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 復習學案(一)姓名 班級第一節(jié):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1、植物的感應性主要有向光性( )、向地性( )、向水性( )、向化性( )、向觸性( )等。2、生長素與植物的向光性(1)植物體內的激素:植物體內具有 、 、 、 等激素,對植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顯著的調節(jié)作用。(2)植物向光性:觀察現(xiàn)象,胚芽彎向光源生長。產生條件:① 光照射;②具有 且分布不均勻。產生原因:生長素分布不均勻,背光面生長素分布 ,胚芽生長 ;向陽面生長素分布 ,胚芽生長 。(3)植物體內生長素濃度適當時,對植物的作用有:促進植物的生長、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促進果實的發(fā)育、防止落花落果。當生長素濃度過大時,會 植物的生長甚至引起植物的死亡,應用于1、(09浙金12)早在1880年,英國科學家達爾文在研究光照對植物胚芽生長的影響時,發(fā)現(xiàn)胚芽在受到單側光照射時,會彎向光源生長。在達爾文之后,經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影響植物彎向光源生長的物質是 ( )A.維生素 B. DNA C.酶 D.生長素2、(2010衢州30)某同學利用青菜幼苗(如圖甲)進行了植物向光性實驗。他把等量、已發(fā)芽的青菜種子均勻地排列在4個培養(yǎng)皿中,當青菜幼苗長高至1.5厘米左右時,對各培養(yǎng)皿中的幼苗分別進行不同的處理,并都用單側光連續(xù)照射一段時間,如圖乙所示。(1)青菜幼苗在單側光照射下,向光源彎曲生長是由于生長素分布 引起的;(2)觀察①、②、③,能得出的結論是 可以產生生長素;(3)增加④的實驗目的是為了研究 是否能產生生長素。3、(2009浙教杭30)某同學將生長狀況相似的A、B二盆蠶豆幼苗分別置于兩個暗箱中,在B盆蠶豆幼苗的暗箱右側開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側裝一個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環(huán)境條件適宜并相同。一星期后,A,B兩盆蠶豆幼苗的生長狀況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同學設計這一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探究(2)、根據學過的知識,解釋B盆蠶豆幼莖向光源彎曲生長的原因。(3)、若另取一盆蠶豆幼苗,在暗箱右側亦開一小窗口,在窗口外側裝一個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裝一個旋轉器。當旋轉器以一定速度勻速旋轉時,花盆也隨之一起旋轉,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轉,如圖C所示。當圖C中的花盆連續(xù)旋轉一星期以后,請你預測裝置中的蠶豆幼莖的生長或彎曲情況是(4)、若將A盆蠶豆幼苗橫向放置(與地面平行),你預測的蠶豆幼莖生長方向是一 ,這是植物對地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應。蠶豆幼莖對單側光、地心引力等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應都屬于植物的 。這種特性也可以稱為生物的應激性。4、(09浙紹30)為了探究“赤霉素對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響”。(1)甲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①取生長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測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學標準配制的培養(yǎng)液中,放在適宜的溫度和光照等條件下培養(yǎng)。②每天噴灑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③20天后測量每株大豆的高度。發(fā)現(xiàn)平均高度增加了。實驗結論:赤霉素有促進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2)乙同學認為甲的實驗結果可信度不高,因為甲沒有設置對照實驗。請你幫助設置對照實驗:①取__ _____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樣的培養(yǎng)液和適宜的溫度和光照等條件下培養(yǎng)。②每天噴灑與實驗組等量的___ _。③20天后測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計算平均高度。(3)如果20天后,出現(xiàn)__ __的實驗結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進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實驗結論。(4)請你再提出一個可能影響大豆植株高度的因素_________。5、(2011衢州32)某興趣小組同學探究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促進植物扦插枝條生根的影響,實驗材料為生長狀況相同的楊樹枝條,等量分別插入到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和清水中培養(yǎng),實驗分四次并在同一實驗室內完成。每次實驗直到枝條不再產生根為止,計算每枝枝條生出根的平均數(shù)量,結果如下表所示。