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2022-2023學年上學期九年級科學期末專題復習十一:常見的有機物【word,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2022-2023學年上學期九年級科學期末專題復習十一:常見的有機物【word,含答案】

資源簡介

考點1 列舉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
常見的有機物:甲烷(CH4)、淀粉、蛋白質(zhì)、維生素等。
考點2 辨認無機物和有機物
無機物和有機物:化合物可分為無機化合物(簡稱無機物)和有機化合物(簡稱有機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鹽等以外)稱為有機物。有機物在物質(zhì)種類中占了絕大多數(shù)。
考點3 知道淀粉、脂肪、蛋白質(zhì)等對生命活動具有重大意義 
人體內(nèi)最基本的有機物是糖類、蛋白質(zhì)和脂肪。糖類是人體供應能量的主要來源;蛋白質(zhì)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物質(zhì);脂肪是人體內(nèi)的主要儲能物質(zhì)。
考點4 知道天然氣、石油、煤等物質(zhì)在生活中的意義、使用情況以及對環(huán)境的影響 
1.天然氣:俗稱沼氣、瓦斯氣,主要成分是CH4,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主要由植物殘體分解而生成。
2.石油:古代動植物遺體經(jīng)過復雜變化形成的復雜混合物。主要含有C、H兩種元素。
3.煤:古代植物遺體經(jīng)過復雜變化形成的,是由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的復雜的混合物,主要含C元素。
例1、第24屆冬奧會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開幕,冬奧會的紀念品正陸續(xù)面世,以下各項所用材料不屬于有機物的是(  )
A.明信片的塑料封套 B.紀念章的鐵質(zhì)內(nèi)芯
C.文化衫的纖維布料 D.紀念圍巾的羊毛(含蛋白質(zhì))面料
例2、如圖是一種照明用的臺燈。
(1)圖中標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屬材料制成的是______(填序號);
(2)燈管后面的反光片為鋁箔,鋁塊能制成鋁箔是利用了鋁的______性;
(3)燈座材料是聚苯乙烯,化學式:,這一類含碳化合物屬于______化合物。
例3、某有機物樣品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如圖是用燃燒法來確定其組成的實驗裝置:在電爐加熱時用純凈氧氣氧化管內(nèi)樣品,并用氧化銅將有機物中的碳元素全部轉化為二氧化碳,最后根據(jù)產(chǎn)物的質(zhì)量確定有機物的組成。請回答下列問題:
(1)a中盛放的試劑是______;
(2)F裝置的作用是______;
(3)若去掉裝置,對______元素的測量結果無影響;
(4)準確稱取樣品,經(jīng)充分燃燒后,裝置增重,裝置增重,則該有機物樣品中所含的元素為______。
1.據(jù)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官網(wǎng)近日消息,科學家使用技術制造了一種長10厘米,寬4厘米的銅/碳納米管材料,本研究中科學家在銅基板上沉積并排列碳納米管,并在碳納米管頂部鍍了一層銅薄膜,該材料能夠增加銅線電流容量,是用于超高效,高功率密度馬達的新材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把固體物質(zhì)加工到納米級是化學變化
B.碳納米管屬于有機合成材料
C.納米是長度單位,碳納米管中碳顆粒直徑1nm 100nm
D.銅的化學性質(zhì)發(fā)生了變化
2.材料是時代進步的重要標志。下列有關材料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廢棄塑料會帶來“白色污染” B.塑料、合成纖維、合金都屬于有機合成材料
C.玻璃鋼不屬于金屬材料 D.蠶絲、棉花都屬于天然纖維
3.α一丙氨酸是組成人體蛋白的氨基酸之一,如圖是α一丙氨酸的分子結構模型圖。下列對α-丙氨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α-丙氨酸由四種原子構成
B.α-丙氨酸屬于無機物
C.α-丙氨酸的化學式為C3H7O2N
D.α-丙氨酸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
4.材料在人類生產(chǎn)、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下列有關材料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棉花和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質(zhì)
B.日常生活中純金屬使用比合金更廣泛
C.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滌綸、腈綸、蠶絲等都屬于合成纖維
D.塑料是常見的有機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蝕、易加工等優(yōu)點
