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3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22個單元核心素養達標全攻略(人教版通用)專題13 內能新課標對單元知識要求1.了解分子熱運動的主要特點,知道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2.了解內能和熱量。3.通過實驗,了解比熱容。能運用比熱容說明簡單的自然現象。單元考點解讀考點1 分子熱運動1.定義: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2.影響因素:溫度越高,熱運動越劇烈。(1)不同物質在相互接觸時,相互滲透的現象叫擴散。(2)擴散在氣體、液體和固體間都能發生,但擴散的程度不同。擴散現象表明:分子是不停地運動的;還表明分子之間有間隙。3.分子動理論的內容是:(1)物質由分子組成的,分子間有空隙;(2)一切物體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3)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考點2 內能1.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 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能。2.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內能就越大。3.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4.改變物體的內能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5.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大。6.物體吸收熱量,當溫度升高時,物體內能增大;物體放出熱量,當溫度降低時,物體內能減小。7.所有能量的單位都是:焦耳。8.熱量(Q):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物體含有多少熱量的說法是錯誤的)考點3 比熱容1.比熱(c):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2.比熱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質的體積、質量、形狀、位置、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只要物質相同,比熱就相同。3.比熱的單位是:焦耳/(千克·℃),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4.水的比熱是:C=4.2×10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每千克的水當溫度升高(或降低)1℃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焦耳。5.熱量的計算:① Q吸=cm(t-t0)=cm△t升 (Q吸是吸收熱量,單位是焦耳;c 是物體比熱,單位是焦/(千克·℃);m是質量;t0是初始溫度;t是后來的溫度。② Q放 =cm(t0-t)=cm△t降單元例題解析【例題1】(2022江蘇無錫)如圖所示,“天宮課堂”上王亞平老師將兩塊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觸后粘在一起,慢慢拉開板后形成一個長長的“液橋”,該現象主要說明了( )A. 水分子間有空隙 B. 水分子間存在吸引力C. 水分子間存在排斥力 D. 水分子處在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中【例題2】(2022蘇州)景頗族的祖先曾發明一種活塞式點火器,如圖所示。以牛角作套筒,木質推桿前端粘附艾絨。取火時,一手握住套筒,另一手猛推推桿,艾絨即燃,隨即將桿拔出,口吹立見火苗。手推桿入筒的過程中,筒內密封氣體的( )A. 分子動能減小 B. 密度不變 C. 分子數增加 D. 內能增大【例題3】(2022湖南邵陽)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能調節空氣濕度和溫度,其中能調節溫度主要是因為水的( )A. 比熱容大 B. 密度大 C. 流動性大 D. 熱值大內能單元核心素養精準達標檢測試題(滿分100分,答題時間90分鐘)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30分)1. (2022江蘇連云港)下列現象能說明分子在做不停的無規則運動的是( )A. 秋天樹葉紛紛落下 B. 沸騰時水中氣泡的運動C. 端午節聞到煮粽子的香味 D. 掃地時看見灰塵在空中飛舞2. (2022江蘇揚州)蜜蜂能循著花香四處采蜜,表明( )A. 分子間有斥力 B. 分子間有間隙 C. 分子間有引力 D. 分子是運動的3. (2022江蘇徐州)如圖所示,熱熔法連接PPR管時,用熱熔器加熱粗管端口內層和細管端口外層,然后把細管推進粗管,冷卻后兩根管子就連接在一起很難被拉開了,這個現象說明( )A.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B. 分子是運動的C. 分子間存在引力 D. 分子間存在斥力4.(2022江蘇泰州)夏天,將飲料放入冰箱冷藏室,飲料溫度降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飲料將溫度傳遞給冰箱中的空氣B. 