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3張PPT)視頻;56個民族印象動畫《萬華鏡》7.1 促進民族團結第四單元 和諧與夢想 第七課 中華一家親五十六個民族1.政治認同:增強愛國之情,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尊重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各族人民團結友愛、和睦相處;2.道德修養:理解民族平等政策的內涵和表現,樹立各民族一律平等思想;3.法治觀念:懂得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積極同破壞民族團結言行作斗爭;4.責任意識:理解加強民族團結的重要意義,知道黨和政府為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的做法,樹立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公民的光榮義務的思想觀念。核心素養目標:教學重點: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基本政治制度、新型民族關系。教學難點:樹立民族團結意識,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學習導航:1.我國的民族國情(現狀)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堅持的方針、基本政治制度以及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是什么?3.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4.為什么要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5.如何實現民族地區的共同繁榮 6.青少年如何維護民族團結?民族大家庭壹考考你:你能說出我國哪些民族?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中華民族大家庭。A.你知道我國有多少個少數民族嗎?(55)B.哪個民族人口最多?哪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C.你知道我國少數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哪個省嗎?(漢族, 壯族)(云南省)E.我國56個民族總稱為什么民族?中華民族D.你知道我國有多少個少數民族自治區?(5個)一、民族大家庭考考你:①中華民族的組成: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五十六個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點綴著祖國的壯麗河山,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中華民族大家庭。1.我國的民族國情(現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國總人口約14億,漢族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91.11%;各少數民族人口僅占全國總人口的8.89%,大約1.25億人,但分布區域卻占全國總面積的50%~60%,中部地區少數民族地區遷徙流動人口有161.03萬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漢族維吾爾族藏族蒙古族回族滿族苗族少數民族分布圖觀察少數民族分布圖,我國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現什么特點?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②民族分布格局:1.我國的民族國情(現狀)一、民族大家庭我國各民族人民形成了什么樣的兄弟情誼?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捍衛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結成牢不可破的血肉紐帶和兄弟情誼。相關鏈接 P91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中華文化、捍衛祖國統一、推動歷史進步,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漸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文字基本統一、觀念基本相同的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在形成和發展的歷程中不斷融合,由多元到一體、由松散到緊密,最終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大格局。③各族人民的關系1.我國的民族國情(現狀)一、民族大家庭民族概況分布特點:②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斷深化,呈現出大流動、大融居的新特點。①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中華民族大家庭。1、我國的民族國情(現狀)?筆記區各族人民關系: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捍衛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結成牢不可破的血肉紐帶和兄弟情誼。你還記得我國是通過什么來管理少數民族地區的嗎?溫故知新: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前提≠高度自治≠完全自治≠獨立自治地方人大、人民政府≠居住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政策(基本政治制度):注意:區別于港、澳、臺的高度自治!我國先后共建立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一、民族大家庭思考:我國在處理民族關系上堅持什么方針?材料一:2022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全國人大代表共有2951名,其中少數民族代表428名,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代表。56個民族代表齊聚北京,共商國是,共謀發展。探究: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材料二:我國新修訂的選舉法明確規定,各民族都應當有適當數量的代表,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要有至少一名代表。一、民族大家庭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平等團結互助和諧方針政治制度民族關系★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基本政治制度和新型民族關系分別是什么?筆記區◆方針: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方針之間的關系(補充):①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是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②民族團結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結果,是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③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的物質基礎。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政治基礎必然結果物質基礎前提條件物質基礎前提條件高山族、滿族布依族、朝鮮族苗族、壯族侗族、瑤族維吾爾族、彝族藏族、回族漢族、蒙古族考考你:人民幣圖案的少數民族你認識嗎?采用藏、蒙、維、壯四種少數民族文字第五套人民幣(背面)人民幣大家庭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在我國,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異,都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少數民族的人權保護: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2980名,其中少數民族代表438名,占比14.70%,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民族地區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尊重。以西藏為例,有各類宗教活動場所1780余處,風俗習慣得到繼承和保護。我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表現同等的社會地位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堅持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別民族平等≠各民族發展程度相同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特殊照顧≠違背了民族平等的原則3.我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表現?