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3名師導航】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學案 第9章 運動和力(考綱解讀+思維導圖+考點解析+易錯分析+真題訓練)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3名師導航】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學案 第9章 運動和力(考綱解讀+思維導圖+考點解析+易錯分析+真題訓練)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名師導航】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學案
第9章 運動和力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考點內容 命題趨勢
1.牛頓 第一定律 ★★★★ 1.通過實驗探究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能表述牛頓第一定律。能運用物體的慣性解釋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2. 知道二力平衡條件。了解同一直線上的二力合成。 3.認識力的作用效果,了解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原因。 2023年仍考慣性、二力平衡、力與運動的關系,題型是選擇題、實驗題,與計算題綜合,分值3—5分。
2.二力 平衡 ★★★★
知識點一:牛頓第一定律及慣性
1.伽利略斜面實驗
(1)三次實驗小車都從斜面頂端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2)實驗結論:在同樣條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車前進得越遠。
(3)伽利略的推論是:在理想情況下,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2.牛頓第一定律
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理(1)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得出來的,且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所以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們周圍的物體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2)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以不變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3)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3.慣性:
(1)定義: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
(2)理解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大小等無關。慣性不是力,力有三要素,而慣性只有大小,因此在慣性前面加上“產生”、“出現”、“受到”、“克服”等詞語都是錯誤的,也不能說慣性作用。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物體受到力的作用,運動狀態一定改變(  )
(2)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就一定靜止(  )
(3)運動的物體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
2.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靜止的物體沒有慣性(  )
(2)物體運動得越快,停下來越不容易,可見速度越大的物體,其慣性越大(  )
(3)質量越大的物體運動狀態越難改變(  )
(4)拋出去的鉛球離開手后繼續運動,是由于鉛球受到慣性力的作用(  )
(5)殲擊機投入戰斗前要拋掉副油箱是為了減小慣性,增加殲擊機的戰斗靈活性(  )
(6)高速飛行的子彈射入木板后靜止,它的慣性就消失了(  )
參考答案:1.;(2);(3) 2.(1);(2);(3);(4);(5);(6)。
知識點二:力的合成
1. 合力與分力
如果一個力產生的作用效果跟幾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組成合力的每一個力叫分力。
2.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
3.如圖所示,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F1和F2,則這兩個力的合力(  )
A. 大小為8 N,方向水平向右
B. 大小為8 N,方向水平向左
C. 大小為2 N,方向水平向右
D. 大小為2 N,方向水平向左
參考答案:C
知識點三:二力平衡
1.平衡力: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此時所受到的力是平衡的。
2.平衡狀態: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也叫平衡狀態。
3.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彼此平衡。
4.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與聯系:
二力平衡 相互作用力
不同點 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可以是不同性質的力;其中一個力消失,另一個力不受影響 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是相同性質的力,這兩個力同時存在,同時消失
5.力和運動狀態的關系:
物體受力條件 物體運動狀態 說明
力不是產生(維持)運動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為零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當合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時,物體做加速運動;當合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時,物體做減速運動;當合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不在一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4.一花瓶靜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花瓶受到的重力和花瓶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 桌子受到的重力和花瓶對桌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 花瓶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對花瓶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 桌子對花瓶的支持力和花瓶對桌子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參考答案:C
