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能量是以多種形式存在的,常見的能量形式有機械能、內能、電能、化學能、核能等。某智能百葉窗的葉片上貼有太陽能板,在光照時發電,給電動機供電以調節百葉窗的開合。該過程中發生的能量轉換是( )21·cn·jy·comA.電能→機械能→光能 B.光能→機能→電能C.光能→電能→機械能 D.機械能→電能→光能【答案】C【詳解】太陽能板把太陽能(光能)轉化為電能,供給電動機,轉化為機械能,調節百葉窗的開合。綜上所述此過程中發生的能量轉換與答案C一致。【出處:21教育名師】故選C。某智能百葉窗的葉片上貼有太陽能板,在光照時發電,給電動機供電以調節百葉窗的開合。該過程中發生的能量轉換是( C )A.電能→機械能→光能 B.光能→機械能→電能C.光能→電能→機械能 D.機械能→電能→光能【解析】太陽能板,在光照時發電,即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電能供給電動機,轉化為機械能,調節百葉窗的開合;故該過程中發生的能量轉換是光能→電能→機械能。1.內能含義:構成物質的大量微粒(如分子、原子、離子等)做無規則運動而具有的能,俗稱熱能。任何物質都有內能。2.物體溫度越高,內能越大;溫度越低,內能越小。3.克服摩擦做功,能使物體的內能增加。4、改變內能的兩種途徑:a.做功: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加;物體對外界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少。實質是能的形式發生了轉化。b.熱傳遞:物體吸熱,內能增加;物體放熱,內能減少。實質是內能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或者內能從同一物體的高溫部分傳遞到低溫部分的過程。能的形式未發生轉化。注意:做功和熱傳遞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5、在熱傳遞中,傳遞的能量多少叫熱量。低溫物體從外界吸收多少熱量,內能就增加多少;高溫物體向外界放出多少熱量,內能就減少多少。6、化學能是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所釋放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來做功,只有在發生化學變化的時候才釋放出來,變成內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7.化學能與內能的轉化常見吸熱反應:內能轉變為化學能大多數分解反應;大多數需要加熱或高溫條件下才能進行的反應。常見放熱反應:化學能轉變為內能燃燒;中和反應;金屬與酸反應;一般化合反應(如生石灰和水反應)。如圖都是教材中的實驗,其中為了說明“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增加”的是( )A.圖甲:手帕摩擦塑料絲后,塑料絲散開 B.圖乙:縫衣針與磁鐵摩擦后,有了磁性C.圖丙:加熱后,水蒸氣把木塞沖出試管 D.圖丁:迅速下壓活塞后,浸過乙醚的棉花燃燒【解析】A、圖甲:手帕摩擦塑料絲后,塑料絲散開,說明了為同種電荷互相排斥。故A錯誤;B、圖乙:縫衣針與磁鐵摩擦后有了磁性,說明縫衣針被磁化。故B錯誤;C、圖丙:加熱后,水蒸氣把木塞沖出試管,說明物體對外做功,物體內能減小,溫度降低,故C錯誤;D、圖丁:把活塞迅速地壓下去,浸過乙醚的棉花會燃燒,這是因為壓縮筒內空氣做功,空氣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達到了乙醚的著火點,棉花才燃燒起來,故D正確。(2022秋 南寧期中)如圖所示,在試管內裝適量的水,用橡皮塞塞住管口,用酒精燈加熱一段時間后,橡皮塞從試管口沖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酒精燃燒時將內能轉化為化學能B.酒精燃燒放出的熱量能全部被水吸收C.活塞沖出后,試管內水蒸氣內能增加D.塞子被沖出時,能量轉化情況與汽油機的做功沖程相同【答案】D【解答】解:A.酒精通過燃燒,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故A錯誤;B.酒精燃燒放出的熱量會被試管、周圍的空氣吸收一部分,不能全部被水吸收,故B錯誤;C.試管內水蒸氣將軟木塞沖出的過程中,利用內能做功,將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軟木塞機械能,水蒸氣的內能減少,故C錯誤;D.塞子被沖出時,內能轉化為機械能,能量轉化情況與汽油機的做功沖程相同,故D正確。故選:D。1.熱機是指各種利用內能做功的機械。熱機原理是將燃料的化學能轉化成內能再轉化成機械能。2.熱機的四個沖程: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排氣沖程。吸氣沖程:活塞落下,將空氣和汽油吸入氣缸。壓縮沖程:活塞升起,將汽油和空氣的混合物壓縮。做功沖程:火花點燃汽油和空氣,將活塞推下。D、排氣沖程:活塞升起,將廢氣排出。(2022秋 寒亭區期中)為使艦載機在短時間內達到起飛速度,航母上安裝了蒸汽彈射裝置,如圖所示為其簡化原理圖。氣缸內蒸汽體積膨脹對外做功,同時推動活塞,從而使艦載機獲得巨大的牽引力,彈射出去。從能量轉化角度講,蒸汽彈射裝置原理與汽油機工作的四個沖程中相似的是( )A.吸氣沖程 B.壓縮沖程 C.做功沖程 D.排氣沖程【答案】C【解答】解:氣缸內蒸汽體積膨脹,對外做功,同時推動活塞,使艦載機獲得巨大的牽引力,此過程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相當于汽油機的做功沖程。故選:C。(2022秋 仁懷市校級期中)如圖是四沖程汽油機的工作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這四個沖程的正確順序是丁→甲→乙→丙B.丙沖程存在著內能轉換成機械能的過程C.乙沖程使汽車獲得動力D.甲、乙、丙沖程是靠慣性完成的【答案】B【解答】解:甲中的兩個氣閥都關閉,活塞向上運動,所以為壓縮沖程,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第二沖程;乙中的一個氣閥打開,活塞向上運動,所以為排氣沖程,是第四沖程;丙中的兩個氣閥都關閉,活塞下運動,所以為做功沖程,是內能轉化機械能,是第三沖程;丁中的一個氣閥打開,活塞向下運動,所以為吸氣沖程,是第一沖程;A、四個沖程的正確順序是丁→甲→丙→乙,故A錯誤;B、在丙沖程中,燃料燃燒時,化學能轉化為內能,然后對外做功時內能又轉化為機械能,故B正確;C、乙沖程中沒有能量的轉化,不是使汽車獲得動力的沖程,故C錯誤;D、靠慣性完成的沖程是甲、乙、丁,故D錯誤。故選:B。1.