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銀湖中學校本教材 七年級(上)科學導學案 主備人:董小根 審核 編號第2節 質量的測量(1)學習目標:1、了解物體有質量,知道質量的單位和測量質量的工具。2、理解質量是物體的屬性,不隨物體的位置、形狀、溫度和狀態改變而改變。3、了解托盤天平的結構。學習重點:1、體驗不同物質的質量大小 2、質量的含義學習難點:1、估計物體的質量 2、質量的含義一、預習導學1、某兒童鈣鎂片的包裝瓶上標有“凈含量215克”字樣,它表示的是此瓶鈣鎂片的( )A、體積 B、質量 C、溫度 D、片數2、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主單位是 ,用 符號表示;常用的較小的單位有、 ,符號分別為 、 ;常用的較大的單位有 ,符號為 。3、1噸= 千克, 1千克= 克, 1克= 毫克4、一切物體都是由 組成的,質量常用來表示物體所含 的多少。物體的質量是由 決定的。1千克的水全部結成冰,冰的質量 1千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實驗室里常用 來測量物體的質量。6、看書本下圖認識天平的基本結構,并完成下題。主要結構是:A B C D EF G H I二、合作探究(一)質量的單位1、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主單位是 ,常用單位有 、 、 。2、中國傳統的質量單位有“公斤”、“斤”、“兩”, 估計物體的質量(二)質量的含義1、質量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2、物體的質量由物體本身決定,它不隨物體的 、 、 、 等的改變而改變。質量是物體的本身的一種 。(三)測量質量的工具1、實驗室里常用 來測量物體的質量。熟悉托盤天平的基本結構。2、測量質量的其他儀器有 。三、課堂練習1、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主單位是 。實驗室常用 來測量物體的質量。2、單位換算:35.5千克 = 克 30噸= 千克 50克= 毫克2350克 = 千克 215毫克= 克 2008毫克 = 千克3、一只質量為5㎏的鉛球從空氣中落入水中,正在下沉。這時,鉛球的質量 (大于、小于或等于)5㎏。4、宇航員把質量為3千克的食品帶到太空中,則食品的質量將 (變大、變小或不變)。5、各物體質量大小取決于( )A、物體的形狀 B、 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C、物體的空間位置 D、物體的狀態6、 把邊長為3分米的正方體的鐵塊,在相同的溫度下壓成為長2米,寬0.2米的均勻鐵皮,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鐵塊的形狀、質量和體積都變了 B、鐵塊的形狀、體積改變,質量不變C、鐵塊的形狀改變,體積和質量不變 D、鐵塊的質量改變,體積和形狀不變7、下列現象中質量發生變化的是( )A、鐵水凝固成鐵塊 B、機器從北京運到海南C、把菜刀表面磨光D、將鐵絲通過拉伸機拉長8、已知火星表面受到的引力是地球的1/10, “勇氣號”探測飛船在火星表面著陸。著陸后的質量與地球上相比 ( ) A、變小 B、變大 C、不變 D、不存在了9、給下面的測量數據填上合適的單位:小卡車的載物質量約是1~ 1.5 ;《科學》課本的質量約是0.35 ;一元硬幣的質量約是6 ;一個蘋果的質量大約是150 ;一個成年人的質量為60 ;小王同學的身高為162 ; 人體正常的體溫為37 。★10、“體重”是衡量嬰幼兒體格發育和營養狀況最重要的指標,因此,定期(一般一個月一次)測量嬰幼兒的“體重”,對所測的數據進行分析,及時發現問題和調整哺育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請回答下列問題:(1)平時我們所說的“體重”,實際上指的是 。(2)若正確地測出該嬰兒的“體重”為8.2㎏,試根據下表數據可以判斷,該嬰兒體格發育屬于 (填“偏胖”、“偏瘦”或“正常”)。年齡組 男嬰 女嬰下限值 平均值 上限值 下限值 平均值 上限值滿一個月 3.84 5.10 6.36 3.67 4.81 5.95滿二個月 4.72 6.16 7.60 4.44 5.74 7.04滿三個月 5.40 6.98 8.56 5.02 6.42 7.82銀湖中學校本教材 七年級(上)科學導學案 主備人:董小根 審核 編號質量的測量(2)學習目標:1、了解托盤天平的結構,使用和維護方法2、學會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學習重點:托盤天平的正確使用學習難點: 托盤天平的正確使用一、復習導學1、在下列數字的后面填上恰當的單位或數字:(1)1升水的質量約為1千克,1毫升水的質量為1____, 1米3水的質量為1_____;(2)一只蘋果質量約150 ____,合______千克;(3)一中學生的身體質量約50 _____=_____克;2、對照實物認識下圖天平的基本結構,并完成下題。二、合作探究(一)觀察天平的稱量范圍。1、零刻度線:由于標尺上零刻線在 邊,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線處時,是游碼的 邊與“0”對齊,因此游碼讀數時以 邊的線為準。2、量程:天平的量程即 稱量值就是這臺天平配套砝碼盒內砝碼的總數加游碼最大的讀數所表示的質量。3、最小刻度值:最小刻度值就是標尺上每 表示的質量數。