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2019)生物選擇性必修1(知識點+跟蹤檢測)第4講 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關系(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2019)生物選擇性必修1(知識點+跟蹤檢測)第4講 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關系(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2019)生物選擇性必修1(知識點+跟蹤檢測)
第4講 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關系
【課標導航】
1.4.3 舉例說出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相互協調共同維持機體的穩態,如體溫調節和水鹽平衡的調節等
1.4.4 舉例說明其他體液成分參與穩態的調節,如二氧化碳對呼吸運動的調節等
一、人體的體溫調節和水鹽調節
1.概念圖理解人體的體溫調節
2.根據人體水鹽調節示意圖回答相關問題
(1)寫出圖中序號代表的內容
①滲透壓,②大腦皮層,③抗利尿激素。
(2)人體的水鹽平衡調節中樞位于下丘腦,調節方式為神經—體液調節。
(3)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從而使尿量減少。
二、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關系
1.列表比較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系
比較項目 神經調節 體液調節
區別 作用途徑 反射弧 體液運輸
反應速度 迅速 較緩慢
作用范圍 準確、比較局限 較廣泛
作用時間 短暫 比較長
聯系 內分泌腺直接或間接受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內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
2.根據人體生命活動調節模式圖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圖中①②③依次代表體液調節、神經—體液調節、神經調節,其中作用最迅速、準確的是③(填圖中序號)。
(2)圖中涉及的信號分子有神經遞質和激素。
(3)圖中②體現了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具有怎樣的關系?
提示:很多內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間接地受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在這種情況下,體液調節可以看作神經調節的一個環節。
[基礎微點練清]
1.判斷正誤
(1)當人突然遇到寒冷環境時,下丘腦能感受到溫度下降(2018·海南高考,T8C改編)(√)
(2)在寒冷的環境中,人體產熱大于散熱,使體溫得以穩定[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 P62“概念檢測”T1(1)](×)
(3)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是兩個獨立的調節系統(×)
(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 P62“概念檢測”T1(2))
(4)給正常家兔靜脈注射一定量的高滲葡萄糖溶液,隨即發生的變化是血漿滲透壓迅速升高(√)
(5)腎小管上皮細胞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細胞之一(√)
(6)人體遇冷時,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均可參與機體產熱調節(√)
(7)下丘腦的活動受其他相關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負反饋調節(√)
2.下列關于人體體溫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皮膚是主要的散熱器官
B.劇烈運動可增加產熱量
C.寒冷刺激可使皮膚血管舒張
D.皮膚血管收縮可減少散熱量
解析:選C 人體體溫調節過程中,皮膚是主要的散熱器官,肝臟、骨骼肌是主要的產熱器官,A正確;劇烈運動可增加產熱量,B正確;寒冷刺激可使皮膚血管收縮,以減少散熱量,維持體溫恒定,C錯誤,D正確。
3.下列關于人體內水和無機鹽平衡及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內缺水時,血漿滲透壓降低,排尿量減少
B.人體大量失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尿量減少
C.抗利尿激素的靶細胞是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
D.水和無機鹽平衡是體液調節的結果
解析:選C 人體缺水時,血漿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腎小管和集合管,促進水的重吸收,使尿量減少。水和無機鹽平衡是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共同作用的結果。
4.(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 P62“概念檢測”T2)人體在劇烈運動、大量出汗后,因口渴而大量飲水。關于此間發生的內環境變化及調節過程,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飲水后血漿滲透壓下降、滲透壓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增加
B.出汗時體溫增高、冷覺感受器抑制、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減少
C.口渴時血漿滲透壓增高、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皮層渴覺中樞興奮
D.出汗后體溫下降、熱覺感受器興奮、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增加
解析:選C 飲水后血漿滲透壓下降,抗利尿激素減少;出汗時體溫相對穩定;口渴時血漿滲透壓增高、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大腦皮層渴覺中樞興奮;出汗后體溫下降、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減少。
5.(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 P62“拓展應用”T1)有人說“春捂秋凍”有益健康;也有人講“知冷知熱”不會生病。哪一種說法更有道理呢?