①社會地位: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異,都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②權利義務: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筆記區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團結:加強和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遷徙、貿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特別是近代以來,國家積貧積弱,人民飽受欺凌,但中國人民沒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奮起抗爭,以百折不撓的精神,打敗了侵略者,贏得了民族獨立。彝海結盟:1935年5月,長征途中紅軍渡過金沙江進入四川涼山地區。為了能順利前進,中共黨中央委派劉伯承、聶榮臻帶領紅軍先遣隊為大部隊開路。當時的紅軍參謀長劉伯承和小葉丹在彝海歃血為盟,先遣隊勝利地完成了任務,彝族人民送紅軍踏上新的征途。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各民族共同繁榮:我國各民族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種種壓力和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①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②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③我國各族人民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壓力,直面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④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4.為什么要加強民族團結?筆記區材料一: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共有2980名,其中少數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總數的14.70%,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56個民族代表齊聚北京,共商國是,共謀發展。材料二:近代以來,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各族人民共赴國難,團結御侮,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壯歌。材料三:總長1956千米的青藏鐵路是一條促進青海、西藏兩地發展的“經濟線”,也是推動各族人民奔小康的“幸福線”。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小試牛刀:三則材料分別體現了哪一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貳家和萬事興視頻;西藏地區的發展從2022年上半年經濟總量方面來看,廣東上半年GDP位居第一;江蘇上半年GDP緊隨其后,山東上半年GDP位居第三;寧夏、青海、西藏分別居29、30、31位。思考:查找右圖中少數民族聚居省份GDP情況,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少數民族經濟發展較為落后,與其他省份經濟水平有較大差距。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二、家和萬事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5.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筆記區(1)經濟: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進一步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支持力度,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通過輸入技術、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探究1:為促進民族地區發展,黨和國家在經濟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對口支援西部大開發戰略興邊富民行動【成就: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駛上了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探究2:為促進民族地區發展,黨和國家在民生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2)民生: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派遣援藏教師積極的就業政策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成就:促進民族關系更加融洽,社會更加和諧穩定,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探究3:為促進民族地區發展,黨和國家在文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3)文化: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藏歷年文化傳承民族文化交流【成就:少數民族文化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①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如: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經濟)②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民生)③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文化)6.國家為促進民族地區發展采取了哪些措施?筆記區有人認為,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僅僅是黨和國家的責任,與青少年無關。你認為這種觀點對嗎?請說明理由。拓展延伸:(1)思想上:樹立維護民族團結的意識,(2)行動上: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②主動關心幫助其他民族的同學③了解和宣傳相關民族政策,法律法規;④與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做斗爭,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7.青少年應該如何促進民族團結?①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②堅持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③國家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大力扶持、其他地區的大力支援。④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道路。⑤自治區人民的艱苦奮斗。(補充)8.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取得成就的原因?叁課堂小結民族大家庭我國的民族國情(現狀)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政策和民族關系家和萬事興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區發展、促進共同繁榮國家怎樣促進民族地區的發展青少年怎樣維護民族團結為什么要維護民族團結課堂小結:促進民族團結肆課堂練習1.(2022.涼山州) 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來,國家為西藏發展制定了一系列特殊優惠政策。在全國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經濟社會實現全面發展,人民生活極大改善,城鄉面貌今非昔 比。西藏取得這些成就得益于( )①把發展民族關系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②享有高度的民族自治權③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④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和西藏各族干部群眾艱苦奮斗、頑強拼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課堂練習2.(2022.四川省遂寧市)2021年8月19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眾2萬多人歡聚在布達拉宮廣場,熱烈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賀匾上題詞“建設美麗幸福西藏共圓偉大復興夢想”。題詞體現了①我國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也不能落下③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④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課堂練習3.(2022福建)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為履行好這一義務,中學生應該①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②學習黨的民族政策③精通各民族的傳統技藝④體驗祖國各地的風土人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課堂練習4.