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湘科版(2017)科學一年級上冊學案第一單元 走進科學1 讓我們從觀察開始2 找物體的相同和不同3 給物體分類4 讓我們發現更多第二單元 探訪大自然1 初識大自然2 考察大自然——從校園開始3 大自然中的發現第三單元 認識天氣1 多樣的天氣2 天氣的影響第四單元 常見的材料1 生活中的材料2 紙3 塑料第五單元 常見的工具1 剪子和刀具2 其他常見工具第一單元 走進科學1 讓我們從觀察開始【學習目標】1.認識各個感覺器官,了解各個感官的作用,認識西瓜的特征。2.初步運用多種感官,對西瓜進行多角度的觀察,能依據觀察目的,選擇合適的感官觀察,并能描述觀察過程和觀察結果。3.意識到觀察在科學探究中的重大意義,學習科學家堅持不懈的研究精神。初步樹立保護自己和他人感官的意識。【學習重難點】1.認識各個感覺器官,了解各個感官的作用。2.初步運用多種感官,對西瓜進行多角度的觀察,能依據觀察目的,選擇合適的感官觀察,并能描述觀察過程和觀察結果。【學習過程】1.我們觀察時常用的感官有哪些?2.眼看、鼻聞、手摸、手拍并且耳聽西瓜后,請你說說觀察后的發現。3.挑選西瓜有哪些小秘招?4.在生活中,眼、耳、鼻、舌、手還幫我們發現什么?5.如何來保護眼睛?對于其他感官,我們要如何保護?2 找物體的相同和不同【學習目標】1.認識物體和人的外部特征。2.經歷多個觀察、比較、描述的活動過程,嘗試用多種觀察方法觀察物體,從不同的角度對物體進行比較。學習比較方法,初步形成比較能力。3.勇于嘗試新的比較方法,逐步形成仔細比較,如實描述的態度。【學習重難點】1.認識物體和人的外部特征。2.經歷多個觀察、比較、描述的活動過程,嘗試用多種觀察方法觀察物體,從不同的角度對物體進行比較。學習比較方法,初步形成比較能力。【學習過程】1.看一看,桌上的積木有哪些不同的地方?2.想一想,怎么比較兩根木棍的長度?3.請你比較一下,桌上兩個玩具球有哪些地方不同?哪些地方相同?4.比較一下,你和同桌有哪些相似之處?哪些不同的地方?5.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3 給物體分類【學習目標】1.認識物品的外部特征。知道什么是分類,知道分類要依據一定的標準。2.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分別經歷給定標準、自定標準的分類過程,在教師指導下歸納分類方法,提升觀察、比較、分類能力,滲透歸納方法。3.逐步形成細致認真的習慣,樂于制定不同的標準為物體分類,體會分類活動在生活、學習和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意義。【學習重難點】1.認識物品的外部特征。知道什么是分類,知道分類要依據一定的標準。2.逐步形成細致認真的習慣,樂于制定不同的標準為物體分類,體會分類活動在生活、學習和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意義。【學習過程】1.請你觀察你手中的鉛筆們的相同和不同,做個記錄。2.請你給自己和其他同學的杯子進行分類,并說明你的分類依據。3.請你用分類的方法整理自己的圖書,并說說你的分類依據。4.我國第一部詞典《爾雅》把動物分成了幾類?是哪幾類?5.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4 讓我們發現更多【學習目標】1.初步認識積木的特征,察覺穩度、形狀、結構間的關系。2.會對哪種形狀積木容易堆疊有猜想,并記錄;會在搭建中觀察、比較,找到容易搭建的積木,并記錄。鞏固分類方法,形成動手能力。3.分工合作搭建;耐心細致完成工作;樂于挑戰,用不同形狀搭建出既高又新穎的作品。4.初步了解搭建活動在人類建筑方面的應用。【學習重難點】1.初步認識積木的特征,察覺穩度、形狀、結構間的關系。2.會在搭建中觀察、比較,找到容易搭建的積木,并記錄。鞏固分類方法,形成動手能力。【學習過程】1.什么樣形狀的積木更容易搭起來呢?2.怎樣證明自己想的是否正確?3.這些容易搭的積木有什么特點?4.往高處搭建遇到了什么困難,有什么絕招?5.怎么做能既保持穩定,又用到了不同形狀的積木?第二單元 探訪大自然1 初識大自然【學習目標】1.科學知識了解大自然里有什么,知道大自然里有許多秘密值得探索。2.科學探究能靜心聽聲音,判斷和想象大自然中的事物。嘗試搜集自然風光圖片,嘗試向同伴介紹大自然風光。3.科學態度感受自然的美麗、神秘,熱愛自然,激發探究欲;學習達爾文科學考察過程中主要方法和不畏艱辛、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學習重難點】1.