提示:均有一定道理。“春捂秋凍”有益健康的諺語,大意是春季適當緩減衣物,秋天適當緩增衣物,有利于健康。我國北方,春季通常是由冷轉暖的過渡期,一天之內室內外溫度變化較大,適當緩減衣物,使機體逐步適應環境溫度的變化,有利于健康。秋季是從暖到冷的過渡階段,適當緩增衣物,接受一定的防寒鍛煉,提高機體的調節能力,利于提升防寒能力。“知冷知熱”不會生病,大意是說,人應該注意環境的冷暖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可預防生病。人體調節體溫的能力是有限的,從這個角度看,注意環境冷熱變化,防寒避暑,有利于預防疾病。
一、人體的體溫調節和水鹽調節
[試考題·查欠缺]
1.(全國卷Ⅱ)當人體失水過多時,不會發生的生理變化是(  )
A.血漿滲透壓升高
B.產生渴感
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D.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降低
解析:選D 人體水分丟失過多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受到刺激,產生興奮傳遞到大腦皮層,產生渴感;同時由下丘腦分泌并由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增強,以減少水分隨尿液流失。
2.(全國卷Ⅲ)下列不利于人體散熱的是(  )
A.骨骼肌不自主戰栗   B.皮膚血管舒張
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 D.用酒精擦拭皮膚
解析:選A 在寒冷環境下,人體骨骼肌會不自主戰栗,增加產熱,不利于人體散熱;在炎熱環境下,人體皮膚血管舒張,汗腺分泌汗液增加,促進人體散熱;酒精揮發時會帶走人體的熱量,故用酒精擦拭皮膚有利于人體散熱。
3.(江蘇高考)正常人體感染病毒會引起發熱,發熱過程分為體溫上升期、高溫持續期和體溫下降期。下圖為體溫上升期機體體溫調節過程示意圖,其中體溫調定點是為調節體溫于恒定狀態,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預設的一個溫度值,正常生理狀態下為37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激素甲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乙通過____________的途徑作用于甲狀腺。
(2)體溫上升期,人體骨骼肌不隨意的節律性收縮,即出現“寒戰”,有助于體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綜合圖解分析,體溫上升期人體進行體溫調節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溫持續期,人體產熱量__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選擇)散熱量。此階段人體有時會出現脫水現象,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腎小管和集合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減少尿量。
(4)體溫下降期,機體增加散熱的途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體溫上升期,人體會出現心率加快、血壓輕度升高等癥狀,易引發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請解釋血壓升高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圖中的下丘腦、垂體和甲狀腺之間的關系可以推出激素甲是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激素乙是促甲狀腺激素。激素乙通過體液運輸作用于甲狀腺。(2)體溫上升期產熱量大于散熱量,“寒戰”有助于增加產熱,可使體溫上升到已上調的體溫調定點。由圖可知,下丘腦中的體溫調節中樞,通過傳出神經支配骨骼肌收縮和皮膚血管收縮,這種調節方式屬于神經調節;而“下丘腦→垂體→甲狀腺→甲狀腺激素→細胞代謝增強”這種調節方式屬于體液調節。(3)因體溫調定點已上調,故高溫持續期體溫可一直維持在38.5 ℃,這時機體產熱量等于散熱量。此階段人體可能出現脫水,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強,從而使尿量減少。(4)體溫下降期,機體產熱量小于散熱量,皮膚分泌汗液增加,皮膚血管舒張,血流量增加,從而增加散熱量。(5)體溫上升期,心率加快,使心臟血液輸出量增加,但同時外周血管收縮以減少散熱,從而導致血壓輕度升高。
答案:(1)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體液運輸
(2)上升到已上調的體溫調定點(上升到38.5 ℃) 神經調節,體液調節 (3)等于 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強(重吸收水量增加) (4)汗腺分泌增加,皮膚血管舒張
(5)心臟血液輸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縮
[強知能·補欠缺]
1.人體體溫調節
(1)過程
(2)原理:機體產熱量=散熱量
(3)體溫調節過程中關于產熱和散熱的三個誤區
①在體溫調節過程中,改變的是產熱過程和散熱過程,而不是產熱和散熱相對平衡的狀態。
②“寒戰”指骨骼肌不自主收縮,“起雞皮疙瘩”指立毛肌收縮,二者都是增加產熱的途徑。
③體溫調節能力是有限的,當環境溫度的改變超出了機體的調節能力,則體溫會發生明顯的改變。
2.血漿滲透壓、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關系
血漿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關;抗利尿激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減少,二者呈負相關。三者關系如圖所示。
[練題點·全過關]
1.(2021年1月新高考8省聯考·廣東卷)某同學夏天參加勞動,在未飲水的情況下,出現了大量出汗和尿量減少的現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
B.下丘腦的渴覺中樞興奮性增強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集合管和腎小管重吸收水量減少
解析:選C 據題意分析可知,此時該同學的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A錯誤;此時位于大腦皮層的渴覺中樞興奮性增強,B錯誤;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通過下丘腦的調節,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正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使重吸收水量增加,D錯誤。
2.(2021·武漢模擬)如圖表示某人在安靜狀態下,單位時間內流經其單位面積皮膚血管內血液的相對含量。在a時刻,所處環境溫度由15 ℃突升至40 ℃;在b時刻,所處環境溫度又突降至1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ab段時間內,因環境溫度高于人體溫度,所以人體不散熱
B.在a時刻環境溫度突變后,皮膚血管收縮,立毛肌舒張
C.體內酶的活性在ab段時間內比bc段時間內明顯升高
D.在bc段時間內,體內腎上腺素分泌量會有所增加
解析:選D ab段室內溫度高于人體溫度,人體通過皮膚血管舒張,血流量增加,汗腺分泌增加,進而增加散熱量,A、B錯誤;在ab段時間內,人體體溫保持相對穩定,人體內酶活性不變,C錯誤;bc段,環境溫度由較高溫度變為較低溫度,此時通過調節使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即人體內腎上腺素、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立毛肌收縮,骨骼肌戰栗,毛細血管中血流量減少,汗液分泌減少,D正確。
