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3課 五四運動【新課標背記要點與三年真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3課 五四運動【新課標背記要點與三年真題】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3課 五四運動
【2022年課標】
通過了解五四運動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內涵,認識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思維導學】
【背記要點】
知識點1 五四運動的爆發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法等戰勝國在巴黎和會上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
作為戰勝國的中國為何還是成為列強宰割的對象?中國外交失敗說明了什么問題?
原因:辛亥革命沒有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中國的統治,中國仍然外受帝國主義的蹂躪,內有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經濟落后,主權不能獨立,中國依然受到被列強宰割的命運。
教訓:中國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強權即公理。
3.爆發: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在天安門前發表宣言,并舉行示威游行。
4.口號:學生們提出“外爭主權,內懲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口號。要求嚴懲親日派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
5.在五四云的的口號中,體現運動性質的是哪一條?為什么?
“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外爭主權:矛頭指向帝國主義,體現了反帝的要求。
內除國賊:矛頭指向以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為代表的北洋軍閥政府的封建統治,體現了反封建的要求。
知識點2 五四運動的擴大
6.擴大:6月5日,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工人階級成為五四運動的主力,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
7.結果:北洋政府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中國代表沒有在“巴黎和約”上簽字,這是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一次重大勝利。
8.為什么說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的勝利
原因:五四運動實現了“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目標,但是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知識點3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
9.性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徹底: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不妥協。
愛國:從背景、口號方面去理解;反帝反封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10.意義:中國工人正式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展現了偉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主義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運動中起了重要作用。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1.五四精神的內涵?
五四精神:憂國憂民、不屈不撓、樂于奉獻和敢于斗爭的愛國主義精神,愛國、民主、進步、科學是其精神真諦。
12.新舊民主革命的比較
名稱 相同點 不同點
革命性質 革命任務 領導階級 指導思想 發展前途
舊民主主義革命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資產階級 三民主義 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新民主主義革命 無產階級 馬克思主義 實現社會主義
【溫馨提示】
1.五四運動的口號中最能體現它的性質的是“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2.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依據是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在斗爭中以獨立的姿態第一次登上政治舞臺,成為決定斗爭最終勝利的主力軍。
【知識拓展】
1.全面理解五四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1)從時代背景來看,五四愛國運動受到了俄國十月革命影響。五四愛國運動繼承了辛亥革命的民主革命精神,并且具有更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特性。
(2)從指導思想來看,五四愛國運動過程中,中國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伴隨著五四愛國運動的開展,馬克思主義逐漸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后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3)從領導力量來看,在五四愛國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成為運動的主力軍。中國工人階級表現出高度自覺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徹底性,推動了五四愛國運動的發展。
2.我們該如何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
要學習五四先輩關心國家、民族命運的愛國主義精神,敢于斗爭、勇于奉獻的精神;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的堅定信念,把個人前途同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結合起來。
【三年真題】
(一)、2022年中考真題
1.(2022年吉林長春)1919年6月28日的“巴黎和約”簽字現場,人們驚奇地發現中國代表團的席位空無一人。這是近代以來中國第一次對列強說“不”。材料體現得的是哪一抗爭的成果。( )
A.五四運動 B.北伐戰爭 C.南昌起義 D.抗日戰爭
【答案】A
【詳解】據材料一“1919年6月28日的‘巴黎和約’簽字現場,人們驚奇地發現中國代表團的席位空無一人。這是近代以來中國第一次對列強說‘不’”并聯系所學知識可知,這指的是《凡爾賽和約》。中國近代第一次拒絕簽字的是《凡爾賽和約》,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成為了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A項正確;北伐戰爭是在1926年爆發,排除B項;南昌起義發生在1927年,排除C項;抗日戰爭是在1931年開始,排除D項。故選A項。
2.(2022年西藏自治區)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講到:“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早在1919年5月4日,中國先進青年知識分子掀起了一場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的愛國革命運動。這場運動體現的精神是( )