含義:原子核是可以改變的,且在有些改變的過程中還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種能量叫做核能。2.獲得核能的途徑重核裂變:質量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轟擊下分裂成兩個新原子核,并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原子彈:根據核裂變的原理制成。輕核聚變:兩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結合成質量較大的新核,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氫彈:根據核聚變的原理制成。3.原子核的裂變和聚變都會產生一些放射性物質,如α射線、γ射線、X射線、β射線等。4.大量放射線對人畜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如:建造核電站通常要修建很厚的水泥防護層,防止放射線外泄。5.較小量的射線可以為人類做許多事。如:利用γ射線探傷;育種;放射線治療腫瘤等疾病。(2022 包頭二模)下列事例描述正確的是( )A.“華龍一號”核電站利用可控核裂變釋放能量B.“玉兔號”月球車車輪做得比較寬大是為了增大摩擦C.“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利用超聲波向地球傳遞信息D.“C919”飛機水平勻速飛行時,受到的浮力等于飛機的重力【答案】A【解答】解:A.核電站是利用可控的核裂變來釋放能量的,故A正確;B.月球車車輪做得比較寬大,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對月球表面的壓強,故B錯誤;C.“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利用電磁波向地球傳遞信息,故C錯誤;D.“C919”飛機水平勻速飛行時,受到的升力等于飛機的重力,故D錯誤;故選:A。(2022 銅仁市)科技是強國的支撐,以下所列我國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A.東漢時期《論衡》一書中所記載的“司南”,其在水平面自由靜止時長柄指向北方B.“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畢生致力于核能開發,為我國國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其中的核技術原理也應用于當代的核能發電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C.醫學專家鐘南山對新冠病毒流行病學進行科學調查,發現飛沫、氣溶膠流動會傳播病毒,強調“戴好口罩”,口罩中的熔噴布具有靜電吸附作用 【來源:21·世紀·教育·網】D.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授課中用實驗表明,太空艙中水里的乒乓球不會受到浮力作用【答案】A【解答】解:A.“司南”最早出現于我國戰國時期,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將勺放在水平光滑的“地盤”上,讓其自由轉動,在地磁場作用下靜止時,因勺柄為S極,則勺柄指向南方,勺頭指向北方,故A錯誤;www.21-cn-jy.comB.“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畢生致力于核能開發,為我國國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研究的核裂變技術也應用于當代的核能發電,故B正確;C.熔噴層通過靜電吸附病毒原理是帶電體能夠吸引輕小物體,故C正確;D.在太空這個失重的環境中,液體對放入其中的物體不會產生壓強和壓力,不存在壓力差,所以物體不受浮力,故D正確。故選:A。1.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的總量保持不變,這就是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2.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學最基本的規律。“永動機”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為它違背了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3、能量的轉化與傳遞有一定的方向性:例如熱能可以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而不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轉移到高溫物體;可燃物可以通過燃燒將化學能轉化成內能,但不可能將內能自發地轉化成化學能。4、能量利用效率和節能得關系:a.能量利用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能與總能量之比。b.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方法:減少能量浪費和損失;改進機械設備。(2022秋 市南區校級期中)下列關于能量轉化現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電熱毯通電發熱,電能轉化為內能B.電風扇工作,電能轉化為機械能C.暖瓶塞被熱氣彈開,機械能轉化為內能D.蓄電池充電,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答案】C【解答】解:A、電熱毯通電發熱,電能轉化為內能,故A正確;B、電風扇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故B正確;C、暖瓶塞被熱氣彈開,消耗了熱氣的內能,瓶塞獲得了機械能,即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C錯誤;D、蓄電池充電,電能轉化為化學能,故D正確。故選:C。(2022秋 太原期中)如圖所示,滑板車在人的助力下前行且輪子會發光,車停下來輪子就不發光。從能量轉化的角度分析輪子發光原理正確的是( )A.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再轉化為光能 B.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再轉化為光能C.機械能轉化為光能,再轉化為電能 D.