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舟山市2022-2023學年金衢山五校聯盟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聯考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試題卷親愛的考生:歡迎參加考試!請你認真審題,仔細答題,發揮最佳水平,答題時,請注意以下幾點:1.全卷共10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2.答案必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無效。第I卷(選擇題)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如下圖所示建筑物是世界著名歷史遺跡之一,它反映的是古代( )A.西亞文明 B.埃及文明 C.印度文明 D.中國文明2.歌德曾說過:建筑是凝固的音樂。除了承載藝術之外,它也是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的縮影。下列建筑物中,集中體現了古希臘建筑風格的是( )A. B.C. D.3.“史論結合,論從史出”是歷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結論與史實之間邏輯關系最為嚴謹的是( )史實 結論A. 斯巴達克起義 羅馬帝國開始走向分裂B. 丕平獻土 擴大了伊斯蘭教的影響C. 禹傳位給兒子啟 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D. 雅典公民享有各種權利 雅典民主制是全面的民主4.第一次世界大戰產生的后果是( )①大大削弱了帝國主義的力量②改變了帝國主義的性質③解決了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④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日本是中國的近鄰,兩國之間“一衣帶水”、“一葦可航”。古代時期,日本的發展長期落后于中國。公元7世紀中期,日本仿效中國的制度,進行了大化改新,把日本歷史推入了一個新時代,這里的“新時代”最主要體現在( )A.改革后不久,日本歷史進入奈良時代 B.改革后,大和正式改名為日本國C.改革后,日本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D.武士階層的出現6.世界三大宗教給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且風格迥異的建筑文化。下列圖片的建筑與三大宗教有關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7.古代阿拉伯人創造了璀璨的文明。下列屬于古代阿拉伯人成就的是( )①創立伊斯蘭教 ②發明阿拉伯數字 ③創立代數學 ④創作《天方夜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下列關于基督教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有( )①誕生于公元前1世紀 ②在羅馬共和國的殘暴統治下誕生③認為耶穌是“救世主” ④誕生于亞洲西部的巴勒斯坦地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以下表格是17-19世紀歐洲和中國大事年表。以下關于中國與歐洲的判斷正確的是( )中國 歐洲1380年朱元璋廢丞相 1649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斷頭臺1729年始設軍機處,文字獄盛行 1792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①中國疆域在不斷擴大 ②歐洲資產階級革命不斷興起③中國君主專制制度被強化 ④歐洲開始了文藝復興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馬克思、恩格斯撰寫《共產黨宣言》時,預言資本主義死期將近。但是過了近半個世紀后,恩格斯在他生前的最后一篇文章中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寫道:“過去的判斷是不對的,19世紀中葉歐洲大陸的社會經濟還遠沒有成熟到可以鏟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程度,資本主義還有很強的‘擴展能力’。”不符合恩格斯這一論斷的是( )A.巴黎公社失敗 B.美國爆發內戰,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C.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 D.十月革命的爆發11.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2年新年賀詞中提到,經過一代代接續努力,以前貧困的人們,現在也能吃飽肚子、穿暖衣裳,有學上、有房住、有醫保。全面小康、擺脫貧困是我們黨給人民的交代,也是對世界的貢獻。中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過上了幸福生活。下列關于改革開放認識正確的是( )A.改革開放引領全體人民朝著同步富裕方向邁進B.改革開放使中國成為影響世界經濟增長的核心力量C.改革開放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根本目標 D.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12.某中學舉辦以“喜迎二十大,筑夢新征程”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小林在演講稿中寫道:“改革開放前,我家五代居陋室,收入只夠解決溫飽。改革開放后,住進寬敞房,冰箱、電腦樣樣全……”下列最適合他演講的標題是( )A.改革開放富民路,黨的恩情永不忘 B.經濟總量創新高,綜合國力大提高C.改革開放為中心,人民生活奔小康 D.文化建設譜新篇,引領世界新發展13.2012年至今,人民海軍進入“三航母時代”(見下圖)。三艘航母下水入列的先后順序是( )福建艦;山東艦;遼寧艦B.山東艦;遼寧艦;福建艦C.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D.山東艦;福建艦;遼寧艦14.“了不起!過去十年,中國大不同!”2022年5月12日,中宣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下面是小李根據發布會內容制作的柱狀圖。由上圖可見( )①這是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十年 ②這是我國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的十年③這是我國深刻地影響著世界的十年 ④這是我國建成科技創新強國的十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2021年9月10日是我國第37個教師節,教育部召開全國教師發展大會,組織優秀特崗教師事跡報告會等系列宣傳活動。