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2019)物理必修一同步學習筆記:4.5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一、從受力確定運動情況1.基本思路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求出物體所受的合力,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的加速度;再由運動學公式及物體運動的初始條件確定物體的運動情況.2.流程圖二、從運動情況確定受力1.基本思路分析物體的運動情況,由運動學公式求出物體的加速度,再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所受的合力;再分析物體的受力,求出物體受到的作用力.2.流程圖考點一 從受力確定運動情況1.2019年6月5日,我國長征運載火箭首次在海上發射,此次發射采用了先彈射后點火的方式。如圖所示為某校學生討論彈射階段時所畫示意圖,圖中總質量m = 6 × 104kg的火箭從靜止開始運動,彈射階段沿豎直方向勻加速上升了h = 16m。若火箭所受彈射推力F恒為2.52 × 106N,空氣阻力不計,則:(1)彈射過程中,火箭加速度a多大;(2)彈射結束時,火箭速度v多大;(3)彈射結束時,火箭失去推力,火箭還能上升多高。【詳解】(1)對火箭做受力分析有F-mg = ma解得a = 32m/s2(2)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與速度的關系有v2 = 2ah解得v = 32m/s(3)彈射結束時,火箭失去推力,火箭只受重力,則其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有0-v2 =-2gy解得y = 51.2m考點二 從運動情況確定受力2.為了讓汽車平穩通過道路上的減速帶,車速一般控制在20 km/h以下。某人駕駛一輛小型客車以v0=10 m/s的速度在平直道路上行駛,發現前方s=15 m處有減速帶,立刻剎車勻減速前進,到達減速帶時的速度v=5.0 m/s。已知客車和人的總質量m=2.0×103 kg。求:(1)客車從開始剎車直至到達減速帶過程所用的時間t;(2)客車減速過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Ff。【詳解】(1)客車減速運動的位移x=t解得t=2 s(2)設客車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a,則v=v0-atFf=ma解得Ff=5.0×103 N3.滑雪是常見的冰雪運動,深受冰雪運動愛好者的喜愛。當滑雪速度較快時,滑雪板擠壓雪地內的空氣從而在板與雪地之間形成“氣墊”,大大降低雪地對板的摩擦力;當滑雪速度較慢時,由于雪地承受壓力時間過長導致下陷,雪地對板的摩擦力會顯著增加。如圖所示,運動員從傾角為=37°的傾斜雪道上由靜止開始無動力自由下滑,經時間t0=3.4s進入水平雪道后繼續無動力滑行直到停止運動。假定當速度大于v0=4m/s時,滑雪板與雪道間的動摩擦因數會從變為=0.125,不計空氣阻力。求:(1)運動員在傾斜雪道上的末速度v;(2)運動員在傾斜雪道上滑行的總長度L。4.我國新能源汽車輔助駕駛系統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質量為1500kg的智能汽車以10m/s的速度在水平面勻速直線前進,系統檢測到正前方22m處有靜止障礙物時,系統立即自動控制汽車,使之做加速度大小為1m/s2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并向駕駛員發出警告。駕駛員在此次測試中仍未進行任何操作,汽車繼續前行至某處時自動觸發“緊急制動”,即在切斷動力系統的同時提供12000N的總阻力使汽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最終該汽車恰好沒有與障礙物發生碰撞。求:(1)汽車在“緊急制動”過程的加速度大小;(2)觸發“緊急制動”時汽車的速度大小和其到障礙物的距離;(3)汽車在上述22m的運動全過程所持續的時間。5.如圖所示,一質量m=2.0kg的物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現用一大小F=20N、與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的拉力,使物塊沿水平地面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物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50,sin37°=0.60,cos37°=0.80,取重力加速度g=10m/s2。(1)畫出物塊受力的示意圖;(2)求物塊加速度的大小a;(3)求2.0s內物塊通過的位移大小x。6.滑雪者乘坐纜車沿索道到達滑道頂部,索道長為x = 600m,纜車速度大小恒為v車 = 1.2m/s;然后從滑道頂部由靜止沿滑道直線滑下,滑道傾角θ = 30°(簡化模型如圖)。假設滑雪者速度vt ≤ 10m/s時阻力可忽略,vt > 10m/s時阻力為滑雪者重力的0.1倍,取g = 10m/s2,求:(1)滑雪者乘坐纜車沿索道運動到滑道頂部需要的時間;(2)滑雪者速度v = 5m/s時,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滑雪者從滑道頂部向下滑行t = 3s時滑行的距離。7.第24屆冬季奧運會將于2022年2月在北京舉行。如圖所示為某一滑雪賽道的簡化示意圖。AB為一條長直滑道,BC為水平滑道,B處與水平滑道平滑連接。