光能轉化為機械能,再轉化為電能【答案】A【解答】解:人運動時具有機械能,而輪子發光需要電能,所以滑板車發光的能量轉化是: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電能再轉化為光能,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1.A、B兩物體質量相等,溫度均為15℃,甲、乙兩杯水質量相等,溫度均為55℃,現將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熱平衡后,甲杯水溫降低了4℃,乙杯水溫降低了8℃,則A、B兩種物體的比熱容之比為( )2·1·c·n·j·yA.2:3 B.3:5 C.4:9 D.1:2【解答】解:(1)物體A放入甲杯水后,它們的共同溫度為55℃﹣4℃=51℃,水放出的熱量Q放=c水m水△t水1,A吸收的熱量Q吸=cAmA△tA,不考慮熱量的損耗,則Q放=Q吸,即:c水m水△t水1=cAmA△tA,代入相關數據得:cA=×=×=×,(2)物體B放入乙杯水后,它們的共同溫度為55℃﹣8℃=47℃,水放出的熱量Q放=c水m水△t水2,B吸收的熱量Q吸=cBmB△tB,不考慮熱量的損耗,則Q放=Q吸,即c水m水△t水2=cBmB△tB,代入相關數據得:cB=×=×=×,(3)因為A、B兩物體質量相等,即mA=mB,所以 ==4:9。故選:C。2.(2022 田家庵區校級自主招生)如圖所示,彈簧一端固定于水平面上,另一端與質量為m的活塞拴接在一起,一開口向下、質量為M的氣缸與活塞一起封閉了一定質量的氣體,氣缸和活塞均是熱的良導體。若外界環境的溫度緩慢降低,則活塞將 ;氣缸將 (兩空均選填“向上移動”、“靜止不動”或“向下移動”)。【解答】解:以活塞和氣缸的整體為研究對象,彈簧受到的壓力等于氣缸和活塞的總重力,而氣缸和活塞的總重力不變,故彈簧所受的壓力不變,則彈簧的壓縮量不變,所以活塞將靜止不動;由力學知識分析得到,封閉氣體的壓強不變,外界環境的溫度緩慢降低,封閉氣體的溫度也緩慢降低,根據蓋 呂薩克定律分析得知,封閉氣體體積減小。此過程,外界對氣體做功,由此可知氣缸將向下移動。故答案為:靜止不動;向下移動。3.2016年7月26日,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如圖所示)降落在阿聯酋阿布扎比機場,完成人類首次太陽能環球飛行壯舉。這次飛行共經歷了十段航程,途徑我國重慶和南京兩個城市。整個飛行過程中,飛機依靠太陽能為平均功率10kW的電動機提供動力,首次實現晝夜飛行而不耗費一滴燃油,成功地向人們傳播了新能源理念。某日,日照持續15h,白天高效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E的25%轉化為電能,若其中一部分電能全部為電動機提供動力,另一部分電能全部給超輕薄鋰離子電池充電,其充電效率為90%.夜間飛行時,如果鋰離子電池將儲備的能量全部釋放,為電動機提供動力。(1)求飛機上的電動機工作一天消耗的電能W;(2)求太陽能電池板提供給鋰離子電池充電的電能W充;(3)若每秒每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接收太陽輻射的功率為250W,則覆蓋在飛機表面的太陽能電池板面積S至少為多少?(保留一位小數)【解答】解:(1)由P=可得,飛機上的電動機工作一天消耗的電能:W=Pt=10kW×24h=240kW h;(2)飛機夜間飛行的時間:t′=24h﹣15h=9h,夜間飛行時消耗的電能:W夜=Pt′=10kW×9h=90kW h,由η=×100%可得,太陽能電池板提供給鋰離子電池充電的電能:W充===100kW h;(3)白天飛行時電動機消耗的電能:W白=Pt″=10kW×15h=150kW h飛機獲得的總電能:W電=W白+W充=150kW h+100kW h=250kW h,由η=×100%可得,飛機獲得的太陽能:E===1000kW h=3.6×109J,由E=PSt可得,覆蓋在飛機表面的太陽能電池板面積:S==≈266.7m2。答:(1)飛機上的電動機工作一天消耗的電能為240kW h;(2)太陽能電池板提供給鋰離子電池充電的電能為100kW h;(3)覆蓋在飛機表面的太陽能電池板面積S至少為266.7m2。1.(2022 鄂爾多斯)我國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的成功運行,標志著中國離“人造太陽”的夢想又近了一步。下列關于“人造太陽”對核能的利用,說法正確的是( )2-1-c-n-j-yA.核能屬于可再生能源B.核能屬于一次能源C.“人造太陽”利用了鈾核分裂釋放的能量D.“人造太陽”是利用氫核的鏈式反應來工作的【解答】解:A、核能消耗后,不可能在短期內從自然界得到補充,故它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錯誤;B、核能是可以從自然界直接獲取的能源,而不改變其基本形態,所以它是一次能源,故B正確;CD、“中國環流器二號M“是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它是利用氫核聚變釋放的能量來工作的,鏈式反應是重核裂變的一種反應形式,所以“人造太陽”不是利用氫核的鏈式反應來工作的,故CD錯誤。21教育網故選:B。2.(2022 貴陽)如圖所示,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在可控核聚變(人造太陽)上取得重大突破。核聚變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是( )【來源:21cnj*y.co*m】A.核能 B.動能 C.機械能 D.重力勢能【解答】解:核聚變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是核能。故BCD錯誤,A正確。故選:A。3.(2022 日照)喜歡思考的小明用塑料礦泉水瓶子進行了如下游戲探究:瓶中留有少量水,蓋上瓶蓋(如圖甲);扭轉瓶子(如圖乙);輕輕扭動瓶蓋,瓶蓋被瓶內的氣體沖出,同時瓶內出現白霧(如圖丙)。圖乙和圖丙所示的過程,分別與四沖程內燃機連續的兩個沖程相似,這兩個沖程是(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A.吸氣沖程和壓縮沖程 B.壓縮沖程和做功沖程C.做功沖程和排氣沖程 D.壓縮沖程和排氣沖程【解答】解:如圖乙,扭轉瓶子時,小明施加的外力壓縮瓶內的氣體,是機械能轉化為內能,這一過程與四沖程內燃機的壓縮沖程相似;當瓶蓋被瓶內的氣體沖出時,是瓶內氣體對瓶蓋做功,內能轉化為機械能,這一過程與四沖程內燃機的做功沖程相似。所以A、C、D都錯,B正確。故選:B。4.(2022 遵義)今年端午節期間,某同學一家駕駛小汽車從遵義城區前往赤水探親,全程250km,用時約3.25h,該小汽車全程的平均速度約 km/h(計算結果保留整數);該小汽車的發動機是汽油機,汽油機工作時主要通過 方式改變氣缸內氣體的內能。【解答】解:小汽車的平均速度v==;汽油機壓縮沖程中,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氣缸內氣體的內能。故答案為:77;做功。