尊重教師就是尊重教育,國家這樣做是因為( ) ①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②教育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③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④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6.2021年12月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民主》白皮書指出,把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結合起來,使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各方面都體現人民意愿。這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是( )A.人民當家作主 B.有事好商量,眾人事情眾人商量C.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 D.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17.下面漫畫反映的內容有利于( )①政府聽取民意、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的科學化②嚴格規范聽證程序,確保決策民主③公民行使民主權利,增強民主意識④科學立法,建設法治中國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18.2021年12月6日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一起污染環境案。6名被告人將13噸含油廢水直排長江,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至拘役4個月不等,均并處罰金1萬元。這說明( )①人民法院通過行使國家審判權懲辦犯罪分子②人民法院是我國權力機關③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④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9.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講述了一位故宮青年研究員“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視角“窺”見畫家王希孟創作《千里江山圖》的故事。該詩劇將傳統文化意象賦予了無限的生命力、想象力,剛一問世就大受歡迎,出現一票難求的現象。對此最全面的理解是( )①創新能力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②生活的各個領域都需要也都可以創新③“一票難求”體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 ④我國推進以文化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0.在我國,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形式多種多樣。以下活動與所解讀的知識對應正確的是( )序號 活動 解讀① 把選票投給關系好的候選人 依法行使公民監督權② 從江縣某村村民一起商議村路修建的方案 符合人民民主的真諦③ 針對垃圾問題向老街居委會提出建議 依法自覺履行法定義務④ 參加麻江縣人大代表的選舉活動 行使民主選舉權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II卷(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 小題,每小題10分,共60分)21.文明具有多樣性,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交流、融合,匯成了人類文明奔流不息的長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公元前2000年前的世界文明地圖(1)根據所學知識結合地圖,完成下表。古代文明名稱 周邊的河流、海洋名稱 文明的種類A克里特文明 愛琴海 海洋文明B①_________ 尼羅河 ⑤__________________C②_________ 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D古代印度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中國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期文明的多元】材料二:圖一和圖二分別反映了什么制度?具有怎樣共同的作用?【中古歐亞文明的交流】材料三:中世紀歐洲處在基督教的黑暗籠罩下,而同時期的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卻格外璀璨。帝國時代,不少阿拉伯人穿梭往來于三大洲,擔當起當時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結合具體史實,簡述阿拉伯帝國是如何“擔當起當時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的?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此時的英國,正在孕育人類歷史上一種嶄新的生產方式,后世稱之為“工業革命”。——《大國崛起》解說詞材料二 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無論怎樣夸大也不為過。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熱能、為機械提供動力的手段。——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1838—1870年英國鐵路里程變化情況表時間 鐵路里程(單位:英里)1838年 5001850年 66001870年 15500——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根據材料一,寫出標志著工業革命開始的發明。(2)材料二中“蒸汽機”的改進者是誰?(3)根據材料三,寫出引起“英國鐵路里程變化”的交通工具名稱。(4)結合以上三則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科技發明創造對英國社會發展的作用。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歷史的印記]材料一:歷史的人物]材料二:(1)判斷材料一中圖1是指________帝國:圖2是________帝國;圖3是________帝國。從地理位置角度說說它們的共同點是什么?________ (2)材料二中圖1、圖2中的“他"分別是誰?