飲料放出熱量后自身所含熱量減少C. 飲料溫度降低的過程伴隨著內能的轉移D. 飲料放熱是因為飲料的內能比冰箱中空氣的內能多5. (2022江蘇連云港)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是( )A. 0℃的冰塊內能為0 B. 溫度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多C. 汽油機做功沖程氣缸內燃氣的內能增加 D. 兩個發生熱傳遞的物體之間一定存在溫度差6. (2022黑龍江牡雞)根據下列圖片以及文字描述,錯誤的是( )A. 鉆木取火靠熱傳遞產生內能B. 燒水時,壺嘴的“白氣”是液化現象C.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D. 轱轆提水不可以省功7. (2022廣西賀州)下列選項中,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來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A. 鉆木取火 B. 用熱水袋取暖C. 反復彎折鐵絲 D. 搓手取暖8. (2022湖北恩施州)夏季,混凝土護欄被太陽曬得很熱,池塘中太陽下的水卻不很熱,主要原因是( )【】A. 水不吸熱 B. 混凝土初溫高 C. 水的比熱容大 D. 混凝土放熱9.在生產和生活中,常見到“水的比熱容大”這一特性的應用情景,以下事例中與這一特性無關的是( )A. 沿海地區的氣溫比內陸變化小B. 夜間,在秧田里灌水保溫C. 發現人中暑時,常在額頭上擦冷水降溫D. 汽車發動機用水作冷卻液10.小葉同學用酒精燈對冰塊加熱,研究冰的熔化現象。圖中,甲乙兩條圖線中的一條,是他依據實驗數據繪制而成。已知m冰=0.1kg,c水=4.2×103J/(kgoC),c冰=2.1×103J/(kgoC)。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小葉繪制的是乙圖線B. 0——1min內冰塊吸收的熱量為2.1×103JC. 1——3min內溫度不變,說明冰塊沒有吸收熱量D. 如果酒精完全燃燒,酒精燈的加熱效率可以達到100%二、填空題(10小題,每空1分,共23分)1. (2022湖南懷化)如圖所示為冬天人們常用的電熱水袋,使用十分方便,充電加熱后,能夠放熱較長時間,其內部液體主要成分是水,是因為利用了水的_____較大;若該熱水袋裝有1kg的水,充電加熱后溫度為50℃,使用一段時間后溫度降低到20℃,則此過程中放出的熱量為_____J。2. (2022湖南邵陽)臘肉在邵陽地區是一道風味美食,肥而不膩,味道獨特。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抹鹽腌制,使整塊肉變咸。這道工序說明鹽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運動。第二道工序是煙烘干,加快水分_____(選填“蒸發”或“沸騰”)。3. (2022湖南長沙)小麗和同學們一起坐在游船上賞花,他們聞到了花香,從物理學角度來看,這屬于_____現象;以_____為參照物,小麗是靜止的。4. (2022哈爾濱)小明用酒精濕巾擦手時,同桌小聰能聞到酒精的氣味,這是_____現象,這種現象說明_____ 。5. (2022黑龍江牡丹江)【細心觀察,合理猜想】如圖所示,小冰使用洗手液時,發現出液量不易控制。觀察洗手液瓶的結構并結合日常使用情況,請你猜想每次按壓的出液量可能與_____和_____有關。向下按壓,出液管向下運動,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洗手液被壓出來是因為出液管內部的壓強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出液口外部的壓強。聞到有酒精的氣味,這表明_____。6. (2022黑龍江龍東)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一杯沖好的茶水香氣四溢,這屬于現_____象;拿茶杯的手感覺很熱,這是通過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內能。7. (2022黑龍江牡雞)在商場中,推動貨物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進,該過程中,貨物受到的地面支撐力與貨物受到的重力是一對______力;推動貨物的過程中會有摩擦生熱,是通過_____(熱傳遞/做功)的方式來改變內能的。8. 用打氣筒給自行車輪胎打氣,活塞壓縮筒內空氣,空氣溫度升高,這是通過______方法改變內能。打氣筒外壁的下部也會熱,這是通過______方法改變內能。9. (2022湖北宜昌)小麗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對質量為0.2kg的水和0.3kg的另一種液體進行加熱,得到的實驗數據如圖所示,則水在16min內吸收的熱量為_____J,另一種液體的比熱容_____J/(kg·℃)。[c水=4.2×103J/(kg·℃)]10.將盛有涼牛奶的瓶子放在熱水中(如圖所示),通過 方式改變牛奶的內能,圖中乙是250g牛奶與熱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則牛奶在加熱過程中吸收的熱量為 J.[c牛奶=4.2×103J/(kg ℃)]三、簡答與閱讀題(每小題4分,共計8分)1.海鮮粥是北部灣地區的一道家常美食。煮好的粥香氣撲鼻,這是什么現象?而且粥的溫度越高,香氣就越濃,這是為什么?當我們對著熱粥表面吹氣時,粥就涼得更快,這又是為什么?請你用物理知識說明其中的道理。2.