易錯點1 誤認為在空中飛行的足球,仍受到腳對它的作用力。
典例1:如圖是足球運動員踢足球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球被腳踢的過程中,只受到人腳的作用力
B.足球在空中飛行過程中,運動狀態一定發生改變
C.腳踢球使球飛出去,說明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
D.空中飛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錯解】選B,理由:球在力的作用下,球飛出去,說明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
【析錯】(1)對球進行受力分析可判斷其受力情況;(2)力的作用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物體運動不需要力維持;(3)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運動狀態不變;物體受力。,不平衡時,運動狀態一定改變;(4)運動的物體若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時,將做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正解】選C,理由:A、球被腳踢的過程中,同時受到人腳的作用力和重力,故A項錯誤;B、腳踢球,使球飛出去,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B項錯誤;C、足球在空中運動過程中,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空氣阻力的作用,這兩個力不是平衡力,所以足球的運動狀態一定發生改變,故C項正確;D、空中飛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沿原來的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但不一定是水平方向,故D項錯誤。故選:C。
▲▲變式練習1
(2022 南京模擬)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用輕質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將小球拉至A點,使細線處于拉直狀態,由靜止開始釋放小球,不計摩擦,小球可在A、B兩點間來回擺動。當小球擺到B點時,細線恰好斷開,同時假如所有力都消失,則小球將(  )
A.沿BD方向運動 B.沿BE方向運動
C.沿BC方向運動 D.在B點保持靜止
參考答案:D
▲▲變式練習2
(2021秋 北侖區)如圖將一小球置于一彈簧上方,放手后,小球向下運動,到達A位置小球剛好與彈簧接觸,到達B位置小球的速度變為零,則對于此過程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從A到B位置過程中,小球的機械能全部轉化為彈簧的彈性勢能
B.從A到B位置過程中,小球受到彈力一直變大
C.從A到B位置過程中,小球的速度由大變小,到B位置為零
D.從A到B位置過程中,小球開始時受到的彈力小于重力,后來受到的彈力大于重力
參考答案:AC
易錯點2 拉著小球勻速上升,若撤去拉力,誤認為小球會立即向下運動。
典例2:如圖所示,一物體在外力F的作用下,以5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突然將力F撤去,則物體( ?。?br/>A.立即停
B.繼續以5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C.先向右運動,然后向左運動
D.繼續向右運動,但速度逐漸減小直至停止
【錯解】選B,理由: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當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析錯】當物體的運動方向與合力方向一致時,物體做加速運動;當物體的運動方向與合力方向相反時,物體將做減速運動。
【正解】選D,理由:撤去拉力,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只受摩擦力作用,而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故物體做減速運動,直到靜止。故選:D。
▲▲變式練習1
(2022 馬鞍山一模)如圖所示,小球A通過細繩豎直吊在車廂里,與車廂后壁接觸,隨小車一起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關于小球的受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A.受繩子拉力、重力的作用
B.受繩子拉力、重力、車壁的支持力的作用
C.受繩子拉力、重力、車壁的支持力和壓力的作用
D.受繩子拉力、重力、車壁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參考答案:A
▲▲變式練習2
(2022 南京模擬)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用細繩懸掛一個小球,將小球拉至A點,由靜止開始釋放小球,不計空氣阻力,小球可在A、B兩點間來回擺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A.小球在B點時處于靜止狀態,只受重力作用
B.小球在最低點C時,若在此點繩子突然斷開,小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C.小球由A運動到C的過程中只有重力,沒有細繩的拉力作用
D.小球由A點運動到B點時,此刻速度為零
參考答案:D
易錯點3 混淆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
典例3:如圖所示,疊放在一起的A、B、C三個石塊處于靜止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B石塊受到A石塊的重力和壓力的作用
B.B石塊受到的合力不為零
C.C石塊對B石塊的支持力和A石塊對B石塊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D.石塊B對石塊C的壓力和石塊C對石塊B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錯解】選C,理由:石塊B受到的重力和石塊C對石塊B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
【析錯】(1)石塊B受到石塊A壓力等于A的重力。(2)平衡力的合力為零;(3)平衡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4)相互作用力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正解】選D,理由:A.B石塊受到A石塊的壓力,但A石塊的重力是作用在A石塊上,故A錯誤;B.A、B、C三個石塊處于靜止狀態,所受的力是平衡力,所以合力為零,故B錯誤;C.C石塊對B石塊的支持力等于A和B的重力之和,A石塊對B石塊的壓力等于A的重力,二者大小不等,所以不是二力平衡,故C錯誤;D.B石塊受到A石塊的壓力與B石塊對A石塊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正確。故選:D。