A.不怕犧牲、艱苦奮斗 B.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C.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D.立黨為公、忠誠為民
【答案】C
【詳解】依據題干“1919年5月4日”可知這場運動是指五四運動,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成為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青年學生率先掀起了這場五四愛國運動,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C項正確,排除ABD項。故選C項。
3.(2022年青海)2022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講到,“1922年5月5日,在中國共產黨直接關懷和領導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宣告成立。這在中國革命史和青年運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以下口號出自五四運動的是( )
A.“自強”“求富” B.“民主”“科學”
C.“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D.“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答案】C
【詳解】據所學知識可知,“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是五四運動口號,C項正確;A項是洋務運動的口號,排除A項;B是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排除B項;D是一二 九運動的口號,排除D項。故選C項。
4.(2022年貴州六盤水)圖中的文字最能反映五四運動的( )
A.原因 B.影響 C.意義 D.性質
【答案】A
【詳解】根據題干信息“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五四運動;從材料“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可知,題干強調的是進行五四運動的原因,A項正確;題干未反映五四運動的影響和意義,排除BC項;題干“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能夠反映五四運動的性質,但不是題干強調的重點,排除D項。故選A項。
5.(2022年山東濰坊)觀察漫畫《貪食小犬,死不足惜》。中國人民為抵制“貪食小犬”奮起抗爭,喊出的響亮口號是( )
A.有田同耕,有飯同食 B.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C.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D.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答案】B
【詳解】據圖片“還我青島……”可知,這是1919年五四運動中的口號,B項正確;A項是太平天國運動的口號,與材料無關,排除A項;1935年中共“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不符題意,排除C項;1950年中國人民志愿軍跨越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
6.(2022年山東濟南)“這場運動之所以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不僅僅是因為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對這場斗爭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更重要的是,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文中“這場運動”指的是( )
A.二次革命 B.護國戰爭 C.五四運動 D.一二·九運動
【答案】C
【詳解】根據材料“這場運動之所以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不僅僅是因為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并結合所學可知,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標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C項正確;A、B兩項是反對袁世凱獨裁統治的運動,排除;D項是學生愛國運動,與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故選C項。
7.(2022年貴州貴陽)正確地計算歷史時間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把圖所示的“民國八年”換算成公元紀年是
A.1914年 B.1919爾 C.1924年 D.1929年
【答案】B
【解析】結合所學內容可知,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1912年是民國元年,所以“民國八年”是1919年,B項正確;1914年是民國三年,1924年是民國十三年,1929年是民國十八年,排除ACD項。故選B項。
8.(2022年湖南張家界)“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拒絕在和約上簽字”這些口號體現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質。上述口號出現在中國近代史上的
A.五四運動 B.一二 九運動
C.西安事變 D.重慶談判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拒絕在和約上簽字”這些口號體現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質。這些口號出現在五四愛國運動中。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A項正確;一二 九運動是反對華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要求保全中國領土的完整,愛國運動,排除B;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促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完成,排除C項;重慶談判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黨就中國未來的發展前途、建設大計在重慶進行的一次歷史性會談,排除D項。故選A項。
9.(2022年湖南益陽)近代中國的一些革命運動中,先進青年知識分子起了先鋒作用。某次運動發布的《北京學界全體宣言》寫道:“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國亡了,同胞起來呀!”這次運動是
A.戊戌變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運動 D.新文化運動
【答案】C
【解析】根據“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國亡了,同胞起來呀!”可知,材料與五四運動有關。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1919年中國的五四運動。五四運動前期以學生為主力,運動的中心是北京,6月3日以后,五四運動的中心轉移到上海,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成為五四運動的主力。“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最能體現五四運動的性質。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C項正確;ABD與“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無關,排除。故選C項。
