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2019)生物必修1(知識點+跟蹤檢測)第13講 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的有絲分裂(實驗課)1.實驗原理項目 原 理選材 高等植物的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較旺盛染色 細胞核內的染色質(體)易被堿性染料(如龍膽紫溶液)染成深色時期確定 在同一分生組織中可以通過觀察細胞內染色體的存在狀態,判斷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2.方法步驟1.辨析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三個易錯點(1)不清楚“解離”的作用原理,誤認為可以觀察細胞有絲分裂的動態變化過程。(2)不清楚細胞具有的相應結構,誤認為赤道板也能觀察到。(3)對取材原理不清楚,誤認為根尖任何部位的細胞都可作為觀察對象,實際上只有分生區細胞才可以作為觀察對象。2.實驗成功的關鍵及注意事項實驗材料的選擇 類型 選取分裂期占細胞周期比例相對較大的材料部位 選取分裂旺盛的部位(如根尖、莖尖的分生區)時間 必須在分裂旺盛的時間操作注意事項 解離時間 太短 細胞間質未被完全溶解,壓片時細胞不易分散過長 導致細胞解離過度、根尖酥軟,影響染色漂洗時間 適宜 洗去多余的解離液,防止解離過度而影響染色染色時間 太短 染色體或染色質不能完全著色過長 使其他部分也被染成深色,無法分辨染色體壓片 過輕 細胞未分散開過重 將組織壓爛顯微鏡觀察 細胞狀態 顯微鏡觀察的都是死細胞,不能看到動態變化細胞數目 間期的細胞數目最多,原因是間期歷時最長3.關注洋蔥在實驗中的“一材多用”取材部位 實驗名稱 取材原因葉 鱗片葉 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 外表皮細胞含紫色大液泡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細胞的多樣性 細胞較大,外表皮細胞有大液泡,內表皮細胞有明顯的細胞核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內表皮細胞近于無色管狀葉 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色素含量多根 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 材料易得,且分生區細胞分裂能力強,染色體數目少,易于觀察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 材料易得,且低溫(4 ℃)下根尖也能分裂生長,誘導染色體變異率較高4.歸納鹽酸和酒精的“同材異用”(1)不同濃度酒精的用途酒精濃度 用途體積分數為50% 在脂肪檢測中用于洗浮色體積分數為70% 在土壤小動物類群豐富度調查實驗中用于殺死并保存小動物;消毒體積分數為95% 與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混合用于有絲分裂實驗中的解離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中的沖洗卡諾氏液無水乙醇 用于光合作用色素的提取(2)鹽酸在不同實驗中的應用實驗名稱 鹽酸的作用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①改變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 ②使染色質中DNA與蛋白質分離,有助于DNA與染色劑結合觀察根尖有絲分裂,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 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和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按1∶1混合成解離液,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實驗材料的選擇和試劑的作用1.(天津等級考)某同學居家學習期間,準備洋蔥根尖有絲分裂實驗材料。在下列方法中(每天換一次水),根尖生長狀況最好的是( )解析:選C 制作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時,需要培養洋蔥根尖,若清水過多會導致根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酒精會對根細胞產生毒害作用,導致爛根,故B、D根尖生長狀況不是最好;每天蘸清水一次會導致水分不足,根尖生長狀況不良;C中清水量適宜,根細胞能進行正常的細胞呼吸,因此根尖生長狀況最好。2.(浙江選考)以洋蔥和新鮮菠菜為材料進行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欲判斷臨時裝片中的洋蔥外表皮細胞是否為活細胞,可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入質量濃度為0.3 g/mL的蔗糖溶液,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水,重復幾次后,可根據是否發生____________現象來判斷。