▲▲變式練習1
(2022 南京模擬)如圖所示,將木塊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水平拉動木塊,在木塊加速運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和桌面對木塊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B.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和桌面對木塊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木塊受到的合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D.木塊受到的摩擦力不變
參考答案:D
▲▲變式練習2
如圖所示是運動員舉起杠鈴時的情景,杠鈴穩穩靜止著,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A.杠鈴受到的重力和運動員對他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此時,杠鈴受到合力方向豎直向下
C.運動員所受重力和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運動員所受杠鈴對他的壓力和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參考答案:A
一.選擇題(共8小題)
1.(2022 襄陽)“珍愛生命,安全出行?!币韵掳踩崾局兄饕紤]慣性因素的是(  )
A.請駕駛員和乘客系好安全帶 B.高壓危險,請勿靠近
C.水深危險,請勿私自下河游泳 D.在火車站臺上的人要站在安全線以外
2.(2022 梧州)小玲在做家務時,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發,但沒有推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對沙發的推力小于地面對沙發的摩擦力
B.人對沙發的推力與沙發對人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
C.沙發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沙發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沙發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3.(2022 益陽)如圖所示,磁性黑板貼吸在豎直懸掛的黑板上,黑板由鐵質材料制成。不計黑板貼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黑板貼受到的重力與黑板貼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B.用垂直于黑板的力壓黑板貼時,黑板貼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C.黑板貼對黑板的吸引力與黑板對黑板貼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
D.黑板貼受到的重力與黑板對黑板貼的吸引力是一對平衡力
4.(2022 黔東南州)某校九年級的一名學生下晚自習后在騎自行車回家途中,迎面遇到一輛燈光非常刺眼的車輛。為了安全,他應該( ?。?br/>A.迎著燈光繼續行駛 B.閉眼緩慢行駛
C.停下車靠邊避讓 D.用手遮擋燈光行駛
5.(2022 賀州)正在冰面上滑動的冰壺,如果冰壺所受的外力同時消失,那么它將( ?。?br/>A.做勻速直線運動 B.改變原來運動的方向
C.做加速運動 D.立即停下來
6.(2022 宜昌)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的比賽中,我國選手谷愛凌從50m高的跳臺由靜止出發,在空中完成了一次超高難度的1620度旋轉,獲得金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她在空中受到重力和慣性力的作用
B.她離開軌道末端時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C.她的慣性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
D.她運動到最高點時仍具有慣性
7.(2022 長沙)“踢毽子”是深受大家喜愛的傳統運動。關于踢毽子的過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毽子離開腳后繼續上升是由于慣性 B.鍵子上升過程中質量變小
C.毽子在最高點不受力的作用 D.毽子下落過程中運動狀態不變
8.(2022 襄陽)如圖所示,鐵塊A重3N,靜止地吸附在豎直放置的磁性黑板上,將重為1N的銅塊B放在鐵塊A上面時,A和B恰能沿著黑板緩慢勻速下滑。取走銅塊B,用豎直向上的力F拉鐵塊A,使其勻速向上運動,則F的大小為( ?。?br/>A.3N B.4N C.5N D.7N
二.多選題(共1小題)
(多選)9.(2022 遼寧)中國航天技術不斷進步,我國已有多位宇航員進入空間站。關于宇航員在空間站工作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將電腦帶上太空后,電腦的質量不變
B.工作臺上的電腦與工作臺保持相對靜止
C.陀螺被拋出后,能繼續運動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
D.宇航員向前推艙壁時,他會向后運動,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填空題(共12小題)
10.(2022 湘潭)奧運滑雪冠軍蘇翊鳴滑離跳臺后由于具有    (選填“慣性”或“內能”)在空中繼續向前運動,以他所戴的頭盔為參照物蘇翊鳴是   ?。ㄟx填“運動”或“靜止”)的。
11.(2022 上海)“天宮一號”飛船逐漸靠近空間站,空間站相對于飛船是    (選填“靜止”或“運動”)的,助推器噴氣使飛船的速度變快,這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    ,在運動過程中飛船的慣性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2.(2022 盤錦)宇航員在我國天和核心艙中用手指輕輕推了一下“懸”在空中的筆,筆就開始向前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筆離開手指后還能繼續向前運動,是因為它具有    。寫字時筆相當于   ?。ㄟx填“省力”“費力”或“等臂”)杠桿。
13.(2022 云南)2021年8月5日,中國14歲的全紅嬋以創奧運紀錄的高分奪得東京奧運會10米跳臺冠軍,如圖甲所示,在下落過程中忽略空氣阻力,她的重力勢能轉化為    能。2022年2月16日,中國運動員齊廣璞在北京冬奧會男子自由滑雪空中技巧賽上獲得冠軍,如圖乙所示,他離開大跳臺后由于    ,仍能在空中繼續“飛行”。
14.(2022 淮安)如圖所示,質量2kg的植保無人機懸??罩?,無人機受到的升力是    N,升力的施力物體是    。(g取10N/kg)
15.(2022 貴陽)小芳從地面跨步到上行的自動扶梯時,身體適當前傾,這是為了防止由于    而摔倒。如圖所示,她倚靠在扶梯側壁固定不動的護欄板上,護欄板會對她施加與電梯運行方向    (選填“相同”或“相反”)的摩擦力,使她有向后跌倒的危險。同學們乘坐自動扶梯時,嚴禁倚靠電梯!