10.(2022年遼寧盤錦)下面示意圖中★所代表的歷史事件
A.拉開了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入農村的序幕
B.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C.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
D.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答案】B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文化運動為中國共產黨成立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作用。五四運動以徹底反帝反封的革命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B項正確;秋收起義拉開了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入農村的序幕,排除A項;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排除C項;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排除D項。故選B項。
11.(2022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節選)天安門是中國古典建筑的瑰寶,見證了中國歷史的變遷。九年級1班的同學開展“探究天安門”的主題學習活動,請你一起參與完成。
任務一【品建筑之精湛】
圖一為現今的天安門,始建于明永樂年間,屬于典型的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筑。 圖二為天安門城樓大殿內的彩繪。栩栩如生的龍紋圖案和高貴典雅的吉祥圖案,把我國的彩繪表現力發揮到了極致。
(1)根據以上材料,指出天安門始建的朝代及建筑工藝精湛的表現。
任務二【感青年之情懷】
圖三表現了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在天安門前游行示威的場景。圖四是學生高舉的部分橫幅內容。這次示威游行標志著一場偉大運動的開始,歷史學家把這場運動視為八十年的“舊民主”時期和“新民主”時期的分水嶺。
(2)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場運動的名稱并分析其歷史意義。
【答案】(1)朝代:明朝。表現:龍紋圖案彩繪栩栩如生;吉祥圖案彩繪高貴典雅。
(2)運動:五四運動。歷史意義: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解析】
(1)根據圖一材料可知,天安門始建于明永樂年間;根據圖二材料可知天安門建筑工藝精湛的表現為龍紋圖案彩繪栩栩如生;吉祥圖案彩繪高貴典雅。
(2)根據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在天安門前游行示威的場景”、“內除國賊,外爭主權”、“還我青島,誓死力爭”可以判斷,這場運動是五四運動;結合所學知識可以知道,五四運動的意義是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二)、2021年中考真題
1.(2021年內蒙古鄂爾多斯中考真題)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直認為這場運動缺乏文化支撐,五四運動令他們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傳統價值的立足點。這里的“立足點”是
A.專制主義 B.重商主義 C.愛國主義 D.尊孔復古
【答案】C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中形成的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傳統價值的立足點,C項正確;專制主義體現在帝位終身制和皇位世襲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個人的專斷獨裁,排除A項;重商主義的主要內容是"重商"、"重工"與"國家干預",發展目標是"國家富強",排除B項;尊孔復古是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排除D項。故選C項。
2.(2021年湖南郴州中考真題)在五四運動中學生們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合約上簽字”等口號,單從口號中我們可以看出五四運動
A.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B.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
C.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D.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答案】A
【詳解】依據題干的“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合約上簽字”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口號,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A符合題意;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和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屬于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但與題干內容無關,BD排除;鴉片戰爭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C排除;故選A。
3.(2021年廣州市中考真題)經過五四運動,越來越多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關注馬克思主義。其中,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對馬克思主義作了較為系統介紹的是
A.魯迅 B.梁啟超 C.胡適 D.李大釗
【答案】D
【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18年,李大釗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在中國率先舉起馬克思主義的旗幟,1919年, 又在《新青年》上發表了的文章《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對馬克思主義作了較為系統介紹,D符合題意;魯迅的成就是發表《狂人日記》,排除A;梁啟超發動了戊戌變法,排除B;胡適掀起了文學革命,主張用白話文能代替文言文,排除C;故選D。
4.(2021年寧夏中考真題)“五四”發生后的一年里,全國新出版的期刑猛增至400余種諸如《少年中國》、《曙光》、《新社會》等等,它們”無不言馬列”。新出現的馬克思主義社團和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約有三四百個。這表明五四運動后
A.民主共和觀念深人人心 B.民主科學成為時代潮流
C.開始探索救國救民道路 D.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
【答案】D
【詳解】材料“‘五四’發生后的一年里”“新出現的馬克思主義社團和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約有三四百個”體現的是五四運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D項正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排除A項;民主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旗幟,排除B項;五四運動爆發之前中國人就開始探索救國救民之路,排除C項。故選D項。
5.(2021年呼倫貝爾、興安盟中考真題)下列有關“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B.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勝利