AB滑道的傾角θ=37°,長度L=72m,為了測試雪橇與滑道AB間的動摩擦因數。一可視為質點、含裝備質量為60kg的滑雪運動員從A點由靜止開始勻加速下滑到B點,過B點后運動員通過改變雪橇與運動方向的角度(動摩擦因數發生變化)做勻減速運動,整個過程經過10s后停止在距B點48m的C處,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1)運動員到達B點時瞬時速度的大小;(2)雪橇與滑道AB間的動摩擦因數。8.一架懸停在空中的無人機收到指令后在程序控制下自動降落。它沿豎直方向先向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然后立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當它落回地面時速度恰好減小到0。已知無人機在加速和減速時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1=2m/s2和a2=4m/s2,整個下降過程時間為4.5s,試求此過程中:(1)無人機最大速度vm的大小;(2)最初無人機懸停的高度。9.如圖所示,一物塊在時由點沿光滑的斜面由靜止滑下,滑過點進入粗糙的水平軌道,已知物塊在光滑斜面上和粗糙水平面上都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經過點前后瞬時速度大小不變,若第末和第末速度大小均為,第末速度大小為(結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數字),求:(1)求物體沿斜面下滑時的加速度大小;(2)物體經過點時的速度大小;(3)物體在第11秒末時速度大小。10.如圖所示,傾角θ = 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質量m = 1.0kg的小物塊受到沿斜面向上的F = 9.0N的拉力作用,小物塊由靜止沿斜面向上運動。小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 = 0.25。(斜面足夠長,取g = 10m/s2,sin37° = 0.6,cos37° = 0.8)(1)求在拉力的作用過程中,小物塊加速度的大小;(2)若在小物塊沿斜面向上運動0.80m時,將拉力F撤去,求此后小物塊沿斜面向上運動的距離。11.如圖所示,質量為的物體在水平力的作用下,以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傾角為的斜面與水平面在A點用極小的光滑圓弧相連。物體與水平面、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相同,物體到達A點后撤去水平力F,再經過一段時間物體到達最高點B點。g取,,。求:(1)動摩擦因數?(2)A、B兩點間的距離為多少?從A點起經多長時間物體到達最高點B?(3)物體從最高點滑下所需時間?12.物體與斜面和水平面的動摩擦因相同,斜面傾角為30°,一質量為的物體在斜面上恰能勻速下滑。現將該物體放在水平面上的A處,在水平拉力F =96N作用下由靜止開始向左運動,到達B點時,撤去拉力F,物體還能運動4.5 m到達C點。(g取10 m/s2)求:(1)物體與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2)A、B之間的距離。13.如圖所示,傾角的粗糙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傳送帶,物體與斜面的動摩擦因數。斜面下端和傳送帶右端之間用一小段光滑圓弧平滑連接。物體通過圓弧時速率保持不變。當傳送帶以的速度順時針轉動,一個質量為的物體(可視為質點)從高處由靜止開始沿斜面下滑,物體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傳送帶左右兩端A、B間的距離(加速度g取,,)求:(1)物體第一次由靜止沿斜面下滑到斜面末端速度?(2)物體在傳送帶上距傳送帶左端點的最小距離?(3)物體第一次從距傳送帶點最近處返回到斜面時所能達到的最大高度?14.商場工作人員拉著質量為的木箱沿水平地面運動,若用的水平力拉木箱,木箱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現改用的水平拉力作用于靜止的木箱上,如圖所示,取重力加速度,求:(1)木箱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2)作用在木箱上時間內木箱移動的距離;(3)若作用后撤去,則木箱在水平面上還能滑行多遠?15.質量為m=1.0kg 的小滑塊(可視為質點)放在質量為M=3.0kg 的長木板的右端,木板上表面光滑,木板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2,木板長L=1.0m。開始時兩者都處于靜止狀態,現對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12N,如圖所示,經一段時間后撤去力F(g取10m/s2)。試求∶(1)撤去力F前,長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a1;(2)撤去力F后,長木板的加速度大小a2;(3)為使小滑塊不掉下木板,用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長時間。3.(1);(2)26m【詳解】(1)傾斜雪道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速度達4m/s前滑行時間傾斜雪道末速度(2)第一段位移第二段位移滑行總長度4.