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3名師導航】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學案 第10章 壓強(考綱解讀+思維導圖+考點解析+易錯分析+真題訓練)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3名師導航】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學案 第10章 壓強(考綱解讀+思維導圖+考點解析+易錯分析+真題訓練)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名師導航】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學案
第10章 壓強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考點內容 命題趨勢
1.壓強 ★★★★ 1.通過實驗探究,理解壓強的概念。理解固體壓強、液體壓強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 2.了解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3.會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4.知道液體壓強的規律應用實例。 5.了解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大氣壓強的大小和單位。 6.初步了解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能解釋某些生活中的現象。 本章常考的內容有:壓強的概念、單位、液體的壓強壓力的計算、固體的壓強壓力的計算、大氣壓強的應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2023年可能出現壓強選擇題、計算題、實驗題,分值約8分。
2.液體壓強 ★★★★
3.大氣壓 ★★★
4.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
知識點一:壓強
1.壓力:物理學中把垂直壓在物體表面的力叫做壓力,其方向總是垂直物體表面,作用點在受力物體上,如圖所示,物體對受力面的壓力F與重力G的關系。
注意:壓力與重力是兩個不同性質的力。當物體放在水平面且在豎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和水平面支持力作用時,對水平面的壓力與物體的重力大小相等,否則不相等。
2.壓力的作用效果: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用壓強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
3.壓強:我們把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其定義式是,單位是帕(牛/米2),符號Pa(N/m2)。
4.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1)增大壓強的方法: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2)減小壓強的方法: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
5.注意問題:
①公式p=對于固體、液體和氣體都適用。
②對密度均勻、形狀規則的柱體,如粗細均勻的圓柱體、長方體、正方體等,放在水平面上,它們對水平支持面壓強p=====ρ物gh。
③一容器盛有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壓力、壓強問題:把盛放液體的容器看成一個整體,先確定壓力(水平面受的壓力F=G容+G液),后確定壓強(一般常用公式)。
1.如圖所示,用細線將小球懸掛在豎直墻壁上,請畫出小球對墻壁的壓力示意圖。
2.一位質量為50 kg的同學,她每只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是200 cm2.她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比行走時對地面的壓強____(選填“大”或“小”),這位同學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為____________.(g取10 N/kg)
3.細心的小玲同學發現,較重的衣服掛在圖中甲衣掛上時更不容易變形,這是因為壓力一定時,甲衣掛能增大與衣服的__________,從而減小了______。
參考答案:2. 小;1.25×104 Pa;3. 接觸面積;壓強。
知識點二:液體壓強
1.液體壓強的產生:由于液體受到重力作用,并且具有流動性,所以對液體內部、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
2.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A.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B.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液體壓強還與液體密度有關。
3.液體壓強:計算公式p=ρgh,其中ρ指液體的密度,h表示液體的深度。
4.連通器:上端開口,下端相通的容器叫做連通器,其原理是:同一種液體不流動時,液面保持相平,其應用有:船閘、水壺等。
5.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F與液體的重力G的關系:
柱形容器,F=G液;上寬下窄容器,F<G液;上窄下寬容器,F>G液。
4.如圖所示A、B兩管中都裝有水,兩管中的水對管底的壓強pA_____(選填“>”“=”或“<”)pB,A試管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為________Pa.(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5. 如圖所示,水塔與自來水管組成一個 ,若水塔內水面的高度h1=30m,五樓住戶水龍頭出水口的高度h2=13m,四樓住戶水龍頭出水口的高度h3=10m,那么,在五樓住戶水龍頭出水口受到水的壓強是 Pa。
參考答案:4.=;2 000;5. 連通器;1.7×105。
知識點三:大氣壓
1.大氣壓強: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產生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一般用p0表示。
“大氣壓”與“氣壓”(或部分氣體壓強)是有區別的,如高壓鍋內的氣壓——指部分氣體壓強,高壓鍋外稱大氣壓。
2.產生的原因:因為空氣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動性。
3.歷史上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著名實驗是馬德堡半球實驗。
此外還有覆杯實驗、瓶吞雞蛋實驗、皮碗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
4.大氣壓的實驗測定:托里拆利實驗。
(1)1標準大氣壓p0=760mmHg=76cmHg=1.01×105Pa。
(2)實驗前玻璃管里水銀灌滿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銀上方為真空;若未灌滿,或進入空氣,則測量結果偏小。
(3)將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壓(管口未離開水銀面),管子的粗或細,管內外的高度差不變,將玻璃管傾斜,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5.大氣壓的影響因素: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__減小__,且大氣壓的值與地點、天氣、季節的變化有關,一般來說,晴天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6.測量工具: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
若水銀氣壓計掛斜,則測量結果變大。在無液氣壓計刻度盤上標的刻度改成高度,該無液氣壓計就成了登山用的登高計。
7.應用: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式水泵。
6.小明在物理實驗室利用托里拆利實驗測量大氣壓強的值.實驗時他沒有將玻璃管豎直放置,而是稍稍傾斜了,如圖所示,則此時大氣壓強等于______mm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如果此時在該實驗室做“觀察水沸騰”的實驗,測得水的沸點將______(選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00 ℃.
參考答案:750;低于。
知識點四: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1.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
2.應用——飛機的升力的產生、水翼船等。
3.升力產生的原因:在相同的時間內,機翼上方氣流通過的路程較長,因而速度較大_,它對機翼向下的壓強小,機翼下方氣流通過的路程較短,因而速度較小,它對機翼向上的壓強大。于是產生一個向上的壓強差,壓強差就形成了機翼的上下表面的壓力差,這就是升力。
7. 如圖所示,沿B管向左快速吹氣時,A管中的水面將______,這是由于吹氣時A管上端空氣流速加快,氣壓_______;若用力從B管中吸氣,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將_______.(第1、3空均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
參考答案:上升;減小;上升。
易錯點1 如圖所示,誤認為甲或丙對地面的壓強最大(以上情況只考慮壓強中的兩個因素中的一個,雖然同時考慮兩個因素,但沒有考慮在水平地面上的圓柱體的特殊性)。
典例1:(2022春 訥河市期末)如圖所示,實心均勻正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從虛線處將其沿豎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兩塊,則兩塊對水平桌面的壓強p1、p2的大小關系是(  )
A.p1大于p2 B.p1小于p2 C.p1等于p2 D.無法判斷
【錯解】選A,理由:因為甲對地的壓力大于乙對地的壓力,所以p1大于p2。
【析錯】水平地面上放置的物體,壓力等于重力,對于實心均勻柱體(如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體等),根據壓強公式p=判斷它們對地面壓強的大小關系。
【正解】選C,理由:實心均勻正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把它豎直截成大小不等的兩塊,由于它們的高度h相等、密度相同,根據壓強公式p=可知,它們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相等,即p1等于p2,C正確,ABD錯誤。故選:C。
▲▲變式練習1
1. (2022春 鄞州區)甲、乙兩質量均勻的正方體放置在水平地面上(V甲>V乙),將它們沿豎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后,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在切之前它們對地面壓強p甲、p乙以及質量m甲、m乙的大小關系是(  )
A.p甲>p乙 m甲>m乙 B.p甲=p乙 m甲<m乙
C.p甲=p乙 m甲>m乙 D.p甲<p乙 m甲<m乙
2. (2022春 棲霞市)如圖所示,質量分布均勻的長方體用幾種不同的方法切去一半,剩余的一半留在桌面上。切割后,桌面受到的壓強不變的是(  )
A. B. C. D.
參考答案:1.C;2.B
易錯點2 審題不清,將受力面積的大小弄錯,單位不統一。
典例2:如圖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A重10N,它的長、寬、高分別為4cm、2cm、2cm,用大小為5N、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在物體A上,則地面所受到的壓強為 Pa,墻面所受到的壓強為 Pa。
【錯解】答案為:1.25Pa;.理由物體對地面的壓強:;墻面所受到的壓強.
