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課 走近國際社會第二框 《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教(學)案增城中學 張海波2013.5.16【課前預習】1.國際關系基本知識① 含義:指_______之間、__________之間以及______ 與__________之間的關系。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之間的關系。?② 內容:_____關系、經濟關系、文化關系、_____關系等。③ 形式:形式多樣,_____、_____和_____是其基本形式。2.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① 國家間出現分離聚合、親疏冷熱的復雜關系是__________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_________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② ________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權益,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________和________。③ 國家間的_________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而__________則是引起國家間沖突的根源。④ 各國的_________與利益追求不同,執行的_________不同,使得國際關系復雜多變。⑤ 任何國家都不應以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為理由,侵犯別國的_______和_______,干涉別國的_______。3.堅定地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① 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_________。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就是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_______、________。② 我國國家利益主要包括:安全利益,如國家的統一、_______、主權和___________;政治利益,如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制度的_____;經濟利益,如我國資源利用的效益、經濟活動的利益和國家物質基礎的增強等。?③ 我國在維護_________的同時,尊重其他國家______的國家利益,維護各國人民的_________。【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圖① 中國日報社和日本言論NPO共同實施的2005—2012年“中日關系輿論調查”結果中國對日方日方對中國材料1 2005—2012年中日貿易總額略【問題探究 】對比上述材料,思考這一現象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新課教學【探究1】 看書交流:學生自學國際關系的含義、內容及形式。展示四種情境,引導學生一一判斷。情境1:中日宣布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系情境2:中國—歐盟投資貿易洽談會情境3:中日文化體育交流年情境4: 抗日戰爭【探究2】材料2 回顧邦交41年:日本如何使中日關系從"蜜月"跌至"谷底"1972.9 田中角榮首相訪華,兩國政府發表聯合聲明,中日實現邦交正常化。1982.9 鈴木善幸首相訪華,表示日中關系已進入成熟時期。1996.7 日本右翼團體成員連續四次登上釣魚島,引發中日釣魚島風波。2001.4 日本允許李登輝以治病為名赴日。中方提出嚴正交涉,采取凍結中日高層往來、軍艦訪日、安全對話等措施。 2001—2006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連續六次參拜靖國神社,中方提出嚴正交涉。2006.10 安倍晉三首相訪華,被稱為“破冰之旅”。2004—2007 中日關于東海油氣田問題的磋商已舉行過十一輪。2010.9 日本在釣魚島海域非法扣留中方漁民漁船,中方提出嚴正交涉,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避免事態進一步升級,后日本放人。2012.9 中國政府向聯合國秘書長提交了中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點基線坐標表和海圖,至此,我國已履行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規定的義務。2012.9—至今 我國多次派海監船、漁政船及飛機巡航釣魚島,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一、結合材料1、2,說說中日關系出現分離聚合、親疏冷熱的變化,其根本原因是什么?請具體分析。【探究3】二、結合材料1、2,聯系實際,說說我國是如何堅定地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 【探究4】 學生看書交流:堅定地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一、維護我國國家利益的原因二、我國國家利益的主要內容三、維護我國國家利益的措施情境展示:對于網友的倡議,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日方的行為嚴重地危害了我國的國家利益,應該給日本人一個教訓;也有人認為,盲目和沖動只會讓親者痛、仇者快,愛國需要更理智。討論:你贊同哪一種觀點?你認為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愛國?【課堂小結】【課堂訓練】1.由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減排責任,資金支持和監督機制等議題上分歧嚴重,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會期不得不延長一天,最后才達成一個妥協性的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這表明A.氣候變化問題不是一個發展問題 B.國家利益存在于復雜的國際關系中C.全球化已使發達國家利益一致 D.在國際法津地位上各國是不平等的2.在中國和挪威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接近尾聲時,挪威政府默許諾貝爾委員會把“和平獎給了中國一個煽動顛覆國家職權罪的服刑人員,兩國貿易談判很快中斷,中挪關系陷入低谷。這表明①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 ②競爭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兩種基本形式③尊重其他國家的正當國家利益十分重要 ④中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發生了變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氣候變化日漸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許多國家積極尋求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這表明A.國家間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B.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就是合作C.積極尋求合作是各國外交政策的宗旨D.氣候問題是當今時代的主要矛盾4.目前,發展經濟是中國和東盟各國最為關心的問題。由于地域和經濟關系系等因素,雙方日益形成一種命運共同體,中國和東盟的戰略伙伴關系進一步得到鞏固。這說明A.競爭、合作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B.主權國家是國際關系的主要參加者C.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制定和推行對外政策的依據D.國際組織在國際社會中發揮著積極作用5.在2010年11月召開的坎昆聯合國氣候大會上,中國代表強調,氣候變化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嚴峻考驗,國際社會必須加強合作,共同應對。這表明①氣候問題從根本上說是一個和平問題②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③國際關系健康發展需要協調國家間的利益④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各國都應承擔相同的義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