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上課日期: 年 月 日 第 1 課時課 題 第二課 鄉村和城市 一.鄉村聚落課時安排 三課時 課 型 新課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聚落的含義及類型;比較鄉村聚落的景觀特征和生活內容的異同;理解影響聚落特征差異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提高學生的地理審美情趣,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培養學生建設家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的區別 教學難點:了解影響聚落的自然和人文因素教具準備 多媒體師生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活動1【導入新課】 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生活照片(要求突出景觀),猜這位同學生活在哪里,并對照片進行分類。從而引出聚落和分類。 活動2【新課講授】 環節1:村落的分布、形態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學生活動──探究式討論學習) 討論材料一:圖1-17和1-18及書本相關文字。 討論題: (1)觀察兩圖的村落分布形態有什么不同,與周圍環境有什么關系。 (2)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聚落 活動3【活動】環節2 討論材料二:圖1-19和1-20及書本相關文字。 討論題: 房屋屋頂的形狀有什么區別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區別 (2)房屋墻體的厚度有什么區別,為什么 (3)建筑材料有什么區別,為什么 活動4【活動】環節3: 鄉村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閱讀圖1-21,思考:鄉村聚落中,按人們所從事的生產活動,可以分為哪幾種類型 觀察得出鄉村聚落的四種類型。 活動5【活動】環節4: 我心中的最美鄉村聚落 請用文字或圖畫的形式設計出你們認為很合理的鄉村聚落模式。 提問:這種理想的鄉村聚落和現實的有什么不同 你受到什么啟發 活動6【課堂小結】 不管怎樣,心目中的村落應該符合人地和諧的觀念,而現階段我國開發了一個又一個古村落,我們心目中的古村落也正在逐步地變化。村落的出現是伴隨著人口的聚居逐漸形成的,村落的人口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下一步是不是就會形成城市呢 答案我們下節課揭曉。 作業布置:《練習精編》P8-9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