【析錯】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受力面積等于物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第一次接觸面積為物體的底面積,第二次接觸面積為物體的一個側面積,根據S=ab求出其大小,根據求出物體對地面的壓強和墻面受到的壓強..
【正解】答案為:1.25×104;1.25×104.理由:地面所受到的壓強為:p==1.25墻面所受到的壓強為:p=
故答案為:1.25×104;1.25×104。
▲▲變式練習2
3. (2022春 張家港市期末)參加如圖所示比賽項目,體重與鞋底面積都相同的運動員在雙腳站立時對水平地面壓強最大的(  )
A.射箭
B.舉重
C.擊劍
D.射擊
4. (2022春 思明區校級期中)周末,蔡華琿和同學們在沙灘上嬉戲,在沙灘上留下了深淺不同的腳印,則腳印深的(  )
A.同學的體重較大 B.對沙灘的壓力較大
C.跟沙灘的接觸面積較大 D.對沙灘的壓強較大
參考答案:3.B;;4.D
易錯點3 誤認為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等于液體重力,而忽略容器的形狀。
典例3:一裝滿水的密閉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將其倒置后,對相關物理量分析正確的是(  )
A.水平桌面受到的壓力將變大
B.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將變小
C.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將變大
D.水對容器底的壓力將變小
【錯解】答案為:C。理由: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等于液體重力,將容器倒置后,水的重力大小不變,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不變,受力面積變大,所以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就變大。
【析錯】(1)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和容器內液體的總重力,根據容器和水質量的變化情況,可知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變化;根據可判斷水平桌面受到的壓強變化。(2)因容器倒置后,液面深度不變,由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得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變化情況,將其倒置后,受力面積變大,根據可知水對容器底壓力的變化。
【正解】答案為:B。理由:(1)裝滿水的密閉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其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和水的總重力,將其倒置后,水的質量不變,容器和水的總重不變,所以,水平桌面受到的壓力將不變;將其倒置后,受力面積變大,根據可知,水平桌面受到的壓強將變小,故A錯誤,B正確;(2)將其倒置后,水的深度不變,根據p=ρgh可知,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不變,將其倒置后,受力面積變大,根據可知水對容器底的壓力將變大,故CD錯誤。故選:B。
▲▲變式練習3
5. (2022 雨花區)如圖所示,用大拇指和食指分別用沿豎直方向的力壓住一銅圓柱體兩端,圓柱體對食指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1和p1,圓柱體對大拇指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2和p2。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F1=F2,p1=p2 B.F1<F2,p1<p2
C.F1=F2,p1<p2 D.F1>F2,p1>p2
6. (2022 桂林)如圖所示,底面積和質量都相同的甲、乙兩個規則容器(容器厚度不計),裝有質量相同的A、B兩種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液面高度相同,若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分別為pA、pB,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分別為FA、FB;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分別為p甲、p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分別為F甲、F乙,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
A.pA>pB,FA>FB;p甲=p乙,F甲=F乙
B.pA<pB,FA<FB;p甲=p乙,F甲=F乙
C.pA=pB,FA=FB;p甲>p乙,F甲>F乙
D.pA<pB,FA<FB;p甲>p乙,F甲>F乙
參考答案:5.B;6.B
易錯點4 將固體壓強和液體壓強弄混,如水對容器的壓強指液體壓強,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強,指固體壓強。液體先考慮壓強,后考慮壓力,固體先考慮壓力,后考慮壓強。
典例4:如圖,容器中裝有深度為10cm、質量為60g的水,已知容器的質量為30g,底面積為5cm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為 Pa,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是 N.(ρ=1×103kg/m3,g=10N/kg)
【錯解】答案為:1000;0.6。理由:水對杯底的壓等于杯子中水的重力。
【析錯】(1)已知水的深度,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液gh即可求出;(2)已知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根據F=pS即可求出。
【正解】答案為:1000;0.5。理由:已知水的深度為h=10cm=0.1m,所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為:p=ρ液gh=1×103kg/m3×10N/kg×0.1m=1000Pa;已知容器的底面積為:S=5cm2=5×10-4m2,由公式可知,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F=pS=1000Pa×5×10-4m2=0.5N。故答案為:1000;0.5。
▲▲變式練習4
7. (2022 畢節市)如圖是灑水車的工作場景。該車罐內裝入1.5m深的水時,車的總質量為12t,輪胎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0.6m2,此時車靜止在水平路面上,對路面的壓強為 Pa,水對罐體底部的壓強 Pa。當增大罐內氣壓后,水就可以灑向更遠處,此時罐體與出水管 (填“是”或“不是”)連通器。
8. (2022 黑龍江一模)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的一薄壁容器中裝有深度為10cm、質量為6kg的水,已知容器的質量為1kg,底面積為500cm2。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是 N,容器對桌面的壓強是 Pa。(ρ水=1.0×103kg/m3)
參考答案:7. 2×105;1.5×104;不是;8. 50;1400。
易錯點5 將水銀氣壓計和自制的水氣壓計弄混,誤認為將它們拿到高山上去液柱都會降低。
典例5:如圖所示,某同學利用自制水氣壓計觀察大氣壓隨高度的變化。他拿著氣壓計從樓下走到樓上的過程中,細管中的水柱將 (填“升高”或“降低”),由此可知 。
【錯解】下降;離地面越高,大氣壓越小。理由:因為大氣壓降低,所以液柱都會降低。
【析錯】(1)玻璃管內水銀柱不會下落是由于大氣壓的作用;在托里拆利實驗中,水銀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氣壓的大小決定的,在玻璃管頂端真空的情況下,管內外水銀柱的高度差與管的傾斜度、位置的深淺、水銀槽內水銀的多少以及管的粗細均無關;(2)大氣壓不是一成不變的,與高度、天氣都有關,且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正解】答案為:上升;離地面越高,大氣壓越小。理由:把此裝置轉移到海拔較高的高山中,則外界的氣壓會減小,里面的氣壓大于外界氣壓,玻璃管中的液柱會在里面氣壓的作用下上升;當拿著氣壓計從樓下走到樓上的過程中,隨著高度的增加,外界大氣壓減小,瓶內的氣壓大于外界的大氣壓,細管內水柱在瓶內氣壓的作用下會升高。
▲▲變式練習5
9. (2022春 鄆城縣期末)大氣壓隨海拔的升高而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小力同學將自制氣壓計如圖,從山腳下帶到山頂的過程中,玻璃管內的水柱高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參考答案:9. 減小;升高.