5.人人行動,推進垃圾分類,推動綠色、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1)垃圾分類回收是我縣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的一項重要舉措。如圖所示是街道垃圾桶。
①使用鋁合金做內(nèi)筒的優(yōu)點是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
②某品牌飲料的空易拉罐應收入_______(選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2)在農(nóng)村,人們把秸稈、雜草、人畜糞便等廢棄物放在密閉的池中發(fā)酵可獲得沼氣(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氣是很好的燃料,可用于家庭烹調(diào)、取暖和照明。
①甲烷(CH4)屬于_______(選填“無機”或“有機”)化合物。
②甲烷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丁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C4H10+13O28CO2+10H2O,相同條件下,氣體體積比等于分子數(shù)比。若小明家由石油液化氣(主要成分是丁烷)改為沼氣,需要進行灶具的調(diào)整。改為沼氣后,同體積燃料燃燒消耗空氣的體積將_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灶具的調(diào)整方法是減_______(選填“燃料”或“空氣”)的進氣量。
③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為了安全,在小明家廚房安裝沼氣泄漏報警器。根據(jù)甲烷的性質(zhì)可知,圖中_______(選填“a”或“b”)位置的安裝是正確的。
(3)垃圾焚燒發(fā)電廠的建成,能緩解城市垃圾過多帶來的危害。
①垃圾焚燒發(fā)電是利用了儲存在垃圾中的_______能。
②下列與垃圾有關的各種說法中不科學的有_______(選填字母)。
A.垃圾發(fā)電廠可以有效地處理所有垃圾,并且沒有任何污染
B.垃圾也是一種重要的資源,應對垃圾分類處理,綜合利用
C.生活中的垃圾可以隨意丟棄,因為它們很快都能被自然界分解
D.垃圾中塑料制品不要隨意丟棄,避免白色污染
6.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鳳對包裝食品的塑料袋進行探究,以驗證其成分。
【作出猜想】①該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②該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閱資料】聚乙烯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氫。
【實驗探究】小鳳將裝置按A、B、C、D順序連接好后,進行實驗。在實驗過程中,B、D產(chǎn)生明顯現(xiàn)象,C無明顯現(xiàn)象,說明塑料袋燃燒沒有 (填化學式)氣體生成。B裝置的作用是 ;D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實驗結論】通過實驗證明,猜想 是正確的。
【交流反思】⑴從化學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會導致 。
⑵連接實驗儀器時, (填“能”或“不能”)將B、C位置進行交換,理由是 。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區(qū)別羊毛纖維、棉花纖維,用灼燒、聞燃燒產(chǎn)生的氣味,觀察燃燒后的灰燼進行區(qū)分
B. 糖類、蛋白質(zhì)、脂肪是人體內(nèi)基本的有機物
C. 廢舊輪胎沒有回收價值,可以直接燒掉
D. 可利用乙炔和氧氣燃燒產(chǎn)生的氧炔焰焊接和切割金屬
2.材料是時代進步的重要標志。下列有關材料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廢棄塑料會帶來“白色污染” B.鋁表面致密氧化膜防止鋁制品被酸腐蝕
C.指甲、羊毛里含有蛋白質(zhì) D.塑料、合成橡膠都屬于有機合成材料
3.某純凈的有機化合物,在8克純氧中充分燃燒,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該物質(zhì)組成中( )
A. 一定含有C,H,O三種元素 B. 該有機物可能是C2H2
C. 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 燃燒過程中消耗了有機物1.6克
4.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人們廣泛使用醫(yī)用口罩和“84”消毒液進行防護。
(1)口罩的防護原理與科學中的___________(填實驗操作名稱)相似。
(2)醫(yī)用口罩原料主要是聚丙烯,N95口罩實際上就是用聚丙烯無紡布SMMMS制作成的能過濾95%微細顆粒的5層口罩,聚丙烯屬于___________(填“有機物”或“無機物”)。
(3)醫(yī)用酒精與次氯酸鈉消毒液不能混合使用。二者混合能發(fā)生復雜的化學反應,其中一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
5.化學改變世界,科技改變生活。
請回答:
