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上)《科學》第四章第一節《物質的構成》導學案(第一課時) 班級 姓名【學習目標】1.了解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確認分子比細胞小得多。2.理解分子之間存在空隙,能列舉反映分子之間空隙的現象。能用事實說明氣體分子之間的空隙比固體、液體分子之間的空隙大得多。3.培養觀察、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4.體會科學實驗是人們獲取知識,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途徑。5.重點:理解分子的存在,分子之間是有空隙的。6.難點:能將生活中的實際與所學知識相結合。【課前預習】1.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__________,它非常小,在光學顯微鏡下_______(能,不能)看到。2.水是由__________構成的,水蒸氣是由__________構成的,冰是由_________構成的。蔗糖是由______構成的。3.將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以后,混合液的總體積__________于100毫升,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習過程】(一)活動1、用放大鏡觀察一塊方形蔗糖,你看到了什么?2、將方形蔗糖研碎后,再用放大鏡觀察,你又看到了什么?3、將碾碎后的蔗糖約一半放入盛水的小燒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攪拌,再用放大鏡觀察,你還能看到蔗糖顆粒嗎? 。蔗糖是不是消失了?該怎樣證明蔗糖沒有消失呢? 。結論:蔗糖是由一些非常 的微粒構成的。而構成蔗糖的這種微粒我們稱為 。(分子很小,分子不但用肉眼和放大鏡看不見,即使用光學顯微鏡也看不見。一滴水中含有的分子數讓人去數,每秒鐘數1個,需要數幾十萬億年。如果把水分子放大到乒乓球那么大,按相同比例,乒乓球則有地球那么大。)4、你能說出下列物質分別由哪種分子構成的嗎?酒精、水、氧氣、二氧化碳、氮氣、(空氣)。(二)探究實驗:芝麻和黃豆的混合1、量筒中倒入黃豆,再倒入芝麻。記下黃豆和芝麻的總體積。2、將量筒反復搖晃幾次,使他們混合后,記下他們的總體積。現象: 結論:探究一(液體分子間是否有空隙)往量筒中倒入一定量酒精,往量筒中倒入一定量水。把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看最終的總體積。現象: 結論:探究二(氣體分子間是否有空隙)壓縮空氣(注射器)將注射器活塞拔到底,針筒口處用手指堵住,推動活塞,氣體會被說明氣體分子之間存在著 。當手離開活塞,發現活塞被反彈了,說明了什么問題么?壓縮液體(注射器)在針筒里抽滿水按照以上實驗操作后,能看到和空氣一樣的效果么,為什么? (強調:注射口要按緊,不要用太大的力氣壓縮)。。【總結】1、 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2、分子之間存在 。【課堂練習】1.當盛油的厚鋼瓶內壓強很大時,相當于大氣壓的1~2萬倍時,瓶壁無裂痕,但瓶內的油依然能從里面滲出。這是因為( )A.金屬微粒間有空隙 B. 油分子被壓縮了。C.油分子做無規則的運動 。 D. 金屬分子做無規則的運動。2.水結成冰后,冰浮在水面上,因為冰體積會變大。這個事實說明水結成冰時,分子間的間隔( )。A.增大了 B. 減小了 C. 不變 D. 無法判斷七(上)《科學》第四章第一節《物質的構成》導學案(第二課時) 班級 姓名【學習目標】1.了解擴散現象,確認固體、液體、氣體都能發生擴散。2.理解擴散現象與溫度有關。3.知道分子之間有引力和斥力存在。【學習重、難點】1.理解擴散現象。2.理解分子之間存在空隙【課前預習】1.構成物質的分子并不是固定不動的,而是處于不停地 之中。2.媽媽在家燒菜時很容易就能聞到菜的香味,但菜冷了卻只有靠的很近時才能聞到它的氣味,這說明溫度越 ,分子無規則運動越 。我們把分子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運動叫做 。3.固體、液體和氣體都能發生_______現象,擴散現象表明4.物體內部分子之間不但存在著 ,所以分子能夠聚集在一起;還存在著 ,所以固態物質很難被壓縮。【學習過程】1.實驗(分子運動)在講臺上打開一瓶香水,過一會兒。現象:結論:2.探究:紅墨水在冷水、熱水中擴散快慢的比較。現象:結論:你覺得在本實驗中應該控制哪些變量: 。3.思考:煤堆在墻角時間久了,會發現墻的內部也變黑了。為什么?4.活動取出兩塊表面光滑的金屬塊,用力將它們壓在一起。把它們掛起來,并在下方金屬上掛一個重物,看能否將兩金屬塊拉開。【小結】如果你是分子,說說你有哪些性質?【課堂練習】1、冰變成水以后體積會變小,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分子的體積變大了 B.水分子之間的距離變小了C.水分子變成別的物質分子 D.水分子停止了運動2、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運動的是 ( )A.煙霧彌漫 B.雪花飛舞 C.香氣撲鼻 D.塵土飛揚3、下列現象中不能用分子熱運動的觀點解釋的是( )A.榮縣旭水大曲的瓶蓋一開,酒香四溢;B.金塊和鉛塊緊壓在一起,過幾年后會發現鉛中有金,金中有鉛。C.沙塵暴起、塵土滿天 D.衣櫥里的樟腦球會越變越小4.小明有一次打開了很久沒用過的鉛筆盒,看到有一塊橡皮和一支綠色的鉛筆粘在了一起,把橡皮切開后,發現里面也有一部分變成了綠色。請你從微觀角度分析一下:橡皮里面變成綠色是_______現象;為什么在天氣熱的時候容易看到這種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課后反思】今天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1)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①構成物質的分子很小。(2)構成物質的分子的特征 ②分子之間有 。③分子處于不停的 之中。(3)分子之間還存在------------和--------------。2.你能否用今天學到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呢?(試著寫下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