易錯點6 液體流經橫截面積大小不同的位置,流速不同,誤認為能支持的液柱的高度相同。
典例6:(1)某物理課外小組制作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打開A閥門,水流入管道,當水穩定后,a管液面高度 b管液面高度;再打開B閥門,在水向外流的過程中,a管液面高度 b管液面高度。(大于/小于/等于)
(2)彈簧測力計在空氣中稱得一石塊重為1N,將石塊完全浸入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0.6N,則石塊受到的浮力為 N,石塊的體積為 m3。
(3)一張硬紙片就可以托起一整杯水,若杯口朝向其他方向,如圖所示,則硬紙片 (會/不會)掉下,這說明 。
【錯解】(1)等于;等于;(2)0.4;4×10-5;(3)不會;大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理由:液體流經橫截面積大小不同的位置,流速不同,能支持的液柱的高度相同。
【析錯】(1)從連通器的定義和連通器的原理進行分析。(2)流體的流速越大,壓強越小。
【正解】答案為:(1)等于;大于;(2)0.4;4×10-5;(3)不會;大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理由:(1)打開A閥門,水流入管道,當水穩定后,a管、b管、大燒杯組成了連通器,裝有水,水靜止時水面是相平的,即a管液面高度等于b管液面高度;再打開B閥門,粗管和細管流量相同,細管的流速大壓強小,支持的水柱低,粗管的流速小壓強大,支持的水柱高,即a管液面高度大于b管液面高度;(2)由稱重法可得,石塊受到的浮力F浮=G-F拉=1N-0.6N=0.4N,因物體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和自身的體積相等,所以,由F浮=ρgV排可得,石塊的體積:
V=V排=;
(3)如圖杯口朝向其他方向時紙片也不會掉下,杯子里的水不會流出來,說明大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故答案為:(1)等于;大于;(2)0.4;4×10-5;(3)不會;大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變式練習6
10. (2022 天津模擬)某物理課外小組制作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大缸內的水足夠多,打開A閥門,水流入管道,當水穩定后,a管液面高度 b管液面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判斷的依據是: ;再打開B閥門,在水向外流的過程中,a管液面高度 b管液面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判斷的依據是 。
參考答案:10. 等于;連通器中,水靜止時水面相平;大于;粗管和細管中水的流量相同,細管處水的流速大、壓強小,支持的水柱低;粗管處水的流速小、壓強大,支持的水柱高。
一.選擇題(共11小題)
1.(2022 銅仁市)如圖所示,一密閉容器放在桌面上,如圖(a)所示,此時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為F1,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p1;將容器倒立放置,此時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為F2,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p2,如圖(b)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1=F2 p1=p2 B.F1>F2 p1<p2
C.F1>F2 p1>p2 D.F1<F2 p1<p2
2.(2022 湘潭)有關大氣壓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 B.牛頓最早精確測出了大氣壓強的值
C.離地面越高,大氣壓強越大 D.氣壓越低,水的沸點越高
3.(2022 株洲)如圖所示的實例中,為了減小壓強的是(  )
4.(2022 大連)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兩個質量相同的薄壁容器,兩個容器開口大小相同、底面積相同,分別裝有質量相同的a、b兩種液體,兩個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不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種液體密度的大小關系是ρa>ρb
B.桌面對兩個容器支持力的大小關系是F甲>F乙
C.兩種液體對容器底壓強的大小關系是pa<pb
D.兩個容器對桌面壓強的大小關系是p甲<p乙
5.(2022 營口)下列不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6.(2022 懷化)下列關于壓強的實例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甲火車軌道鋪在枕木上,通過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
B.圖乙排水管的U型“反水彎”是一個連通器
C.圖丙自制壓強計隨海拔的升高玻璃管內液面會降低
D.圖丁飛機機翼的升力是利用氣體流速越快的位置壓強越小的原理
7.(2022 瀘州)第二十四屆“冬奧會”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和張家口成功舉辦。如圖是運動員在本屆“冬奧會”上參加不同比賽項目時的情景,關于他們比賽時所涉及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圖:冰刀的刀刃很鋒利是采用減小受力面積的方法來增大對冰面的壓強
B.乙圖:自由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從空中下落的過程中,重力做功越來越慢
C.丙圖:冰壺被運動員推出后速度逐漸減小,說明了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D.丁圖:花樣滑冰運動員所受的重力與冰面對運動員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8.(2022 安順)如圖所示,將一個密閉的圓柱形空筒放在裝有水的深桶中,用手慢慢把它豎直壓入水中(水未溢出)。在空筒完全進入水中之前,空筒每下降相同距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桶底受到水的壓強的增加量不變
B.桶底受到水的壓強的增加量變大
C.空筒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的增加量不變
D.空筒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的增加量變小
9.(2022 巴中)如圖,甲、乙、丙是三個質量和底面積都相等的容器,若在容器中裝入質量相等的水。則三個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樣大
10.(2022 遵義)出色的足球運動員常會利用“香蕉球”破門得分。“香蕉球”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如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足球在飛行過程中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B.足球在飛行過程中受慣性作用不斷向內側偏轉
C.足球向內側偏轉是因為內側空氣流速大,外側流速小
D.足球向內側偏轉是因為內側空氣流速小,外側流速大
11.(2022 濟南)如圖所示,甲、乙兩容器中裝的都是水,與乙等高的丙容器中裝的是酒精。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則(  )
A.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最大
B.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最大
C.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最大
D.三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相等
二.多選題(共4小題)
(多選)12.(2022 青島)如圖所示,取一個不易形變的飲料瓶,用橡皮膜扎緊瓶口,在其側面開一小孔,用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緊,玻璃管中有一段紅色液柱,將瓶內氣體密封,橡皮膜受到的壓力發生變化,紅色液柱會移動,從而制成一個簡易壓強計。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橡皮膜受到的壓力相同時,玻璃管內徑越粗,液柱上升越明顯
B.將飲料瓶放入水中,液柱上升,表明液體內部有壓強
C.飲料瓶在水中的位置越深,液柱上升越高,表明同種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將飲料瓶放入不同液體相同深度處,液柱上升高度不同,表明液體的壓強與液體密度有關
(多選)13.(2022 攀枝花)底面積之比為2:1的圓柱形容器A、B置于水平桌面上,分別注入a、b兩種液體,直到容器內液面達到相同的高度H。液體a、b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隨液面高度h變化關系如圖線Ⅰ、Ⅱ所示。現分別從A、B容器中取出適量液體,使液面下降相同高度Δh,并將取出的液體全部放入對方容器內后,液體對兩容器底部的壓強恰好相等。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Δh與H之比為2:9
B.液體a、b的密度之比為2:1
C.液體a、b被取出的質量之比為2:1
D.最終A、B容器內液體的總質量之比為1:1
(多選)14.(2022 遼寧)水平桌面上有甲、乙兩個相同的圓柱形容器,分別裝入密度不同的液體。A、B是兩個體積相等的小球。用細線將A球系在輕質木棍上,木棍搭在甲容器壁上。B球與固定在容器底部的細線相連(不計細線和木棍的質量),且兩根細線均受拉力。靜止時液面如圖所示。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C、D兩點距容器底高度相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球的密度小于B球的密度
B.C點的壓強小于D點的壓強
C.若剪斷甲容器中的細線,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力不變
D.若剪斷乙容器中的細線,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變小
(多選)15.(2022 河北)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不能利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釋的是(  )
A.圖甲用吸管將飲料吸到嘴里 B.圖乙熱氣球騰空而起
C.圖丙向燒瓶澆冷水,停止沸騰的水又沸騰了 D.圖丁往b管中吹氣,a管中的水面上升
三.填空題(共9小題)