(1)我國自主研發(fā)的復興號動車組列車,領跑世界,其制造材料有鋁合金等,在空氣中鋁制品耐腐蝕的原因是____。
(2)我國對石墨烯技術的研究居世界領先地位。石墨烯性能優(yōu)良,用途獨特,比如用作太陽能電池的電極,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___性。
(3)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港珠澳大橋是目前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它使用了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膠隔震支座,其中橡膠屬于____(填字母)。
a.金屬材料 b.有機高分子材料 c.復合材料
(4)我國在氫能汽車研發(fā)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了第四代以氫為燃料的電池技術。氫氣作為理想能源前景廣闊,氫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氫能源的優(yōu)點是____(答出一點即可)。
(5)現(xiàn)通過生物法制得的氫氣中混有CO2、O2和水蒸氣等(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通常為60%90%),為了得到純凈的氫氣,將混合氣體依次通過NaOH溶液、灼熱的Cu絲和干燥裝置。該除雜方案是否正確?__,理由是____。
6.實驗室用燃燒法測定某種氨基酸(CxHyOzNm)的分子構成。取Wg該種氨基酸放在純氧中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氣。按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每步均充分反應。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開始時,首先通入一段時間的氧氣,其理由是________。
(2)以上裝置中需要加熱的儀器有A和D兩處,操作時應先點燃________處的酒精燈。
(3)實驗測得B、C裝置分別增重4.5克和8.8克,則該物質(zhì)化學式中x、y之比為________。
(4)將B和C裝置互換,則測得的氫元素的含量會_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不變”)。
答案及解析
例1、B
【解析】
A. 明信片的塑料封套是一種有機合成材料,屬于有機物,此選項不符合題意;
B. 紀念章的鐵質(zhì)內(nèi)芯,是一種金屬材料,此選項符合題意;
C. 文化衫的纖維布料是一種有機合成材料,屬于有機物,此選項不符合題意;
D. 紀念圍巾的羊毛(含蛋白質(zhì))面料,蛋白質(zhì)是一種有機物,此選項不符合題意。
例2、①②④ 延展 有機
【解析】
(1)圖中標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屬材料制成的是鐵螺絲釘、鋁箔反光片、銅制插頭;
(2)鋁塊能制成鋁箔是利用了鋁的延展性;
(3)聚苯乙烯的化學式(C8H8)n,這一類含碳化合物屬于有機化合物。
例3、 防止空氣中的在被吸收從而干擾實驗 C C、H
【解析】
(1)A裝置中能產(chǎn)生氧氣,且反應物為固液組合,故a試劑為;
(2)F裝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在被吸收從而干擾實驗;
(3)B裝置用來吸收氧氣中的水蒸氣,若去掉B裝置時,氧氣中的水蒸氣會被D裝置吸收,導致測定的反應生成的水的質(zhì)量偏大,從而會對氫、氧元素的測量結果有影響,對碳元素的測量結果無影響;
(4)參加反應的氧氣質(zhì)量為:1.44g+3.52g-1.12g=3.84g,
1.44g水中氫元素質(zhì)量為: ,氧元素質(zhì)量為:1.44g-0.16g=1.28g,
3.52g中碳元素質(zhì)量為:,氧元素質(zhì)量為:3.52g-0.96g=2.56g,
該物質(zhì)中氧元素質(zhì)量為:1.28g+2.56g-3.84g=0,
水中的氫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一定來自于該物質(zhì),則該有機物樣品中所含的元素的碳元素和氫元素,則該有機物樣品中所含的元素為碳元素和氫元素。
1.C
【解析】
A.把固體物質(zhì)加工到納米級的過程中,只是物質(zhì)的顆粒大小即形狀發(fā)生了改變,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
B.碳納米管屬于碳的一種單質(zhì),不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B錯誤。
C.納米是長度單位,碳納米管中碳顆粒直徑1nm 100nm,故C正確。
D.在碳納米管頂部鍍了一層銅薄膜,銅只是性質(zhì)發(fā)生變化,化學性質(zhì)沒有改變,故D錯誤。
2.B
【解析】有機合成材料主要是指通過化學合成將小分子有機物合成大分子聚合物,主要有合成塑料、合成橡膠和合成纖維;金屬材料是指金屬元素或以金屬元素為主構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材料的統(tǒng)稱,包括純金屬、合金、金屬材料金屬間化合物和特種金屬材料等。
A廢棄塑料在自然界很難降解,因此會帶來“白色污染”,故A正確不合題意;