16.(2022 恩施州)2022年3月23日,“天宮課堂”第二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相互配合進行了授課。如圖乙所示是王亞平老師正拋出“冰墩墩”,如圖甲所示是“冰墩墩”向葉光富老師運動的情境。
(1)以空間站為參照,王亞平老師拋出的“冰墩墩”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2)王亞平老師拋出的“冰墩墩”直觀展示了它   ?。ㄟx填“具有”或“沒有”)慣性。
(3)在地面上水平拋出“冰墩墩”,由于重力作用,會改變它的    ,使其沿曲線運動到地面。
17.(2022 福建)2022年5月18日,我國自主研制的全球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珠海云”科考船下水,如圖。該船是利用    波對無人機進行遠程遙控?;枰頍o人機返回母船甲板時,由于    要滑行一段距離才能停下來。
18.(2022 邵陽)自“雙減”政策和“五項管理”實施以來,同學們體育活動的時間增加了,小俊百米跑的成績提高到了13秒。則他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    m/s(結果保留一位小數)。小俊跑到終點不能立即停下來,是由于小俊具有    。
19.(2022 成都)2022年4月16日,太空“出差”半年的神舟十三號乘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成功返回地球家園。如圖是著陸前的場景,在減速降落過程中,返回艙所受合力的方向是向    的。三位航天員的“天宮課堂”還讓我們回味無窮,當航天員將實驗物品用手推出后,物品能夠繼續向前運動,這是因為它具有    。
20.(2022 江西)“天宮課堂”點燃科學夢想。如圖所示,航天員在空間站演示擺球實驗:撥動擺球后,擺球繞固定點持續轉動,其運動狀態   ?。ㄟx填“不變”或“改變”)。在此過程中,擺球   ?。ㄟx填“具有”或“不具有”)慣性。
21.(2022 連云港)司機發現路前方有障礙物緊急剎車時,坐在車上的人會向    (填“前”或“后”)傾倒,這是因為人具有    。
四.作圖題(共1小題)
22.(2022 六盤水)如圖所示,甲、乙兩磁環用輕質無彈性細線相連后套在足夠長的光滑圓柱形塑料桿上,保持靜止(乙磁環固定在水平面)。剪斷細線后甲磁環沿塑料桿向上運動,經A點后最終到達最高點B。已知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力隨距離的增大而減小,且設甲磁環經過A點后就不再受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力。請畫出從剪斷細線時開始運動到B點的過程中,甲磁環所受合力大小隨運動距離變化關系的大致圖象。
五.解答題(共2小題)
23.(2022 山西)2021年10月16日,小明和小亮收看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的電視直播,直播信息是衛星通過電磁波傳遞的。當飛船與火箭分離,進入預定軌道時,小亮突然問小明:“飛船與火箭分離,沒有了推力,怎么還能繼續運動?”從小亮提出的問題中可判斷他所持有的觀點是    。
24.(2022 廣西)勤洗手是良好的衛生習慣。在七步洗手法“內、外、夾、弓、大、立、腕”字訣中,“夾”是指洗掌側指縫時,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如圖所示。當手指稍用力“夾”時,清洗效果會更好;洗手后為了讓手快點干,文明的做法是雙手靠攏并朝著洗手池用力甩。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分析說明上述兩種做法的理由。
六.實驗探究題(共10小題)
25.(2022 聊城)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中,小聰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小明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乙所示。
(1)老師指出圖乙的裝置更科學,原因是選用小車,可以減小    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2)實驗中判斷小車是否受平衡力作用的依據是小車保持   ?。ㄟx填“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3)左右兩盤放質量相等的砝碼,小車保持靜止。將左盤中再添加一個砝碼,小車將運動,說明彼此平衡的兩個力大小    。
(4)小車處于靜止后,保持F1與F2的大小不變,把小車在水平桌面上扭轉一個角度后釋放,小車將轉動,說明彼此平衡的兩個力必須在    上。
26.(2022 江西)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某同學在媽媽的協助下,利用家中物品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實驗器材】晾衣架兩個、相同的礦泉水瓶若干、小卡片若干、細線、水、剪刀等
【設計實驗】如圖1所示
(1)將小卡片兩側各系一根細線,再把細線的另一端分別穿過晾衣架;
(2)將兩個礦泉水瓶分別綁在細線兩端,請媽媽用兩手各提起一個晾衣架,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實驗,觀察并記錄小卡片的受力及運動情況。
【進行實驗】
(1)如圖1所示,提起兩個裝有水量不等的礦泉水瓶;
(2)如圖2所示,提起兩個裝有水量相等的礦泉水瓶;再將其中一只手逐漸放低,使小卡片傾斜至如圖3所示;
(3)用剪刀把圖3中的小卡片從中間剪斷;
(4)更換小卡片,重新組裝。如圖4所示,使小卡片扭轉一定的角度。
實驗步驟 小卡片所受二力情況 小卡片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
是否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大小 方向 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1) 是 不等 相反 是 是
(2) 是 相等 相反 是 否
(3) 否 / / / 是
(4) 是 相等 相反 ① 是
請將表格中①的內容補充到橫線上:①   。
【結論】上述實驗表明,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必須大小    ,方向相反,并作用在    上。
【交流與評估】
(1)本實驗中的晾衣架起到了改變拉力的    的作用,它類似于簡單機械中的   ??;
(2)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剪刀,它受到的    力和    力是一對平衡力。
27.(2022 株洲)在研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可供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天平和小車。
(1)在上述器材中,不需要用到的器材有    。
(2)固定斜面,分別將小車從斜面上   ?。ㄌ睢巴弧被颉安煌保└叨扔伸o止釋放。
(3)如圖描述了先后兩次實驗中所呈現的現象,根據實驗現象可作出如下科學推理:若沒有阻力,則運動的小車將在水平面上   ?。ㄌ睢办o止”或“勻速直線運動”)。伽利略運用“實驗+科學推理”的方法,揭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