3.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調節是在多個系統、器官協調配合下完成的。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在生長方面具有協同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用圖中字母作答)。
(2)人在寒冷環境中比在炎熱環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神經系統興奮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丘腦和垂體病變會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說明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__調節。④⑤過程體現了激素的________調節,它對機體維持穩態具有重要意義。
(4)機體在運動過程中大量出汗,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會刺激下丘腦中的____________,進而使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的量________,促進____________________,導致尿量減少,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正常。
解析:(1)由圖可知,激素a、b是由垂體分泌的,分別為生長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激素c是甲狀腺激素,所以圖中在生長方面具有協同作用的激素是a、c。(2)由于在寒冷環境中人體內甲狀腺激素含量較高,可以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所以人在寒冷環境中比在炎熱環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3)下丘腦和垂體病變會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說明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級調節。④⑤過程是甲狀腺激素對甲狀腺和垂體的作用,體現了激素的反饋調節,它對機體維持穩態具有重要意義。(4)機體在運動過程中大量出汗,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會刺激下丘腦中的滲透壓感受器,進而使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導致尿量減少,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正常。
答案:(1)a、c (2)寒冷環境中人體內甲狀腺激素含量較高,該激素可以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3)分級 (負)反饋 (4)滲透壓感受器 增多 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二、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關系與類型
[試考題·查欠缺]
1.(江蘇高考)下列關于人體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成年后生長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
B.體內多種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
C.與神經調節相比,體液調節通常作用緩慢、持續時間長
D.神經中樞只能通過發出神經沖動的方式調節相關器官的生理活動
解析:選C 人體內的生長激素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分泌量趨于減少,所以成年后生長激素不是不再分泌,而是分泌量減少;胰島素是人體內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體液調節具有反應速度緩慢,作用范圍較廣,持續時間長等特點;神經中樞除了可通過發出神經沖動的方式調節相關器官的生理活動外,還可以通過釋放激素來調節相關器官的生理活動,如下丘腦的某些神經細胞可分泌某些激素調節垂體等器官的活動。
2.(2021·廣州高三調研)如圖為人體的調節生命活動調節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若該圖表示體溫調節過程,則體溫調節屬于神經—體液調節
B.通過C→D→E的過程可以調節血糖平衡,這一過程屬于體液調節
C.人的手被針扎時,其調節過程可能通過A→B→E來實現,屬于神經調節
D.水鹽平衡調節的過程可通過A→B→C→D→E來實現,屬于神經調節
解析:選D 體溫調節過程中,通過反射弧使效應器(如皮膚)作出反應屬于神經調節,寒冷條件下,甲狀腺分泌相關激素參與調節屬于體液調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或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調節血糖濃度屬于體液調節;人的手被針扎時,其調節過程為神經調節;水鹽平衡調節的過程中有神經、激素參與,屬于神經—體液調節。
3.(2021年1月新高考8省聯考·福建卷)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回答下列問題:
(1)向家兔的耳緣靜脈注射3%乳酸2 mL,血漿的H+濃度升高,呼吸中樞興奮,通過傳出神經使呼吸肌收縮(肌細胞膜電位變化與神經細胞相同),呼吸加深加快,此過程中呼吸肌細胞的膜內電位變化是____________;同時,血漿中的H+與HCO結合,生成的CO2和H2O通過呼吸和泌尿系統排出體外。上述調節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調節方式為______________調節。
(2)臨床上給腦水腫患者靜脈注射20%的甘露醇高滲水溶液,消除水腫。藥用機理是靜脈注射后,甘露醇不易滲入組織液且不被代謝,血漿滲透壓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促使水分由________向________轉移,達到初步消腫目的;甘露醇經腎小球濾過后,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導致腎小管液滲透壓升高,尿量增加,消除水腫。
解析:(1)傳出神經使呼吸肌收縮,且肌細胞膜電位變化與神經細胞相同,說明呼吸肌發生興奮,膜內由負電位變為正電位。血漿中的H+呈酸性,與HCO結合生成CO2和H2O,通過呼吸和泌尿系統排出體外,維持機體pH相對穩定,該過程有神經系統和CO2參與調節,屬于神經-體液調節。(2)水腫是由于組織液增多,靜脈注射甘露醇的高滲水溶液后,血漿滲透壓升高,促進水分由組織液向血漿轉移,減少了組織液的水分,達到初步消腫的目的;腎小管和集合管不能重吸收甘露醇,導致腎小管中滲透壓升高。
答案:(1)由負電位變正電位 維持機體pH相對穩定 神經-體液 (2)升高 組織液 血漿 不能
[強知能·補欠缺]
生命活動調節的典型途徑
(1)神經調節——僅涉及“遞質”這種信號分子
途徑 完全依賴反射弧
模型
實例 膝跳反射、縮手反射等
(2)體液調節——僅涉及“激素”或其他化學物質
途徑 化學物質通過體液運輸調節靶細胞活動
模型
實例 人進食后血糖升高,引起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對血糖進行調節的過程
(3)神經—體液調節——涉及“神經遞質”與“激素”兩類信號分子
途徑 下丘腦→有關神經→內分泌腺(作為效應器)→分泌激素→靶細胞
模型
實例 ①寒冷環境中下丘腦→腎上腺素→增加產熱; ②當血糖濃度下降時,下丘腦會通過有關神經使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進而使血糖濃度恢復正常
(4)神經—體液調節——涉及“神經遞質”與“促激素釋放激素”“促激素”及“甲狀腺激素、性激素”等信號分子
途徑 下丘腦→垂體→內分泌腺→體液運輸→靶細胞
模型
實例 甲狀腺激素、性激素等的分泌及調節
[練題點·全過關]
1.(2021·天津南開區檢測)如圖所示為人體體溫調節示意圖,根據圖示過程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當機體受到炎熱刺激時,機體主要依靠d、e和f散熱