(2)取新鮮菠菜葉片烘干粉碎,提取光合色素時,若甲組未加入碳酸鈣,與加入碳酸鈣的乙組相比,甲組的提取液會偏______色。分離光合色素時,由于不同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及在濾紙上的吸附能力不同,導致4種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條上的____________不同而出現色素帶分層的現象。若用不同波長的光照射葉綠素a提取液,測量并計算葉綠素a對不同波長光的吸收率,可繪制出該色素的____________。(3)在洋蔥根尖細胞分裂旺盛時段,切取根尖制作植物細胞有絲分裂臨時裝片時,經染色后,______________有利于根尖細胞的分散。制作染色體組型圖時,通常選用處于有絲分裂________期細胞的染色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質壁分離實驗的應用有①判斷植物細胞是否為活細胞;②判斷植物細胞液的濃度范圍等。(2)提取光合色素的實驗中,添加碳酸鈣的作用是保護葉綠素,因此未加碳酸鈣組(甲組)中葉綠素含量相對較少,類胡蘿卜素含量相對較多,提取液偏黃色。4種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和在濾紙上的吸附力不同,導致其在濾紙條上移動的速率不同而分離開,最終在濾紙條上出現4條色素帶,由上至下依次為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葉綠素b。利用不同波長的光照射葉綠素a提取液可測得并計算葉綠素a對不同波長光的吸收率,從而繪制出該色素的吸收光譜。(3)利于根尖細胞分散的操作有①解離(利用質量分數為10%的HCl使果膠質層松散);②制片時,用手指輕壓蓋玻片后,再覆蓋上濾紙,然后用橡皮或筆端輕輕敲擊蓋玻片。因裝片制作的流程是解離→漂洗→染色→制片,題中設問為“染色后”,故回答的應是輕壓蓋玻片。制作染色體組型圖時應選用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進行顯微攝影→測量→剪貼(配對、分組和排隊),因為有絲分裂中期時,染色體縮短到最小程度,最便于觀察和研究。答案:(1)質壁分離 (2)黃 移動速率 吸收光譜 (3)輕壓蓋玻片 中 中期的染色體縮短到最小的程度,最便于觀察和研究實驗操作過程和實驗結果分析3.(2021·湖北重點中學聯考)如圖所示是關于觀察洋蔥有絲分裂實驗的部分操作,下列敘述合理的是( )A.剪取洋蔥根尖2~3 mm,因為該區域屬于根毛區,細胞有絲分裂旺盛B.該實驗步驟中唯一的錯誤是在②和③之間缺少用清水漂洗這一環節C.在觀察的圖像中,b屬于分生區的細胞,細胞已死亡D.若用圖中b區域的細胞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現象明顯解析:選C 根尖2~3 mm的區域屬于分生區。在②和③之間應增加清水漂洗這一環節,而③和⑤之間的清水漂洗環節應刪除。分生區的細胞呈正方形,細胞經解離已死亡。b區域的細胞屬于分生區細胞,其液泡較小,滲透作用不明顯。4.在“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三位實驗人員剪取2~3 mm洋蔥根尖制作裝片的操作步驟(“+”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表所示。則甲、乙、丙對應圖示區域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分別是( )實驗人員 操作 觀察區域解離 漂洗 染色 壓片甲 - + + + b乙 + + - + b丙 + + + + dA.細胞重疊、染色體未著色、細胞呈正方形且排列緊密B.細胞分散、染色體著色、細胞呈長方形且有根毛C.細胞重疊、染色體未著色、細胞呈長方形且有根毛D.細胞分散、染色體著色、細胞呈正方形且排列緊密解析:選C 由于甲未進行解離,因此細胞與細胞未分離,導致細胞重疊;乙未進行染色,導致染色體未著色;丙觀察的區域d是根毛區,主要特點是細胞呈長方形且有根毛。細胞周期中各時期的計算5.回答與觀察細胞染色體實驗有關的問題:(1)如圖表示洋蔥根尖細胞的細胞周期。假設洋蔥根尖細胞的細胞周期大多開始于夜晚22:00,若要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取材的最佳時間是____________。(2)某同學檢查了洋蔥根尖6 000個處于有絲分裂中的細胞,其中有692個處于前期,105個處于中期,35個處于后期,168個處于末期。據此判斷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分裂期中各時期相對持續時間是前期>末期>中期>后期B.細胞周期中分裂期持續的時間比分裂間期要短C.分裂期中前期持續的時間最短D.分裂中期持續的時間約為0.21 h解析:(1)分裂間期是一個新的細胞周期的開始,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主要是觀察分裂期的各期圖像,結合題干信息和題圖計算得出:分裂期是次日8:00~10:00。