B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都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B錯誤符合題意;
C玻璃鋼不含金屬元素,不具備金屬特性,因此不屬于金屬材料,故C正確不合題意;
D蠶絲、棉花都屬于天然纖維,故D正確不合題意。
3.C
【解析】
A、根據(jù)α一丙氨酸的分子結構模型圖,可知構成α一丙氨酸的分子是由C、H、O、N四種原子構成,不是物質(zhì)有四種原子構成,故A說法錯誤;
B、α一丙氨酸由C、H、O、N四種元素組成,是一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化合物,故B錯誤;
C、根據(jù)α一丙氨酸的分子結構模型圖,可知α一丙氨酸的分子由3個C原子、7個H原子、2個O原子和1個N原子構成,則其化學式為C3H7O2N,故C正確;
D、根據(jù)α一丙氨酸的分子結構模型圖,可知其化學式為:C3H7O2N,根據(jù)化學式的計算可知:構成α一丙氨酸的分子的C、H、O、N四種原子中,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之和最小,故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小,故D錯誤;
4.D
【解析】A、棉花主要成分為天然纖維,不是蛋白質(zhì),不符合題意;
B、日常生活中所用合金比純金屬廣泛,不符合題意;
C、蠶絲成分為蛋白質(zhì),不是合成纖維,不符合題意;
D、塑料是常見的有機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蝕、易加工等優(yōu)點 ,符合題意;
5. 抗腐蝕性強 可回收 有機 減小 空氣 a 化學 AC
【解析】
(1)①使用鋁合金做內(nèi)筒的優(yōu)點是抗腐蝕性強、質(zhì)輕等;
②空易拉罐屬于可回收垃圾。
(2)①甲烷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化合物;
②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可知,單位體積的丁烷燃燒需要氧氣比單位體積甲烷多,改為沼氣后,同體積燃料燃燒消耗空氣的體積將減小,灶具的調(diào)整方法是減小空氣的進氣量;
③甲烷密度比空氣小,圖中a位置的安裝是正確的。
(3)①垃圾焚燒發(fā)電是利用了儲存在垃圾中的化學能;
②A、垃圾焚燒發(fā)電或供熱屬于廢物的再利用,且減小環(huán)境污染,并不是沒有任何污染,故A錯誤;
B、垃圾分類處理可以節(jié)約資源和減小污染,故B正確;
C、生活中的垃圾隨意丟棄可以造成環(huán)境污染,故C錯誤;
D、垃圾中塑料制品不要隨意丟棄,避免白色污染,故D正確。
6.HCl;驗證是否有水生成;Ca(OH)2+CO2=CaCO3↓+H2O;①;白色污染;不能;如果將B、C位置進行交換,氣體從C中出來再檢驗到有水分,就不能充分說明水是燃燒時生成的,還是從C裝置中帶出來的
【解析】根據(jù)水和二氧化碳的驗證方法分析;根據(jù)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分析。
【解答】【實驗探究】B是檢驗是否有水生成,C是檢驗是否有氯化氫生成,D是檢驗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實驗過程中,B、D產(chǎn)生明顯現(xiàn)象,C無明顯現(xiàn)象,說明塑料袋燃燒沒有氯化氫氣體生成。D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實驗結論】因塑料燃燒后沒有氯化氫生成,說明不含氯元素,所以通過實驗證明,猜想①是正確的;【交流反思】⑴大量使用塑料制品會導致白色污染;⑵因氣體從溶液中通過時會帶一部分水,所以BC交換,則無法確定水是否是燃燒生成的。
1. C
【解析】A、根據(jù)蛋白質(zhì)的性質(zhì)分析;B、根據(jù)人體所需六大營養(yǎng)素分析;C、根據(jù)焚燒橡膠類物質(zhì)會造成空氣污染分析;D、根據(jù)乙炔焰可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屬分析。
【解答】A、羊毛成分為蛋白質(zhì),灼燒有燒焦羽毛的氣味,可用灼燒法區(qū)別 羊毛和棉花,不符合題意;
B、 糖類、蛋白質(zhì)、脂肪都是人體內(nèi)基本的有機物 ,不符合題意;
C、 廢舊輪胎 屬于合成橡膠,不能焚燒處理,會污染空氣,符合題意;
D、 乙炔在氧氣中燃燒會產(chǎn)生高溫,可利用乙炔和氧氣燃燒產(chǎn)生的氧炔焰焊接和切割金屬 ,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B
【解析】A.廢棄塑料在自然界很難分解,因此會帶來“白色污染”,故A正確不合題意;
B.鋁表面致密氧化膜和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然后里面的鋁會繼續(xù)與酸反應,故B錯誤符合題意;
C.指甲、羊毛里含有蛋白,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合成塑料、合成橡膠和合成纖維都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D正確不合題意。
3.B