5.(2022 聊城)食物也是一種“燃料”,釋放化學能的過程不斷地發生在人體內,提供細胞組織所需的能量。人體攝入的能量(營養師常稱之為熱量)過多或過少,都有損于健康。21·世紀*教育網(1)某種油炸食品,每100g可提供的能量約為1.26×106J,假設這些能量全部被質量為5kg、溫度為25℃的水吸收,可使這些水的溫度升高到多少攝氏度?[c水=4.2×103J/(kg ℃)](2)如果上述這些能量全部用于克服重力做功,則能把多少千克的物體提升10m?(g取10N/kg)【解答】解:(1)每100g這種油炸食品可提供的能量約為1.26×106J,假設這些能量全部被水吸收,則Q吸=1.26×106J,根據公式Q吸=c水m(t﹣t0),則水升高到的溫度t=+t0=+25℃=85℃。(2)如果上述這些能量全部用于克服重力做功,則W=1.26×106J,根據W=Gh=mgh得==1.26×104kg。答:(1)某種油炸食品,每100g可提供的能量約為1.26×106J,假設這些能量全部被質量為5kg、溫度為25℃的水吸收,可使這些水的溫度升高到85攝氏度;(2)如果上述這些能量全部用于克服重力做功,則能把1.26×104千克的物體提升10m。1.(2022 鼓樓區校級模擬)王亞平在空間站演示了如圖所示的水油分離實驗,她將裝有水和油的瓶子搖晃多次后,水和油均勻地混在了一起。然后再用繩子系住瓶子,讓瓶子做勻速圓周運動,將水油分離開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1*cnjy*comA.水和油均勻混合在一起,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B.空間站中,混合后水油靜置不分離,是由于水油的密度相同了C.在地球上,混合后的水油靜置后就能分離,原因是水油重力不同D.空間站中,若瓶子做勻速圓周運動時繩子突然斷了,瓶子將勻速直線運動【解答】解:(1)水和油均勻混合在一起是由于外力作用,不能說明分子做無規則運動,故A錯誤。(2)水和油的密度不同,故B錯誤。(3)在地球上,混合后的水油靜置后就能分離是它們的密度不同導致的,故C錯誤。(4)繩子斷后,瓶子由于慣性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正確。2.(2022 唐河縣三模)如圖所示,是習近平主席在祖國邊疆的阿爾山冒著零下30多℃的嚴寒、頂風踏雪慰問在邊防線上巡邏執勤的官兵。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零下30多℃的積雪因溫度太低,所以它沒有內能了B.戰士們防寒面罩上的霜花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需要放熱C.習主席和戰士說話時嘴里哈出的“白氣”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D.該地區冬季氣溫比沿海地區低是因為這里多山石,而山石的比熱容比水的比熱容小【解答】解:A、零下30多℃的積雪雖然溫度很低,但仍然具有內能,故A錯誤;B、霜花是戰士呼出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需要放熱,故B正確;C、習主席和戰士說話時嘴里呵出的“白氣”是水蒸氣的液化現象,需要放熱,故C正確;D、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山石的比熱容比水的比熱容小,相同質量的水和石塊比較,在同樣放熱的情況下,石塊的溫度降低的多,故D正確。21cnjy.com故選:A。3.(2022 隴縣三模)關于分子熱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B.冰的分子不做無規則運動,處于靜止狀態C.分子是由原子構成,原子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D.鐵塊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子間沒有間隙【解答】解:A、分子間同時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A正確;B、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冰的分子也做無規則運動,故B錯誤;C、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構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故C錯誤;D、鐵塊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子間有斥力,故D錯誤。故選:A。4.(2022 亭湖區二模)如圖所示,小明將礦泉水瓶瓶蓋擰緊后,然后將瓶身下半部向一個方向扭轉,并用手指輕旋瓶蓋,只聽“嘭”的一聲,瓶蓋應聲而出,瓶中出現濃濃的“霧氣”。“瓶蓋應聲而出”這一過程中,能量轉化方式類似于汽油機的( )A.吸氣沖程 B.壓縮沖程 C.做功沖程 D.排氣沖程【解答】解:小明將礦泉水瓶瓶蓋擰緊后,然后將瓶身下半部向一個方向扭轉,并用手指輕旋瓶蓋,只聽“嘭”的一聲,瓶蓋應聲而出,瓶中出現濃濃的“霧氣”。“瓶蓋應聲而出”這一過程中,瓶內氣體對瓶蓋做功,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在熱機的四個沖程中,做功沖程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與此過程能量轉化相同。21*cnjy*com故選:C。5.(2022 漣水縣模擬)如圖在一端封閉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后,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滿,封閉管口。將玻璃管反復翻轉,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與水的總體積變小。這個實驗事實主要說明( )A.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B.分子之間存在斥力C.分子之間存在引力D.分子間有空隙【解答】解:因為分子間存在著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別進入了對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總體積變小了。故選:D。6.(2022 合肥三模)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如圖是載人飛船發射時的情景,為避免對發射臺的破壞,在發射臺下建造了一個巨大的水池,它是利用水的 的特性和水汽化時吸收大量的熱量來降低發射臺的溫度。