請分析回答:2×10-1g/L 2×10-2g/L 2×10-3g/L 2×10-4g/L 2×10-5g/L 清水5月26日 0 0 0 1 6 05月31日 0 0 0 2 11 06月5日 0 1 1 5 13 16月10日 0 2 5 6 16 1⑴本實驗中設置清水組的目的是 ;⑵表中數(shù)據顯示,用濃度為 的生長素處理后,枝條生根最多;⑶分析可知,生長素濃度過大時 (選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條的生根;⑷有同學分析上表的數(shù)據后,得出一個結論“生長素濃度越低,促進生根的作用越明顯”,你認為這個結論正確嗎? ,理由是 。第二節(jié):人體的激素調節(jié)1、激素的部位:在 中產生。2、作用:對生物體的生長發(fā)育、新陳代謝、生殖、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等生命活動起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3、動物體內的激素種類、產生器官、功能及分泌異常的病變激素類別 產生器官 激素的功能 分泌異常時的病癥生長激素 a.促進組織合成蛋白質b.控制人的生長發(fā)育 幼年分泌不足:幼年分泌過多:成年分泌過多:甲狀腺 a.促進生長發(fā)育b.促進新陳代謝c.提高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 幼年分泌不足:成年分泌過多:胰臟 a.促進將人體吸收的葡萄糖儲存在肝臟和肌肉內b.促進血糖分解 分泌不足:分泌過多:低血糖癥腎上腺素 腎上腺 a.加快心跳的節(jié)奏b.擴張通往肌肉的血管 /性激素 雄性激素 睪丸 a.促進生殖器官發(fā)育和生殖細胞的生成b.激發(fā)和維持人的第二性征 /雌性激素 卵巢2、胰島素與血糖含量1).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2).含量:基本穩(wěn)定在 。3).調節(jié):當血糖含量上升時,胰島素分泌 ,促使血糖含量 。當血糖含量 時,胰島素分泌 ,促使血糖含量上升。從而使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1、(2007溫20).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生物體的新陳代謝。在如圖所示的實驗中,控制其他飼養(yǎng)條件相同,觀察一周,則會看到哪號玻璃缸中的蝌蚪發(fā)育最快 ( )A.1號 B.2號 C.3號 D.一樣快2、(2008麗11)人體血液內某種激素含量在一晝夜內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則該激素是( )A.性激素 B.生長激素 C.胰島素 D.甲狀腺激素6、(09浙湖6)當激素分泌失調時,人體會出現(xiàn)一些異常現(xiàn)象。如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會患 ( )A.侏儒癥 B.呆小癥 C.巨人癥 D.肢端肥大癥12、(2012湖州19)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能得出的結論是 ( )步驟 實驗操作 實驗結果1 取生長狀態(tài)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均分為A、B兩組2 A組小鼠注射適量的胰島素溶液,B組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 A組小鼠出現(xiàn)四肢無力,活動減少,甚至昏迷等癥狀;B組活動狀況無變化3 分別給A、B兩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 A組小鼠癥狀緩解;B組活動狀況無變化A.生理鹽水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B.生理鹽水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C.胰島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D.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第四節(jié):動物的行為動物行為的多樣性是動物通過一系列 的反射活動和 的分泌活動共同協(xié)調后完成的。一、先天性行為,即本能:1、概念:是動物 與生俱來 、 有固定模式 的行為。它們受 遺傳的控制。2、特點:1)參與反射的中樞是 的神經中樞,如腦干和脊髓;2)引起反射的刺激必須是該感受器的直接刺激;3)反射弧是永久固定的;二、后天學習行為:1、概念:是個體在生活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是通過學習獲得的行為方式。2、特點:1) 參與反射的中樞是2) 任何無關刺激都可變?yōu)闂l件反射的刺激。(3) 反射弧是暫時的、易變的、可消退的。應強化非條件刺激(食物)。4) 適應的范圍廣,可以適應多變的環(huán)境。3、人與動物的學習行為:1)動物的學習行為:對具體的刺激能作出反應。如望梅止渴。幼兒見到穿白衣的護士而哭鬧。2)人的學習行為:不僅能對具體刺激,也能對抽象的刺激,如 、 的刺激作出反應。如談梅止渴。1、(2008杭4)剛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么大,眼睛還睜不開。它出生時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從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兒袋中吃奶。小袋鼠的這種行為是 ( )A.先天性行為,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才能完成B.先天性行為,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C.后天學習行為,靠學習得來的D.后天學習行為,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即可完成生長素濃度根數(shù)量實驗日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