(4)設實驗中運動的小車在棉布上克服阻力做功為W1,在木板上克服阻力做功為W2,則W1   W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8.(2022 大連)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下面我們就通過實驗和科學家的研究歷程來判斷這個觀點是否正確。
(1)使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在毛巾表面上移動的距離。再分別換用棉布和木板表面進行兩次實驗,實驗現象如圖1所示。
①每次都使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車每次到達水平面時    相同。
②根據實驗現象可以得出: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的距離    。
(2)十六世紀末,伽利略已通過類似實驗和推理得出結論:如果運動的物體沒有阻力的影響,它將在水平面上一直運動下去。因此,物體運動   ?。ㄟx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圖2是伽利略的實驗和推理示意圖,屬于推理的是    (選填“甲”或“乙”)。
(3)后來,笛卡爾進一步完善了伽利略的觀點:如果運動的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它將以同一速度沿直線運動。十七世紀初,牛頓在他們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相對于“牛頓第一定律”,笛卡爾的觀點有什么不足?   。
(4)上述實驗及科學家研究成果給予我們的啟示是    。(將正確說法前的字母填寫在橫線上)
A.科學定律都可以通過實驗直接得出 B.科學推理是科學研究的方法之一
C.大多數人認同的觀點就是正確的觀點 D.普通人觀點可以質疑,科學家觀點不可以質疑
29.(2022 梧州)小芋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1)實驗中需要小車每次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斜面底端時的    相同;
(2)小芋多次實驗分析論證得出: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    ,運動得越遠。并進一步推測:若水平面完全光滑且足夠長,小車將一直做    ,表明物體的運動   ?。ㄟx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
(3)從能量轉化的角度看,小車在水平面上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ㄟx填“在毛巾上更多”、“在棉布上更多”、“在木板上更多”或“三次一樣多”);
(4)小芋思考了一個問題:當自己蕩秋千運動到右側最高點時,假設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將處于怎樣的運動狀態呢?你認為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D中的黑點表示小芋)
A.做勻速圓周運動 B.做勻速直線運動
C.繼續來回擺動 D.保持靜止狀態
(5)小芋想測出小車在毛巾表面運動時所受阻力的大小,請你利用合適的實驗器材,幫她寫出實驗步驟:   。
30.(2022 黔東南州)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讓小車每次從斜面頂端處由靜止自由滑下,改變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測量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結果記錄在下表中。
接觸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車受到阻力大小 大 較大 小
小車運動的距離s/cm 18.30 26.83    
(1)每次實驗均讓小車從頂端由靜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車在水平面上開始滑行時獲得的速度大小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本實驗是通過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來判斷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    法。
(2)第三次實驗中,小車在水平木板上滑行后,停下來的位置如圖所示,讀出小車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并填寫在上面表中相應空格處。
(3)分析表中內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前進的距離就越    。
31.(2022 武漢)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1)兩次實驗中讓同一輛小車從同一斜面    滑下,目的是使小車進入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2)由實驗可以看出,運動的小車所受的阻力    ,向前滑行的距離變大。伽利略對類似的實驗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推測:如果物體受到的阻力    ,速度就不會減小,物體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3)兩次實驗中,小車在水平面上最終都會靜止下來,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32.(2022 陜西)請完成下列填空。
(1)如圖﹣1,測量前,為使托盤天平橫梁水平平衡,應向    調節平衡螺母。
(2)如圖﹣2,用刻度尺測量一物塊的長度,該物塊長度為    cm。
(3)如圖﹣3,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進入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由實驗現象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減小得越慢,小車運動的路程越    。
33.(2022 內江)為探究“力與運動的關系”,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斜面實驗,讓小車從斜面滑到接觸面分別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
(1)實驗中,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相同位置由靜止滑下,是為了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    相同;小車到達水平面的初始動能是由    勢能轉化而來的。
(2)比較甲、乙、丙三次實驗,發現:水平面阻力越小,小車滑行的距離就越    (選填“遠”或“近”);進一步推理得出:如果水平面絕對光滑,物體受到的阻力為零,則物體將在水平面上做   ?。ㄟx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
34.(2022 浙江)小舟騎自行車時發現,猛踩腳踏板提升車速后,車子能滑行的距離比不踩時遠,車子在較光滑路面上滑行的距離比粗糙的路面上滑行要遠?;谏鲜錾罱涷灒≈巯胗绊懳矬w運動的因素有哪些呢?他進行如下研究,裝置如圖。
【建立猜想】①……;②物體運動可能與阻力大小有關。