他們的改革對本國當時的歷史各產生了什么影響? (3)材料二圖3中的他和他的族人為什么會被稱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使者”?請列舉兩例史實予以印證。24.【生活在線】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在講話中向國內外宣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將繼續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的道路,奮發有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鍥而不舍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請你談談我國為什么要繼續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的道路?【感悟成就】年份 國內生產總值(億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016年 746395 33616 123632020年 1015986 43834 24426材料反映了哪些信息?建設現代化強國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為此我國實施了哪些戰略?25.【法治課堂】九年級(2)班課堂上,老師讓同學們收集厲行法治的相關資料。(1)請分別說明小敏、小力、小斌、小童所選的材料分別體現了厲行法治哪一基本要求:小敏:_________________小力:_________________小斌:_________________小童:_________________(2)本周為學校的法治宣傳周,請你為學校的法治宣傳擬定2條標語。(3)我國的法治建設需要不斷完善,我國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作為一名中學生,你覺得我國在哪些方面還要加強立法?并說明理由。26..材料一 新一輪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的一些城市按下了暫停鍵。然而在抗擊疫情的戰役中,讓我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堅強力量,感受到了大愛無疆,眾志成城的中華民族的力量。這種危難之中薪火相傳的偉大精神彰顯著家國情懷、英雄氣概、團結力量、大義博愛……展現出中國人的精氣神和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品格。材料二 黨的百年奮斗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系,保持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黨的執致能力和領導水平不斷提高,中國共產黨無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黨。(1)抗疫精神體現了偉大的民族精神。這一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當代中國,這一核心的本質是什么?(2)偉大的民族精神又具有怎樣的品格?(3)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是什么?(4)抗擊疫情,人人有責。作為中學生的你能為抗擊疫情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第1頁 共4頁 第2頁 共4頁第1頁 共4頁 第2頁 共4頁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C B C C C D B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A C A A A D D C C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小題,共60分)21.(1)①古代埃及;②古代西亞國家;③恒河、印度河;⑤大河文明(2)民主制(陶片放逐法);分封制;都有利于維持社會秩序,形成穩定的社會環境,鞏固統治。(3)①阿拉伯人將古代印度人發明的0-9的數字符號加以改進并傳播到歐洲,由此產生“阿拉伯數字”;②阿拉伯人把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等重大發明傳到歐洲;③將印度的糖、稻米和棉花等傳到歐洲。22.(1)珍妮機。(2)瓦特。(3)火車。(4)促進英國生產力的發展;推動英國工業革命的進程;大機器生產成為英國工業發展的主要方式;促進了英國社會面貌的變化等。(回答出兩點即可)23.(1)阿拉伯帝國;羅馬帝國;亞歷山大帝國;都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都在地中海沿岸。(2)圖一:孝德天皇;圖二:商鞅。大化改新使日本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發展成為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或者大化改新后,日本農民的生積極性提高,農業繁榮,手工業發展,商業活躍,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商鞅變化后秦國國力大增,成為戰國中后期實力最強的國家,為以后統一全國奠定基礎。(3)阿拉伯人把戰國的造紙術、指南針和火藥等重大發明傳入歐洲;將印度的糖、稻米、棉花傳入歐洲;阿拉伯人把古希臘、羅馬的著作翻譯成阿拉伯文,然后傳播到世界各地;阿拉伯人改造了印度人發明的從 0 到 9 的計數法,并把它傳播到歐洲。24.(1)①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③改革開放是強國富民之路。(2)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鄉發展不平衡,存在差異。原因: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25.(1) 科學立法 嚴格執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2)①學法護法者智,違法亂法者愚;②學法律、講權利、講責任、講義務。(3)環保方面:環境保護節約資源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我國的環境形式總體有所改善,但仍不容樂觀。學生言之有理即可。26.(1)愛國主義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2)與時俱進。(3)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4)保證自身安全,學會擔當,戴口罩、勤洗手,保護好自己,為社會減輕負擔;遵守防疫規定,不外傳、不聚集等等。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