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政治必修2 一輪復習第三課 我國的經濟發展一、知能目標一級目標 1、新發展理念 2、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3、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4、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二級目標 1、經濟發展的途徑和方法 2、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 3、恩格爾系數 4、實體經濟 5、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二、知識自測(一)新發展理念(1)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 問題。 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2)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 問題。堅持協調發展,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不斷增強發展的 。(3)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 和諧共生問題。(4)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 問題。(5)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 問題。(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1)內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把實現 作為發展的目的和歸宿,做到發展 、發展 、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地位: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新發展理念必須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1)要促進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2)要促進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3)要促進經濟發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 、勞動者 轉變。(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1)必要性: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 階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建設好現代化經濟體系。(2)構成:包括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多元平衡、安全有效的全面開放體系;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經濟體制。以上幾個體系是統一整體,要一體建設、一體推進。(3)主要任務:①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 體系。要求: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根基。——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必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營造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發展環境和社會氛圍。②建設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 體系。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③建設 型經濟新體制。要求:著力發展開放型經濟。三、知識體系四、典型例題新發展理念 1. 2019年11月5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主旨演講中提出了“共建開放合作的世界經濟”“共建開放創新的世界經濟”“共建開放共享的世界經濟”的三大倡議,宣示出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態度和決心。推動全球經濟合作應該( ) ①貫徹創新發展理念,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②貫徹共享發展理念,推動各國共同發展 ③貫徹開放發展理念,建構內外聯動格局 ④貫徹協調發展理念,確保人與自然和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加強扶貧脫貧工作( ) ①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體現 ②體現了新發展理念的共享發展 ③是可持續發展的體現 ④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體現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3.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北京攜手張家口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在我國刮起冰雪運動的旋風,冬奧會“三億人上冰雪”目標的確立,使得冰雪場館建設、冰雪人才培養和冰雪旅游,都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以下對材料的解讀正確的是( ) ①體現了發展理念決定發展的實踐 ②我們要推動經濟高速增長增加居民收入 ③說明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將得到更好地滿足 ④必須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下列屬于踐行共享發展理念的是( ) A.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 B. 發展網絡經濟,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 C. 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D.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民中心 5.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要( ) ①消除人民收入差距 ②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發展的目的和歸宿 ③滿足人民群眾的各種利益訴求 ④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現代化經濟體系 6.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對我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經濟增長動力提出了新要求。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①高質量發展要求經濟發展注重質量效益,不再追求經濟增長速度 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意味著經濟增長要由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轉變 ③優化經濟結構意味著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減少供應總量 ④要充分發揮創新的作用,讓創新成為引領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7.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制造業大國,“中國制造”享譽世界。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國制造業還存在許多關鍵領域的自主研發能力不強、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企業比重偏大、高新技術密集型企業偏少、許多產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等問題。我國制造業現存的這些問題要求我們( ) A.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B. 培育和壯大新興產業,實現我國經濟高速發展 C. 實施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取消市場準入規則 D. 增加對外投資,占據國際市場 8.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這是因為實體經濟( ) ①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②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 ③貫徹了新發展理念 ④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9. 建設好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以下措施符合這一要求的有( ) ①刺激消費,擴大內需 ②限制傳統產業的發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③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 ④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大國重器走上戰場,自主創新技術大顯神通。北斗、5G、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這從一個側面充分體現了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 A.推動了我國經濟高速高質量發展 B.就是構建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C.為實現人民美好生活奠定物質基礎 D.是優化政治結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11.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下列舉措能有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有( ) ①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實施中國制造2025 ②大力發展證券、銀行等金融業,促進第三產業蓬勃發展 ③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實業致富的社會風尚 ④實施減稅降費的寬松貨幣政策,讓企業輕裝上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12. 我國是世界制造業大國,但制造業的發展主要依靠廉價的勞動力、土地、原材料等資源的優勢。可見,要促使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需要( ) ①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③繼續發揮價格優勢 ④增加物資資源消耗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 某地依托美麗田園創建,大力發展“農業+旅游”“農業+文創”“農業+互聯網”等新業態,有效帶動了休閑農業產業的發展。這表明該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①推進了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②符合鄉風文明的要求 ③建立了城鄉融合發展機制 ④堅持了農業優先發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5. 2020年5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正式開幕。李克強總理在回顧2019年工作時指出:2019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和區域布局繼續優化,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 ①就是推進綠色發展,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 ②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③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立協調發展新機制 ④必須把改革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6. 材料:S村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浙南農村,近幾年,該村先后獲得了“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先進村”、“省管理民主示范村”等榮譽稱號。作為現在遠近聞名的明星村,S村曾經是有名的經濟洼地,經濟社會發展舉步維艱。建設新農村,振興s村,成為該村孜孜求解的課題。回頭看s村的鄉村振興之路:通過自籌資金,對全村重新布局,實現了經濟的產業集中;對污染企業技術改造,大大減輕了環境壓力;“騰籠換鳥”,不斷促進產業升級;保證村民收入持續增長,村級收入持續向民生傾斜,社會保險全面覆蓋,村民福利不斷提高。 運用所學經濟與社會的知識,結合s村的成功經驗,為我國鄉村振興提兩條合理化建議。 【答案】 ①我國鄉村振興堅持新發展理念,根據時代和鄉村實際做好規劃: ②我國鄉村振興要符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 ③我國鄉村振興要體現共同富裕的要求,要讓廣大村民共享發展的成果,調動村民建設鄉村的積極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