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熱力學第一定律學案一學科核心素養物理觀念∶知道熱力學第一定律及其符號法則,能從熱力學學的視角正確描述和解釋生活中的熱現象,能靈活應用熱力學第一定律解決實際問題。科學思維∶理解熱力學第一定律的公式,并能在新的生活情境中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推理。科學探究:通過熱力學第一定律的應用,養成與他人合作探究的習慣,體驗科學家探究規律的艱辛與執著。科學態度與責任∶從焦耳的實驗到熱力學第一定律,認識到我們應該具有實事求是的態度,認識到物理學是人類認識自然的方式之一。二學習重難點重點:熱力學第一定律的公式及其符號法則。難點:熱力學第一定律和實際應用。三課前預習1.(1)在高原地區燒水需要使用高壓鍋,水燒開后,鍋內水面上方充滿飽和汽,停止加熱,高壓鍋在密封狀態下緩慢冷卻,在冷卻過程中,鍋內水蒸氣的變化情況為______。A.壓強變小 B.壓強不變C.一直是飽和汽 D.變為未飽和汽(2)如圖甲所示,在斯特林循環的p-V圖象中,一定質量理想氣體從狀態A依次經過狀態B、C和D后再回到狀態A,整個過程由兩個等溫和兩個等容過程組成。B→C的過程中,單位體積中的氣體分子數目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狀態A和狀態D的氣體分子熱運動速率的統計分布圖象如圖乙所示,則狀態A對應的是______(選填“①”或“②”)。(3)如圖甲所示,在A→B和D→A的過程中,氣體放出的熱量分別為4 J和20 J,在B→C和C→D的過程中,氣體吸收的熱量分別為20 J和12 J。求氣體完成一次循環對外界所做的功______。2.兩個完全相同的銅瓶,鋼瓶甲裝有3L的液體和1L、6個標準大氣壓的高壓氣體,鋼瓶乙內有1個標準大氣壓的4L氣體,兩鋼瓶中的氣體均視為理想氣體。①密封在鋼瓶乙中的氣體,假設體積不變,若其溫度升高,則氣體分子對器壁單位面積上的平均作用力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②若鋼瓶乙中的氣體分別經歷等壓過程和等容過程,溫度均由升高到,則等壓過程中吸收的熱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等容過程中吸收的熱量;③現將鋼瓶甲倒置后按如圖所示連接,將甲瓶內液體緩慢壓裝到乙瓶中(不計連接管道的長度和體積以及液體產生的壓強),在壓裝過程中隨著甲瓶內液體減少,甲瓶內部氣體壓強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如圖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固定一絕熱氣缸,氣缸用可控閥門隔成兩部分,閥門左側封閉著某種實際氣體,若實際氣體分子之間的作用力表現為引力,閥門右側是真空,則閥門打開,穩定后實際氣體分子的總動能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圖乙所示是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體積V和攝氏溫度t的變化關系的圖,理想氣體由A變化到B的過程中氣體的壓強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4.如圖所示,一臺四沖程內燃機,活塞在壓縮沖程某段時間內移動的距離為0.1m,這段過程活塞對氣體的壓力逐漸增大,其做的功相當于的恒力使活塞移動相同距離所做的功,內燃機工作時汽缸溫度高于環境溫度,該過程中壓縮氣體傳遞給汽缸的熱量為25J,則壓縮沖程氣體內能的變化量為______J。做功沖程,燃燒后的高壓氣體對活塞做功,氣體推動活塞移動0.1m,其做的功相當于的恒力使活塞移動相同距離所做的功,若做功沖程氣體內能減少量為930J,則該做功過程氣體傳遞給汽缸的熱量為______J。5.若只對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做1 500 J的功,可使其溫度升高5 K。若改成只用熱傳遞的方式,使氣體溫度同樣升高5 K,那么氣體吸收___________ J的熱量。如果對該氣體做了2 000 J的功,使其溫度升高了5 K,表明在該過程中,氣體還____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___________J。6.如圖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氣體由狀態A經過過程①到達狀態B,再由狀態B經過過程②到達狀態C,其中過程①圖線與橫軸平行,過程②圖線與縱軸平行。則從狀態A到狀態B的過程,氣體_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氣體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________(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從狀態B到狀態C的過程,氣體_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7.