C.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領導階級是無產階級
D.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目標是發展資本主義
【答案】D
【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直接目標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建立新民主主義國家,D項表述錯誤,符合題意;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A正確, 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B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階級是無產階級,C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故選D項。
6.(2021年遼寧阜新中考真題)五四運動中,北京學生舉行示威游行,高呼的口號是
①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②廢除二十一條 ③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④反對華北自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反對華北自治是一二九學生運動的口號, ④錯誤,BCD排除;“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廢除二十一條”“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均是五四運動的口號,也說明了五四運動是一場毫不妥協的反帝愛國運動,①②③符合題意,A正確。故選A。
7.(2021年吉林長春中考真題)毛澤東指出:“五四運動的杰出歷史意義,在于它帶著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這種“姿態”是指五四運動具有
A.追求民主共和的進步性 B.推翻清王朝統治的迫切性
C.發動武裝起義的正義性 D.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答案】D
【詳解】根據“在于它帶著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態”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運動,而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社會的性質,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綱領,在反帝反封建方面具有不徹底性,所以這種“姿態”是指五四運動具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故選D;辛亥革命也有追求民主共和的進步性,排除A;五四運動爆發時清王朝已經被辛亥革命所推翻,排除B;五四運動中沒有發動武裝起義,排除C。
8.(2021年江蘇南通)1919年5月15日,南通大中專科和中學的學生代表在醫校舉行集會,要求致電北京政府和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專使,收回青島并廢除不平等條約。此次南通學生的愛國行動發生在
A.二次革命期間 B.護國戰爭期間
C.五四運動期間 D.國共合作期間
【答案】C
【解析】依據題干“1919年5月15日”“要求致電北京政府和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專使,收回青島并廢除不平等條約”,可知與五四運動有關,1919年巴黎和上中國外交的失敗成為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5月4日,北平學生發起五四愛國運動,人們高呼口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C項正確;二次革命發生在1913年,旨在反對袁世凱專制獨裁,排除A項;護國戰爭發生在1915-1916年間,旨在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排除B項;國共第一次合作始于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國共第二次合作始于1937年七七事變后國民黨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排除D項。故選C項。
9.(2021年成都中考真題)有歷史學家稱贊五四運動為“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群眾運動”。以下關于五四運動的史實中,最能體現“群眾運動”這一特點的是
A.提出了“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口號
B.廣泛開展了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的斗爭
C.后期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了上海
D.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
【答案】B
【詳解】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名學生,到天安門廣場和東交民巷使館區舉行集會、游行等抗議活動。6月5日,上海工人舉行罷工,聲援學生運動。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義的革命的開端,B符合題意;ACD項都與五四運動相關,但不是最能體現“群眾運動”這一特點的內容,排除。故選擇B。
10.(2021年山西中考真題)1920年,毛澤東從北京返回湖南后,創辦了一個文化書社。在開業初期,最熱賣的中文書刊有《馬克思〈資本論〉人門》《新俄國之研究》,以及《新青年》《新生活》和《勞動界》等雜志。這一現象說明
A.政府支持文化事業 B.百姓知識水平提升
C.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D.中共宣傳影響巨大
【答案】C
【詳解】根據材料“1920年,毛澤東從北京返回湖南后,創辦了一個文化書社。在開業初期,最熱賣的中文書刊有《馬克思〈資本論〉人門》《新俄國之研究》,以及《新青年》《新生活》和《勞動界》等雜志。”,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文化運動后期,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馬克思主義開始在我國傳播。1919年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1920年“最熱賣的中文書刊有《馬克思〈資本論〉人門》《新俄國之研究》,以及《新青年》《新生活》和《勞動界》等雜志”,充分說明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故選項C符合題意;當時的政府不可能支持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故選項A不符合題意;材料不能體現百姓知識水平提升,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中共于1921年成立,故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11.(2021年湖南湘西中考真題節選)從外交看中國的崛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
材料二 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提出收回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一切權益。但是,列強無視中國的正當要求,將德國在中中國山東的權益全部轉讓給日本。
(1)哪一次戰爭的失敗,使清政府被迫簽訂材料一中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的簽訂給中國帶來怎樣的危害?