寧夏中衛地區氣候干燥,晝夜溫差很大,當地特產壓砂瓜,被稱為“石頭縫里長出的西瓜”,如圖所示 每到種植季節,瓜農們把發了芽的西瓜種子種到覆蓋了砂石的土壤中,這樣可以利用砂石有效蓄水和保溫,保證芽苗在深夜不會被凍傷 請你根據以上材料所給信息,利用比熱容知識分析:為什么瓜農在土壤上覆蓋砂石后,能起到保溫作用?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有2小題,共計18分)1.(8分)(2022福建)在探究“不同物質吸熱的情況”實驗中:(1)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質量相等的沙子和水,使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通過比較_____來判斷吸收熱量的多少;(2)加熱10min后,測得水的溫度如圖,該示數為_____oC;(3)多次實驗后得到的數據如下表,分析可得:質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溫度,水比沙子吸收更_____的熱量;(4)根據實驗結論推理:沿海地區晝夜溫差比內陸地區更_____。升高的溫度/oC 5 10 15 20加熱水的時間/min 2.5 5 7.5 10加熱沙子的時間/min 1 2 3 42.(10分)(2022江蘇常州)小組同學比較沙子和水的比熱容,實驗裝置如圖甲、乙所示。(1)在兩個相同的易拉罐內分別裝入初溫、_____相同的沙子和水。(2)用兩盞相同的酒精燈同時加熱沙子和水,加熱過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攪拌的目的是:_____。測得實驗數據如表格所示。加熱時間/ 0 1 2 3 4 5溫度/ 沙子 18 22 29 37 45 —水 18 19 21 23 25 27(3)時,溫度計顯示沙子的溫度如圖丙所示,其讀數為_____。(4)加熱相同的時間,發現沙子的溫度升得更高,有同學認為此過程中沙子吸收熱量比水吸收熱量多,該觀點_____(正確/錯誤)。(5)分析數據可得沙子的比熱容_____(小于/等于/大于)水的比熱容。五、綜合應用題(本大題有2小題,共計21分)1.(10分)(2022湖南衡陽)百善孝為先,孝敬長輩可以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冬天來臨,小周用自己的零花錢給奶奶購買了一個暖手袋。根據使用說明,他將質量為0.5kg,溫度為75℃的水轉入暖手袋,使用一段時間后,水的溫度降低到35℃。(1)暖手袋里面裝熱水取暖,是利用了水_____大的性質(選填“比熱容”或“密度”),這里是通過_____方式改變了水的內能(選填“做功”或“熱傳遞”);(2)求這段時間水放出了多少熱量。[]2.(11分)一質量是3kg、初溫為590℃的鐵塊,當溫度降到30℃時放出了7.56×105J的熱量,則:(1)計算出鐵的比熱容;(2)餐館里有一道美食叫“鐵板牛肉”,將2kg的鐵板加熱到130℃,再將九成熟的牛肉片盛放在鐵板上,等鐵板溫度降了60℃時,牛肉片已十成熟了,求鐵板在此降溫過程中放出的熱量。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3年中考物理一輪復習22個單元核心素養達標全攻略(人教版通用)專題13 內能新課標對單元知識要求1.了解分子熱運動的主要特點,知道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2.了解內能和熱量。3.通過實驗,了解比熱容。能運用比熱容說明簡單的自然現象。單元考點解讀考點1 分子熱運動1.定義: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2.影響因素:溫度越高,熱運動越劇烈。(1)不同物質在相互接觸時,相互滲透的現象叫擴散。(2)擴散在氣體、液體和固體間都能發生,但擴散的程度不同。擴散現象表明:分子是不停地運動的;還表明分子之間有間隙。3.分子動理論的內容是:(1)物質由分子組成的,分子間有空隙;(2)一切物體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3)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考點2 內能1.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 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能。2.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內能就越大。3.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4.改變物體的內能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5.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大。6.物體吸收熱量,當溫度升高時,物體內能增大;物體放出熱量,當溫度降低時,物體內能減小。7.所有能量的單位都是:焦耳。8.熱量(Q):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物體含有多少熱量的說法是錯誤的)考點3 比熱容1.比熱(c):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2.比熱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質的體積、質量、形狀、位置、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只要物質相同,比熱就相同。3.比熱的單位是:焦耳/(千克·℃),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4.