【解答】解: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收的熱量多,起到對發射臺的降溫作用;同時水汽化時會吸收大量的熱,從而降低發射臺的溫度。故答案為:比熱容大。7.(2022 廣饒縣三模)2017年12月7日,第九屆“一帶一路”中國核電前沿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辦,此次論壇推動了我國核電行業發展。核電站是利用原子核發生 (選填“核聚變”或“核裂變”)釋放能量來發電,核能屬于 (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解答】解:核電站是利用核裂變來發電的;核能會越用越少,不能在短期內從自然界得到補充,則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答案為:核裂變;不可再生。8.(2022 亭湖區二模)如圖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質吸熱升溫的現象”實驗裝置,小華用兩個相同的容器(用虛線框表示)分別裝入質量相等的A、B兩種液體,用相同的裝置加熱。(1)進行實驗前需要按照 (選填“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順序組裝器材,在確定鐵圈和石棉網位置時 (選填“需要”、“不需要”)點燃酒精燈。實驗中除了圖中使用的實驗器材以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有秒表和 。(2)兩種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可通過 (選填“液體升高的溫度”或“加熱時間”)比較。(3)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分析圖像可知:質量相等的A和B兩種液體,在升高相同溫度時, (選填“A”或“B”)吸收的熱量較多,所以 (選填“A”或“B”)升溫本領較弱。(4)若加熱過程中無熱量損失,則A、B兩種液體的比熱容之比cA:cB= 。【解答】解:(1)實驗時要用溫度計的外焰加熱,因此需要先根據外焰的高度確定石棉網的高度,再調整燒杯和溫度計的位置,故實驗裝置的組裝順序應為自下而上;調整鐵圈確定其高度時,需要點燃酒精燈;由比較吸熱能力的2種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質的質量相同,所以此實驗還需要天平;(2)根據轉換法,兩種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可通過加熱時間比較;(3)根據如圖乙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象知,溫度從10℃升高到30℃時,A加熱時間長,A吸熱多,故A的吸熱能力強,B的吸熱能力弱;根據圖乙數據可知,吸收相同的熱量,A升溫慢,所以A的升溫能力弱;(4)從10℃升高到30℃,A的加熱時間是B的兩倍,A吸收的熱量是B的二倍,根據c=可知,故A的比熱容為B的比熱容的2倍,即液體A的比熱容與液體B的比熱容之比為2:1。【版權所有:21教育】故答案為:(1)自下而上;需要;天平;(2)加熱時間;(3)A;A;(4)2:1。9.(2022 博望區二模)一輛汽車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線運動,其v t圖像如圖,在第10s時速度達到20m/s,通過的路程為120m,設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所受阻力不變,大小為f=4×103N,求:(1)在0~10s內汽車的平均速度;(2)在0~10s內汽車發動機產生的牽引力所做的功;(3)若發動機的效率為30%,則在0~10s內,需要燃燒多少克的汽油(已知汽油的熱值為5×107J/kg,結果保留兩位小數)。【解答】解:(1)在0~10s內汽車的平均速度:v===12m/s;(2)據圖可知,汽車勻速直線運動時,牽引力與阻力是一對平衡力,即F=f,汽車行駛時的功率為:P===Fv′=fv′=4×103N×20m/s=8×104W,在0~10s內汽車發動機產生的牽引力所做的功:W=Pt=8×104W×10s=8×105J;(3)由η=可得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Q放==≈2.67×106J,由Q放=mq可得需要燃燒汽油的質量:m==≈0.05333kg=53.33g。答:(1)在0~10s內汽車的平均速度為12m/s;(2)在0~10s內汽車發動機產生的牽引力所做的功為8×105J;(3)需要燃燒汽油的質量為53.33g。10.(2022 溫州模擬)小明在項目化學習中,對學校太陽能熱水器展開研究。(1)太陽核心處溫度很高,是由于大量氫原子 (填“核聚變”或“核裂變”)反應變成氫原子,釋放巨大能量。www-2-1-cnjy-com(2)當太陽光線與太陽能熱水器垂直時效果最好。如圖所示,為了達到最好的集熱效果,從夏季進入冬季時可以將圖中的α逐漸 (選填“變大”或“變小”)。(3)太陽能熱水器接收陽光垂直照射的面積是2m2,每平方米每秒接收到的太陽能為1000J,熱水器中水的質量為100kg,垂直照射7min,水的比熱為4.2×103J/(kg ℃)。若不計一切熱量損失,水溫可以升高 2 ℃。【解答】解:(1)太陽內部的核反應是核聚變;(2)冬季太陽光與水平面的夾角變小,為了達到更好的集熱效果,要使太陽光線與太陽能熱水器垂直,所以可以把支架調高一點,即把圖中的α逐漸變大;(3)太陽能熱水器接收的太陽能:E=7×60s×2m2×1000J/(s m2)=8.4×105J;不計熱損失,則Q吸=E=8.4×105J;由Q吸=cmΔt可知,水升高的溫度:Δt===2℃。故答案為:(1)核聚變;(2)變大;(3)2。專題26 內能、核能、能量守恒與轉化課題1思維導圖 自主學習區課題2考點管理 明確考點分布歸類探究1、能的多種形式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1變式演練1歸類探究2、內能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2變式演練2歸類探究3、熱機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3變式演練3歸類探究4、核能的利用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4變式演練4歸類探究5、能量的轉化與守恒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5變式演練5課題3.走進重高 命題規律分析課題4.課堂練習 提升解題能力課題5.