16.(2022 賀州)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甲、乙兩容器底面積均為0.01m2,甲容器內盛有體積為3×10﹣3m3的水,乙容器內盛有深度為0.35m的酒精,則甲容器內水的質量為    kg;從甲、乙兩容器內抽出    m相同高度的液體后,液體對兩容器底部壓強相等。
17.(2022 南充)如圖甲是某同學自制的一個簡易氣壓計,在溫度相同的情況下,大氣壓越大,甲中玻璃管內的液柱高度就越    (選填“高”或“低”);如圖乙是該同學自制的一個簡易溫度計,在大氣壓相同的情況下,溫度升高,乙中玻璃管內的液柱    (選填“升高”或“降低”)。
18.(2022 麗水)為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質量可忽略的塑料瓶和海綿進行實驗:測得瓶底面積為35厘米2,瓶蓋面積為7厘米2,并將瓶子裝滿600毫升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綿上(如圖)。
(1)本實驗可初步得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    有關;
(2)正放時水對瓶底的壓強為p1,倒放時水對瓶蓋的壓強為p2,則p1   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要使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與正放時相同,需要從瓶子中倒出    毫升水。
19.(2022 陜西)位于陜西涇陽的鄭國渠,是我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如圖是鄭國渠跨路面兩側的截面示意圖,兩側水渠和中間的涵洞可以看作是一個    。當水不流動時,水對A點的壓強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對B點的壓強。
20.(2022 東營)在“小實驗、小制作”比賽活動中,物理興趣小組利用身邊的小玻璃瓶、單孔橡皮塞、兩端開口的透明吸管、水,展示了如圖實驗。
(1)“敲擊實驗”。如圖甲,用筆桿敲擊使空玻璃瓶發生    ,產生聲音,加大敲擊的力量,聲音的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發生了改變;
(2)自制溫度計。如圖乙,將玻璃瓶放入熱水中,觀察到吸管中的液面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驗證了溫度計是根據液體    的規律制成的;
(3)自制水氣壓計。如圖丙,提著瓶子從一樓走到四樓,觀察到吸管中的液面上升,說明了大氣壓強隨海拔高度升高而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4)自制“噴霧器”,如圖丁,往B管中吹氣,可以看到A管中的液面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這表明:在氣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    (選填“越大”“越小”或“不變”)。
21.(2022 遵義)如圖所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丙三個平底容器的底面積均為5×10﹣3m2,其中丙是柱形容器,它們所裝水的深度相同。若水對甲、乙容器底的壓力分別為F甲、F乙,則F甲   F乙;用彈簧測力計懸掛一重為4N的物體從水面上方緩慢浸入丙容器的水中,水未溢出容器。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5N,此時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強與物體未浸入水中時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比變化了    Pa。(容器厚度均可忽略)
22.(2022 襄陽)一塊厚為10cm、質地均勻的長方體物塊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沿如圖所示的斜面將物塊切成完全相同的兩塊,把這兩塊水平分開后依然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1000Pa和1500Pa,則物塊的密度為    kg/m3。(g取10N/kg)
23.(2022 濱州)2022年5月21日,我國海軍遼寧艦航母編隊圓滿完成演習任務,從太平洋返回東海。如圖所示各艦船同速前行時,相鄰艦船相對    (選填“運動”或“靜止”);且各艦船之間需保持一定距離,以防止相鄰艦船間水的流速大,壓強    (選填“大”或“小”)而出現碰撞。
24.(2022 通遼)接種疫苗的注射器針尖做得很細是利用    的方法來增大壓強。如圖是護士給患者輸液的裝置,藥水瓶蓋上插著兩根管,均插入藥液中,一根給患者輸液,另一根“閑置”,如圖所示,在輸液過程中,當瓶內氣壓減小時,在    的作用下使空氣通過這根“閑置管”進入瓶內。
四.實驗探究題(共5小題)
25.(2022 賀州)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中,實驗現象如圖所示。
(1)通過觀察海綿的    來比較壓力作用的效果。
(2)通過比較    兩次實驗,可知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的效果越    (選填“明顯”或“不明顯”)。
(3)通過比較    兩次實驗,可知壓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積有關;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是    法。
26.(2022 福建)在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因素的實驗中,用幾根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的玻璃管進行實驗,在5號管中裝入鹽水,其它管中裝入水,如圖。
(1)玻璃管下方薄膜鼓起的程度可反映液體    的大小。
(2)根據圖甲中三支相同玻璃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猜想:液體的壓強可能與液體的質量、重力、體積或    有關。
(3)圖乙中,4號管上段更粗,下段與2號管粗細相同,兩管中水的總長度相同,發現兩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得: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液體的質量、重力、體積都    。
(4)圖丙中,5號管和2號管的液柱長度相等,利用5號管和2號管可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的    是否有關。
(5)為了探究液體長度對液體壓強的影響,選用2號管和6號管進行實驗,6號管水柱比2號管水柱長,實驗時需控制兩管水柱的    相等。
27.(2022 鹽城)小明做“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
(1)實驗中通過觀察U形管兩邊液面    來顯示壓強大小,手指輕按壓強計上金屬盒的橡皮膜,觀察到U形管中液面不發生變化,說明該裝置    (填“漏氣”或“不漏氣”)。
(2)對比甲、乙兩圖所示實驗,說明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的    有關。
(3)為了探究液體內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壓強大小,小明手應直接轉動圖乙裝置中的    (填①/②/③/④)。
(4)在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關系時,小華認為兩燒杯中液面必須相平,你    (填“贊同”或“不贊同”)此觀點,理由是    。
28.(2022 張家界)物理課上,同學們利用壓強計“研究液體內部壓強”,進行了如下的操作。
(1)實驗前,用手指按壓橡皮膜,發現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靈活,說明該裝置    (選填“漏氣”或“不漏氣”)。小明沒有按壓橡皮膜時,U形管兩側液面就存在高度差(如圖①所示),接下來的操作是    (選填字母)。
A.從U形管內向外倒出適量水 B.拆除軟管重新安裝 C.向U形管內添加適量水
(2)實驗時,小王將探頭放入水下,U形管兩側水面高度差為8cm,此時U形管內外的氣壓差為    Pa。(ρ水=1.0×103kg/m3,g取10N/kg)
(3)正確操作后,分析圖②、圖③的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同種液體中,液體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    。
(4)分析圖③、圖④的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在深度相同時,液體的    越大,壓強越大。
(5)小王用圖⑤所示的裝置測量未知液體的密度:在左側加入適量的水,在右側緩慢倒入待測液體,直到橡皮膜剛好變平,她測量了以下物理量:
A.右側待測液體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側待測液體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側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側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請你推導出待測液體密度的表達式為ρ=   (選擇題中合適的字母和ρ水表示)。
29.(2022 安徽)為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取一個空的透明塑料瓶,在瓶口扎上橡皮膜,將塑料瓶浸在液體中,橡皮膜向瓶內凹進得越多,表明液體的壓強越大。
(1)將塑料瓶豎直地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如圖甲),第二次瓶口朝下(如圖乙),兩次塑料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圖乙中的橡皮膜凹進得更多,則可得到的實驗結論是:同種液體中,   ,液體的壓強越大;
(2)若用體積相同的酒精(ρ酒精<ρ水)進行實驗,如圖丙所示,塑料瓶在酒精里的位置與圖乙相同,則圖    (選填“乙”或“丙”)中的橡皮膜凹進得更多。
五.計算題(共7小題)
30.(2022 濱州)建造某跨江大橋時,需將長百米、重千余噸的橋梁從江中吊起,施工時采用了將橋梁與水面成一定傾角出水的起吊方案,為了探究該方案的合理性,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做了以下兩個模擬實驗。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個裝有適量水的燒杯,杯的底面積為1×10﹣2m2,將小金屬板用細線吊著,然后將其浸沒在燒杯內的水中,杯中的水沒有溢出。
將同一小金屬板分別與水面平行和與水面成一定傾角從水下緩慢拉出,如圖2乙、圖丙所示。在這兩個過程中測力計所受拉力的變化情況,如圖2丁坐標圖像所示。(g=10N/kg,ρ=1×103kg/m3)求:
(1)根據實驗數據,實驗2中的最大拉力比實驗1中的最大拉力減小了多少?
