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年級上冊科學第三單元知識總結1.讓小車運動起來1.物體運動需要動力。2.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使所有物體都受到一個豎直向下的力,這個力就是重力。3.重力就是把物體拉向地面的力。例如樹上的蘋果掉下來,拋向空中的皮球總要落回地面,小孩從滑梯上滑下,水往低處流等。4.小車拉力的大小用墊圈的個數表示。5.使運動的小車靜止,要給它阻力。6.墊圈數量越多,拉力越大,小車從起點運動到終點的距離越短,小車運動的越快。7.拉力要達到一定程度,小車才會運動。2.用氣球驅動小車1.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2.氣球越大,產生的反沖力越大,驅動小車行駛距離越遠。氣球越小,產生的反沖力越小,驅動小車行駛距離越近。3.可以使小車行駛得更遠的方法:使用更大的氣球;減輕小車的質量;尋找更光滑的行駛路面;噴管的粗細要合適。3.用橡皮筋驅動小車1.像橡皮筋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4.把橡皮筋圈連接起來,一端固定在車架上。轉動車輪,將橡皮筋的一端纏繞在車軸上,松開轉動車輪的手,車輪就會轉動。7.橡皮筋的圈數越多,產生的彈力越大,作用在小車上的時間越長,行駛速度越快,小車行駛距離越遠;纏繞的圈數越少,產生的彈力越小,作用在小車上的時間越短,行駛速度越慢,小車行駛距離越近。4.彈簧測力計1.彈簧測力計的組成。2.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符號 N表示。3.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大小的一種工具。4.彈簧測力計注意事項:(1)檢查指針是否在 0位置。(2)讀數時,視線與指針相平。(3)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數量。5.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的特征制成的。6.用力慢慢拉掛鉤,發現拉力越大,彈簧伸得越長,指針向下移動,示數也越大。7.確定測量的物體超過了測力計的最大量程: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拉上物體,緩慢提升,物體還沒有離開桌面,就已經超過測力計的最大數值。5.運動與摩擦力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有滾動和滑動兩種方式。2.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生摩擦,運動物體要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3.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接觸面的光滑程度、物體的重量、物體的運動方式有關。4.物體間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體間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體越重,運動時摩擦力越大;物體越輕,摩擦力越小。5.摩擦力對我們有時是有利的,有時是有害的。6.增大摩擦力:鞋底花紋、汽車輪胎花紋、臺階上的條紋、雨雪天氣鋪地毯、把滾動摩擦變成滑動摩擦等。7.減小摩擦力:滑冰鞋、旅行箱下裝有小輪子、懸浮列車、氣墊船、自行車軸承、機器滴潤滑油、把滑動摩擦變成滾動摩擦等。6.運動的小車1.揮動著的橡皮槌和運動著的小車具有能量。敲擊音叉時聲音的大小和音叉振動強度大小可以判斷能量的大小,小車撞擊木塊的滑行距離可以判斷能量的大小。2.坡度越大,小車滑下后的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大;坡度越小,小車滑下后的速度越慢,具有的能量越小。3.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沒有能量,自然界就不會有運動和變化,也不會有生命了。能量還儲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學物質中。7.設計制作小車1.設計制作的步驟:明確問題→制定方案→實施方案→評估與改進。2.工程師不會將不成功的模型視為失敗,而是將它看成一個有價值的學習機會,并能根據其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和改進,做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