限時集訓 點拔拓展延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能量是以多種形式存在的,常見的能量形式有機械能、內能、_______、化學能、_______等。某智能百葉窗的葉片上貼有太陽能板,在光照時發電,給電動機供電以調節百葉窗的開合。該過程中發生的能量轉換是( )21·cn·jy·comA.電能→機械能→光能 B.光能→機能→電能C.光能→電能→機械能 D.機械能→電能→光能某智能百葉窗的葉片上貼有太陽能板,在光照時發電,給電動機供電以調節百葉窗的開合。該過程中發生的能量轉換是( )A.電能→機械能→光能 B.光能→機械能→電能C.光能→電能→機械能 D.機械能→電能→光能1.內能含義:構成物質的大量微粒(如分子、原子、離子等)做__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俗稱熱能。______________都有內能。2.物體溫度_______,內能_______;溫度越低,內能越小。3.克服摩擦做功,能使物體的內能增加。4、改變內能的兩種途徑:a.做功: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_______;物體對外界做功,物體的內能_______。實質是能的形式發生了轉化。b.熱傳遞:物體吸熱,內能_______;物體放熱,內能_______。實質是內能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或者內能從同一物體的高溫部分_______到低溫部分的過程。能的形式未發生轉化。注意:做功和熱傳遞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_______的。5、在熱傳遞中,傳遞的能量多少叫_______。低溫物體從外界吸收多少熱量,內能就_______多少;高溫物體向外界放出多少熱量,內能就_______多少。6、化學能是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所釋放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來做功,只有在發生______________的時候才釋放出來,變成內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7.化學能與內能的轉化常見吸熱反應:_______轉變為化學能大多數分解反應;大多數需要加熱或高溫條件下才能進行的反應。常見放熱反應:化學能轉變為內能燃燒;中和反應;金屬與酸反應;一般化合反應(如生石灰和水反應)。如圖都是教材中的實驗,其中為了說明“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增加”的是( )圖甲:手帕摩擦塑料絲后,塑料絲散開B.圖乙:縫衣針與磁鐵摩擦后,有了磁性C.圖丙:加熱后,水蒸氣把木塞沖出試管D.圖丁:迅速下壓活塞后,浸過乙醚的棉花燃燒(2022秋 南寧期中)如圖所示,在試管內裝適量的水,用橡皮塞塞住管口,用酒精燈加熱一段時間后,橡皮塞從試管口沖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酒精燃燒時將內能轉化為化學能B.酒精燃燒放出的熱量能全部被水吸收C.活塞沖出后,試管內水蒸氣內能增加D.塞子被沖出時,能量轉化情況與汽油機的做功沖程相同1.熱機是指各種利用內能做功的機械。熱機原理是將燃料的_______轉化成內能再轉化成_______。2.熱機的四個沖程:吸氣沖程,_______沖程,_______沖程,_______沖程。吸氣沖程:活塞落下,將空氣和汽油吸入氣缸。壓縮沖程:活塞升起,將汽油和空氣的混合物壓縮。做功沖程:火花點燃汽油和空氣,將活塞推下。D、排氣沖程:活塞升起,將廢氣排出。(2022秋 寒亭區期中)為使艦載機在短時間內達到起飛速度,航母上安裝了蒸汽彈射裝置,如圖所示為其簡化原理圖。氣缸內蒸汽體積膨脹對外做功,同時推動活塞,從而使艦載機獲得巨大的牽引力,彈射出去。從能量轉化角度講,蒸汽彈射裝置原理與汽油機工作的四個沖程中相似的是( )A.吸氣沖程 B.壓縮沖程 C.做功沖程 D.排氣沖程(2022秋 仁懷市校級期中)如圖是四沖程汽油機的工作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這四個沖程的正確順序是丁→甲→乙→丙B.丙沖程存在著內能轉換成機械能的過程C.乙沖程使汽車獲得動力D.甲、乙、丙沖程是靠慣性完成的1.含義:原子核是可以改變的,且在有些改變的過程中還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種能量叫做核能。2.獲得核能的途徑重核裂變:質量較大的原子核在中子轟擊下分裂成兩個新原子核,并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原子彈:根據_______的原理制成。輕核聚變:兩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結合成質量較大的新核,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氫彈:根據_______的原理制成。3.原子核的裂變和聚變都會產生一些放射性物質,如α射線、γ射線、X射線、β射線等。4.大量放射線對人畜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如:建造核電站通常要修建很厚的水泥防護層,防止放射線外泄。5.較小量的射線可以為人類做許多事。如:利用γ射線探傷;育種;放射線治療腫瘤等疾病。(2022 包頭二模)下列事例描述正確的是( )A.“華龍一號”核電站利用可控核裂變釋放能量B.“玉兔號”月球車車輪做得比較寬大是為了增大摩擦C.“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利用超聲波向地球傳遞信息D.“C919”飛機水平勻速飛行時,受到的浮力等于飛機的重力(2022 銅仁市)科技是強國的支撐,以下所列我國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A.東漢時期《論衡》一書中所記載的“司南”,其在水平面自由靜止時長柄指向北方B.“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畢生致力于核能開發,為我國國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其中的核技術原理也應用于當代的核能發電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C.醫學專家鐘南山對新冠病毒流行病學進行科學調查,發現飛沫、氣溶膠流動會傳播病毒,強調“戴好口罩”,口罩中的熔噴布具有靜電吸附作用 【來源:21·世紀·教育·網】D.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授課中用實驗表明,太空艙中水里的乒乓球不會受到浮力作用1.