【設計方案】
方案一:在水平木板上不鋪材料,讓小車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
方案二:在水平木板上分別鋪上毛巾、棉布和不鋪材料,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滑下,觀察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
【交流反思】
(1)方案一的設計,小舟基于的猜想是    。
(2)方案二中觀察到小車在毛巾表面滑行距離最近,木板表面最遠,由此現象可知: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進一步推理可得,不受阻力的小車將    。
(3)很多運動項目都需要助跑,如跳遠、跳高、標槍等,目的是提高成績,其原因是    。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8小題)
1.【解答】A、請駕駛員系好安全帶,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故A符合題意;
B、高壓危險,請勿靠近,是安全用電基本原則,故B不符合題意;
C、水深危險,請勿私自下河游泳,是防溺水安全警示,故C不符合題意;
D、在火車站站臺上候車的旅客請站在安全線以外,利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解答】A、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發,但沙發沒有被推動,沙發處于靜止狀態,受到的推力和靜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錯誤;
B、人對沙發的推力和沙發對人的推力,是兩個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B錯誤;
C、沙發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沙發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故C正確;
D、沙發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人的支持力涉及到三個物體且這兩個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
故選:C。
3.【解答】AB、黑板貼受到的重力與黑板貼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當用垂直于黑板的力壓黑板貼時,由于重力不變,所以黑板貼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故A正確,B錯誤;
C、黑板貼對黑板的吸引力與黑板對黑板貼的吸引力,這兩個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不是一對平衡力,故C錯誤;
D、黑板貼受到的重力方向豎直向下,黑板對黑板貼的吸引力在水平方向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條件,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
故選:A。
4.【解答】分析材料,下晚自習后騎自行車回家,迎面汽車車燈照得很遠且刺眼,看不見路,此時最安全的做法是下車靠邊避讓,C是正確的;ABD做法不安全,故錯誤。
故選:C。
5.【解答】正在冰面上滑動的冰壺速度不為零,當外力消失時,由于慣性物體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選:A。
6.【解答】A、若不計空氣阻力,谷愛凌在空中飛行時只受到重力作用,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不是力,故A錯誤;
B、她離開軌道末端時速度越大,飛得更遠,但足球的慣性只與質量有關,其質量不變、慣性不變,故B錯誤;
C、運動員上升的高度與慣性無關,與其出發的高度和跳臺的摩擦力等因素有關,故C錯誤;
D、她運動到最高點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故D正確。
故選:D。
7.【解答】A、毽子具有慣性,會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所以向上運動,故A正確;
B、鍵子上升過程中只是改變了狀態、位置,所以質量沒有改變,故B錯誤;
C、毽子到達最高點的瞬間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錯誤;
D、毽子在下落過程中運動速度發生改變,所以其運動狀態發生改變,故D錯誤。
故選:A。
8.【解答】當A和B沿著黑板緩慢勻速下滑時,由于B對黑板沒有壓力的作用,B與黑板之間無摩擦力;整體處于平衡狀態,則整體的重力與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為f=G總=3N+1N=4N;
取走銅塊B,用豎直向上的力F使鐵塊A勻速向上運動,A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力F、豎直向下的摩擦力的作用,則F=GA+f=3N+4N=7N。
故選:D。
二.多選題(共1小題)
9.【解答】A、將電腦帶上太空后,電腦所含的物質多少沒有發生變化,所以電腦的質量不變,故A正確;
B、工作臺上的電腦相對于工作臺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工作臺上的電腦與工作臺保持相對靜止,故B正確;
C、工作臺上的電腦與工作臺保持相對靜止陀螺具有慣性,但是說受到慣性的作用是錯誤的,因為慣性不是力,故C錯誤;
D、宇航員向前推艙壁時,他會向后運動,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宇航員給艙壁力的同時,艙壁不能給了宇航員向后的力,故D正確。
故選:ABD。
三.填空題(共12小題)
10.【解答】奧運滑雪冠軍蘇翊鳴滑離跳臺后由于具有慣性,仍然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在空中繼續向前運動;
以他所戴的頭盔為參照物,蘇翊鳴與頭盔之間沒有發生位置的變化,是靜止的。
故答案為:慣性;靜止。
11.【解答】“天宮一號”飛船逐漸靠近空間站,空間站相對于飛船位置不斷變化,所以是運動的;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所以助推器噴氣使飛船的速度變快;
慣性大小只跟物體的質量大小有關;助推器噴氣使飛船的速度變快過程中,因消耗了燃料,所以飛船的質量變小,則飛船的慣性變小。
故答案為:運動;運動狀態;變小。
12.【解答】宇航員在我國天和核心艙中用手指輕輕推了一下“懸”在空中的筆,筆就開始向前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筆離開手指后,雖然不再受到手的推力,但由于它是運動的,所以由于慣性仍要向前運動;
寫字時,筆桿的支點和動力作用點都在手指上,二者距離較近,而阻力作用點是筆端,距離支點較遠,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相當于費力杠桿。
故答案為:運動狀態;慣性;費力。
13.【解答】在下落過程中忽略空氣阻力,高度減小,速度變大,重力勢能減小,動能變大,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運動員離開大跳臺后,由于慣性繼續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所以能在空中繼續飛行。
