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綜合探究:堅持歷史唯物主義 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導學案1.準確理解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特別是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2.學會正確看待歷史問題及評價歷史人物。3.正確認識當代中國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表現、本質及危害。1.政治認同:認同歷史唯物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科學精神: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正確看待歷史問題,評價歷史人物。學會正確看待歷史問題及評價歷史人物。正確認識當代中國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表現、本質及危害。1.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1) 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決定著人們的政治生活、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 (2)不是社會意識決定 ,而是 決定社會意識。 (3)人們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形成了生產關系,占統治地位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了 。 (4)經濟基礎決定 , 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二者的相互作用構成二者的矛盾運動。 (5) 、 的矛盾構成了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2.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社會歷史是人民群眾活動的歷史, 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書寫者和創造者。 3.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反對歷史虛無主義(1)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要堅持 和 ,辯證理解普通個人和歷史人物的關系, 、 、 地評價歷史人物。 (2)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要充分認識 的本質和危害,旗幟鮮明地反對 。 2、唯物史觀的知識(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2)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3)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4)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與改革(5)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與群眾觀點、群眾路線(6)價值觀的導向作用(7)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8)在勞動和奉獻中在創造和實現價值1.攬月而歸,踏夢而行。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探月工程“繞、落、回”三部曲的最終篇章,此次任務是在月球正面未曾探索過的區域收集塵埃和碎片并將其送回地球,以便于分析月球形成演化歷史。它的成功意味著新的技術跨越,給載人登月直至月球科研站的設想奠定了堅實基礎。月球探測表明( )①源于實踐的認識越來越具有直接現實性②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認識具有反復性③實踐活動具有主觀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④實踐提供的認識工具延伸了人類的認識器官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中國先哲認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構成。到了19世紀,人們認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上100個左右的元素。現在人們認為世界最基本的成分是夸克、電子等。由此可見( )①唯物主義的觀念由來已久②人類從事的全部活動即認識世界③認識的差異根源于觀點的對立④我們的思維能認識現實世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中我們需要瞄準靶心,盡快破解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實現高質量發展所面臨的瓶頸。這給我們的唯物辯證法啟示是( )①想問題辦事情要善于抓住重點和關鍵 ②認識事物要著重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③在實踐的基礎上獲得認識,指導實踐 ④既要堅定必勝信心又要迎接困難挑戰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4.貫徹實施新修訂的勞動合同法,嚴格規范勞務派遣,對維護廣大被派遣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促進企業健康發展,保持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這表明( )①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②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③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起著重要的決定作用④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5.0.015~0.04毫米,這是90后銑工張志坤在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控銑項目中摘得金牌的精度,然而像張志坤這樣的人還是鳳毛麟角。今天,我們呼喚工匠精神,呼喚的不僅是一個個技藝超群的職業英雄,更是一群群愛崗敬業、創新創業的廣大職工和基層群眾。這是因為A.社會歷史首先是物質生產發展的歷史B.勞動群眾是我國人民群眾的主體部分C.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方法D.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6.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不僅提高了個稅起征點,還增加了租房減稅、養老減稅、大病減稅、教育減稅等六條新舉措,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稱贊。但也有人表示,個稅起征點還可以提的更高些。這表明( )①價值評價受主體因素的影響②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③價值選擇的標準往往因人而異④上層建筑由經濟基礎決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百年鑄就苦難輝煌,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以畫為體,以史為魂,從美術經典中領略信仰之美,在歷史細節中探尋初心牢記使命,激勵人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運用社會歷史主體的知識,談談你對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解。基礎梳理1.(1)生產方式 (2)社會存在 社會存在 (3)經濟基礎 (4)上層建筑 上層建筑 (5)生產力與生產關系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2.人民群眾3.(1)群眾觀點 群眾路線 科學 客觀 實事求是 (2)歷史虛無主義 歷史虛無主義檢測1.【答案】D【詳解】①: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①說法錯誤。②:認識具有反復性是指人們獲得對事物的正確認識不是一帆風順的,材料沒有涉及,②不符合題意。③: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探月工程“繞、落、回”三部曲的最終篇章,此次任務是在月球正面未曾探索過的區域收集塵埃和碎片并將其送回地球,以便于分析月球形成演化歷史,表明實踐活動具有主觀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③符合題意。④:嫦娥五號任務的成功意味著新的技術跨越,給載人登月直至月球科研站的設想奠定了堅實基礎,表明實踐提供的認識工具延伸了人類的認識器官,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2.【答案】D【詳解】①:材料中“中國先哲認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構成”,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說明唯物主義的觀念由來已久,故①項正確。②:人類從事的活動既包括認識世界,也包括改造世界,故②項錯誤。③:實踐決定認識,觀點的對立會影響認識的差異,但不能說認識的差異根源于觀點的對立,故③項錯誤。④:材料中,從“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構成”到“世界最基本的成分是夸克、電子”,說明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維能夠認識現實世界,故④正確。故本題選D。3.【答案】A【詳解】①④:材料中強調,經濟發展需要瞄準靶心,說明想問題辦事情要善于抓住重點和關鍵,同時材料中又強調,盡快破解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實現高質量發展所面臨的瓶頸,說明了我們既要堅定必勝信心又要迎接困難挑戰,①④正確。②:材料中強調的是抓主要矛盾,而非主要方面,②排除。③:本項說法不屬于辯證法的范疇,③排除。本題選A項。4.【答案】A【詳解】①②:貫徹實施新修訂的勞動合同法,對維護廣大被派遣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促進企業健康發展,保持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這表明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①②正確。③: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但不起決定作用,③錯誤。④:材料強調的是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作用,沒體現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④排除。故本題選A。5.【答案】D【詳解】A與材料無關,排除A;B與材料無關,排除B;C說法不合題意,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領導方法和工作基本方法;D正確且符合題意,仔細研讀“我們呼喚工匠精神,呼喚的不僅是一個個技藝超群的職業英雄,更是一群愛崗敬業、創新創業的廣大職工和基層群眾”,為什么要呼喚廣大職工和基層群眾“愛崗敬業、創新創業”,因為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D當選。6.【答案】A【詳解】③④:材料未體現價值選擇的標準以及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的關系,故③④不選。①:對個稅起征點的認識說明價值評價受主體因素的影響,故①正確。②: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提高了個稅起征點,體現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故②正確。故本題選A。7.【答案】①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中國共產黨依靠人民群眾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權力,成為了國家的主人。②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需依靠人民群眾,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③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取得所有成功的重要保證,必須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分析】本題以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為背景材料,從哲學角度設置問題,考查社會歷史主體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探究和論證問題的能力。【詳解】本題要求結合材料,運用社會歷史主體的知識,談談對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解,屬于認識類試題。考生在解答此題時,首先要明確此題的知識范圍為“社會歷史的主體",屬微觀考查。其次要明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強調的是人民群眾的地位。然后結合材料信息——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可從人民群眾的地位和作用角度進行分析;結合材料——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可從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角度進行具體分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