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_______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_______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學最基本的規律。“永動機”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為它違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量的轉化與傳遞有一定的_______:例如熱能可以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而不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轉移到高溫物體;可燃物可以通過燃燒將化學能轉化成內能,但不可能將內能自發地轉化成化學能。4、能量利用效率和節能得關系:a.能量利用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能與總能量之比。b.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方法:減少能量浪費和損失;改進機械設備。(2022秋 市南區校級期中)下列關于能量轉化現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電熱毯通電發熱,電能轉化為內能B.電風扇工作,電能轉化為機械能C.暖瓶塞被熱氣彈開,機械能轉化為內能D.蓄電池充電,電能轉化為化學能(2022秋 太原期中)如圖所示,滑板車在人的助力下前行且輪子會發光,車停下來輪子就不發光。從能量轉化的角度分析輪子發光原理正確的是( )A.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再轉化為光能 B.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再轉化為光能C.機械能轉化為光能,再轉化為電能 D.光能轉化為機械能,再轉化為電能1.A、B兩物體質量相等,溫度均為15℃,甲、乙兩杯水質量相等,溫度均為55℃,現將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熱平衡后,甲杯水溫降低了4℃,乙杯水溫降低了8℃,則A、B兩種物體的比熱容之比為( )2·1·c·n·j·yA.2:3 B.3:5 C.4:9 D.1:22.(2022 田家庵區校級自主招生)如圖所示,彈簧一端固定于水平面上,另一端與質量為m的活塞拴接在一起,一開口向下、質量為M的氣缸與活塞一起封閉了一定質量的氣體,氣缸和活塞均是熱的良導體。若外界環境的溫度緩慢降低,則活塞將 ;氣缸將 (兩空均選填“向上移動”、“靜止不動”或“向下移動”)。3.2016年7月26日,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如圖所示)降落在阿聯酋阿布扎比機場,完成人類首次太陽能環球飛行壯舉。這次飛行共經歷了十段航程,途徑我國重慶和南京兩個城市。整個飛行過程中,飛機依靠太陽能為平均功率10kW的電動機提供動力,首次實現晝夜飛行而不耗費一滴燃油,成功地向人們傳播了新能源理念。某日,日照持續15h,白天高效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E的25%轉化為電能,若其中一部分電能全部為電動機提供動力,另一部分電能全部給超輕薄鋰離子電池充電,其充電效率為90%.夜間飛行時,如果鋰離子電池將儲備的能量全部釋放,為電動機提供動力。(1)求飛機上的電動機工作一天消耗的電能W;(2)求太陽能電池板提供給鋰離子電池充電的電能W充;(3)若每秒每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接收太陽輻射的功率為250W,則覆蓋在飛機表面的太陽能電池板面積S至少為多少?(保留一位小數)1.(2022 鄂爾多斯)我國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的成功運行,標志著中國離“人造太陽”的夢想又近了一步。下列關于“人造太陽”對核能的利用,說法正確的是( )2-1-c-n-j-yA.核能屬于可再生能源B.核能屬于一次能源C.“人造太陽”利用了鈾核分裂釋放的能量D.“人造太陽”是利用氫核的鏈式反應來工作的2.(2022 貴陽)如圖所示,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在可控核聚變(人造太陽)上取得重大突破。核聚變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是( )【來源:21cnj*y.co*m】A.核能 B.動能 C.機械能 D.重力勢能3.(2022 日照)喜歡思考的小明用塑料礦泉水瓶子進行了如下游戲探究:瓶中留有少量水,蓋上瓶蓋(如圖甲);扭轉瓶子(如圖乙);輕輕扭動瓶蓋,瓶蓋被瓶內的氣體沖出,同時瓶內出現白霧(如圖丙)。圖乙和圖丙所示的過程,分別與四沖程內燃機連續的兩個沖程相似,這兩個沖程是(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A.吸氣沖程和壓縮沖程 B.壓縮沖程和做功沖程C.做功沖程和排氣沖程 D.壓縮沖程和排氣沖程4.(2022 遵義)今年端午節期間,某同學一家駕駛小汽車從遵義城區前往赤水探親,全程250km,用時約3.25h,該小汽車全程的平均速度約 km/h(計算結果保留整數);該小汽車的發動機是汽油機,汽油機工作時主要通過 方式改變氣缸內氣體的內能。5.(2022 聊城)食物也是一種“燃料”,釋放化學能的過程不斷地發生在人體內,提供細胞組織所需的能量。人體攝入的能量(營養師常稱之為熱量)過多或過少,都有損于健康。21·世紀*教育網(1)某種油炸食品,每100g可提供的能量約為1.26×106J,假設這些能量全部被質量為5kg、溫度為25℃的水吸收,可使這些水的溫度升高到多少攝氏度?[c水=4.2×103J/(kg ℃)](2)如果上述這些能量全部用于克服重力做功,則能把多少千克的物體提升10m?(g取10N/kg)1.(2022 鼓樓區校級模擬)王亞平在空間站演示了如圖所示的水油分離實驗,她將裝有水和油的瓶子搖晃多次后,水和油均勻地混在了一起。然后再用繩子系住瓶子,讓瓶子做勻速圓周運動,將水油分離開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1*cnjy*comA.水和油均勻混合在一起,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B.空間站中,混合后水油靜置不分離,是由于水油的密度相同了C.在地球上,混合后的水油靜置后就能分離,原因是水油重力不同D.