(2)由題干可知處于前期的細胞數目>處于末期的細胞數目>處于中期的細胞數目>處于后期的細胞數目,根據細胞數目推測細胞有絲分裂期中各個時期的時間關系為前期>末期>中期>后期。分裂中期持續時間為:105/6 000×12=0.21 h。答案:(1)次日8:00~10:00 (2)C[方法技巧]細胞分裂時期與所觀察細胞數目的關系及計算(1)細胞周期中不同時期持續時間長短與處于該時期的細胞數呈正相關。(2)某時期持續時間(t)=×細胞周期(T)。 1.下列關于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只有從新生的根尖上取材,才能觀察到有絲分裂B.解離時間要盡量長,以確保根尖組織細胞充分分離C.滴加清水、弄碎根尖以及壓片都有利于細胞的分散D.臨時裝片鏡檢時,視野中最多的是處于分裂中期的細胞解析:選C 高等植物的根尖、莖尖等部位的分生區細胞都能進行有絲分裂,A錯誤。解離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解離時間過長會使根尖過分軟化,且細胞內染色體結構被破壞;解離時間過短,根尖細胞未完全分散開,細胞可能會重疊,B錯誤。在實驗過程中,滴加清水、弄碎根尖以及壓片等操作都有利于細胞的分散,C正確。分裂間期在細胞周期中歷時最長,故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處于分裂間期的細胞數目最多,D錯誤。2.下列關于實驗中用到的一些藥品試劑的說法,錯誤的是( )A.根據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變成黃色的時間長短可以檢測酵母菌培養液中CO2的產生情況B.將龍膽紫溶解在質量分數為2%的醋酸溶液中,可配制成龍膽紫溶液,對染色體染色C.用卡諾氏液浸泡根尖可以固定細胞的形態,浸泡后要用95%酒精沖洗根尖兩次D.在遮陰和空氣濕度較高的地方,將插條一直浸泡在較低濃度的2,4 D溶液中,一段時間后檢測生根情況解析:選D 能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的物質是CO2,且CO2濃度越高,溶液變為黃色的時間越短,因此根據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變成黃色的時間長短可以檢測酵母菌培養液中CO2的產生情況,A正確;龍膽紫溶液是堿性染料,可以對染色體染色,將龍膽紫溶解在質量分數為2%的醋酸溶液中,可配制成龍膽紫溶液,B正確;用卡諾氏液浸泡根尖可以固定細胞的形態,浸泡后用95%酒精沖洗兩次再制作裝片,C正確;應將插條在2,4 D溶液中浸泡后,扦插到土壤中使其生根,D錯誤。3.(2019·海南高考)下列關于實驗中使用普通光學顯微鏡的說法,錯誤的是( )A.用高倍鏡觀察菠菜細胞葉綠體形態時,臨時裝片需要保持有水狀態B.需要高倍鏡下才能觀察到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C.在低倍鏡下可以觀察到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的形態及大小D.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核時,可用甲基綠進行染色解析:選B 用高倍鏡觀察菠菜細胞葉綠體形態時,臨時裝片需要保持有水狀態,以保持細胞處于生活狀態,A正確;低倍鏡即可觀察到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B錯誤;在低倍鏡下可以觀察到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C正確;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故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核時,可用甲基綠對DNA進行染色,綠色主要集中在細胞核,D正確。4.用顯微鏡觀察某二倍體生物細胞的有絲分裂,觀察到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①中染色體數與核DNA分子數相等B.細胞②③中都含有4個染色體組C.細胞④的核DNA分子數是細胞①的2倍D.細胞①②③④均存在同源染色體解析:選D 細胞①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細胞中染色體數與核DNA分子數之比為1∶2,A錯誤;細胞②③中都含有2個染色體組,B錯誤;細胞④的核DNA分子數與細胞①的相等,C錯誤;細胞①②③④進行的是有絲分裂,細胞中均存在同源染色體,D正確。5.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下列有關生物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使用鹽酸的目的是使染色質中的蛋白質和DNA分離B.用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測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產生的酒精時,溶液會由藍變綠再變黃C.在低倍鏡下找到要觀察的細胞后,即可轉動轉換器用高倍物鏡進一步觀察D.