B.當機體受到寒冷刺激時,機體可通過b→c→g完成調節
C.d途徑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細胞呼吸完成的
D.人體體溫調節的過程屬于神經—體液調節
解析:選A 當機體受到炎熱刺激時,機體主要依靠e(皮膚血管舒張)和f(汗液分泌量增加)散熱,A錯誤;當機體受到寒冷刺激時,機體可通過b→c→g完成調節,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促進代謝,增加產熱,B正確;d途徑通過骨骼肌戰栗產熱,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細胞呼吸完成的,C正確;人體體溫調節的過程屬于神經—體液調節,D正確。
2.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帶的一種非冬眠小型哺乳動物。如圖為持續寒冷刺激下機體調節褐色脂肪組織細胞(BAT細胞)產熱過程的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1)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腦部分傳出神經末梢釋放__________,該生理活動的結構基礎是________。此過程還會使BAT細胞中cAMP增加,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產物進入線粒體參與細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還能使下丘腦合成并分泌________________的量增加,最終導致體內甲狀腺激素的量增加。
(2)BAT細胞內的________________能促進UCP 1蛋白基因的表達。線粒體中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濃度梯度的推動下合成ATP。在BAT細胞中,UCP 1蛋白能增大該結構的通透性,消除梯度,無法合成ATP,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階段釋放出來的能量全部變成________。
(3)綜上所述,在持續寒冷的環境中,布氏田鼠通過________________調節,最終引起BAT細胞中脂肪分解增加和__________,實現產熱增加,維持體溫的穩定。
解析:(1)分析圖示可知:在寒冷刺激下,一方面使下丘腦部分傳出神經末梢釋放神經遞質(或去甲腎上腺素),該生理活動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此過程還會使BAT細胞中cAMP增加,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產物進入線粒體參與細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還能使下丘腦合成并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量增加,最終導致體內甲狀腺激素的量增加。(2)題圖顯示:BAT細胞內的甲狀腺激素和cAMP能促進UCP 1蛋白基因的表達。在線粒體內膜上進行的有氧呼吸的最后(第三)階段會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呼吸作用過程釋放的能量,一部分儲存在ATP中,一部分以熱能的形式散失。在BAT細胞中,UCP 1蛋白能導致線粒體中的ATP無法合成,則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階段釋放出來的能量全部變成熱能。(3)由圖中的體溫調節過程可以看出,在持續寒冷的環境中,布氏田鼠通過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最終引起BAT細胞中脂肪分解增加和ATP合成減少,實現產熱增加,維持體溫的穩定。
答案:(1)神經遞質(或去甲腎上腺素) 反射弧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2)甲狀腺激素和cAMP 熱能 (3)神經調節和體液(或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 ATP合成減少
一、生命觀念——下丘腦在生命活動穩態與平衡中的作用
明確下丘腦的四項功能
1.作為感受器
如下丘腦的滲透壓感受器可感受機體滲透壓升降,維持水分代謝平衡。
2.傳導
如下丘腦可將滲透壓感受器產生的興奮傳至大腦皮層,使人產生渴感。
3.作為效應器具有分泌功能
(1)水鹽平衡過程中,可分泌抗利尿激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
(2)體溫調節過程中,可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4.作為神經中樞
下丘腦中有體溫調節中樞、水鹽平衡調節中樞和血糖調節中樞等。
從圖中可以看出,下丘腦是內分泌系統的總樞紐,同時也受大腦皮層的調控。下丘腦的部分細胞既能傳導神經沖動,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素養訓練]
1.(2021·泉州質檢)如圖表示下丘腦參與人體穩態調節的三種方式。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的甲最可能是生長激素
B.如果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會抑制激素④和①(或②)兩種激素的分泌
C.胰島中的乙和丙兩種細胞雖然分泌的激素不同,但它們含有相同的核基因
D.抗利尿激素可以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它是由下丘腦分泌并釋放的
解析:選D 垂體可以分泌生長激素,所以圖中的甲最可能是生長激素;根據激素分泌調節中的反饋調節可知,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會抑制垂體和下丘腦分泌激素④和①(或②);圖中的乙和丙分別是胰島B細胞和胰島A細胞,雖然它們分泌的激素不同,但由于來自同一個受精卵,所以含有相同的核基因;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腦分泌的,但由垂體釋放。
2.下丘腦對人體穩態調節起重要作用。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在體溫調節過程中,________是體溫感覺中樞。當人體處于寒冷環境中,維持體溫穩定的體液調節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血糖調節過程中,當血糖濃度降低時,下丘腦可通過相關神經支配____________活動,促使其釋放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該過程調節方式屬于____________調節。
(3)在水鹽平衡調節中,當人劇烈運動大量出汗時,________滲透壓升高,刺激下丘腦中相關感受器。下丘腦分泌抗利尿激素調節水鹽平衡,該激素作用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所有的感覺中樞都在大腦皮層。當感受到寒冷時,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作用于垂體細胞,其產生的促甲狀腺激素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進而引起組織細胞代謝增強以維持體溫。(2)在血糖調節過程中,由胰島A細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濃度,這種調節是神經-體液共同參與的調節。(3)運動過程中大量出汗,血漿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下丘腦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由垂體釋放,能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減少尿液的排放,調節人體內的水鹽平衡。