水的比熱是:C=4.2×10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每千克的水當溫度升高(或降低)1℃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焦耳。5.熱量的計算:① Q吸=cm(t-t0)=cm△t升 (Q吸是吸收熱量,單位是焦耳;c 是物體比熱,單位是焦/(千克·℃);m是質量;t0是初始溫度;t是后來的溫度。② Q放 =cm(t0-t)=cm△t降單元例題解析【例題1】(2022江蘇無錫)如圖所示,“天宮課堂”上王亞平老師將兩塊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觸后粘在一起,慢慢拉開板后形成一個長長的“液橋”,該現象主要說明了( )A. 水分子間有空隙 B. 水分子間存在吸引力C. 水分子間存在排斥力 D. 水分子處在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中【答案】B【解析】AB.“液橋”現象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水球接觸后粘在一起,由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故可以慢慢拉開板后形成一個長長的“液橋”,故A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C.“液橋”現象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而不是斥力,故C不符合題意;D.“液橋”現象中,不能說明水分子處在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中,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例題2】(2022蘇州)景頗族的祖先曾發明一種活塞式點火器,如圖所示。以牛角作套筒,木質推桿前端粘附艾絨。取火時,一手握住套筒,另一手猛推推桿,艾絨即燃,隨即將桿拔出,口吹立見火苗。手推桿入筒的過程中,筒內密封氣體的( )A. 分子動能減小 B. 密度不變 C. 分子數增加 D. 內能增大【答案】D【解析】ACD.手推桿入筒的過程中,筒內密封氣體的分子數不變,對空氣做功,空氣內能增大,溫度升高,分子動能增大,故D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B.手推桿入筒的過程中,空氣體積減小,質量不變,由可知,空氣密度增大,故B不符合題意。故選D。【例題3】(2022湖南邵陽)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能調節空氣濕度和溫度,其中能調節溫度主要是因為水的( )A. 比熱容大 B. 密度大 C. 流動性大 D. 熱值大【答案】A【解析】A.由公式的變形式可知,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當吸收或放出相同熱量時,比熱容較大的物質溫度變化較小,因此,比熱容大的物質對調節溫度有很好的作用。濕地中含有大量的水,而水的比熱容較大,當周圍環境開始升溫時,濕地升高的溫度比周圍環境升高的溫度小,出現溫差,從而使熱量由周圍環境向含水較多的濕地傳遞,濕地中的水吸收周圍環境釋放的熱量,使周圍溫度上升較小;當周圍環境溫度下降時,由于水的比熱容大,含水較多的濕地下降的溫度比周圍環境下降的溫度小,出現溫差,從而使熱量由濕地向周圍的環境傳遞,周圍環境吸收熱量,溫度下降較小;這樣利用水的比熱容較大使周圍環境的溫度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起到了調節溫度的作用,因此濕地能調節溫度主要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故A符合題意;B.密度是指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質量與它的體積之比,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水的密度與調節溫度無關,故B不符合題意;C.流動的水在運動過程中與接觸且具有溫度差的物體之間會發生熱傳遞,但這些傳遞的熱量對與之不接觸的環境之間影響不大,故水的流動性大對濕地可以調節溫度的功能沒有太多貢獻,故C不符合題意;D.熱值是指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與燃料質量之比,其物理意義是1kg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而水并不是燃料不具有熱值,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內能單元核心素養精準達標檢測試題(滿分100分,答題時間90分鐘)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30分)1. (2022江蘇連云港)下列現象能說明分子在做不停的無規則運動的是( )A. 秋天樹葉紛紛落下 B. 沸騰時水中氣泡的運動C. 端午節聞到煮粽子的香味 D. 掃地時看見灰塵在空中飛舞【答案】C【解析】A.秋天樹葉紛紛落下,屬于物體的機械運動,不是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B.沸騰時水中氣泡的運動,屬于物體的機械運動,不是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C.