(2)小金屬板的密度。
(3)當小金屬板浸沒水中后,水對燒杯底部增大的壓強。
31.(2022 百色)如圖所示是百色起義紀念公園內的一塊景觀石,其質量為5200kg,體積為2m3,景觀石與底座的接觸面積為1.3m2。求:
(1)景觀石的密度;
(2)景觀石的重力;
(3)景觀石對底座的壓強。
32.(2022 賀州)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下端用毛細管連通的A、B兩容器,底面積分別為100cm2和150cm2。閥門K打開前,A容器內豎直放置一底面積為50cm2、高為0.2m的長方體物塊,物塊對A容器底部的壓強為pA,B容器內盛有0.2m深的水。求:
(1)閥門K打開前,水對B容器底部的壓強pB;
(2)閥門K打開前,當pB=2pA時,物塊的密度;
(3)閥門K打開后,水從B容器進入A容器,剛好使物塊漂浮時,水進入A容器中的深度。
33.(2022 呼和浩特)如圖1所示,是呼和浩特市在疫情防控期間,消毒車為街道噴灑消毒液的情景。圖中消毒車凈重10t,裝有10m3消毒液,此時車輪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0.5m2,圖2是消毒車運動的s﹣t圖。已知消毒液的密度為1.01×103kg/m3,求:
(1)10min內消毒車的平均速度;消毒液的質量;
(2)噴灑前,消毒液質量和消毒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34.(2022 威海)某貨船利用風帆提供輔助動力,使用了包括計算機在內的大量技術,可以實時根據風力大小和風向調整風帆,獲得適宜的驅動力。貨船從甲港口航行到乙港口,出發和到達的時刻及航程表示數如表所示。
港口 時刻 航程表示數
甲港口 6月15日6:00 4000km
乙港口 6月16日6:00 4480km
(1)請計算貨船的平均速度為多少千米每時?
(2)貨船在行駛過程中船壁破損導致海水涌入,需要將修補材料壓在漏洞上進行封堵。漏洞在海面下10m處,漏洞面積為0.02m2.請計算至少需要施加多大壓力才能將漏洞堵上?(修補材料質量忽略不計,ρ海水取1.0×103kg/m3,g取10N/kg)
(3)請寫出利用風帆提供動力的優點和缺點各1條。
35.(2022 上海)已知甲、乙兩個均勻圓柱體密度、底面積、高度的數據如下:
圓柱體 密度(千克/米3) 底面積(米2) 高度(米)
甲 5×103 2×10﹣3 0.6
乙 8×103 5×10﹣3 0.5
①求甲的質量m甲;
②求乙對地面的壓強p乙;
③若在甲、乙上方分別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并將切去的部分疊放在對方剩余部分的上方。甲的底部對地面的壓力變化量為49牛。求乙的底部對地面的壓強的變化量Δp乙。
36.(2022 廣西)某學習小組在完成壓強知識的學習后,為深入了解壓強的變化情況,將實心柱體甲和盛滿水的薄壁輕質容器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圖所示,其中甲、乙底面積分別為2S、S,水的質量為m,D點距水面0.1m,ρ水=1.0×103kg/m3。將甲沿虛線切出一質量為m0的小物塊(不吸水)放入乙中,小物塊有四分之一的體積露出水面。
(1)求D處水的壓強;
(2)求甲的密度;
(3)現有A、B、C三物體,相關信息如下表所示。
物體 A B C
密度 1.2ρ水 3.8ρ水 2.5ρ水
體積 2V 0.5V 2V
若要選擇其中一個先后放在甲剩余部分的上部和放入乙中(均可浸沒),使乙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大于甲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且乙對地面的壓強p最大。請分析說明所選物體的理由,并計算出p的最大值。(結果用題中字母表示)
六.綜合能力題(共4小題)
37.(2022 株洲)足夠高的柱形透明玻璃容器,其底面為正方形。容器內用厚度不計的隔板分成左右兩部分,隔板上距離容器底部5cm處開有小圓孔,小圓孔用橡皮膜封閉,橡皮膜兩側壓強大小不相等時,其形狀發生改變。
(1)該裝置內若倒入同種液體,通過改變兩側液面的高度,并觀察橡皮膜左右彎曲的情況,可以研究液體壓強跟    的關系(填“深度”或“液體密度”);若倒入不同液體,控制兩側液面相平,并觀察橡皮膜左右彎曲的情況,可以研究液體壓強跟    的關系(填“深度”或“液體密度”)。
(2)隔板位于容器正中間時,左、右兩部分水面相平,如圖甲所示。若隔板向左平移,則橡皮膜向    彎曲(填“左”或“右”);此過程左側水的重力勢能    (填“變大”或“變小”)。
(3)將隔板從圖甲所示位置向左緩慢平移一定距離后,兩側水面高度如圖乙所示,求此時橡皮膜兩側所受的壓強差。(已知水的密度為1.0×103kg/m3,g取10N/kg)
38.(2022 張家界)探索無止境,2020年珠峰測高8848.86米再次見證中國高度,珠峰高程測量綜合運用了北斗衛星測量、精密水準測量、光電測距、雪深雷達測量、重力測量、天文測量、衛星遙感等多種傳統和現代測繪技術,精確測定珠峰高程。這是中國的自豪,中國給出“世界高度”新答案,不僅僅是一個數字,更是中國人民不畏艱辛,拼搏上進的中華精神。請完成下列問題:
(1)登山過程中,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氣壓逐漸減小,水的沸點    。
(2)高程測量隊在珠峰頂首次開展重力測量。如圖乙所示,g值與海拔高度h的關系,測量工作人員抵達峰頂過程中所受重力    。(選填“不變”、“變大”或“變小”)
(3)據測量數據得知珠峰高度逐年略有上升,珠峰上升是因為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相互    (選填“碰撞擠壓”或“張裂拉伸”)的結果。
(4)十九世紀人類首次采用三角形測量法測量珠峰峰頂到3000米觀測點的高度,測量結果偏大,是因為光經過不均勻的大氣層發生    (選填“反射”“直線傳播”或“折射”)。
(5)測量工作人員配戴防護面罩,是為了防止白雪反射的強    (選填“紅外線”“可見光”或“紫外線”)照射灼傷面部皮膚。
39.(2022 山西)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一起向未來
2022年4月16日,圓夢天宮,英雄凱旋,在太空“出差”183天的中國航天員三人組平安返回地球。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不斷發展,讓普通人進入太空旅行的計劃正在逐步實施。未來,會有更多的人實現上九天攬月的飛天夢。
太空中沒有空氣,人若暴露在太空中無法獲得氧氣,這種狀態下10s就會失去意識;太空中沒有作用于身體的大氣壓,體液就會快速沸騰,從而使身體組織膨脹,體溫降低而凍結;太空中處于真空狀態,陽光直射下溫度可高達120℃,而在陰影處溫度則會驟降至﹣150℃;太空中還有速度極快的微小隕石,人體一旦碰到將造成極大傷害。
為實現太空旅行,人們不斷研發各類宇航服,每一批新型宇航服的誕生都是人類技術的又一次巨大飛躍。可以想象,未來的宇航服將是個人太空旅行的宇宙飛船。
(1)太空中沒有作用于人體的大氣壓,體液就會快速    ,其原因是    。
(2)沙克爾頓環形山位于月球南極,在山的邊緣陰影區永無日照,保持著太陽系最低溫的記錄,請你推測這個最低溫可能是    ℃。
(3)假如,你穿著自己設計制作的宇航服,在星空中遨游、月球上漫步。你的宇航服應具備哪些功能?
