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上課日期: 年 月 日 第 4 課時課 題 第二課 自然環境 第4課時 (風光迥異)課時安排 四課時 課 型 新課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結合圖片和文字資料,復習幾種主要地形特點及重要地形單元的名稱。 2.復習世界各地不同區域氣候特點,理解世界各地地形和氣候的差異。 3.了解自然景觀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地形、氣候和景觀等方面。 4.理解造成自然景觀的地區差異的原因是由于世界各地地形和氣候的差異。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圖片資料,能夠分析造成自然景觀的地區差異的原因。 2.在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比較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在學習中感受自然環境和人類生產、生活的密切關系。 2.在感受世界各地自然景觀地區差異的同時達到美育的效果,激發學習的動機與興趣。 3.樹立積極的人地和諧發展的觀念。關心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熱愛大自然,樹立環保意識,養成關心和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重難點 重點:理解造成自然景觀的地區差異的原因是由于世界各地地形和氣候的差異。 難點:理解造成自然景觀的地區差異的原因是由于世界各地地形和氣候的差異。教具準備 多媒體師生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1.導入新課: 情境導入:展示幾張家鄉的風光圖,思考:家鄉是什么氣候?有什么特點?家鄉是什么地形?有什么特點? 承轉:每個地方都有著不同的自然景觀,今天我們就來感受一下:極地風光、高原風光、熱帶風光、沙漠風光和平原風光。 設計意圖:回顧氣候和地形的相關知識 2.教學過程: 展示極地風光的圖片 設問1:北極、南極的景觀有什么特點? 設問2:為什么會形成如此的景觀? 拓展: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的范圍,極晝和極夜。 設計意圖:自然景觀跟氣候有著密切的關系 展示高原風光的圖片 著重看圖2-32 設問1:內蒙古高原有什么特點?主要的生產特色是什么? 設計意圖:理解自然環境影響人類的生產。 展示熱帶風光的圖片 熱帶雨林:著重看圖2-34 設問1:圖中所示地形區是什么景觀?有什么特點? 設問2:為什么會形成如此景觀? 熱帶草原:著重看圖2-35 設問1:圖中所示的是什么地形區? 設問2:圖2-34和圖2-35所示地區同樣在赤道附近,為什么氣候類型不同? 設計意圖:自然景觀的不同是由于地形的差異 展示沙漠風光的圖片 著重看圖2-33 設問:圖中所示的是什么景觀?這一景觀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設計意圖:自然景觀跟氣候有著密切的關系 展示平原風光的圖片 設問1:這一景觀有什么特點? 設問2:為什么會形成如此的景觀? 設計意圖:自然景觀跟氣候和地形有著密切的關系 活動:在《世界地形圖》上找出書本的圖片所描述的地方。 4.課堂小結: 造成自然景觀的地區差異的原因是由于世界各地地形和氣候的差異。 5.作業布置: 《練習精編》P42-43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