答案:(1)大腦皮層 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作用于垂體細胞,其產生的促甲狀腺激素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進而引起組織細胞代謝增強以維持體溫
(2)胰島A細胞 神經-體液 (3)細胞外液 促進腎小管、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
二、科學思維——模型建構法分析生命活動調節的方式
[典例] (2020·江蘇高考)如圖是人體穩態調節機制的示意圖,①~④表示相關的激素。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某同學長跑時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壓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樞,傳出神經釋放神經遞質,遞質作用于心臟及血管細胞膜上的______,從而降低血壓,該調節方式屬于________調節。
(2)該同學因運動大量出汗,血漿滲透壓升高,激活位于________的神經元A,促使其合成和分泌__________(填①的名稱),進而促進腎臟對水的重吸收,該調節方式屬于________________調節。
(3)該同學因運動體溫升高,體溫調節中樞通過調節皮膚血管和汗腺,增加散熱;運動后,神經元B合成和分泌②減少,導致③、④合成和分泌________,減少產熱,維持體溫相對穩定。激素②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神經遞質在興奮傳遞中是擔當“信使”的特定化學物質,神經遞質只有和相應的受體結合后才能發揮作用。結合題圖分析可知,長跑時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壓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樞,傳出神經釋放神經遞質,作用于心臟及血管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從而使血壓下降,該過程是神經調節。反饋調節是指在一個系統中,系統本身工作的效果,反過來又作為信息調節該系統的工作。長跑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機體通過神經調節作用于血管和心臟,該調節方式為負反饋調節。(2)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腦合成、經垂體釋放的,作用于腎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通透性,促進水的重吸收。運動時大量出汗,血漿滲透壓升高,激活位于下丘腦的神經元A,促使其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進而促進腎臟對水的重吸收,該調節過程既有神經系統的參與,又有激素的參與,稱為神經體液調節,該調節也屬于負反饋調節。(3)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進垂體合成和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運動后,下丘腦中的神經元B合成和分泌②(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減少,導致③(促甲狀腺激素)和④(甲狀腺激素)合成和分泌減少,減少產熱。
[答案] (1)(特異性)受體 神經(或負反饋) (2)下丘腦 抗利尿激素 神經—體液(或負反饋) (3)下降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促進(腺)垂體合成與分泌促甲狀腺激素
[思維建模]
[模型解讀]
(1)若該圖為反射弧的結構模式圖,則a、b、c、d、e分別表示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2)若該圖表示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則a、b、c、d、e分別表示下丘腦、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垂體、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
(3)若該圖表示人體內水鹽平衡的調節,則a表示下丘腦,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感受滲透壓的變化,分泌b(抗利尿激素),并由c(垂體后葉)釋放,通過d(體液)運輸后,作用于靶器官e(腎小管和集合管)。
(4)若該圖表示血糖的神經調節途徑,則a表示下丘腦,b、c、d、e分別表示有關神經、胰島、胰島素(或胰高血糖素)、靶器官或靶細胞。
(5)若該圖表示細胞中遺傳信息傳遞的過程,則a、c、e分別代表DNA、RNA、多肽鏈(蛋白質),b、d分別代表轉錄和翻譯。
[析題用模]
1.下面表示人體生命活動調節機制的模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若該圖表示反射弧,興奮都是以局部電流的形式傳導的
B.若該圖表示突觸的結構,則圖中的b代表突觸間隙
C.若該圖表示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則d代表促甲狀腺激素
D.若該圖表示細胞免疫的過程,則b為漿細胞,c代表抗體
解析:選B 若該圖表示反射弧,興奮在神經纖維上以局部電流(電信號)的形式傳導,在神經元間以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形式傳遞;若該圖表示突觸的結構,則圖中的b代表a、c細胞之間的間隙——突觸間隙;若該圖表示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則d代表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若該圖表示細胞免疫的過程,則b為效應T細胞,c代表靶細胞。
2.(2021·衡水中學模擬)高等動物生命活動調節過程中,信號分子在細胞間起重要作用。下圖為細胞之間信息傳遞的模型,圖中Ⅰ、Ⅱ表示細胞,E、F表示物質。據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若上圖表示縮手反射過程,細胞Ⅱ膜上的F表示受體蛋白
B.若上圖表示初次免疫過程中抗原經吞噬細胞處理后呈遞給Ⅱ,則E應結合在Ⅰ的膜上
C.若上圖表示血糖調節過程,且E與F結合后,Ⅱ內糖原含量上升,則Ⅰ代表胰島A細胞
D.如上圖所示,若E與F結合后,促使Ⅱ產生并釋放了一種物質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這種調節方式屬于反饋調節
解析:選C 若題圖表示縮手反射過程,信號分子為神經遞質,細胞Ⅱ膜上的F表示受體蛋白,A正確;若題圖表示初次免疫過程中抗原經吞噬細胞處理后呈遞給Ⅱ,則根據免疫反應示意圖中抗原呈遞過程可知E應結合在Ⅰ的膜上,B正確;若題圖表示血糖調節過程,且E與F結合后,Ⅱ內糖原含量上升,則信號分子為胰島素,Ⅰ代表胰島B細胞,C錯誤;若E與F結合后,促使Ⅱ產生并釋放了一種物質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這種調節方式屬于反饋調節,D正確。
3.如圖是人體部分穩態的調節示意圖(A、B、C、D表示激素),據圖回答問題:
(1)正常機體需經過__________________的調節,并通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才能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態。
(2)寒冷環境下,激素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明顯增加,以增加產熱,同時機體還可以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變化以減少散熱。當血液中激素B濃度較高時,它反過來抑制垂體和下丘腦的功能,這種調節機制是________。
(3)當血糖濃度低于正常值時,可直接作用于____________細胞,以促進相關激素分泌,也可以刺激下丘腦通過傳出神經促進激素________(填字母)和C的分泌。