【解析】用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計算出其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用水的質(zhì)量×氧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計算出水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再將二者相加,與氧氣的質(zhì)量相比即可。
【解答】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8.8g×=6.4g;
水中氧元素的質(zhì)量:1.8g×=1.6g;
那么氧元素的總質(zhì)量為:6.4g+1.6g=8g;
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知,該化合物中沒有氧元素,只含有碳和氫元素;那么可能是C2H2。
4.過濾 有機物 NaHCO3
【解析】
(1)口罩能將飛沫與空氣分離,過濾是把不溶于液體的固體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則口罩的防護原理與化學中的過濾相似。
(2)聚丙烯中含有碳元素,屬于有機物。
(3)由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均不變,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反應前碳、氫、氧、鈉、氯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2、6、8、7、7,反應后的生成物中碳、氫、氧、鈉、氯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0、4、2、5、7,根據(jù)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不變,則2X分子中含有2個鈉原子、2個氫原子、2個碳原子和6個氧原子,則每個X分子由1個鈉原子、1個氫原子、1個碳原子和3個氧原子構成,則物質(zhì)X的化學式為NaHCO3。
5.鋁在空氣中能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防止內(nèi)部的鋁進一步被氧化 導電 b 2H2+O22H2O 熱值高或無污染 不正確 通過灼熱的Cu絲時,混合氣體可能發(fā)生爆炸
【解析】
(1)在空氣中,鋁制品耐腐蝕,是因為鋁在空氣中能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防止內(nèi)部的鋁進一步被氧化;
(2)石墨烯性能優(yōu)良,用途獨特,可用作太陽能電池的電極,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導電性;
(3)橡膠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故選c;
(4)氫氣燃燒生成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氫氣作為理想燃料優(yōu)點是本身無毒,熱值高,產(chǎn)物是水對環(huán)境無污染;
(5)將混有CO2、O2和水蒸氣等的氫氣依次通過NaOH溶液、灼熱的Cu絲和干燥裝置時,在把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銅絲時會因氫氣中混有氧氣而發(fā)生爆炸,不能達到凈化氫氣的目的,所以該除雜方案不正確。
6.(1)排盡裝置內(nèi)的空氣避免對實驗的干擾
(2)D
(3)2:5
(4)偏大
【解析】(1)結合實驗目的,分析其對應操作的目的即可;
(2)考慮不同裝置開始加熱帶來的影響及后續(xù)裝置需要測量的量即可得出;
(3)化學式中原子個數(shù)比等于元素質(zhì)量與相對原子質(zhì)量商的比值;
(4)分析不同裝置的作用,及交換后可能產(chǎn)生的額外影響,即可知道交換后產(chǎn)生的誤差;
【解答】(1)該實驗是通過測定生成的水、二氧化碳的量得出化學式的,而空氣中含有這些成分,所以需要先通一段時間的氧氣,排盡裝置內(nèi)的空氣避免對實驗的干擾;
(2)裝置內(nèi)充滿了氧氣,開始實驗后裝置的氧氣受熱膨脹會進入E中,影響實驗,所以先加熱D,利用受熱的銅來吸收氧氣;
(3)濃硫酸可以吸收水,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產(chǎn)生的水是4.5g,二氧化碳是8.8g;;;;
(4)當BC互換后,氣體通過NaOH溶液后,會帶出一部分額外的水,導致水的質(zhì)量偏大,則測量的氫元素質(zhì)量也會偏大;
浙教版2022-2023學年上學期九年級科學期末專題復習(十一)
常見的有機物
考點過關
典型例題
課內(nèi)精練
課后提分
典型例題
典型例題
課內(nèi)精練
課后提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银市| 辽阳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中牟县| 五指山市| 台湾省| 光山县| 遵化市| 临高县| 随州市| 灵宝市| 霍林郭勒市| 花垣县| 平陆县| 芮城县| 浦东新区| 崇文区| 英山县| 宜君县| 昭觉县| 石家庄市| 西峡县| 太和县| 二连浩特市| 城口县| 都安| 沁源县| 临沧市| 昭觉县| 许昌市| 邢台县| 佛冈县| 铜山县| 桂东县| 霍林郭勒市| 黎平县| 保山市| 北辰区| 彭水| 潼关县| 武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