端午節聞到煮粽子的香味,屬于擴散現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故C符合題意;D.掃地時看見灰塵在空中飛舞,屬于固體顆粒的機械運動,不是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 (2022江蘇揚州)蜜蜂能循著花香四處采蜜,表明( )A. 分子間有斥力 B. 分子間有間隙 C. 分子間有引力 D. 分子是運動的【答案】D【解析】蜜蜂能循著花香四處采蜜,是因為花香分子在不停地作無規則運動,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3. (2022江蘇徐州)如圖所示,熱熔法連接PPR管時,用熱熔器加熱粗管端口內層和細管端口外層,然后把細管推進粗管,冷卻后兩根管子就連接在一起很難被拉開了,這個現象說明( )A.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B. 分子是運動的C. 分子間存在引力 D. 分子間存在斥力【答案】C【解析】把加熱后的細管推進粗管,減小了PPR管分子間的距離,分子間存在較大的引力,使兩根管子很難被拉開了,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4.(2022江蘇泰州)夏天,將飲料放入冰箱冷藏室,飲料溫度降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飲料將溫度傳遞給冰箱中的空氣B. 飲料放出熱量后自身所含熱量減少C. 飲料溫度降低的過程伴隨著內能的轉移D. 飲料放熱是因為飲料的內能比冰箱中空氣的內能多【答案】C【解析】A.飲料和冰箱冷藏室里的空氣溫度不同,兩者會發生熱傳遞,溫度高的飲料會放出熱量,將熱量傳給冰箱中的空氣,故A錯誤;B.飲料放出熱量后溫度降低,內能減少,熱量是過程量,不能用含有、具有來描述,故B錯誤;C.發生熱傳遞時,飲料放出熱量,內 能減少,溫度降低,冰箱冷藏室里的氣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所以飲料溫度降低的過程伴隨著內能的轉移,給C正確;D.飲料放熱是因為飲料溫度比冰箱中空氣的溫度高,溫度高不一定內能多,內能還與物體的質量等因素有關,故D錯誤。故選C。5. (2022江蘇連云港)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是( )A. 0℃的冰塊內能為0 B. 溫度高的物體含有的熱量多C. 汽油機做功沖程氣缸內燃氣的內能增加 D. 兩個發生熱傳遞的物體之間一定存在溫度差【答案】D【解析】A.一切的物體都有內能,0℃的冰塊內能不為0,故A錯誤;B.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說含有熱量,故B錯誤;C.汽油機做功沖程氣缸內燃氣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內能減少,故C錯誤;D.熱量從高溫物體傳給低溫物體,兩個發生熱傳遞的物體之間一定存在溫度差,故D正確。故選D。6. (2022黑龍江牡雞)根據下列圖片以及文字描述,錯誤的是( )A. 鉆木取火靠熱傳遞產生內能B. 燒水時,壺嘴的“白氣”是液化現象C.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D. 轱轆提水不可以省功【答案】A【解析】A.鉆木取火靠做功產生內能,涉及能量轉化,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A錯誤,A符合題意;B.壺嘴的“白氣”是液態小水珠,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故B正確,B不符合題意;C.當孔足夠小時,蠟燭通過小孔會成像,其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成的是倒立的實像,故C正確,C不符合題意;D.轱轆提水可以省力,但是不可以省功,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故D正確,D不符合題意。故選A。7. (2022廣西賀州)下列選項中,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來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A. 鉆木取火 B. 用熱水袋取暖C. 反復彎折鐵絲 D. 搓手取暖【答案】B【解析】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它們主要的區別是:做功是能量的轉化,而熱傳遞是能量的轉移。ACD.鉆木取火、反復彎折鐵絲、搓手取暖都是對其做功,是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利用了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故ACD不符合題意;B.熱水袋溫度高,手溫度低。取暖用熱水袋取暖時,熱水袋溫度降低,內能減小,手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大,熱量從溫度高的熱水袋轉移到溫度低的手,是利用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故B符合題意。故選B。8. (2022湖北恩施州)夏季,混凝土護欄被太陽曬得很熱,池塘中太陽下的水卻不很熱,主要原因是( )【】A. 水不吸熱 B. 混凝土初溫高 C. 水的比熱容大 D. 混凝土放熱【答案】C【解析】根據可知,質量相等的水和混凝土,太陽照射同樣的時間,吸收相同熱量,由于水的比熱容較大,水的溫度升高較小,因此水的溫度比混凝土低,所以太陽下的混凝土熱得燙腳,而旁邊池塘里的水卻不怎么熱,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9.