(2)材料二中的消息傳到中國后引發了什么運動?該運動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答案】(1)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2)五四運動;愛國主義。
【詳解】
(1)依據材料一的信息“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戰敗,1901年,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2)依據材料二的“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提出收回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一切權益。但是,列強無視中國的正當要求,將德國在中中國山東的權益全部轉讓給日本。”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是五四運動的導火線;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其核心精神是愛國主義。
(三)、2020年中考真題
1.(2020年安徽)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一直為這場運動缺乏傳統文化支撐、處于浮游漂離狀態而苦惱,五四運動令他們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傳統價值的立足點。這里的“立足點”是
A.尊孔復古
B.三民主義
C.民主科學
D.愛國主義
【答案】D
【解析】考查點:五四運動。解題思路:分析“五四運動令他們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傳統價值的立足點。”是解題的關鍵。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中形成的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傳統價值的立足點。故D符合題意;尊孔復古是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排除A;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排除B;民主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排除C。故選D。
2.(2020年四川廣安)“它”不僅是近代中國政治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并且推動了近代新文化運動更加深入地健康發展,深化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它”指的是
A.五四運動
B.中國共產黨成立
C.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
D.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答案】A
【解析】1919年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反帝反封的愛國運動,它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它深化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新文化運動注入新的、更為強大、更加科學的思想活力,故A符合題意;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有了可以依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革命從此在無產階級領導下,不斷向前發展,由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推進,排除B;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標志中國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排除C;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粉碎了蔣介石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為為安,排除D。故選A。
3.(2020年四川南充)鄭超麟在其回憶錄中說:“中華民國八年……中國的集體意識,可以說,是在這一年覺醒的”。材料中中國的集體意識”指
A.長征精神
B.紅船精神
C.五四精神
D.鐵人精神
【答案】C
【解析】根據“中華民國八年”可知,當時正值1919年,中國發生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運動——五四運動,因此C正確;長征發生在1934-1936年,A錯誤;紅船精神來自于中共一大的召開,是在1921年,B錯誤;鐵人精神來自于全面建設時期的“鐵人”王進喜的艱苦創業事跡,D錯誤。綜上故選C。
4.(2020年山東濟寧)革命口號具有時代的特征。下列革命口號中出現在五四運動時期的是
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B.“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打倒老蔣.解放全國”
【答案】B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一戰結束后帝國主義戰勝國在法國召開了巴黎和會,中國作為戰勝國參加,會上拒絕了中國代表團的正當提議,并把中國的青島轉讓給日本,中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遭到了重大失敗,消息傳到北京,長期積壓在人民心頭的怒火被點燃了,青年學生首先走上街頭,高呼“內除國賊,外爭國權”“廢除二十一條!”“還我青島”“拒絕和約簽字”等口號,因此“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是最能體現五四運動時代訴求的口號,B項符合題意;A項是孫中山創建的中國同盟會的政治綱領,排除;C項與國共十年對峙時期有關,排除;D項與解放戰爭有關,排除。故選B。
5.(2020年湖南益陽)導致圖中1916年—1919年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狀況的主要原因是
“實業救國”思潮的影響
B.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
C.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辦廠的限制