(2022 濟南)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恰卜恰鎮工業園社區,住著漢族、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滿族、苗族等群眾1416戶4268人,各族群眾和諧相處、親如一家。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各族人民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③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享有平等的權利④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B課堂練習5.(2022 東營)2022年2月19日,山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揮部在山東濟南舉行援疆 喀什地區招商引資推介會。來自山東的16家企業現場簽約,總簽約額28.02億元。多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對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區,取得顯著成效,受到喀什群眾的廣泛稱贊。這表明( )①實現同步富裕是我們的共同奮斗目標②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③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新疆繁榮發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B課堂練習1.(2022.涼山州) 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來,國家為西藏發展制定了一系列特殊優惠政策。在全國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經濟社會實現全面發展,人民生活極大改善,城鄉面貌今非昔 比。西藏取得這些成就得益于( )①把發展民族關系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②享有高度的民族自治權③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④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和西藏各族干部群眾艱苦奮斗、頑強拼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D課堂練習6.(2022 臨沂)為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習近平在賀匾上題詞“建設美麗幸福西藏 共圓偉大復興夢想”。建設美麗幸福西藏需要我們( )①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②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③堅持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④維護和發展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課堂練習7.(2022 貴港)2022年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這告訴我們( )①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共同發展②要發展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民族關系③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④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權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課堂練習8.(2022 株洲)2021年8月19日,身穿節日盛裝的各族群眾匯聚在布達拉宮廣場共同歡慶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步入發展最好、變化最快、群眾得實惠最多的新時代。經濟年均增速居全國三甲,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與全國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表明( )①我國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②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③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④西藏經濟發展程度已經和東部發達地區沒有差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A課堂練習9.(2022 岳陽)西藏地區國民生產總值與人民生活情況(數據摘自《西藏和平解放與繁榮發展》白皮書)對比上述數據和事實,可知( )①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的必由之路②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經濟社會和人民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③我國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的狀況已徹底改變④西藏經濟社會事業的進步主要依靠發達地區的對口援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A課堂練習時間 西藏國民生產總值 西藏人民生活情況1951年 1.29億元 90%以上的人無住房,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2020年 突破1900億元 人均住房面積達37.43平方米,實現全面小康,人民幸福,民族和睦。10.(2022 益陽)2021年12月,新疆維吾爾族兩位貨車司機曼蘇爾 帕塔爾和買買提 努爾東開車星夜兼程8天8夜,行程4700公里,趕往江蘇省徐州市沛縣,專為受傷漢族司機趙序磊免費代駕,這場跨越萬里的愛心義舉創造了一段充滿溫情的佳話。這體現了(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B.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C.少數民族文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D.民族地區消除了發展的差距,民族關系更加融洽B課堂練習11.(2022 聊城)去年以來,青海省西寧市8歲的才旦多杰先后兩次往返聊城市人民醫院,接受免費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如今的才旦多杰,和正常孩子一樣,擁有燦爛的未來。上述材料體現了( )①我國各族人民手足相親,守望相助②人們對生命的敬畏和守護③我市人民對青海人民的深情厚誼④各民族之間的差別已消除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A課堂練習12.(2022 內江)2021年8月27日至28日,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這是因為,我國各民族( )①共同締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②有著共同的宗教信仰③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④有著共同的風俗習慣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D課堂練習(2022 金昌)【中華大家庭 家和萬事興】材料一 在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西藏,祝賀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問西藏各族干部群眾。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來到林芝、拉薩等地考察,他在林芝嘎拉村指出,嘎拉村的美好生活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一個縮影,這里是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盛開的地方。材料二《2035去臺灣》這首歌謠火爆兩岸,歌詞說要搭動車去看臺灣好風光。國臺辦發言人回應“這反映了兩岸民眾對實現京臺高鐵從福建到臺北這么一個遠景規劃的美好愿望。希望兩岸應通盡通,更方便往來交流,多看兩岸美景,多品兩岸美食。我相信,這個愿望一定會實現”。(1)結合材料一,說說為實現西藏發展,我國應堅持怎樣的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2)結合兩則材料,說說我們青少年如何為促進“中華一家親”作貢獻?①與兄弟民族交往時,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語言文字、宗教信仰;②在學校生活中,與各民族的同學相互幫助、友好相處,增進團結和友誼;③面對各種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違法行為,敢于旗幟鮮明地與之斗爭。(3)結合兩則材料,歸納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是什么。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1促進民族團結 課件.pptx 媒體1.mp4 西藏地區的發展.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