(4)血糖的三條來源和去路中,最主要的途徑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人體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并通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維持機體的穩態。(2)寒冷環境下,甲狀腺激素(B)和腎上腺素(C)的分泌量明顯增加,以增加產熱,同時機體還可以通過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立毛肌收縮,以減少散熱。當血液中激素B(甲狀腺激素)濃度較高時,它反過來抑制垂體和下丘腦的功能,這種現象為負反饋調節。(3)當血糖濃度低于正常值時,可直接作用于胰島A細胞,以促進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也可以刺激下丘腦通過傳出神經作用于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以及通過傳出神經作用于腎上腺,使其分泌腎上腺素增加。胰高血糖素(D)和腎上腺素(C)均可促進血糖濃度升高。(4)血糖的主要來源為食物中糖類的消化和吸收,血糖的主要去路是進入細胞氧化分解。
答案:(1)神經—體液—免疫 (2)B、C 皮膚血管收縮(減少皮膚血流量)、皮膚立毛肌收縮 負反饋調節 (3)胰島A D (4)食物中糖類的消化和吸收 細胞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一、選擇題
1.下列有關下丘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能感受滲透壓的變化并產生渴覺
B.能分泌促甲狀腺激素,調節甲狀腺的活動
C.既能分泌激素又能分泌神經遞質
D.有呼吸中樞,能調節人體的呼吸運動
解析:選C 下丘腦是水鹽平衡調節中樞,也是渴覺感受器,能感受到滲透壓的變化,但形成渴覺是在大腦皮層軀體感覺中樞,A錯誤;下丘腦是內分泌調節中心,能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作用于垂體,使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再作用于甲狀腺,使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屬于分級調節,B錯誤;下丘腦能分泌促激素釋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下丘腦又是神經調節中樞,可分泌神經遞質,作用于效應器或傳出神經,C正確;呼吸中樞位于人的腦干中,而不是下丘腦中,D錯誤。
2.(2021·漳州模擬)人體正常生命活動中離不開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結構基礎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樣,所以只有體液調節存在分級調節
B.在炎熱環境中,機體通過體液調節增加排尿量是促進散熱的重要途徑
C.激素的作用與神經系統的作用密切相關,神經系統的某些結構也能釋放激素
D.在血糖平衡調節中,胰島素水平升高,可加速糖原合成,說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解析:選C 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結構基礎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樣,但是體液調節存在分級調節,神經調節也存在分級調節,如低級中樞受到高級中樞的控制,A錯誤;在炎熱環境中,機體通過神經調節增加排汗量是促進散熱的重要途徑,B錯誤;激素的作用往往受到神經系統的控制作用,神經系統的某些結構也能釋放激素,如下丘腦的某些神經細胞,C正確;在血糖平衡調節中,胰島素水平升高,可加速糖原合成,說明激素具有調節細胞代謝的作用,并沒有催化作用,D錯誤。
3.當人突然遇到寒冷環境時,不會發生的是(  )
A.體溫仍然能夠保持相對恒定
B.蜷縮身體,減少體表與外界接觸面積
C.下丘腦感受到溫度下降
D.腎上腺素分泌減少,心率減慢
解析:選D 寒冷狀態下,溫度變化刺激冷覺感受器產生興奮,通過傳入神經傳到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下丘腦通過傳出神經一方面使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汗腺分泌減少來減少散熱,另一方面使骨骼肌戰栗、立毛肌收縮以及通過體液調節分泌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等讓代謝加強來增加產熱,從而維持體溫相對恒定,A正確,D錯誤;寒冷狀態下人會產生身體蜷縮反應,減少體表與外界接觸面積,使散熱減少,B正確;下丘腦存在溫度感受器,能感受到體溫變化,C正確。
4.某人從24 ℃的環境進入1 ℃的低溫環境后,測得其體溫變化如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ab段散熱量增加,產熱量增加
B.ab段酶活性下降,機體耗氧量減少
C.ad段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加,汗腺分泌減少
D.ad段通過神經 體液調節維持人體體溫的相對恒定
解析:選B ab段散熱量增加,產熱量增加,A正確;在外界環境溫度變化時,恒溫動物酶的活性基本不變,B錯誤;ad段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加,產熱增加,汗腺分泌減少,散熱減少,C正確;ad段通過神經 體液調節維持人體體溫的相對恒定,D正確。
5.長時間劇烈運動時會大量出汗,機體會通過調節機制來維持自身的穩態。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
A.汗液排出有利于機體體溫的調節
B.劇烈運動時機體中腎上腺素的分泌會減少
C.長時間的劇烈運動會使機體的尿量減少
D.劇烈運動時下丘腦中體溫調節中樞和水鹽平衡調節中樞均興奮
解析:選B 汗液排出可以增加散熱,有利于機體體溫的調節,A正確;劇烈運動時機體中腎上腺素的分泌會增加,B錯誤;長時間的劇烈運動,體內的水分大部分通過汗液排出體外,從而會使機體的尿量減少,C正確;劇烈運動時下丘腦中體溫調節中樞和水鹽平衡調節中樞均興奮,D正確。
6.飲水不足時,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引起下圖所示一系列的生理變化,調節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對水分的重吸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ADH由下丘腦合成并分泌,通過血液運輸到全身細胞
B.結合ADH的受體促進①ATP水解過程,為M蛋白供能
C.H2O通過③協助擴散過程,進入腎小管和集合管腔內(B側)
D.M蛋白促進②胞吐過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數量
解析:選B ADH由下丘腦合成并分泌,經垂體釋放到血液中,運輸至全身細胞,作用于靶細胞,A正確;由圖可知結合ADH的受體促進①ATP水解過程,生成cAMP為M蛋白的合成提供原料,B錯誤;H2O通過③通道蛋白介導的協助擴散,進入腎小管和集合管腔內(B側),C正確;M蛋白促進②胞吐過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數量,從而提高水分子運輸效率,D正確。
7.體檢的血常規檢查一般要求提前較長時間不要進食和飲水。在等待體檢的過程中,體內發生的變化是(  )
A.胰島素分泌增加,血糖濃度下降
B.細胞對葡萄糖攝取加快,糖原合成增多
C.體溫調節中樞興奮增強,代謝產熱大于人體散熱
D.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促進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
解析:選D 早晨沒有進食和飲水,血糖降低,胰島A細胞釋放胰高血糖素增加,糖原分解生成血糖,血糖濃度升高,A、B錯誤;體溫沒有發生改變,保持相對穩定,機體產熱等于散熱,C錯誤;早晨沒有進食和飲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分泌并由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強,D正確。
8.同學們在足球場上踢足球時,機體會發生的變化是(  )