D.歐洲列強暫時放松了對華經濟侵略
【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時放松了對華經濟侵略,民族資本主義出現了短暫的春天,導致圖中1916年—1919年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故D符合題意;實業救國和民主共和是清末兩大潮流之一,故A不符合題意;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部分地抑制了外國的經濟入侵,故B不符合題意;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辦廠的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戰爭后,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
6.(2020年四川瀘州)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講話中指出: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準備,為新的革命斗爭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新的革命斗爭”是指
A.舊民主主義革命
B.人民解放戰爭
C.新民主主義革命
D.社會主義改造
【答案】C
【解析】材料“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準備”,這表明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故“新的革命斗爭”是指新民主主義革命,故排除A,C符合題意;人民解放戰爭從1946年到1949年,社會主義改造從1953年到1956年,排除BD。故選C。
7.(2020年內蒙古赤峰)下圖所示是小強同學學習歷史某單元的內容,該內容的主題應該是
近代探索與民族危機加劇
B.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建立
C.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D.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峙
【答案】C
【解析】新文化運動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為五四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進一步傳播了馬克思主義,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近代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所以該內容的主題應該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故選C;該內容無法體現經濟危機的加劇,排除A;中華民國在新文化運動之前就已經成立,排除B;中共于1921年誕生,但第一次國共合作到1924年才實現,排除D。故選C。
8.(2020年四川甘孜)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他接連發表了《庶民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文章,在中華大地上第一次高高舉起了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他是
A.胡適
B.魯迅
C.李大釗
D.蔡元培
【答案】C
【解析】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新青年》出版“馬克思主義研究專號”,刊載了李大釗的文章《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對馬克思主義作了較為系統的介紹,李大釗也成為了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故C符合題意;胡適寫了《文學改良芻議》,魯迅寫了《狂人日記》,蔡元培曾任北大校長,故AB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C。
9.(2020年湖北鄂州)“五四運動不僅有青年學生的參與,廣大工人、商.人.教師、市民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相互呼應,取得了運動的初步勝利。”材料表明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的原因在于
A.社會各界形成斗爭合力
B.采取武裝斗爭的方式
C.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D.中國人民開始覺醒了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五四運動不僅有青年學生的參與,廣大工人、商.人.教師、市民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相互呼應,取得了運動的初步勝利。”可知,參與五四運動的社會各界形成整體的合力,相互配合。故體現“社會各界形成斗爭合力”是五四運動初步勝利的原因,A正確;五四運動前期游行、示威、罷課轉三罷斗爭即罷課工罷工商罷市,沒有“采取武裝斗爭方式”,排除B;五四運動發生在1919年,當時中國共產黨還沒有誕生,排除C;材料沒有體現“中國人民開始覺醒”,排除D。故選A。
10.(2020年浙江紹興)“外交失敗,皆由少數賣國賊所為。……山東問題,關系我國命脈,魯亡國亡。乞電巴黎專使力爭。寧可退出和會,否則誓死不認。”(5月13日《南京上新河全體國民要求嚴懲國賊拒簽和約電》)這一電文可以佐證
①一戰后凡爾賽體系的不合理性②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
③五四運動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④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帝國主義國家在巴黎和會上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卻受到了戰敗國的待遇,這個消息傳到國內后,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校學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門前集會講演,隨后舉行游行示威,引發了五四愛國運動。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中國政治歷史舞臺并發揮著重大作用,五四運動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根據材料內容“外交失敗,皆由少數賣國賊所為。……山東問題,關系我國命脈,魯亡國亡。乞電巴黎專使力爭。”“寧可退出和會,否則暫死不認。”可知,這一電文可以佐證一戰后凡爾賽體系的不合理性,五四運動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②④從題干材料無法得出,①③符合題意,故選A。