(1)8m/s2;(2)8m/s,4m;(3)3s【詳解】(1)汽車在緊急制動過程中,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解得(2)設觸發緊急制動時汽車的速度為v,與障礙物的距離為x1,根據速度位移關系有在緊急制動前,有聯立上式可得,(3)汽車在緊急制動前的運動時間為緊急制動的時間為所以全過程所持續的時間為5.(1)見解析;(2)6m/s2;(3)12m【詳解】(1)受力示意圖如圖所示(2)根據上述受力示意圖有,滑動摩擦力解得(3)求2.0s內物塊通過的位移大小解得x=12m6.(1)500s;(2)5m/s2,方向沿滑道向下;(3)22m【詳解】(1)滑雪者乘坐纜車沿索道到達滑道頂部,纜車速度大小恒為v車 = 1.2m/s,則有x = v車t0解得t0 = 500s(2)由于滑雪者速度vt ≤ 10m/s時阻力可忽略,則當滑雪者的速度v = 5m/s時,加速度大小為a1,有mgsinθ = ma1解得a1 = 5m/s2,方向沿滑道向下(3)當滑雪者的速度達到v1 = 10m/s時,用時為t1,有解得t1 = 2s位移為x1,則解得x1 = 10m滑雪者還要沿直線向下滑行t2 = 1s,設這段位移的加速度大小為a2,有mgsinθ-0.1mg = ma2a2 = 4m/s2設滑雪者沿直線向下滑行用時t2 = 1s的位移大小為x2x2 = 12m則可知向下滑行t = 3s時滑行的距離x = x1+x2 = 22m7.(1)24m/s;(2)0.25【詳解】(1)運動員滑到B的速度為vB,時間為t1,由B到C的時間為t2,則聯立解得,,(2)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解得8.(1)6m/s;(2)13.5m【詳解】(1)由題可知聯立解得,所以無人機的最大速度為(2)根據位移時間關系得,加速下落高度為減速下落高度為所以無人機懸停的高度為9.(1);(2);(3)0【詳解】(1)由題意知,2s時物體必在斜面上,則滿足解得物體沿斜面下滑時的加速度大小為(2)如果第4s末時物體仍在斜面上,則滿足所以4s末時物體已經在水平面上,則物體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為設物體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為t0,則滿足聯立解得(3)由題意知,物體在水平面上速度由8減為零需要的時間為即物體10s末速度減為零,所以物體在第11秒末時已經靜止,即速度大小為零。10.(1)1m/s2;(2)0.1m【詳解】(1)對小物塊進行受力分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f-mgsinθ = ma1f = μmgcosθ代入數據有a1 = 1m/s2(2)設撤去拉力前小物塊運動的距離為x1,撤去拉力時小物塊的速度為v,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與位移的關系有v2 = 2a1x1撤去拉力后小物塊加速度和向上運動的距離大小分別為a2、x2,有f+mgsinθ = ma2再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與位移的關系有0-v2 = -2a2x2代入數據有x2 = 0.1m11.(1)0.5;(2)5m,1s;(3)【詳解】(1)由于物體在水平面上勻速運動,因此滿足解得(2)沿斜面上滑的過程中,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又解得上滑的最大距離和時間分別為,(3)從最高點下滑的過程中,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又解得下滑的時間12.(1);(2)7.5 m【詳解】(1)物體在斜面上恰能勻速下滑,則由平衡條件得(2)設物體從A到B的運動過程中加速度大小為a1,B到C的運動過程中加速度大小為a2,則解得根據題意有13.(1);(2);(3)【詳解】(1)由牛頓第二定律知得根據位移與速度關系可以得到解得(2)物體在傳送帶上受到向右而做勻減速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知解得當物體速度減0時,由運動學公式得物體距點的最小距離為(3)當物體第一次從距點最近處返回點時,仍受向右而做勻加速度運動,由運動的對稱性可知因為大于,所以物體先勻加速運動到后做勻速運動,即返回A點的速度為.沿斜面向上運動時,由牛頓第二定律知解得由運動學公式得由幾何關系知解得14.(1) ; (2) ; (3)【詳解】(1)木箱勻速運動時,有解得(2)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木箱運動的位移為解得(3)撤去拉力后,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則物體運動的位移為解得15.(1);(2);(3)1s【詳解】(1)撤去力F前,對木板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代入數據可解得。(2)撤去力F后,對木板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代入數據可解得。(3)設加速階段的時間t1,位移x1,減速階段的時間t2,位移x2,由位移公式可得由于木板上表面光滑,小滑塊始終不動,為使小滑塊不掉下木板,應滿足又聯立代入數據可解得,即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長時間為1s。知識梳理考點歸納鞏固練習參考答案參考答案參考答案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15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