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時,攪拌不充分會導致離心后得到的沉淀物中放射性增高解析:選D 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使用鹽酸的目的是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A錯誤;用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測酒精時會變成灰綠色,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B錯誤;在低倍鏡下找到細胞并將細胞移到視野的中央,然后換成高倍物鏡觀察,C錯誤;用35S標記噬菌體的侵染實驗中,若攪拌不充分,則部分蛋白質外殼未與細菌分離,隨著細菌離心到沉淀物中,則會導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高,D正確。6.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浮色B.“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應設置空白對照C.對患者家系進行調查并繪制遺傳系譜圖可推導遺傳病類型D.摩爾根果蠅雜交實驗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是成對存在的解析:選C “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離液,便于染色,A錯誤;“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不需要設置空白對照,B錯誤;對患者家系進行調查并繪制遺傳系譜圖可推導遺傳病的類型,C正確;摩爾根果蠅雜交實驗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但沒有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是成對存在的,D錯誤。7.下列關于用不同方法處理與培養小鼠骨髓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用缺乏營養物質的培養液培養,會使M期細胞減少B.用蛋白質合成抑制劑處理,不影響G1期細胞進入S期C.用促進細胞分裂的試劑處理,G2期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增加D.用僅含適量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的培養液培養,S期細胞的數量增加解析:選A 用缺乏營養物質的培養液培養,會使細胞不能在分裂間期完成DNA的復制及有關蛋白質的合成,所以細胞周期不能正常進行,M期細胞減少,A正確;G1期主要完成DNA復制所需蛋白質的合成和核糖體的增生,用蛋白質合成抑制劑處理, G1期細胞不能合成相應的蛋白質,無法進入S期,B錯誤;有絲分裂過程中的染色體數目加倍發生在后期,用促進細胞分裂的試劑處理,G2期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不會增加,C錯誤;S期進行DNA的復制,用僅含適量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的培養液培養,S期細胞的數量不會增加,D錯誤。8.人們通過比較同一時刻同一生物不同細胞的染色體特點,來推測一個細胞在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染色體變化。這一做法能夠成立的邏輯前提不包括( )A.染色體可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B.同一生物的體細胞所含遺傳物質相同C.體細胞增殖的過程相同D.各個細胞有絲分裂是獨立進行的解析:選A 不同生物、不同細胞染色體都可以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A錯誤;同一生物的體細胞所含遺傳物質相同,染色體的形態數目相同,B正確;體細胞都是通過有絲分裂進行增殖,方式和過程一樣,C正確;各個細胞有絲分裂是獨立進行的,互不影響,D正確。9.洋蔥是常用的生物學實驗材料,下列相關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A.利用光鏡觀察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時,可看到紫色液泡、染色體等結構B.觀察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時,應用酒精洗掉洋蔥根尖上的染色劑C.紫色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被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劑染色后細胞質呈綠色D.