11.(2020年浙江溫州)回眸百年中國承前啟后的歷史節點,立足“轉型”,積蓄前行的力量。
材料一:1920年,來華訪問的美國哲學家杜威在演講中指出:“(如果)沒有一場基于理念轉變的社會轉型,中國是不可能改變的。”引發中國青年學生的強烈共鳴。同年,英國哲學家羅素也來到中國,他高度贊揚了儒家思想的孝親觀念,并稱社會改造問題求之古人,中國老子的思想最有價值。他的演講并未在中國知識分子中引起太大反響。
﹣﹣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等
(1)聯系所學知識,分析兩位哲學家的演講在中國知識界反響不同的原因。
材料二:中國近代社會是一個動態的、新陳代謝迅速的社會,表現為一個又一個變革的浪頭,迂回曲折地推陳出新。1920年的中國,前承五四新文化運動,后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與國民革命,折射出中國近代社會新陳代謝這一總體特征。部分大事記如下:
時間 大事記
1月 中華民國教育部通令全國中小學陸續使用白話文教材。
5月 ①陳獨秀在上海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②孫中山發表演講,強調國民黨“今后應再有一番革命,才能做成一個真中華民國”。
8月 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出版;此后,大量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經典著作被翻譯出版。
8月至次年春 上海、北京、武漢等地共產黨早期組織先后建立;《勞動界》《勞動者》《勞動音》《工人周刊》等通俗讀物紛紛創刊。
11月 在共產黨早期組織的領導下,上海機器工會、上海印刷工會相繼成立。
(2)為什么說1920年折射出中國近代社會新陳代謝的總體特征?結合材料一、二,聯系相關史實予以闡釋。(要求:邏輯嚴密,表述簡潔)
【答案】(1)杜威提倡社會轉型需理念轉變,符合當時中國知識分子愛國、救國,積極改造社會的需求;羅素強調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不符合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舊道德、舊禮制的社會思潮。
(2)單角度闡述:以“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例: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越來越多的進步知識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1920年,隨著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馬克思主義研究團體和共產黨早期組織紛紛成立。他們積極到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領導工人成立工會組織,這為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近代中國的斷陳代謝是一個特續發展、不斷深化的過程。多角度闡述:1920年的中國,歷經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多種變革力量持續發力。有人堅持思想啟蒙,提倡思想領域的社會轉型;有人逐漸認同馬克思主義,并開展研究、宣傳和實踐等活動;政府支持白話文運動,白話文教材和出版物的流行,使民眾接受新知識、新思想的能力大大提升。以上變化都折射出近代中國新陳代謝的總體特征。
【考點】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五四運動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杜威、羅素的演講在中國知識界反響不同的原因、中國近代社會新陳代謝的總體特征及影響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近代中國新陳代謝的總體特征。
【解答】(1)據所學知識可知,杜威提倡社會轉型需理念轉變,符合當時中國知識分子愛國、救國,積極改造社會的需求;羅素強調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不符合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舊道德、舊禮制的社會思潮。
(2)據材料一、二及所學知識可知,如果單角度闡述,可以“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例。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越來越多的進步知識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1920年,隨著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馬克思主義研究團體和共產黨早期組織紛紛成立。他們積極到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領導工人成立工會組織,這為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近代中國的斷陳代謝是一個特續發展、不斷深化的過程。如果多角度闡述,1920年的中國,歷經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多種變革力量持續發力。有人堅持思想啟蒙,提倡思想領域的社會轉型;有人逐漸認同馬克思主義,并開展研究、宣傳和實踐等活動;政府支持白話文運動,白話文教材和出版物的流行,使民眾接受新知識、新思想的能力大大提升。以上變化都折射出近代中國新陳代謝的總體特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嘎县| 霍城县| 洪洞县| 偏关县| 台中市| 娱乐| 马龙县| 卓尼县| 临漳县| 政和县| 任丘市| 宾阳县| 大港区| 德令哈市| 本溪| 大田县| 栖霞市| 大同县| 黄山市| 余江县| 宜城市| 封丘县| 东平县| 鹰潭市| 延津县| 原阳县| 积石山| 西充县| 文山县| 莆田市| 宣武区| 惠东县| 勃利县| 隆回县| 合水县| 晋州市| 中超| 翁牛特旗| 林甸县| 河源市| 上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