A.通過毛細血管舒張和汗腺分泌加強使體內多余熱量散失
B.視神經末梢產生的興奮可在神經纖維上雙向傳導
C.在內環境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速率會加快
D.抗利尿激素分泌量減少,對水分的重吸收作用減弱
解析:選A 同學們在足球場上踢足球時,機體產熱增加,需要通過毛細血管舒張和汗腺分泌加強使體內多余熱量散失,A正確;視神經末梢產生的興奮可以沿著反射弧單向傳導,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單向的,B錯誤;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不是內環境,C錯誤;劇烈運動時機體通過汗液散失的水分增多,導致內環境滲透壓增大,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D錯誤。
9.如圖表示水鹽調節的部分過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的甲是飲水不足、機體失水過多或吃的食物過咸
B.乙、丙、丁分別是下丘腦、大腦皮層、腎小管與集合管
C.圖中所示過程既有神經調節也有體液調節
D.渴覺在大腦皮層中產生,所以水鹽調節中樞在大腦皮層中
解析:選D 由于甲引起滲透壓升高,所以甲可能是飲水不足、機體失水過多或吃了過咸的食物。滲透壓感受器在下丘腦中,所以乙是下丘腦;渴覺在大腦皮層中產生,所以丙是大腦皮層;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腎小管和集合管,所以丁是腎小管與集合管。圖中所示過程既有神經調節也有體液調節。渴覺雖然在大腦皮層中產生,但水鹽調節中樞在下丘腦中。
10.(2021年1月新高考8省聯考·河北卷)一位30歲男性患者,2天前因不潔飲食出現腹痛、腹瀉,入院后被診斷為細菌性痢疾,部分檢查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生理指標 測定值 正常值
腋下體溫/℃ 38.9 36.0~37.4
白細胞計數/L-1 13.5×109 (4~10)×109
血鈉濃度/(mmol·L-1) 180 140~160
A.患者的體溫維持在38.9 ℃時,產熱量等于散熱量
B.發病期間患者會因為腹瀉出現脫水,因此血鈉濃度升高
C.發病期間患者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體內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減少
D.患者的體溫升高是由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所致
解析:選D 由于患者體溫一直維持在38.9 ℃相對穩定,因此產熱量=散熱量,A正確;患者因腹瀉出現脫水,體液因此減少,導致血鈉濃度升高,B正確;患者因腹瀉出現脫水,體液減少,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也隨之增多,患者尿液減少,C正確;由于患者體溫維持不變,說明其體溫調節中樞仍然發揮作用,因為患者被診斷為細菌性痢疾,其體溫升高是機體對疾病的反應,有利于免疫系統正常工作,是一種病理性體溫升高,而不是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所致,D錯誤。
11.冬泳是一項深受大眾喜愛的體育運動。冬泳時人體會啟動一系列調節機制,維持內環境的穩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人在水中感覺冷,此時散熱量大于產熱量
B.人體內激素③的含量保持相對穩定,主要是機體反饋調節和分級調節的結果
C.冬泳過程中胰島素分泌會增多,促進④攝取葡萄糖的過程,保證能量的供應
D.圖中下丘腦通過交感神經作用于胰島細胞的信號分子為神經遞質
解析:選A 冬泳時,人雖然在水中感覺冷,但體溫相對恒定,此時散熱量等于產熱量,A錯誤;③是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垂體和下丘腦的調節,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作用于垂體,促使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運輸到甲狀腺,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當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又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應的激素,進而使甲狀腺激素含量不會過高,因此,人體內激素③(甲狀腺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對穩定,主要是機體負反饋調節和分級調節的結果,B正確;冬泳過程中,機體需增加產熱,此時胰島素分泌會增多,促進組織細胞攝取、利用葡萄糖,保證機體能量的供應,C正確;圖中下丘腦通過交感神經作用于胰島細胞,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此時胰島細胞為反射弧中效應器的一部分,故涉及的信號分子為神經遞質,D正確。
12.如圖表示寒冷時人體內環境穩態調節的相關結構及關系(“+”表示促進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a細胞為下丘腦細胞,①處效應為抑制作用
B.缺碘時,激素A和激素B的分泌量會增加
C.嚴寒環境下,激素C分泌量增加,酶的活性上升以增強產熱
D.激素A、B、C分別是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
解析:選C 分析圖示可知,a細胞為下丘腦細胞,激素A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激素B為促甲狀腺激素,激素C為甲狀腺激素。當甲狀腺激素超過正常值時,會對下丘腦和垂體起抑制作用,因此①處的效應為抑制作用;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當機體缺碘時,甲狀腺激素的合成減少,從而對下丘腦和垂體的抑制作用減弱,導致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加;嚴寒環境下,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促進體內物質氧化分解,使機體的產熱量增加。
13.某同學居家學習期間堅持每天在室內折返跑30 min。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跑步過程中產熱量增加,散熱量也增加
B.小腦是調節跑步行為的最高級中樞
C.跑步過程中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D.跑步過程中心跳加快是神經和體液調節的結果
解析:選B 跑步過程中物質氧化分解加快,產熱量增加,而體溫恒定,所以散熱量也增加,A正確;大腦是調節跑步行為的最高級中樞,B錯誤;跑步過程中血糖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升高血糖含量,C正確;跑步過程中心跳加快是神經和體液調節共同作用的結果,D正確。
14.下圖為人體內體溫與水鹽平衡調節的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當受到寒冷刺激時,a、b、c激素的分泌均會增加
B.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進細胞代謝活動增強,產熱量增加
C.下丘腦既具有滲透壓感受器功能,又能合成和釋放e激素
D.通過腎上腺產生d進行的調節,可以看作神經調節的一個環節
解析:選C 寒冷刺激時,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分泌都增加,提高細胞的代謝水平,增加產熱量,A正確;c是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可促進細胞代謝活動增強,產熱量增加,B正確;e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腦合成、垂體釋放的,C錯誤;通過腎上腺產生腎上腺素進行的調節,可以看作神經調節的一個環節,D正確。
