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種子植物(第二課時)一、教學目標 1、知識點技能: ①知道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區別 ②識別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過程與方法: ①討論并歸納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分布更廣泛的原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進一步理解植物的進化規律和植物與人類的關系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 知道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區別 識別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難點: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分布更廣泛的原因 理解被子植物是陸地上分布最廣泛的植物 歸納藻類,苔蘚,蕨類,裸子,被子植物的區別三、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回顧上節課的學習內容。 單、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及各部位功能,對比單、雙子葉植物的區別。 我們本節課從種子植物整體結構層次來進一步展開學習。 (二)探究新知 請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種子植物,思考其種子的位置和狀態是否相同。 學生思考后回答:蘋果、梨、西瓜、玉米、小麥………學生說的種子植物大多數都是被子植物。引導學生分析種子的位置狀態,都在果實的內部 1、被子植物 (1)概念:種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以桃子為例,討論果皮的含義。日常生活中會把桃分為:果皮、果肉、果核、種子四層。教師要及時糾正這一錯誤認知。 果實=果皮+種子(果實中種子以外的所有結構都是果皮) (2)閱讀P83內容,了解被子植物的結構和被子植物種子外面的果皮有什么意義? ①被子植物是真正的綠色開花植物,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有發達的輸導組織。 ②果皮的功能: 保護內部的種子 方便風、動物傳播種子(蒲公英果實頂端有毛,可以隨風飄散;香甜多汁的果實,動物吃掉果皮后,可將剩下的種子帶到遠方;蒼耳果實表面有刺毛和倒鉤,粘在動物身上,被帶到遠方) ③發達的輸導組織,有果皮的保護和傳播,被子植物成長了陸地上分布最廣泛的植物類群 常見種類 椰子、白毛楊、桃、葡萄、水稻、菊…… 2、裸子植物 (1)概念 種子裸露,無果皮包被的植物。 松樹的種子在球果中,但求果不是真正的果實,種子外是木質鱗片,不是果皮,所以沒有果皮包被。 (2)閱讀P82-83內容,了解裸子植物的結構。 裸子植物除種子外還有發達的根、莖、葉和輸導組織。 因此,即使在干旱和土壤貧瘠的地方,裸子植物也可以正常生長,長得很高大。 (3)常見種類 蘇鐵、銀杏、紅豆杉、水杉、圓柏、側柏…… 都非常的原始,有活化石之稱。其中紅豆杉可用于提取抗癌藥物紫杉醇,成為我國一級保護植物,被譽為植物中的大熊。 拓展 綠色植物類型 藻類植物 裸子植物 苔蘚植物 蕨類植物 有無種子 種子植物(有無果皮)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三)課堂總結 根據板書,師生交流、互相補充,共同梳理歸納知識點。四、板書設計 裸子植物:概念:種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種類:椰子、白毛楊、桃、葡萄、水稻、菊…… 被子植物:概念:種子裸露,無果皮包被的植物。 種類:蘇鐵、銀杏、紅豆杉、水杉、圓柏、側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