空間站中,若瓶子做勻速圓周運動時繩子突然斷了,瓶子將勻速直線運動2.(2022 唐河縣三模)如圖所示,是習近平主席在祖國邊疆的阿爾山冒著零下30多℃的嚴寒、頂風踏雪慰問在邊防線上巡邏執勤的官兵。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零下30多℃的積雪因溫度太低,所以它沒有內能了B.戰士們防寒面罩上的霜花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需要放熱C.習主席和戰士說話時嘴里哈出的“白氣”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D.該地區冬季氣溫比沿海地區低是因為這里多山石,而山石的比熱容比水的比熱容小3.(2022 隴縣三模)關于分子熱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B.冰的分子不做無規則運動,處于靜止狀態C.分子是由原子構成,原子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D.鐵塊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子間沒有間隙4.(2022 亭湖區二模)如圖所示,小明將礦泉水瓶瓶蓋擰緊后,然后將瓶身下半部向一個方向扭轉,并用手指輕旋瓶蓋,只聽“嘭”的一聲,瓶蓋應聲而出,瓶中出現濃濃的“霧氣”。“瓶蓋應聲而出”這一過程中,能量轉化方式類似于汽油機的( )A.吸氣沖程 B.壓縮沖程 C.做功沖程 D.排氣沖程5.(2022 漣水縣模擬)如圖在一端封閉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后,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滿,封閉管口。將玻璃管反復翻轉,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與水的總體積變小。這個實驗事實主要說明( )A.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B.分子之間存在斥力C.分子之間存在引力D.分子間有空隙6.(2022 合肥三模)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如圖是載人飛船發射時的情景,為避免對發射臺的破壞,在發射臺下建造了一個巨大的水池,它是利用水的 的特性和水汽化時吸收大量的熱量來降低發射臺的溫度。7.(2022 廣饒縣三模)2017年12月7日,第九屆“一帶一路”中國核電前沿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辦,此次論壇推動了我國核電行業發展。核電站是利用原子核發生 (選填“核聚變”或“核裂變”)釋放能量來發電,核能屬于 (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8.(2022 亭湖區二模)如圖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質吸熱升溫的現象”實驗裝置,小華用兩個相同的容器(用虛線框表示)分別裝入質量相等的A、B兩種液體,用相同的裝置加熱。(1)進行實驗前需要按照 (選填“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順序組裝器材,在確定鐵圈和石棉網位置時 (選填“需要”、“不需要”)點燃酒精燈。實驗中除了圖中使用的實驗器材以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有秒表和 。(2)兩種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可通過 (選填“液體升高的溫度”或“加熱時間”)比較。(3)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分析圖像可知:質量相等的A和B兩種液體,在升高相同溫度時, (選填“A”或“B”)吸收的熱量較多,所以 (選填“A”或“B”)升溫本領較弱。(4)若加熱過程中無熱量損失,則A、B兩種液體的比熱容之比cA:cB= 。9.(2022 博望區二模)一輛汽車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線運動,其v t圖像如圖,在第10s時速度達到20m/s,通過的路程為120m,設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所受阻力不變,大小為f=4×103N,求:(1)在0~10s內汽車的平均速度;(2)在0~10s內汽車發動機產生的牽引力所做的功;(3)若發動機的效率為30%,則在0~10s內,需要燃燒多少克的汽油(已知汽油的熱值為5×107J/kg,結果保留兩位小數)。10.(2022 溫州模擬)小明在項目化學習中,對學校太陽能熱水器展開研究。(1)太陽核心處溫度很高,是由于大量氫原子 (填“核聚變”或“核裂變”)反應變成氫原子,釋放巨大能量。www-2-1-cnjy-com(2)當太陽光線與太陽能熱水器垂直時效果最好。如圖所示,為了達到最好的集熱效果,從夏季進入冬季時可以將圖中的α逐漸 (選填“變大”或“變小”)。(3)太陽能熱水器接收陽光垂直照射的面積是2m2,每平方米每秒接收到的太陽能為1000J,熱水器中水的質量為100kg,垂直照射7min,水的比熱為4.2×103J/(kg ℃)。若不計一切熱量損失,水溫可以升高 ℃。專題26 內能、核能、能量守恒與轉化課題1思維導圖 自主學習區課題2考點管理 明確考點分布歸類探究1、能的多種形式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1變式演練1歸類探究2、內能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2變式演練2歸類探究3、熱機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3變式演練3歸類探究4、核能的利用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4變式演練4歸類探究5、能量的轉化與守恒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5變式演練5課題3.走進重高 命題規律分析課題4.課堂練習 提升解題能力課題5.限時集訓 點拔拓展延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初中科學培優講義(word版 含答案)專題26 內能、核能、能量守恒與轉化(原卷版).doc 初中科學培優講義(word版 含答案)專題26 內能、核能、能量守恒與轉化(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