40.(2022 晉中)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一起向未來
2022年4月16日,圓夢天宮,英雄凱旋,在太空“出差”183天的中國航天員三人組平安返回地球。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不斷發展,讓普通人進入太空旅行的計劃正在逐步實施,未來,會有更多的人實現上九天攬月的飛天夢。
太空中沒有空氣,人若暴露在太空中無法獲得氧氣,這種狀態下10s就會失去意識;太空中沒有作用于身體的大氣壓,體液就會快速沸騰,從而使身體組織膨脹,體溫降低而凍結;太空中處于真空狀態,陽光直射下溫度可高達120℃,而在陰影處溫度則會驟降至﹣150℃;太空中還有速度極快的微小隕石,人體一旦碰到將造成極大傷害。
為實現太空旅行,人們不斷研發各類宇航服,每一批新型宇航服的誕生都是人類技術的又一次巨大飛躍。可以想象,未來的宇航服將是個人太空旅行的宇宙飛船。
(1)太空中沒有作用于人體的大氣壓,體液就會快速    ,其原因是    。
(2)沙克爾頓環形山位于月球南極,在山的邊緣陰影區永無日照,保持著太陽系最低溫的記錄,請你推測這個最低溫可能是    ℃。
(3)假如,你穿著自己設計制作的宇航服,在星空中遨游、月球上漫步。你的宇航服應具備哪些功能?   (至少兩點,答案合理即可)。
七.解答題(共2小題)
41.(2022 青海)暑假期間某同學到青島參加研學活動,返回西寧后發現攜帶的洗發水瓶子鼓起來了。請你用所學物理知識幫助她解釋原因。
42.(2022 紹興)在北京冬奧會上,中國運動員蘇翊鳴勇奪單板滑雪大跳臺金牌。
(1)滑雪板底面越寬大,對雪地的壓強    。
(2)若滑雪板與雪地總接觸面積為0.4米2,蘇翊鳴和滑雪板的總質量為72千克,當他穿著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時,對雪地的壓強為多大?
(3)圖甲是他在決賽中的完美飛行軌跡,AB是飛躍跳臺的上升階段,BC是下落階段。請在圖乙中畫出他在飛行過程中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大致曲線圖。(v0為A點的速度,不計空氣阻力)
八.簡答題(共3小題)
43.(2022 湘西州)為了紀念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創立和建設時期犧牲的紅二、六軍團戰士,1981年11月在湘西永順縣塔臥鎮修建了革命烈士紀念碑,如圖所示。如果紀念碑的碑身很重,則塔基一般要修得較寬,這是為什么?
44.(2022 六盤水)中國海軍第四十一批護航編隊于2022年5月18日從浙江舟山某軍港出發,赴亞丁灣和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這批護航編隊由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綜合補給艦組成。當護航編隊在海上全速前進時,艦艇間能否近距離并排行駛?請從物理學的角度說明原因。
45.(2022 黔西南州)如圖,容器中間用隔板分成左右兩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圓孔用薄橡皮膜封閉,橡皮膜兩側壓強不同時其形狀發生改變。它可以用來做“探究液體壓強是否跟深度、液體密度有關”的實驗。
現有酒精和濃鹽水,要檢驗“液體壓強跟液體密度有關”這一結論時:
(1)實驗方法:   。
(2)應該觀察什么現象:   。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1小題)
1.【解答】(1)正放時,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
F1=p1S1=ρgh1S1>G,
倒置時,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
F2=p2S2=ρgh2S2<G,
所以F1>F2,故AD錯誤;
(2)容器質量相同,液體質量相同,則總重力相等,
因為在水平面上壓力等于重力,所以壓力相等,即F1壓=F2壓,
根據p=知,倒置受力面積減小,壓強變大,即p1<p2,故B正確,C錯誤。
故選:B。
2.【解答】A、馬德堡半球實驗最早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故A正確;
B、托里拆利最早測出了大氣壓的數值,故B不正確;
C、大氣壓強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減小。離地面越高,大氣壓強越小,故C不正確;
D、水的沸點與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故D不正確。
故選:A。
3.【解答】A、逃生錘的錘頭很尖,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A不合題意;
B、載重車裝有很多車輪,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B符合題意;
C、盲道上有凸起,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C不合題意;
D、針頭的一端剪成斜口,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D不合題意。
故選:B。
4.【解答】(1)由圖可知,a、b兩種液體的體積Va>Vb,而a、b兩種液體的質量是相等的,
根據ρ=可知,ρa<ρb,故A錯誤;
(2)桌面對容器支持力:F=G總=m容g+m液g,由于容器、液體的質量都相等,
所以,桌面對兩個容器支持力的大小關系是F甲=F乙,故B錯誤;
(3)a液體對容器底壓強的大小:pa==,
b液體對容器底壓強的大小:pb=,
因為,ma=mb,
所以,pa<pb,故C正確;
(4)容器對桌面壓強的大小:p===,
由于容器、液體的質量都相等,
所以,兩個容器對桌面壓強的大小關系是p甲=p乙,故D錯誤。
故選:C。
5.【解答】A、茶壺的結構是:上端開口,下部連通,即是一個連通器,故A錯誤;
B、船閘的上游閥門打開時,上游和閘室構成連通器,下游閥門打開時,下游和閘室構成連通器,故B錯誤;
C、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工作的,與連通器無關,故C正確;
D、地漏是利用連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D錯誤。
故選:C。
6.【解答】A、列車的鋼軌要鋪在枕木上,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A正確;
B、洗手盆設計的 U 型反水彎是連通器,連通器中裝同種液體時,液體靜止時,液面相平,可以防止異味,是利用了連通器的原理,故B正確;
C、隨海拔的升高,大氣壓減小,瓶內氣壓大于瓶外氣壓將液體壓入玻璃管中,所以玻璃管內液柱升高,故C錯誤;
D、飛機的機翼能獲得升力,是利用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即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故D正確。
故選:C。
7.【解答】A、冰刀的刀刃做得非常鋒利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的;故A正確;
B、自由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從空中下落的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大,根據P=Gv可知,重力做功越來越快,故B錯誤;
C、冰壺投出后向前運動的速度越來越慢,是因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故C錯誤;
D、運動員站在冰面上靜止時處于平衡狀態,運動員受到的重力與冰面對運動員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條件,所以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
故選:A。
8.【解答】在空筒完全進入水中之前,空筒下降時,水面會隨之升高,由于桶的橫截面積下小上大,空筒每下降相同距離,水面上升的高度變化量和筒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量變小,根據Δp=ρgΔh可知,桶底受到水的壓強增加量和空筒底部受到水的壓強增加量均會變小,故D正確。
故選:D。
