%自然界最低溫度 -273℃ 電流表大量程分度值 0.1A冰的熔點 0℃ 電流表小量程分度值 0.02A水的凝固點 0℃ 電壓表大量程分度值 0.5V水的沸點(1標準大氣壓) 100℃ 電壓表小量程分度值 0.1V兩個雞蛋對手的壓力 1N 1度(kW·h) 3.6×106J水的密度 1.0×103kg/m3 1節干電池電壓 1.5V水的比熱容 4.2×103J/(kg·℃) 1塊鉛蓄電池電壓 2V1光年 9.46×1015m 人體安全電壓 不高于36V聲速 340m/s 家庭電路電壓 220V人耳能聽到的頻率范圍 20~20000HZ 動力電路電壓 380V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3.0×108m/s 火線與零線間電壓 220V正常人眼的明視距離 25cm 火線與大地間電壓 220V正常人眼的遠點 無窮遠 零線與大地間電壓 0V重力與質量的比值g 9.8N/kg 1度(kW·h) 3.6×106J同一物體在地球上的重力是在月球上的 6倍 電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 3.0×108m/s1標準大氣壓 1.01×105Pa 要使通信覆蓋全球,需布置地球同步衛星個數 3熱機1個工作循環 4個沖程 宇宙到爆炸產生于 140億年前初中物理中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內容 實例控制變量法 把多個因素影響某一物理量的問題,通過控制某幾個因素不變,只讓其中一個改變,從而轉化為多個單一因素影響某一物理量的問題的研究方法。 《滑動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壓力產生的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液體內部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探究物體的吸熱能力》、《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探究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探究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探究影響物體重力勢能的因素》等轉換法 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于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的研究方法。 《滑動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中把摩擦力轉化為彈簧測力計的拉力; 《液體內部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中把液體內部的壓強轉化為U形管中液柱的高度差; 《壓力產生的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把壓力產生的效果轉化為塑料泡沫的形變量;《探究物體的吸熱能力》中把物體的吸熱能力轉化為溫度計上升的溫度; 《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中把電阻的大小轉化為電流表的示數或燈泡的亮度; 《探究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把物體的動能大小轉化為紙盒被推動的距離; 《探究影響物體重力勢能的因素》把物體的重力勢能大小轉化為小桌被砸入沙子的深度;等等模型法 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將看不到或感受不到的事物根據其特點建立一定的模型。 研究原子結構時建立原子結構模型、研究光現象時,建立光線模型、研究磁場時建立磁感線模型等。等效替代法 保證效果相同的情況下,用一種模型代替另一種模型的研究方法。 《研究串并、聯電路的等效電阻》中用一個電阻等效替代串聯電阻和串聯電阻;《研究力的合成》中用一個力等效替代兩個力。類比法 利用事物間的相似之處,用直觀、容易理解的事物,類比解釋說明不易理解的事物。 用水流類比電流、用水壓類比電壓等。推理法 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推理,以認識事物的本質。 牛頓第一定律的研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