上海新冠疫情期間,全國各地緊急馳援,某地用卡車裝運的物資長途跋涉到達上海。若由于遠距離行駛,卡車車胎內的氣體(視為理想氣體)的溫度升高,不考慮車胎體積的變化,則與出發前相比,車胎內的氣體的壓強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車胎內的氣體分子在單位時間內對車胎內壁單位面積的碰撞次數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卡車行駛過程中車胎內的氣體______(填“從外界吸收熱量”或“向外界放出熱量”)。四自我檢測1.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狀態變化依次經歷從a→b,再從b→c的過程,其壓強和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根據p 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b過程,氣體溫度升高,放熱B.a→b過程,氣體溫度降低,放熱C.b→c過程,氣體溫度不變,放熱D.b→c過程,氣體溫度不變,吸熱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A、B兩物體接觸但沒有熱傳遞,則兩物體所包含的熱量相等B.做功和熱傳遞的共同點是都能使系統內能改變C.一物體先后經幾個不同的物理過程,其溫度均從t1升高到t2.則在這些過程中物體一定從外界吸收相同的熱量D.高溫物體內能多,低溫物體內能少3.景頗族的祖先發明的點火器如圖所示,用牛角做套筒,木制推桿前端黏著艾絨。猛推推桿,艾絨即可點燃。對筒內封閉的氣體,在此壓縮過程中( )。A.氣體溫度升高,壓強不變B.外界對氣體做正功,氣體內能增加C.外界對氣體做正功,氣體內能減少D.艾絨燃燒,放出熱量,氣體內能減少4.關于氣體的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氣體被壓縮時,內能一定發生變化B.質量和溫度都相同的氣體,內能一定相同C.一定量的某種理想氣體的內能只與溫度有關D.氣體溫度不變,整體運動速度越大,其內能越大5.如圖,一絕熱容器被隔板K隔開成a、b兩部分。已知a內有一定量的稀薄氣體,b內為真空。抽開隔板K后,a內氣體進入b,最終達到平衡狀態。在此過程中( )A.氣體對外界做功,內能減少B.氣體不做功,內能不變C.氣體壓強變小,溫度降低D.外界對氣體做功,內能增加6.關于內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溫度升高,其每個分子的動能都增大B.相同質量的0℃水的分子勢能比0℃冰的分子勢能大C.物體吸收熱量后,內能一定增加D.物體溫度不變,其內能一定不變7.維修時師傅將汽車輪胎的氣門芯迅速拔掉,胎內氣體瞬間放出,此時若用手觸摸充氣嘴,會有涼爽的感覺。將胎內氣體視為理想氣體,對于這一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胎內氣體瞬間放出是因為分子之間有很大的斥力B.胎內氣體分子間的引力變小,斥力變大C.胎內氣體的內能減少,溫度降低D.胎內氣體迅速向外擴散實際上是布朗運動8.封閉在氣缸內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由狀態A變到狀態D,其體積V與熱力學溫度T的關系如圖所示,O、A、D三點在同一直線上,則( )A.由狀態B變到狀態C過程中,氣體對外放熱,內能不變B.氣體在D狀態和在A狀態時的單位時間內與單位面積器壁碰撞的分子數相等C.C狀態時氣體的壓強小于D狀態時氣體的壓強D.在D狀態與A狀態時相等時間內氣體分子對單位面積器壁的沖量相等9.如圖所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a開始,經歷過程①、②、③到達狀態d。對此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過程①中,氣體體積不斷減小B.過程②中,氣體從外界吸收熱量C.過程②為絕熱過程D.狀態a的體積大于狀態d的體積10.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已知飛船在航天員出艙前先要“減壓”,在航天員從太空返回進入航天器后要“升壓”。因此將飛船此設施專門做成了一個艙,叫“氣閘艙”,其原理如圖所示,相通的艙A、B之間裝有閥門K,指令艙A中充滿氣體(視為理想氣體),氣閘艙B內為真空,整個系統與外界沒有熱交換,打開閥門K后,A中的氣體進入B中,最終達到平衡,則艙內氣體( )A.體積變大,氣體對外做功B.體積變大,氣體分子勢能增大C.體積變大,溫度升高,內能增加D.體積變大,氣體分子單位時間內對單位面積的艙壁碰撞的次數將減少參考答案:三課前預習1. AC 不變 ① 8J2. 變大 大于 變小3. 減小 減小4. 175 305. 1500 放出 5006. 吸收 增大 放出7. 增大 增大 從外界吸收熱量四自我檢測1.C2.B3.B4.C5.B6.B7.C8.D9.D10.D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