9.【解答】如圖三容器裝入相同質量的水,三容器內水的深度:h甲<h乙<h丙,根據p=ρ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p甲<p乙<p丙,故C正確。
故選:C。
10.【解答】
A、足球在飛行過程中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空氣的阻力的作用,故A錯誤;
B、慣性是一種性質,不能說物體受到慣性的作用,故B錯誤;
CD、足球向內側偏轉,這說明外側空氣的壓強大、內側空氣的壓強小,內側的流速大、外側的流速小,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11.【解答】乙、丙兩容器底部的液體深度相同,且ρ水>ρ酒精,根據p=ρ液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p乙>p丙;
甲、乙兩容器中裝的都是水,且甲容器底部的水較深,根據p=ρ液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p甲>p乙;
故p甲>p乙>p丙,即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最大。
故選A。
二.多選題(共4小題)
12.【解答】A、橡皮膜受到的壓力相同時,橡皮膜受到的壓強相同,液體上升的高度相同;故A錯誤;
B、將飲料瓶放入水中,液柱上升,說明橡皮膜受壓發生形變,因而表明液體內部有壓強,故B正確;
C、飲料瓶在水中的位置越深,液柱上升越高,說明橡皮膜出壓強越大,表明同種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C正確;
D、將飲料瓶放入不同液體相同深度處,深度相同,液體密度不同,液柱上升高度不同,說明液體的壓強不同,表明液體的壓強與液體密度有關,故D正確。
故答案為:BCD。
13.【解答】(1)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gh結合圖像可得ρagH=2p0,ρbgH=p0,即ρagH=2ρbgH,整理可得液體a、b的密度之比為=,故B正確;
(2)設注入a液體的容器的底面積為2S,則注入b液體的容器的底面積為S,
分別從A、B容器中取出適量液體,使液面下降相同高度Δh,根據m=ρV=ρSh可得取出的液體的質量為:Δma=ρa×2S×Δh,Δmb=ρb×S×Δh,
液體a、b被取出的質量之比為:====,故C錯誤;
(3)將取出的液體全部放入對方容器內后,液體對兩容器底部的壓強恰好相等,
因容器為圓柱形容器,則每個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剩余液體與加入液體的總重力,根據G=mg=ρVg=ρShg和p=可得=,
整理可得:2H=9Δh,所以Δh與H之比為2:9,故A正確;
(4)根據F=G=mg和F=pS計算最終A、B容器內液體的總質量之比為=====,故D錯誤。
故選:AB。
14.【解答】
A、由圖可知,甲容器中液體的深度要小于乙容器中液體的深度,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根據p=ρgh可知,甲容器內液體的密度大于乙容器內液體的密度;兩根細線均受拉力,若剪斷繩子,則A下沉,A的密度大于甲容器中液體的密度;B上浮至漂浮狀態,B的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體的密度,由此可知,A的密度大于B的密度,故A錯誤;
B、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甲容器中液體的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體的密度,C、D點到容器底部的高度相同,根據p=ρgh可知,pC下>pD下;兩容器中的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相等,即:pC上+pC下=pD上+pD下,則pC上<pD上,所以C點的壓強小于D點的壓強,故B正確;
C、若剪斷甲容器中的細線,甲容器整體的重力不變,對桌面的壓力不變,故C正確;
D、若剪斷乙容器中的細線,小球將會上浮至漂浮狀態,小球排開的液體的體積變小,所以乙容器中的液面會下降,根據p=ρgh可知,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變小,故D正確。
故選:BCD。
15.【解答】
A、用吸管吸飲料的原理是:先把吸管內的空氣吸走,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飲料被壓進吸管里,利用了大氣壓強,不能利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釋,故A符合題意;
B、熱氣球升空,是因為熱空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熱氣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利用的是空氣的浮力,不能利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釋,故B符合題意;
C、向瓶底澆冷水,瓶內壓強變小,水的沸點降低,停止沸騰的水又沸騰了,不能利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釋,故C符合題意;
D、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為向b管中吹氣時,a管上方的空氣流速增大、壓強減小,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BC。
三.填空題(共9小題)
16.【解答】(1)甲容器內盛有體積為3×10﹣3m3的水,則甲容器內水的質量為:
m水=ρ水V水=1.0×103kg/m3×3×10﹣3m3=3kg;
(2)甲、乙兩容器底面積均為0.01m2,乙容器內盛有深度為0.35m的酒精,則酒精的體積V酒=0.01m2×0.35m=3.5×10﹣3m3,則乙容器內酒精的質量為:
m酒=ρ酒V酒=0.8×103kg/m3×3.5×10﹣3m3=2.8kg;
根據體積的公式,V=,V=Sh,可以看出,當兩容器中的液體體積減小相同的量時,在密度關系、底面積關系不變的情況下,液體的質量m和液體的深度h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這樣才有可能使兩容器內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故應從甲、乙容器內抽出相同體積的液體,由于甲、乙容器完全一樣,所以從甲、乙兩容器內抽出液體的高度相同,設從甲、乙兩容器內抽出液體的高度為h;
此時液體對兩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根據公式p==可知,此時水和酒精的重力是相同的,即m水g﹣ρ水gSh=m酒g﹣ρ酒gSh,即:
3kg×10N/kg﹣1.0×103kg/m3×10N/kg×0.01m2×h=2.8kg×10N/kg﹣0.8×103kg/m3×10N/kg×0.01m2×h,
解得:h=0.1m。
故答案為:3;0.1。
17.【解答】(1)在溫度相同的情況下,大氣壓越大,即外界氣壓大于瓶內氣壓,故甲中玻璃管內的液柱高度就越低;
(2)在大氣壓相同的情況下,溫度升高,乙玻璃瓶內的氣體因溫度升高體積變大,由于瓶內容積一定,故乙中玻璃管內的液柱升高。
故答案為:低;升高。
18.【解答】(1)本圖是同一個瓶子的兩種放置狀態,壓力大小相等,受力面積越小,海綿形變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所以本實驗說明壓力一定時,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
(2)瓶中裝滿水,將瓶子豎直倒置,水的密度ρ、水的深度h不變,
由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知,瓶子正放時對海綿的壓強與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相等,
所以p1=p2;
(3)V=600mL=600×10﹣6m3
這瓶水的質量為:m=ρV=1×103kg/m3×600×10﹣6m3=0.6kg。
這瓶水重為:G=mg=0.6kg×9.8N/kg=5.88N。
物體放在水平面上,則F=G=5.88N。
瓶子正放時對海綿的壓強為p1==≈1.68×103Pa;
要使瓶子倒放時對海綿的壓強與正放時相同,
由p=得:倒放時水的重力G′=F′=pS=1.68×103Pa×7×10﹣4m2=1.176N,