在生產和生活中,常見到“水的比熱容大”這一特性的應用情景,以下事例中與這一特性無關的是( )A. 沿海地區的氣溫比內陸變化小B. 夜間,在秧田里灌水保溫C. 發現人中暑時,常在額頭上擦冷水降溫D. 汽車發動機用水作冷卻液【答案】C【解析】A.因為水的比熱容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吸收相同的熱量,水溫度變化較小,所以沿海地區的氣溫變化小,不符合題意;B.因為水的比熱容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降低相同的溫度,水放出的熱量多,所以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熱量以防凍壞秧苗,不符合題意;C.發現人中暑時,在病人的額頭上擦冷水降溫,是利用水蒸發吸熱的原理,符合題意;D.因為水的比熱容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收的熱量多,所以汽車發動機用水作冷卻液,不符合題意。10.小葉同學用酒精燈對冰塊加熱,研究冰的熔化現象。圖中,甲乙兩條圖線中的一條,是他依據實驗數據繪制而成。已知m冰=0.1kg,c水=4.2×103J/(kgoC),c冰=2.1×103J/(kgoC)。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 小葉繪制的是乙圖線B. 0——1min內冰塊吸收的熱量為2.1×103JC. 1——3min內溫度不變,說明冰塊沒有吸收熱量D. 如果酒精完全燃燒,酒精燈的加熱效率可以達到100%【答案】A【解析】AB.0——1min內冰塊溫度由0oC升高至5oC時,吸收的熱量為3min后冰全部變成水,當溫度由0oC升高至5oC時,根據由于,則即加熱時間應為2min,小葉繪制的是乙圖線;故A正確、B錯誤;C.冰屬于晶體,1~3min處于熔化階段,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故C錯誤;D.即使酒精完全燃燒,酒精燃燒產生的熱量必然有一部分消耗在空氣中,加熱效率不可能達到100%,故D錯誤。二、填空題(10小題,每空1分,共23分)1. (2022湖南懷化)如圖所示為冬天人們常用的電熱水袋,使用十分方便,充電加熱后,能夠放熱較長時間,其內部液體主要成分是水,是因為利用了水的_____較大;若該熱水袋裝有1kg的水,充電加熱后溫度為50℃,使用一段時間后溫度降低到20℃,則此過程中放出的熱量為_____J。【答案】 比熱容【解析】相同質量的不同種液體溫度變化相同時,水放出或吸收的熱量較多,電熱水袋內部液體主要成分是水,就是利用了水的這一特性,即水的比熱容較大。1kg水,充電加熱后溫度為50℃,使用一段時間后溫度降低到20℃,則此過程中放出的熱量2. (2022湖南邵陽)臘肉在邵陽地區是一道風味美食,肥而不膩,味道獨特。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抹鹽腌制,使整塊肉變咸。這道工序說明鹽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運動。第二道工序是煙烘干,加快水分_____(選填“蒸發”或“沸騰”)。【答案】 無規則 蒸發【解析】抹鹽腌制,使整塊肉變咸,發生了擴散現象,說明了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做無規則的運動。水沸騰必須是達到沸點才能進行,煙烘干,沒有達到水的沸點,所以是加快了水分的蒸發。3. (2022湖南長沙)小麗和同學們一起坐在游船上賞花,他們聞到了花香,從物理學角度來看,這屬于_____現象;以_____為參照物,小麗是靜止的。【答案】 擴散 游船【解析】不同物質在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小麗和同學們一起坐在游船上賞花,他們聞到了花香,從物理學角度來看,這屬于擴散現象。小麗和同學們一起坐在游船上賞花,以游船為參照物,小麗相對游船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故小麗是靜止的。4. (2022哈爾濱)小明用酒精濕巾擦手時,同桌小聰能聞到酒精的氣味,這是_____現象,這種現象說明_____ 。【答案】 擴散 酒精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解析】小明用酒精濕巾擦手時,同桌小聰能聞到酒精的氣味,這說明酒精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運動到空氣中,因此能聞到氣味,這是擴散現象。5. (2022黑龍江牡丹江)【細心觀察,合理猜想】如圖所示,小冰使用洗手液時,發現出液量不易控制。觀察洗手液瓶的結構并結合日常使用情況,請你猜想每次按壓的出液量可能與_____和_____有關。向下按壓,出液管向下運動,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洗手液被壓出來是因為出液管內部的壓強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出液口外部的壓強。聞到有酒精的氣味,這表明_____。【答案】 向下按壓的程度 出液管的粗細 運動狀態 大于 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解析】根據日常生活常識,如果向下按壓的越深,那么出液量就會更多,反之就更少,因此按壓的出液量可能與向下按壓的程度有關。出液量還可能跟出液管的粗細有關,出液管越粗,出液量就越多,反之越少;還可能跟按壓的壓力大小或按壓次數或出液口的大小或洗手液的質量或洗手液的粘稠程度或洗手液的密度等有關。