了解大自然里有什么,知道大自然里有許多秘密值得探索。2.學習達爾文科學考察過程中主要方法和不畏艱辛、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學習過程】1.什么是大自然?大自然里都有些什么?2.你見過哪些自然風景?介紹給同學們吧。3.請把你聽到的聲音與對應的物體(現象)畫下來。4.請你說說達爾文的大自然考察故事。5.從達爾文的大自然考察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啟發?2 考察大自然——從校園開始【學習目標】1.科學知識了解一些屬于大自然的事物,知道一些自然現象。2.科學探究初步經歷明確問題,在教師指導下制定考察計劃,經歷考察的過程,培養觀察能力。3.科學態度、STSE樂于參與考察活動 觀察仔細認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在考察中知道要愛護大自然。【學習重難點】1.了解一些屬于大自然的事物,知道一些自然現象。2.初步經歷明確問題,在教師指導下制定考察計劃,經歷考察的過程,培養觀察能力。【學習過程】1.我們的校園里有哪些屬于大自然的事物?2.我們在校園里考察身邊的大自然,應選取哪個區域進行呢?3.在校園采集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4.你在校園里收集到了哪些東西呢?5.請寫下你收集到的物品和同桌收集到的物品的不同之處。3 大自然中的發現【學習目標】1.科學知識認識物品的特征。初步感知自然界的物品分為有生命和無生命的。2.科學探究培養觀察、比較、分類能力。3.科學態度細致觀察,如實描述,激發進一步探索自然的興趣。4.STSE愛護環境,不破壞環境,建立科學與技術的關聯。【學習重難點】1.認識物品的特征。初步感知自然界的物品分為有生命和無生命的。2.愛護環境,不破壞環境,建立科學與技術的關聯。【學習過程】1.觀察物體,需要哪些感官參與?2.用感官觀察時要注意些什么?3.使用放大鏡時需要注意些什么?4.你想怎么給你采集到的物品分類?5.你用放大鏡觀察到了物品哪些特點?第三單元 認識天氣1 多樣的天氣【學習目標】知識目標1.能說出科學描述天氣變化的要素,如晴、雨、雪等。2.能識別天氣預報中常用的圖形符號,能設計風、雨、雪、陰、晴等天氣符號,并能用自己設計的天氣符號記錄天氣變化。探究目標1.能用文學詞語描述天氣現象(如藍天、白云、雪景等。)2.能設計一組符號記錄天氣的狀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感受天氣現象的多樣性,產生探究天氣的興趣。2.體驗科學技術發展對獲得天氣消息方式的影響。【學習重難點】1.能說出科學描述天氣變化的要素。2.能設計一組符號記錄天氣的狀況。【學習過程】1.什么是天氣?2.你知道哪些天氣現象?3.你知道哪些天氣預報中常用的圖形符號?4.請你設計風、雨、雪、陰、晴的天氣符號,并說說你的設計思路。5.老師星期六想到北京去,想知道天氣情況,需要做哪些準備?2 天氣的影響【學習目標】1.科學知識能列舉天氣變化對動植物和人們的生活影響實例。2.科學探究多角度分析不同天氣對人們的活動方式的影響。查閱整理天氣對動植物的影響資料。3.STSE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意識到觀察和長期的記錄是有用的,有助于我們學習更多的關于天氣的知識。【學習重難點】1.能列舉天氣變化對動植物和人們的生活影響實例。2.多角度分析不同天氣對人們的活動方式的影響。查閱整理天氣對動植物的影響資料。【學習過程】1.請你觀察教材中的6幅圖。說一說:每幅圖表示什么天氣?人們在干什么?還適合干什么?2.請你觀察教材中的4幅圖。說一說:蝴蝶的行為有什么變化?蒲公英的形態有什么變化?它們的變化與天氣有關嗎?3.請你說說蜜蜂與天氣的故事。4.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認為天氣對動植物有哪些影響?5.請你回家查閱更多資料。第四單元 常見的材料1 生活中的材料【學習目標】(1)科學知識認識、辨認生活中的常見材料。知道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2)科學探究經歷觀察、比較、歸納、分類等方法了解到常見材料的相同與不同。學著使用材料概念圖,分類整理物品。(3)科學態度,STSE體驗到材料科學技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進而意識到科學與技術、社會的關系。生活中的材料多是以組合的形式存在的。【學習重難點】1.