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在質壁分離的過程中,吸水能力會逐漸增強解析:選D 利用光鏡觀察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時,看不到染色體等結構,A錯誤;觀察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時,不用洗掉洋蔥根尖上的染色劑,B錯誤;紫色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被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劑染色后細胞質呈紅色,細胞核呈綠色,C錯誤;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在質壁分離的過程中,細胞液濃度逐漸增大,吸水能力會逐漸增強,D正確。10.(2021·宜昌模擬)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A.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是生物實驗都必須遵循的實驗原則B.用H2O2和過氧化氫酶進行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效果好C.洋蔥和大蒜的根尖都可作為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材料D.健那綠和吡羅紅用生理鹽水現配的染色劑可用于細胞DNA和RNA的染色解析:選C 探究性的實驗要遵循兩個重要的實驗原則: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而觀察類實驗則不需要,如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的分布,A錯誤;H2O2本身的分解受溫度影響,因此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中不能用過氧化氫酶,而可以用淀粉酶,B錯誤;洋蔥和大蒜的根尖都可作為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材料,一般選用分生區進行觀察,C正確;甲基綠和吡羅紅兩種染色劑對DNA和RNA的親和力不同,甲基綠使DNA呈現綠色,吡羅紅使RNA呈現紅色,D錯誤。11.下列有關“制作并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臨時裝片”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解離的目的主要是破壞植物細胞間的果膠質B.使用龍膽紫溶液的目的是使染色體著色C.漂洗是為了洗去不利于染色的物質D.可觀察到部分細胞膜中央的“赤道面”向內凹陷解析:選D 解離液使植物細胞間的果膠質層松散,能使細胞分離,A正確;實驗選用的龍膽紫溶液屬于堿性染料,能將染色體染成深色,B正確;漂洗是為了洗去解離液便于染色,C正確;植物細胞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細胞板最終形成新的細胞壁分成兩個子細胞,細胞膜不向內凹陷,D錯誤。12.下列關于“利用洋蔥制作并觀察有絲分裂臨時裝片”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進行龍膽紫溶液染色之前應該用清水漂洗根尖B.根尖分生區細胞分裂旺盛,可觀察到大部分細胞處于分裂期C.可以觀察到核膜解體形成的小泡在末期聚集成細胞板D.為避免洋蔥外表皮細胞中紫色大液泡干擾,可采用內表皮細胞觀察有絲分裂解析:選A 使用龍膽紫溶液對染色體進行染色之前,應該先進行漂洗,洗去解離液,A正確;分裂期占整個細胞周期的比例小,所以視野中處于細胞分裂期的細胞數較少,B錯誤;細胞板最終形成細胞壁,與高爾基體有關,C錯誤;洋蔥內表皮細胞是分化的細胞,沒有分裂能力,不能用來觀察有絲分裂,D錯誤。13.(2021·漳州模擬)美花石斛的莖是名貴中藥材,因細胞分裂不活躍,生長緩慢。研究表明,美花石斛在一天中細胞分裂存在高峰期(日節律)。下列為某實驗小組探究美花石斛莖尖細胞分裂日節律的實驗步驟與結果:①在同一天的不同時間采集美花石斛的莖尖;②莖尖浸泡在等量的體積分數為95%的乙醇和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的混合液中3~5 min;③取出莖尖,用蒸餾水漂洗3次,每次不少于10 min;④用改良苯酚染色20 min后,制作臨時裝片;⑤先在低倍鏡下找到分裂期的細胞后,換用高倍鏡觀察、拍照,其中一張照片如圖1所示;⑥統計處于分裂后期的細胞數及觀察的細胞總數,計算其比值,作為細胞分裂指數,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選取新生莖尖作為實驗材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驟②中“莖尖浸泡在等量的體積分數為95%的乙醇和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的混合液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驟③中漂洗3次,洗去解離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驟④中改良苯酚的作用是使________________著色。