向下按壓,出液管由靜止向下運動,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洗手液被壓出來是因為出液管內部的壓強大于出液口外部的壓強,這樣瓶子里的洗手液才能更好地被壓出去。聞到有酒精的氣味,這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6. (2022黑龍江龍東)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一杯沖好的茶水香氣四溢,這屬于現_____象;拿茶杯的手感覺很熱,這是通過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內能。【答案】 擴散 熱傳遞【解析】茶水香氣四溢,這是因為分子在不停做無規則運動,屬于擴散現象。拿茶杯的手感覺很熱,手從碗上吸收了熱量,是通過熱傳遞方式增加了手的內能。7. (2022黑龍江牡雞)在商場中,推動貨物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進,該過程中,貨物受到的地面支撐力與貨物受到的重力是一對______力;推動貨物的過程中會有摩擦生熱,是通過_____(熱傳遞/做功)的方式來改變內能的。【答案】 平衡 做功【解析】推動貨物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進,貨物處于平衡態,貨物在豎直方向上受到了重力和地面對其支持力,故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推動貨物的過程中會有摩擦生熱,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涉及能量轉化,故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來改變內能的。8. 用打氣筒給自行車輪胎打氣,活塞壓縮筒內空氣,空氣溫度升高,這是通過______方法改變內能。打氣筒外壁的下部也會熱,這是通過______方法改變內能。【答案】 做功 熱傳遞【解析】用打氣筒給自行車輪胎打氣的過程是打氣筒對筒內空氣做功的過程,對空氣做功會導致空氣內能增大,溫度升高,這是通過做功的方法改變內能。打氣筒內的熱量傳遞給打氣筒外壁的底部,所以打氣筒外壁會發生溫度升高的情況,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法改變內能。9. (2022湖北宜昌)小麗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對質量為0.2kg的水和0.3kg的另一種液體進行加熱,得到的實驗數據如圖所示,則水在16min內吸收的熱量為_____J,另一種液體的比熱容_____J/(kg·℃)。[c水=4.2×103J/(kg·℃)]【答案】 2.52×104 1.4×103【解析】由圖像可知,水的初溫是10℃,16min時的末溫是40℃,則水在16min內吸收的熱量為Q水吸=c水m水(t水-t0水)=4.2×103J/(kg·℃)×0.2kg×(40℃-10℃)=2.52×104J水16min吸收的熱量是2.52×104J,所以水8min吸收的熱量為由于是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所以水和另一種液體在相同的時間內吸收的熱量是相同的,即另一種液體8min吸收的熱量也為1.26×104J。由圖像可知,另一種液體從開始加熱到第8min溫度從20℃升高到50℃,根據公式Q水吸=c水m水(t水-t0水)可知,另一種液體的比熱容為10.將盛有涼牛奶的瓶子放在熱水中(如圖所示),通過 方式改變牛奶的內能,圖中乙是250g牛奶與熱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則牛奶在加熱過程中吸收的熱量為 J.[c牛奶=4.2×103J/(kg ℃)]【答案】熱傳遞;2.1×104。【解析】(1)改變內能的方法:一是做功,二是熱傳遞,物體放出熱量、內能減少、溫度降低;(2)知道牛奶的質量、比熱容,求出溫度升高值,利用吸熱公式Q吸=cm△t求牛奶吸收的熱量。給牛奶加熱的過程中,牛奶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是通過熱傳遞方式改變了牛奶的內能;由圖乙可知,牛奶升高的溫度:△t=40℃﹣20℃=20℃,則牛奶吸收的熱量:Q吸=cm△t=4.2×103J/(kg ℃)×0.25kg×20℃=2.1×104J。三、簡答與閱讀題(每小題4分,共計8分)1.海鮮粥是北部灣地區的一道家常美食。煮好的粥香氣撲鼻,這是什么現象?而且粥的溫度越高,香氣就越濃,這是為什么?當我們對著熱粥表面吹氣時,粥就涼得更快,這又是為什么?請你用物理知識說明其中的道理。【答案】見解析。【解析】本題考查了分子的熱運動知識。煮好的粥香氣撲鼻,這是擴散現象;粥的溫度越高,香氣就越濃,這是因為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越劇烈;當我們對著熱粥表面吹氣時,粥就涼得更快,這是因為液體表面吹氣,加快了空氣流動的快慢,蒸發加快。2.寧夏中衛地區氣候干燥,晝夜溫差很大,當地特產壓砂瓜,被稱為“石頭縫里長出的西瓜”,如圖所示 每到種植季節,瓜農們把發了芽的西瓜種子種到覆蓋了砂石的土壤中,這樣可以利用砂石有效蓄水和保溫,保證芽苗在深夜不會被凍傷 請你根據以上材料所給信息,利用比熱容知識分析:為什么瓜農在土壤上覆蓋砂石后,能起到保溫作用?【答案】見解析【解析】砂石覆蓋后,白天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晚上可以凝聚水汽滲入土壤,保證土壤的含水量。