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5元素與生物大分子學情分析:通過對細胞結構和構成細胞化合物的學習,明確物質組成結構,而化合物則是元素組成的。二、學科核心素養:通過比較玉米和人體的表格中元素構成,分析差異,解釋原因;說出元素與化合物的關系,元素和細胞的關系;進行角色扮演,根據細胞中化學元素的含量,計算學生自己的元素含量,比較兩個學生元素含量差別,學生扮演化學元素,比較兩種化學元素在不同個體中的差別,并分析不同生物體與同種生物體元素含量差別的原因。關注鈣對老年人的身體的影響,樹立尊老愛幼的意識。三、課時安排:1課時四、教學策略:利用表格讓學生在觀察、分析、討論、交流中學習新知識;利用角色扮演引起學生“思考與討論”獲得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的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利用化學知識解決碳為什么是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這個問題;根據對表格觀察、分析,總結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主要元素的概念。教學方法:觀察比較法;總結歸納法。課前準備:1、收集缺K、N、P,大脖子病及蘋果缺鋅圖片與病例。2、學生測量自己的體重。教學思路:從生態這一宏觀概念開始,分析物種之間到種群內部的具體元素含量的微觀分析。展示圖片引入生物與非生物講述植物的一生,分析生物與非生物元素關系;物種之間的元素差別,用表格形式進行分析,再展示同學之間元素含量差別,讓學生明白生物起源的關系;最后分析病例,展示圖片,分析元素的作用,總結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的概念;通過圖片分析主要元素;講解化學知識,理解最基本元素。五、教學過程圖片:我校11月9日同學們在學校舉行的消防演習的瞬間,我們的校園靜止不動。解說:校園內,同學們奮力奔跑,與此同時校園的建筑卻是靜止不動,既有生物又有非生物,生物與非生物都是由物質組成的,他們存在怎樣的聯系?導入:引入新課——細胞中的化學元素。提問:我們已經學過生物體內的化合物糖、脂質、蛋白質與核酸,這些化合物都由元素構成,構成生物體常見的化學元素有哪些?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種類與無機環境中的化學元素種類一樣嗎?老師引導:植物的一生,植物長在土壤上,其需要的營養物質來源于土壤(水、無機鹽等)和空氣(CO 等氣體),植物的落葉被分解后回到無機環境中,所以說,生物體的物質來自無機環境,經過循環后有回到無機環境。無機環境中元素種類更多。總結: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元素具有統一性(元素種類差不多),而在元素含量上具有差異性。 從進化的角度分析,生物起源于非生物的一個有力證據。活動一、展示:組成玉米和人體細胞部分元素組成(占細胞干重的百分比/%)元素 玉米 人O 44.43 14.62C 43.75 55.99H 6.24 6.24N 1.46 9.33K 0.92 1.09Ca 0.23 4.67P 0.20 3.11Mg 0.18 0.16S 0.17 0.78... ... ...觀察表格并思考:1、觀察、思考、分析: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學生回答:2、比較分析表格中化學元素含量的差別:學生試著說說N、Ca、P、Mg幾種差異的原因及其作用。學生回答:老師講解:觀察一個病例:姓名:曾XX 性別:女 年齡:60歲 職業:退休主訴:間斷腰背痛五年于2018年3月26日門診治療。現病史:2012年10月27日因摔倒而致右尺骨骨折,骨科處理。2018年1月9日再次摔倒致左腕骨骨折,骨科處理。2018年2月6日因腰背痛加重接受口服止痛藥治療。臨床應用:骨質疏松癥講解:1、關心老年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常看到幫助老年人過馬路,扶起摔倒的老年人,坐車讓座給老年人,回家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幾句溫馨的話,幫助爺爺奶奶做家務;2、引起學生碳酸飲料的討論與關注。展示:植物缺K、N、P圖片,老師總結元素的作用活動二、根據同學們的體重能否計算出元素含量:人體含氧65%、碳18%、氫10%、氮3%、鈣1.5%、磷1%、鉀0.35%、硫0.25%、鈉0.15%、氯0.15%、鎂0.05%。角色扮演:班級同學分組扮演一種元素,根據體重計算出自己的元素含量,總結出同種生物元素含量不同。但與不同生物含量不同有什么本質上的差別?總結:不同生物之間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種類大體相同,含量不同,生物體存在共同的祖先。展示:組成人體細胞的主要元素(占細胞鮮重的百分比)、組成人體細胞的主要元素(占細胞干重的百分比)。解釋:鮮重:指生物體(或細胞)在自然狀態下測得的重量。干重:指生物體(或細胞)除去水以后測得的重量。基本元素:把含量最多的,構成有機物(蛋白質和核酸)必不可少的稱為基本元素。包括:C、H、O、N大量元素:大量元素:正常生長發育需要或含量較大的必須營養元素(含量萬分之一以上)。如:C、H、O、N、P、S、K、Ca、Mg提問:鮮重中細胞中哪幾種元素含量較多?鮮重與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四種元素,有多到少排序?其中干重中最多的是哪種化學元素?總結:主要元素(C、H、O、N、P、S);為什么沒有鈣呢?老師總結:主要元素:是構成細胞結構而且含量比較多的元素,比如細胞膜的化學組成。人體細胞鮮重中氧含量最多(水含量最多),干重中碳含量最多(有機物含量多)。4、...是什么意思?展示:植物缺K、N、P圖片、大脖子病及蘋果缺鋅圖片學生分析、總結: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體中存在量極少,通常指低于人體體重0.01%的礦物質,需要量很少,但對人體來說必不可少。如:Fe、Mn、B、Zn、Mo、Cu、I介紹:缺Fe、B、Zn、I的影響。老師總結元素的作用:1、各種化學元素參與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2、化學元素合成化合物,又由化合物構成細胞活動三:從元素含量分析, 提問:為什么C是最基本的元素?講解:碳是構成細胞的最基本元素的原因:干重中C的含量最多,C構成以碳鏈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講述:圖片,碳骨架形成生物大分子在組成生物體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從初中所學元素周期表中,知道C位于第14族位置,它的原子序數是6,說明一個碳原子核中含有6個質子,核外有6個電子,由于電子排布的不同,在最外層有4個電子,這樣,碳原子就具有了4個能夠成鍵的價電子。正是這4個價電子,能夠使碳原子之間、碳原子與其他元素的原子之間結合形成更多的化學鍵。由于每個碳原子可以形成4個化學鍵,所以就有可能形成含有成千上萬個甚至更多個碳原子的物質,形成生物大分子。C是構成生命有機物中最重要的元素。大量元素:C、H、O、N、P、S、K、Ca、Mg種類(含量) 微量元素:Fe、Mn、B、Zn、Mo、Cu六、板書:化學元素 參與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作用構成化合物大分子七:教學反思: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是通過干重還是鮮重確認;細胞中鈣的含量比磷、硫高,為什么主要元素沒有鈣?高中生物的概念教學非常關鍵,概念是學生理解生物學知識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語言的重要方法。3、教材中“其余的則由Ca、P、K、S、Fe、Cl、Mg以及其他微量元素所構成。”可以理解成Ca、P、K、S、Fe、Cl、M這些也是微量元素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