故答案為:動;慣性。
14.【解答】無人機懸停在空中,升力與重力相平衡,
即無人機受到的升力F=G=mg=2kg×10N/kg=20N;
無人機旋翼高速旋轉時對空氣施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獲得空氣對無人機施加的升力。
故答案為:20;空氣。
15.【解答】因為小芳上扶梯前,以一定的速度向前運動,腳踏上電梯前速度較小,踏上電梯時,腳隨電梯快速運動,而人的上身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低速運動,此時他容易向后仰,因此小芳上扶梯時,身體適當前傾,這是為了防止由于慣性而摔倒;
她倚靠在扶梯側壁固定不動的護欄板上,她隨扶梯一起上升,護欄板會對她施加與電梯運行方向相反的摩擦力。
故答案為:慣性;相反。
16.【解答】(1)以空間站為參照,王亞平老師拋出的“冰墩墩”的位置發生變化,是運動的;
(2)王亞平老師拋出的“冰墩墩”直觀展示了它具有慣性;
(3)在地面上水平拋出“冰墩墩”,由于重力作用,會改變它的運動狀態,沿曲線運動到地面。
故答案為:(1)運動;(2)具有;(3)運動狀態。
17.【解答】(1)“珠海云”科考船是利用電磁波對無人機進行遠程遙控;
(2)滑翔翼無人機返回母船甲板時,由于慣性要滑行一段距離才能停下來。
故答案為:電磁;慣性。
18.【解答】百米跑的平均速度:v平==≈7.7m/s;
小俊跑到終點不能立即停下來,是由于他具有慣性,仍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
故答案為:7.7;慣性。
19.【解答】返回艙在減速降落過程中,返回艙所受合力的方向是向上的;當航天員將實驗物品用手推出后,物品由于慣性,繼續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向前運動。
故答案為:上;慣性。
20.【解答】(1)物體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和運動方向均不改變,即運動狀態不變,由此可知擺球繞固定點轉動時,其運動方向不斷改變,它的運動狀態不斷改變;
(2)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因此,繞固定點持續轉動的擺球具有慣性。
故答案為:改變;具有。
21.【解答】司機發現路前方有障礙物緊急剎車時,坐在車上的人下半身隨車一起速度減小而停止,而上半身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狀態繼續向前運動,所以乘客身體要向前傾倒。
故答案為:前;慣性。
四.作圖題(共1小題)
22.【解答】由題意可知,剪斷細線后,甲向上做加速運動,甲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隨著甲乙之間的距離增加,排斥力不斷減小,因此在甲加速上升的過程中,甲受到的合力不斷減小,當排斥力減小到與甲的重力相等時,甲受到的合力為零,由于慣性,此時甲會繼續向上運動,甲受到的排斥力進一步減小,重力大于排斥力,此時甲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大小小于甲的重力,當甲到達A點后向B點運動的過程中,甲只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甲的合力方向豎直向下,大小為甲的重力大小,因此整個過程中甲受到合力先減小后增加到重力大小再保持不變,方向是先向上后向下,大致圖象如圖所示:
。
五.解答題(共2小題)
23.【解答】飛船與火箭分離,沒有了推力,怎么還能繼續運動?這說明小亮認為物體沒有受力,則物體不會運動,所以小亮的觀點是: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故答案為:物體的運動要靠力來維持。
24.【解答】答:當手指稍用力“夾”時,壓力增大,手指間的摩擦力增大,便于清洗;
文明的做法是雙手靠攏并朝著洗手池用力甩,水由于慣性會離開手,從而讓手快點干。
六.實驗探究題(共10小題)
25.【解答】(1)小明同學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乙,選用了小車,這樣可以盡量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
(2)實驗中通過觀察小車能否靜止,確定其是否處于平衡狀態,故判斷依據是小車處于靜止狀態;
(3)實驗時,左右兩盤放質量相等的砝碼,小車保持靜止。將左盤中再添加一個砝碼,小車將運動,發現小車無法保持靜止狀態,這表明平衡的兩個力需要大小相等;
(4)把小車轉過一個角度,然后松手,觀察到小車轉動,最后恢復到靜止狀態,說明小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兩個力在同一條直線上時才能平衡。
故答案為:(1)摩擦力;(2)靜止;(3)相等;(4)同一條直線。
26.【解答】(4)圖4中,使小卡片扭轉一定的角度。左右兩端對小卡片的力就不在同一直線上了;
結論:根據實驗的四個步驟,發現改變了力的大小,力的方向以及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都會讓小卡片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故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交流與評估:(1)晾衣架類似于定滑輪,不改變力的大小,只改變力的方向。
(2)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剪刀,受到重力和支持力。
故答案為:(4)①否;相等;同一直線;
交流與評估:(1)方向;定滑輪;(2)重;支持。
27.【解答】(1)本實驗通過比較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的大小來比較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不需要測量物體的質量,所以天平不需要;
(2)要研究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必須控制小車的初速度相同,即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3)由圖可知,小車在棉布表面上滑行的距離較近,在水平木板表面滑行的距離較遠,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遠,
進一步推理可得:若沒有阻力,運動小車的運動狀態不變,即做勻速直線運動;
(4)因小車達到水平面時初速度相同,則小車最初的動能相同,最終速度為0,小車的動能全部轉化為內能,減小的動能等于克服阻力做的功,
所以,小車在棉布上克服阻力做功W1和在木板上克服阻力做功W2相等,即W1=W2。
故答案為:(1)天平;(2)同一;(3)勻速直線運動;(4)等于。
28.【解答】
(1)①為了使小車滑到水平面時的初速度相同,實驗時應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自由滑下,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是控制變量法;②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滑行的距離越遠;
(2)如果運動的物體沒有阻力的影響,它將在水平面上一直運動下去。說明物體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圖乙是伽利略的實驗示意圖,圖甲是伽利略的推理示意圖;