15.體溫調定點學說認為,在人體體溫調節中樞內有一個調定點(正常人體為37.5 ℃左右),體溫調節中樞將體溫與調定點比較,通過對機體產熱和散熱的調控,維持體溫的相對穩定,但因為某些因素,人體體溫調定點可能上升或降低。下圖是某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體溫變化曲線,依據本學說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ab段人體感染病毒,體溫調定點上升
B.bc段機體的產熱量與散熱量處于動態平衡
C.cd段該人可能會出現身體出汗等癥狀
D.ab段溫覺感受器興奮,cd段冷覺感受器興奮
解析:選D ab段體溫升高,可以代表人體感染病毒,體溫調定點上升,A正確;bc段持續高熱,體溫相對穩定,則產熱總量和散熱總量處于動態平衡,B正確;cd段病人可能會出現臉色發紅(毛細血管舒張)、身體出汗(汗腺分泌增加),進而增加散熱量,使體溫下降,C正確;ab段體溫升高,是人的冷覺感受器興奮,導致人體產熱增加,散熱減少,cd段體溫降低,是溫覺感受器興奮,增加人體散熱,減少產熱,D錯誤。
二、非選擇題
16.冬季是流感的高發季節,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常表現為畏寒、發熱、咳嗽、頭疼、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有時還出現腹瀉和嘔吐等癥狀。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患者發熱的原因是流感病毒入侵后,某些免疫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可影響下丘腦中______________的調控作用,使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的分泌增加,在其間接控制下,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細胞代謝加快,產熱增加。
(2)患者出現腹瀉和嘔吐等癥狀,會導致機體大量失水,造成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刺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進而引起垂體釋放______________增加,使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作用加強。
(3)嚴重的腹瀉會導致Na+丟失過多,影響神經細胞____________的產生,進而引起神經傳導受到影響,肌肉收縮無力。血鈉不足時,還會引起腦細胞水腫,產生惡心、嘔吐、乏力、頭痛、嗜睡、反應遲鈍等神經系統抑制性癥狀。血鈉不足引起腦細胞水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患者發熱的原因是流感病毒入侵后,某些免疫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可影響下丘腦中體溫調節中樞的調控作用,使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分泌增加,在其間接控制下,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細胞代謝加快,產熱增加。(2)患者出現腹瀉和嘔吐等癥狀,會導致機體大量失水,造成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刺激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進而引起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使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作用加強。(3)嚴重的腹瀉會導致Na+丟失過多,影響神經細胞動作電位(Na+內流)的產生,進而引起神經傳導受到影響,肌肉收縮無力。血鈉不足時,還會引起腦細胞水腫,產生惡心、嘔吐、乏力、頭痛、嗜睡、反應遲鈍等神經系統抑制性癥狀。血鈉不足,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水分擴散進入腦細胞內,引起腦細胞水腫。
答案:(1)體溫調節中樞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
(2)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
(3)動作電位(興奮) 血鈉不足,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水分擴散進入腦細胞內
17.下圖1為人體體溫調節部分過程示意圖,其中序號代表神經元,“+”和“-”分別表示興奮和抑制。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當外周溫覺感受器興奮之后,圖1中能檢測到動作電位的神經元有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2)圖1中虛線方框內神經元②③等主要分布于人體________(器官)中,當人處于寒冷環境中該器官中某些分泌細胞會釋放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稱),而該激素可間接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
(3)當人體劇烈運動后建議不應立即沖涼水浴,分析圖1中信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1中各神經元之間的連接部位稱為________,廣義上該結構還包括神經元與效應細胞之間以及感受細胞與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圖2是某種特化的感受器與傳入神經元之間的聯絡形式,在箭頭處施加有效刺激,興奮不能傳遞至特化的感受細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興奮在神經元之間是單向傳遞的,即只能由一個神經元的軸突傳遞到另一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據此分析圖示可知,當外周溫覺感受器興奮之后,產生的神經沖動會沿神經元①→②→③→④和⑥、①→②→⑤傳遞,因此①②③④⑤⑥均能檢測到動作電位。(2)體溫調節中樞位于下丘腦,因此圖1中虛線方框內神經元②③等主要分布于人體下丘腦中。下丘腦的某些神經分泌細胞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可通過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而間接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3)當人體劇烈運動后,機體產生的熱量急需散失,而沖涼水浴,即低溫環境刺激外周冷覺感受器,產生的興奮使機體產熱作用增強、毛細血管收縮、出汗減少,最終導致機體內熱量不能及時散出。(4)圖1中各神經元之間的連接部位稱為突觸。突觸位置釋放信號分子的是突觸前膜,特化的感受器與傳入神經元之間形成突觸,突觸前膜是特化的感受細胞的細胞膜。可見,在圖2箭頭處施加有效刺激,興奮不能傳遞至特化的感受細胞的原因是該突觸位置釋放信號分子的是特化的感受細胞。
答案:(1)①②③④⑤⑥ (2)下丘腦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3)低溫環境的刺激,使機體產熱作用增強、毛細血管收縮、出汗減少,最終導致機體內熱量不能及時散出 (4)突觸 該突觸位置釋放信號分子的是特化的感受細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州市| 靖宇县| 枣阳市| 科技| 衡山县| 合水县| 靖远县| 巫山县| 兴仁县| 平南县| 南京市| 宝鸡市| 溧阳市| 揭东县| 通道| 绥化市| 乃东县| 萝北县| 三亚市| 玛曲县| 崇义县| 荣成市| 富源县| 天等县| 察雅县| 惠来县| 汤阴县| 康平县| 西乌珠穆沁旗| 饶阳县| 偏关县| 廊坊市| 北宁市| 博客| 建瓯市| 循化| 徐汇区| 贵南县| 隆尧县| 武陟县| 丽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