認識、辨認生活中的常見材料。知道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2.體驗到材料科學技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進而意識到科學與技術、社會的關系。【學習過程】1.你認識哪些材料?2.吸管、礦泉水瓶是用什么制成的?3.觀察教材上的圖片,說說什么材料可以制成什么物品?4.比較不同的材料之間有什么不同點?5.觀察生活中的物品,它們各是用哪幾種材料制造的?2 紙【學習目標】1.科學知識了解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物理特性。認識不同紙。2.科學探究經歷觀察和簡單的對比實驗的全過程,訓練觀察、比較、描述、設計、操作等方法技能。初步了解控制變量和不變量的方法。3.科學態度,STSE培養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激發探究興趣,感受科學、技術、社會的關系。【學習重難點】1.了解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物理特性。認識不同紙。2.經歷觀察和簡單的對比實驗的全過程,訓練觀察、比較、描述、設計、操作等方法技能。初步了解控制變量和不變量的方法。【學習過程】1.思考:牛皮紙、復印紙、新聞紙、餐巾紙,這些紙有哪些不同?怎么比較它們的不同?2.餐巾紙、報紙、復印紙、牛皮紙的吸水性相同嗎?3.怎么用實驗的方法對這四種紙進行對比?4.根據它們吸水性的不同,分別適合用來制成什么物品?5.什么樣的紙適合做賀卡?3 塑料【學習目標】(1)科學知識了解不同材質的塑料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建立各種塑料袋、瓶的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聯。認識塑料瓶底的安全標識。(2)科學探究經歷觀察、比較對不同的塑料的過程,訓練觀察、比較能力。(3)科學態度,STSE能意識到塑料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感受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關系。樹立安全、健康的生活意識。【學習重難點】1.了解不同材質的塑料有不同的物理特性。2.建立各種塑料袋、瓶的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聯。【學習過程】1.觀察這四種塑料袋有哪些不同?2.不同的特性的塑料袋適合干什么?3.觀察這三種塑料瓶有哪些不同?4.安全使用塑料瓶需要注意什么?5.請你調查家中塑料瓶的使用是否安全。第五單元 常見的工具1 剪子和刀具【學習目標】1.科學知識了解剪子和刀具的特征、結構,知道剪子和刀具有不同用途。2.科學探究經歷使用剪子和刀具完成制作紙制物品的過程,總結剪子的使用方法。模仿設計制作小掛件。3.科學態度、STSE樹立安全使用工具的意識。體驗成功的喜悅。意識到改進工具的意義。【學習重難點】1.了解剪子和刀具的特征、結構,知道剪子和刀具有不同用途。2.樹立安全使用工具的意識。【學習過程】1.包書皮,需要把一張大紙分開,怎樣才能分開呢?2.使用剪子和裁紙刀的安全要求是什么?3.使用剪刀有哪些小竅門?4.你打算做什么小掛件?做這樣的小掛件,需要什么材料和工具?怎樣做?5.請你說說古人發明石刀、石斧的過程。2 其他常見工具【學習目標】1.科學知識認識錘子、篩子、漏斗、鑷子等更多常見的工具,知道它們的用處。知道安全使用工具的方法。2.科學探究嘗試建立工具的結構、用途、操作方法三者的聯系,能正確地選擇和使用工具完成指定的工作。3.科學態度、STSE初步體驗和認識工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大膽地表達探索使用工具的經驗。樂于合作,體驗成功的快樂。【學習重難點】1.認識錘子、篩子、漏斗、鑷子等更多常見的工具,知道它們的用處。知道安全使用工具的方法。2.嘗試建立工具的結構、用途、操作方法三者的聯系,能正確地選擇和使用工具完成指定的工作。【學習過程】1.小錘子,敲敲敲;小鉗子,夾夾夾;小剪刀,剪剪剪;訂書機,咔咔咔。小小工具用處大,本領強大人人夸。兒歌中說了哪幾種小工具?它們各有什么用途?2.你還知道哪些工具?3.看看課本的圖片,說一說:這些工具叫什么?它有什么用途?4.看看課本的圖片,想一想,完成某個任務選用什么工具合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