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9張PPT)*http://www.21cnjy.com/(微視頻)初中化學同步教學知識講解課題3 元素指教老師:呂書生一、元素——一百多種元素組成世界萬物。(一)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1、宏觀認識:例如:蛋殼、貝殼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鈣,而碳酸鈣是由碳、氧、鈣這三種元素組成的。再如:氧氣、二氧化碳的組成和性質不同,但它們都含有氧元素。2、微觀解釋:CO2碳原子、氧原子O2氧原子這兩種分子中氧原子的原子核內都含有8個質子,即核電荷數為8。化學上將質子數為8(即核電荷數為8)的所有的氧原子總稱為氧元素質子數都是6中子數分別為:6、7、8碳-12(12C)碳-14(14C)碳-13(13C)它們的質子數都是12,屬于碳元素它們的質子數都是1,屬于氫元素以下是三種氫原子:氕原子核中只有一個質子沒有中子氘原子核中有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氚原子核中有一個質子和兩個中子(二)元素1、定義:具有相同質子數(或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2、三要素:(1)質子數(或核電荷數)為判斷標準,與中子數、電子數無關。例如:氕、氘、氚是氫的三種原子,質子數都是1,中子數分別是0、1、2;再如金屬鈉和氯化鈉中的鈉原子核外電子數分別是11和10,但質子數都是11。(2)一類原子:原子結構中質子數相同的中子數可能不同。(3)總稱:元素只有種類沒有個數。例如:不能說2個氫元素、1個氧元素。3、不同元素的本質區別:質子數(或核電荷數)不同。4、在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原子的種類不變,元素也不會改變。例如:過氧化氫 水+氧氣過氧化氫分子分解生成水分子和氧分子,分子的種類變了,而原子的種類不變,故元素種類也不變。(三)地殼和生物細胞中的元素1、地殼中各種元素的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硅、鋁。2、生物細胞中各種元素的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氫、氮、鈣等。(四)多種多樣的物質及其組成1、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由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2、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其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特別是最外層電子的數目有關。3、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氧氣、氫氣、水、二氧化碳、氨等。4、由原子構成的物質有:鐵、汞、金剛石等。5、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有:硫酸銅、氯化鈉等。例如: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由氧分子構成;鐵是由鐵元素組成,由鐵原子構成;氯化鈉是由鈉元素和氯元素組成,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二、元素符號1、國際規定:用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大寫來表示該元素。2、書寫原則:(1)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2)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例如:3、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CANamG鈣銀鈉鎂ag√×××宏觀含義:元素符號表示一種元素;微觀含義:還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例如:元素符號O表示的意義1、表示氧元素2、表示一個氧原子說明:2O表示2個氧原子;O2中的“2”表示一個氧分子由2個氧原子構成。金屬元素:“钅”及汞(常溫下是液態)非金屬元素“石”固態非金屬“氣”氣態非金屬“氵”液態非金屬稀有氣體元素:氦氖氬氪氙氡三、元素分類:四、元素周期表簡介1、結構:元素周期表共有7個橫行,18個縱行。每一橫行叫做一個周期,從1 ~ 7共7個周期;每一個縱行叫做一個族,7個主族(從Ⅰ A ~ Ⅶ A),7個副族(從Ⅰ B ~ Ⅶ B);8,9,10三個縱行共同組成一個族即ⅤⅢ;第18縱行是0族。2、原子序數: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電荷數遞增的順序給元素編了號,叫做原子序數。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電子數3、元素分類:淡紫色的是金屬元素,淺黃色的是非金屬元素。4、每周期開頭的是金屬元素,靠近尾部的是非金屬元素,結尾的是稀有氣體元素。O氧816.00原子序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核電荷數(質子數)5、單元格信息:原子序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元素分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題3 元素.mp4 (微視頻)初中化學同步教學知識講解:課題3 元素.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