(3)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而笛卡爾的觀點中,只涉及到了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況,沒有提及靜止物體的運動規律,所以這是他的觀點的不足之處;
(4)牛頓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頓第一定律,該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即科學推理也是科學研究的方法之一。
故答案為:(1)①初速度;②遠;(2)不需要;甲;(3)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而笛卡爾的觀點中,只涉及到了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情況,沒有提及靜止物體的運動規律,所以這是他的觀點的不足之處;(4)B。
29.【解答】
(1)該實驗要比較的是小車在阻力不同的路面上滑行的距離,這樣就要求我們控制變量:初速度,而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可以保證每次到達水平面時的初速度相同;
(2)從上述實驗中,可以得出結論是: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如果運動物體不受力,速度不發生改變,即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表明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3)在上述兩次實驗中,小車的動能都用來克服摩擦力做功了,小車的動能轉化為內能,由于小車質量和速度相同,所以三次實驗的初動能相同,克服摩擦做的功也相同;
(4)當蕩到最高點時,此時動能為零,則速度為零,感覺自己處于靜止狀態,由于此時為靜止狀態,若此時所有的力均消失,小芋將保持靜止狀態不變,D符合題意;
(5)用彈簧測力計拉小車在毛巾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小車處于平衡狀態,由平衡條件可知,這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故測出小車在毛巾表面運動時所受阻力的大小,用到的實驗器材有:木塊、毛巾、彈簧測力計。
故答案為:(1)速度;(2)慢;勻速直線運動;不需要;(3)三次一樣多;(4)D;(5)用彈簧測力計拉小車在毛巾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小車處于平衡狀態,由平衡條件可知,這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30.【解答】(1)每次都從斜面上同一位置釋放,使小車運動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相等;
由題意可知,通過觀察小車在不同表面運動距離的長短,就可知道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這是轉換法的運用;
(2)由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第三次實驗中,小車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時的停止位置到達32.50cm,則小車運動的距離是32.50cm;
(3)分析表中數據可知在木板表面滑的最遠,則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
故答案為:(1)相等;轉換;(2)32.50;(3)遠。
31.【解答】(1)研究阻力對小車運動的影響,就要保持其他量不變,因此,應使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從而使其到達水平面時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根據實驗中的現象可得,在初速度相同的條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運動的越遠,速度減小得越慢;
如果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則小車將將以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即做勻速直線運動;
(3)兩次實驗中,小車在水平面上最終都會靜止下來,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故答案為:(1)同一高度由靜止;(2)變?。粸榱?;(3)運動狀態。
32.【解答】(1)如圖﹣1,測量前,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則平衡螺母應向右調節,使橫梁水平平衡;
(2)如圖﹣2,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
物塊左側與零刻度線對齊,右側所對刻度值為2.3cm,估讀為2.32cm,則物塊的長度為L=2.32cm;
(3)實驗中給出的三種材料分布為毛巾、棉布、木板,它們的粗糙程度是毛巾大于棉布,棉布大于木板;
以相同的初速度在這三種材料上面滑行時,小車滑行距離的大小關系為:s毛巾<s棉布<s木板,這表明: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小車前進的距離就越遠。
故答案為:(1)右;(2)2.32;(3)??;遠。
33.【解答】(1)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相同位置由靜止滑下,目的是確保小車到達水平面時速度相等。從高處下落的過程,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轉化為了動能;
(2)毛巾、棉布和木板這三種材料,木板的光滑程度最高,阻力最小,所以小車滑行的最遠,通過三次材料的實驗分析,推理可知:如果沒有阻力,物體將一直勻速直線運動下去;
故答案為:(1)速度;重力;(2)遠;勻速。
34.【解答】(1)讓小車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則小車到水平面時候的速度不相同,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也會不同,所以小舟的猜想是物體運動可能與速度大小有關;
(2)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所以當不受阻力的時候,小車不再減小速度,小車將勻速直線運動下去。
(3)助跑會增大動能,將更多的動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來提高成績。
故答案為:(1)物體運動可能與速度大小有關;(2)做勻速直線運動;(3)助跑會增大動能,通過轉化為更多的其他形式的能來提高成績。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湖市| 朝阳市| 老河口市| 玛多县| 四子王旗| 泸西县| 麟游县| 西畴县| 林芝县| 徐闻县| 绥化市| 遵义县| 马鞍山市| 宜兰市| 鹿邑县| 澜沧| 莲花县| 西昌市| 平安县| 秦皇岛市| 光泽县| 河源市| 内江市| 荣昌县| 自治县| 晋宁县| 青岛市| 孟津县| 望城县| 永泰县| 饶河县| 咸阳市| 同江市| 怀集县| 三原县| 昭苏县| 鹤岗市| 沈丘县| 安仁县| 四会市| 沁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