如下圖銘牌說說這臺托盤天平的量程和最小刻度為多少?( )(二)托盤天平的正確使用方法和步驟(邊做邊演示)(二)天平的使用方法1、調平:將天平放在 上,把游碼移到橫梁標尺左端的 處,調節橫梁兩端的 ,直到橫梁上的 ,這時橫梁已經平衡了。在調節托盤天平時,發現右盤上翹,則應將橫梁右端的螺母向_________調;若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右側,則應將橫梁右端的螺母向_________調。2、稱量:把被測物體放在 盤,估計物體的質量,用 向右盤逐個加減砝碼,先試加質量大 的砝碼,若偏大則改為 一檔,再調節 在橫梁標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復平衡。左盤物體質量= + 。(注意:游碼的讀數以游碼左側在標尺上所指的讀數為準。)如圖:小明用已調好的托盤天平稱一個蘋果的質量,當右盤放一個100克和兩個10克砝碼,游碼右移至如圖所示位置時,天平剛好平衡。則此橫梁標尺的最小刻度為 ,蘋果的質量是 克。3、整理:稱量完畢,取下被測物體,用 將砝碼逐個放回 內,將游碼移回 處。(三)、使用托盤天平時應注意之處1、已經調好的天平挪動了位置,必須重新調整后方可使用。2、要保持天平 、 。天平的砝碼 (“能”“不能”)用手去摸。3、取放砝碼時要使用 ,砝碼要輕拿輕放。4、潮濕的物品或化學藥品 (“可以”“不可以”)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盤上。5、使用前先看稱量范圍,然后估計被稱物體的質量,千萬不能超過 ;稱量時 物 碼,砝碼要從 到 添加;游碼的讀數應以游碼 側在標尺上所指的讀數為準。6、稱量完畢應將 移回零刻度線處。(四)完成對某一固體實物的稱量:稱量結果 。本節課的收獲:三、課堂練習1、使用托盤天平稱量物體時,有以下幾個步驟: ①調節天平兩端的平衡螺母。 ②天平放在水平面上。③移動游碼到零刻度線。④加減砝碼或移動游碼使天平平衡。⑤左盤放稱量物體。⑥讀數。正確的順序是 ( )A、②③①⑤④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①②④⑤③⑥ D、①③④②⑤⑥2、某同學使用天平稱量前,調節托盤天平橫梁平衡時,出現如圖所示情況,他應 ;如果在稱量過程中出現圖中所示情況,他應 。3、用天平稱物體的質量時,向托盤內加砝碼的正確做法是( )A、先加最大的砝碼,再加小的 B、先加最小的砝碼,再加大的C、按估計情況,先加接近物體質量的大砝碼,再加小砝碼D、無所謂,都可以的。4、用天平稱量的物體質量是66.5克,這時在天平右盤的砝碼 ,游碼所對的刻度值是 克。(最小的一顆砝碼是5克)5、用托盤天平稱水的質量:將空燒杯放在天平左盤,天平平衡后,天平右盤砝碼及游碼在標尺的位置如圖(1)所示。杯中裝水后,天平平衡,右盤砝碼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2)所示。根據圖填下表。燒杯質量(克) 燒杯和水的總質量(克) 水的質量(克)6、托盤天平的橫梁上都有標尺和游碼,移動游碼的作用是 ( )A、代替指針指示的刻度位置 B、相當于向左盤加上小砝碼C、調節橫梁平衡 D、相當于向右盤加上小砝碼7、若游碼沒有放在0刻度線處,就調節天平平衡,用這樣的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所得到的結果比物體的實際質量(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無法判斷8、一位學生要用托盤天平稱量2.5克藥品,在稱量過程中,發現指針向左偏轉,這時他應該( )A、減少藥品 B、向右盤中加砝碼 C、移動游碼 D、調節平衡螺母問題拓展1、稱微小物體質量的方法: 。例、有一盒大頭釘,怎樣稱出一個大頭釘的質量?2、稱液體的質量例、你能用托盤大平稱出質量是50克的酒精嗎?說明稱量的方法。3、如何準確稱取一定質量的物質例、你能用托盤大平稱出質量是10克的食鹽嗎?說說稱量的方法。提高練習1、用久了的天平,砝碼磨損較為嚴重,用這樣的天平稱物體的質量,其結果將如何( )A、仍然準確 B、偏小 C、偏大 D、有時偏大或偏小2、一架天平測量前左盤低右盤高,未經調節,稱得一鐵塊的質量是50克,那么鐵塊的實際質量應比50克__________.(填“大”或“小”)3、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會因某些因素的變化造成測量的結果偏大或偏小,請分析以下因素對結果的影響。(1)使用已磨損的砝碼,結果會 。(2)使用剛生銹的砝碼,結果會 。(3)讀數的時候,指針偏向刻度盤的左邊,結果會 。4、用托盤天平測某物體的質量時,將被稱物體和砝碼放錯了位置。當天平平衡時,左盤中放有100克和20克的砝碼各一個,游碼所對的刻度值是4克,則被測物體的質量是( )A、124克 B、116克 C、118克 D、122克5、小李為了測量1枚釘子,1粒紐扣和1個螺母的質量,做了如下實驗:他先拿2枚釘子放在天平的左盤內,將5粒紐扣或4個螺母放入右盤時,天平剛好平衡。然后他有將4粒紐扣放入左盤,在右盤放入3個螺母和1個1克的砝碼,天平也恰好平衡。請問:一枚釘子和一粒紐扣,一個螺母的質量各是多少?6、有16顆外形相同、型號一樣的鋼珠,其中有一顆因質量偏小而不合格。為了找出不合格的鋼珠,現用實驗室中的托盤天平來測量,那么至少需要稱量的次數是( )A、2次 B、3次 C、4次 D、5次AABCDEFGHIAABCDEFGHI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