(3)通常情況下,觀察染色體形態、數目的最佳時期是________。結合圖1分析,本實驗選擇后期的細胞進行統計,是因為細胞分裂后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實驗結果表明,在日節律上,美花石斛細胞分裂高峰期的時間為________左右。解析:(1)由于新生莖尖分生區細胞分裂旺盛,所以將其選作實驗材料。(2)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操作步驟為解離→漂洗→染色→制片,步驟②解離的目的是使組織中細胞相互分離開來;步驟③漂洗的目的是防止解離過度,便于著色;步驟④中的改良苯酚屬于一種堿性染料,其作用是使染色體(染色質)著色。(3)通常情況下,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是觀察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的最佳時期;結合圖1分析,本實驗中觀察到分裂中期細胞相對較少,而分裂后期細胞較多(因分裂后期持續時間較長),因此該實驗應選擇后期分裂相為統計對象。(4)從坐標圖中可以看出,日節律中,9:00左右分裂指數最大,為分裂高峰期。答案:(1)新生莖尖分生區細胞分裂旺盛 (2)使組織中細胞相互分離開 防止解離過度,便于著色 染色體(染色質) (3)中期 細胞較多,易于觀察與計數 (4)9:0014.回答下列與高中生物實驗有關的問題:(1)在“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及質壁分離復原”實驗中,常選用質量濃度為0.3 g/mL的蔗糖溶液。若選用質量濃度大于0.3 g/mL的蔗糖溶液,質壁分離一段時間后,再浸泡在清水中,往往不能發生質壁分離的復原,原因是細胞__________;若改為適宜濃度的硝酸鉀溶液,質壁分離一段時間后,往往會發生質壁分離自動復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洋蔥根尖是“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理想材料。實驗過程中,若觀察到視野中分裂期細胞數目過少,從取材方面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視野中細胞重疊,從解離時間方面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物質鑒定實驗中,甘蔗含糖量高且顏色接近無色,但并不適宜做鑒定還原糖的實驗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生子葉用蘇丹Ⅲ染液染色后,需用酒精而不是蒸餾水洗去浮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取材合適且其他操作均規范,若用體積分數為70%的乙醇提取色素,濾紙條上的色素帶可能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觀察葉綠體實驗中,用鑷子撕取菠菜葉下表皮時沒有帶葉肉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葉綠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選用質量濃度大于0.3 g/mL的蔗糖溶液,質壁分離一段時間后,再浸泡在清水中,往往不能發生質壁分離的復原,原因是細胞過度失水而死亡;若改為適宜濃度的硝酸鉀溶液,質壁分離一段時間后,往往會發生質壁分離自動復原,原因是K+和NO通過主動運輸進入細胞,使細胞液濃度增大,當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溶液濃度時,細胞吸水,細胞體積增大,發生質壁分離復原。(2)在“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過程中,若觀察到視野中分裂期細胞數目過少,從取材方面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取材部位不對(可能取的是伸長區),若視野中細胞重疊,從解離時間方面分析,可能的原因是解離時間過短,導致解離不充分,細胞沒有分散開。(3)甘蔗含有的是蔗糖,屬于非還原糖,不適宜做還原糖鑒定的材料,花生子葉用蘇丹Ⅲ染液染色,蘇丹Ⅲ染液屬于有機染料,溶于有機溶劑——酒精,而不溶于水。(4)用體積分數為70%的乙醇提取色素,濾紙條上的色素帶可能出現的現象是色素帶顏色淺,原因是提取的色素溶液濃度低。(5)在觀察葉綠體實驗中,用鑷子撕取菠菜葉下表皮時沒有帶葉肉也能看到葉綠體,因為下表皮細胞的保衛細胞中含有葉綠體。答案:(1)過度失水死亡 K+和NO 進入液泡,使細胞液濃度增大,細胞吸水 (2)取材靠近根分生區的伸長區 解離時間過短,導致解離不充分,細胞沒有分散開 (3)甘蔗中主要是蔗糖,蔗糖屬于非還原糖 蘇丹Ⅲ染液是有機染料可溶于酒精等有機溶劑中 (4)色素帶顏色淺(淡) (5)能 下表皮細胞的保衛細胞中含有葉綠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