因水的比熱容較大,吸放熱能力強,白天土壤中的水分吸收熱量,晚上放出熱量,控制土壤溫度,能防止芽苗在深夜不被凍傷。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有2小題,共計18分)1.(8分)(2022福建)在探究“不同物質吸熱的情況”實驗中:(1)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質量相等的沙子和水,使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通過比較_____來判斷吸收熱量的多少;(2)加熱10min后,測得水的溫度如圖,該示數為_____oC;(3)多次實驗后得到的數據如下表,分析可得:質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溫度,水比沙子吸收更_____的熱量;(4)根據實驗結論推理:沿海地區晝夜溫差比內陸地區更_____。升高的溫度/oC 5 10 15 20加熱水的時間/min 2.5 5 7.5 10加熱沙子的時間/min 1 2 3 4【答案】(1)加熱時間 (2)48(3)多 (4)小【解析】(1)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在相同的時間內酒精燈放出的熱量相同,則物體吸收的熱量也相同;加熱時間越長,表示物質吸收的熱量越多。由轉換法可得,實驗中是通過比較加熱時間來間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熱量的多少。(2)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刻度值上大下小,則為零上溫度,則溫度計的示數為48℃。(3)分析表格中數據可得:質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加熱的時間更長,表示水比沙子吸收的熱量更多。(4)沿海地區多海水,內陸地區多砂石。由實驗數據可得,水吸熱能力和放熱能力都比沙子強,即水的比熱容大,在同樣吸、放熱的情況下,水的溫度變化比土壤、沙石的溫度變化小,所以沿海地區晝夜溫差比內陸地區小。2.(10分)(2022江蘇常州)小組同學比較沙子和水的比熱容,實驗裝置如圖甲、乙所示。(1)在兩個相同的易拉罐內分別裝入初溫、_____相同的沙子和水。(2)用兩盞相同的酒精燈同時加熱沙子和水,加熱過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攪拌的目的是:_____。測得實驗數據如表格所示。加熱時間/ 0 1 2 3 4 5溫度/ 沙子 18 22 29 37 45 —水 18 19 21 23 25 27(3)時,溫度計顯示沙子的溫度如圖丙所示,其讀數為_____。(4)加熱相同的時間,發現沙子的溫度升得更高,有同學認為此過程中沙子吸收熱量比水吸收熱量多,該觀點_____(正確/錯誤)。(5)分析數據可得沙子的比熱容_____(小于/等于/大于)水的比熱容。【答案】(1)質量 (2) 讓物質受熱均勻 (3)52 (4)錯誤 (5)小于【解析】(1)要比較沙子和水的比熱容,利用控制變量法要控制初始溫度相同,同時質量也要相同。(2)加熱的時候用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讓水和沙子受熱均勻。(3)根據溫度計的刻度,可知此時溫度為52度。(4) 加熱相同的時間,相同初始溫度,相同質量的水和沙子吸收的熱量是等量的,此時升高的溫度不同證實它們的比熱容不同。(5)根據比熱容的公式可知:相同初始溫度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熱量后升高的溫度越高的,其比熱容越小。即沙子的比熱容小于水的比熱容。五、綜合應用題(本大題有2小題,共計21分)1.(10分)(2022湖南衡陽)百善孝為先,孝敬長輩可以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冬天來臨,小周用自己的零花錢給奶奶購買了一個暖手袋。根據使用說明,他將質量為0.5kg,溫度為75℃的水轉入暖手袋,使用一段時間后,水的溫度降低到35℃。(1)暖手袋里面裝熱水取暖,是利用了水_____大的性質(選填“比熱容”或“密度”),這里是通過_____方式改變了水的內能(選填“做功”或“熱傳遞”);(2)求這段時間水放出了多少熱量。[]【答案】 (1)比熱容 熱傳遞 (2)【解析】(1)暖手袋里面裝熱水取暖,是利用了水比熱容大的性質,因為相同條件下,放出相同熱量,水降低的溫度較少。這里是暖水袋將熱量傳遞給手,水的內能減少,是通過熱傳遞方式改變了水的內能。(2)這段時間水放出熱量2.(11分)一質量是3kg、初溫為590℃的鐵塊,當溫度降到30℃時放出了7.56×105J的熱量,則:(1)計算出鐵的比熱容;(2)餐館里有一道美食叫“鐵板牛肉”,將2kg的鐵板加熱到130℃,再將九成熟的牛肉片盛放在鐵板上,等鐵板溫度降了60℃時,牛肉片已十成熟了,求鐵板在此降溫過程中放出的熱量。【答案】(1)鐵的比熱容是0.45×103J/(kg ℃);(2)鐵板在此降溫過程中放出的熱量是 6.3×104J。【解析】(1)由Q放=cm(t0﹣t)得鐵的比熱容為:c===0.45×103J/(kg ℃)。(2)鐵板在此降溫過程中放出的熱量為:Q放=cm(t0﹣t)=0.45×103J/(kg ℃)×2kg×(130℃﹣60℃)=6.3×104J。答:(1)鐵的比熱容是0.45×103J/(kg ℃);(2)鐵板在此降溫過程中放出的熱量是 6.3×104J。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13 內能(原卷版) .doc 專題13 內能(解析版) .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