倒出的水的重力△G=G﹣G′=5.88N﹣1.176N=4.704N,
則由G=mg得:△m===0.48kg。
由m=ρV得V===0.48×10﹣3m3=0.48×103cm3=480mL。
故答案為:受力面積;等于;480。
19.【解答】兩側水渠和中間的涵洞底部是相通的,上端開口,相當于是一個連通器;
由圖可知,A點的深度要小于B點的深度,根據p=ρgh可知,水對A點的壓強小于水對B點的壓強。
故答案為:連通器;小于。
20.【解答】(1)用筆桿敲擊使空玻璃瓶,使玻璃瓶發生振動,從而產生聲音,說明聲音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響度與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用更大的力敲擊玻璃瓶,玻璃瓶振動的幅度改變,故聲音的響度發生改變。
(2)將玻璃瓶放入熱水中,玻璃瓶中液體吸收熱量,體積膨脹,所以吸管中的液面上升,實驗驗證了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規律制成的。
(3)大氣壓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高度的升高而減小,所以提著瓶子從一樓走到四樓,觀察到吸管中的液面上升。
(4)往B管中吹氣,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上升,原因是:往B管中吹氣,吸管A上方空氣的流速變大,壓強減小,A管中液體受到向上的壓強大于向下的壓強,所以A管水上升。表明在氣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故答案為:(1)振動;響度;(2)上升;熱脹冷縮;(3)減小;(4)上升;越小。
21.【解答】(1)水的深度相同,根據p=ρ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強是相同的,根據F=pS可知,容器底面積相同,則水對容器底的壓力相同;
(2)根據二力平衡,水對物體的浮力大小等于物體對水的壓力大小,F壓=F浮=G﹣F=4N﹣3.5N=0.5N;
所以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力與物體未浸入水中時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相比,變化的壓力即為物體對水的壓力,根據壓強公式Δp===100Pa。
故答案為:=;100。
22.【解答】地面上的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設長方體物塊的重力為2G,將物塊切成完全相同的兩塊,則每一塊的重力為G,
它們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為:====,
設S左=3S,則S右=2S,所以長方體的底面積為5S,
由p左===1000Pa可得:G=3000pa×S,
則長方體對地面的壓強:p===1200Pa,
由p======ρgh可得長方體物塊的密度:
ρ===1.2×103kg/m3。
故答案為:1.2×103。
23.【解答】(1)各艦船運動方向相同,速度相同,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沒變,所以說它們之間是相對靜止的。
(2)各艦船之間需保持一定距離,以防止相鄰艦船間水的流速大,壓強小而出現碰撞。
故答案為:(1)靜止;(2)小。
24.【解答】
(1)針頭較細,是在壓力一定,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
(2)因為輸液時,如果沒有這根“閑置”,外部壓強會小于瓶內壓強時,液體就無法輸入到人體中,所以這根“閑置管”是在輸液過程中,當瓶內氣壓減小時,在大氣壓的作用下使空氣進入瓶內。
故答案為:減小受力面積;大氣壓。
四.實驗探究題(共5小題)
25.【解答】(1)實驗中是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這種研究方法是轉換法;
(2)要探究壓力作用的效果跟壓力大小的關系,應該控制受力面積相同,改變壓力的大小,故可通過圖中的甲、乙兩次實驗進行比較,得出在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時應控制壓力的大小不變,改變受力面積的大小,故可通過圖中的乙、丙兩次實驗進行比較,根據海綿的凹陷程度可知壓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積有關,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故答案為:(1)凹陷程度;(2)甲、乙;明顯;(3)乙、丙;控制變量。
26.【解答】(1)通過橡皮膜鼓起的程度反應液體壓強的大小,利用的方法是轉換法;
(2)相同的1、2、3號管中裝的液體種類相同,且管內液體的深度逐漸增加,則橡皮膜鼓起的程度逐漸增大,說明液體的壓強與深度有關,相應的質量、體積、重力也逐漸增大,所以猜想: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質量、重力、體積或深度有關;
(3)通過2號管和4號管的比較可見,4號管中液體的質量、體積、重力一定大于2號管,但二者橡皮膜鼓起的程度相同,說明液體的壓強與質量、重力、體積無關,只與深度有關;
(4)探究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是否有關,利用控制變量法:5號管中鹽水和2號管中的水比較,二者的深度相同,由于鹽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則5號管橡皮膜鼓起的程度大;
(5)為了探究液體長度對液體壓強的影響,利用控制變量法,2號管和6號管是相同的兩支玻璃管,內裝液體的種類相同、深度相同、長度不同時,橡皮膜鼓起的程度相同,表明液體的壓強跟液體的長度無關。
故答案為:(1)壓強;(2)深度;(3)無關;(4)密度;(5)深度。
27.【解答】(1)液體壓強計是利用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來體現壓強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說明液體壓強越大;若手指輕按壓強計上金屬盒的橡皮膜,觀察到U形管中液面不發生變化,說明該裝置漏氣,使軟管中的氣體和大氣相通,等于大氣壓強,橡皮膜受到壓強時,軟管內的氣體壓強不會發生變化,U形管中的液面就不會出現高度差;
(2)由圖甲乙知,容器中液體的密度相同,壓強計金屬盒放入水中深度不同,所以甲、乙兩圖的實驗探究的是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的關系;
(3)在圖乙中,為了探究液體內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壓強大小,應控制金屬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不變,改變金屬盒的方向,因此手應直接轉動圖乙裝置中的④;
(4)在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關系時,只改變液體密度,控制金屬盒在液體的深度相同;所以不管兩燒杯中液面是否相平,只要控制金屬盒在液體的深度相同就可以。
故答案為:(1)高度差;漏氣;(2)深度;(3)④;(4)只要控制金屬盒在液體的深度相同就可以。
28.【解答】(1)用手輕輕按壓幾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體能靈活升降,則說明裝置不漏氣;
若在使用壓強計前,發現U形管內水面已有高度差,只需要將軟管取下,再重新安裝,這樣U形管中兩管上方的氣體壓強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氣壓),當橡皮膜沒有受到壓強時,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B正確;
故選B;
(2)U形管左右兩側水面的高度差h=8cm=0.08m,
則橡皮管內氣體的壓強與大氣壓之差約為:p=ρ水gh=1.0×103kg/m3×10N/kg×0.08m=800Pa;
(3)分析圖②、圖③的實驗知液體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深,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體內部壓強越大,得出結論:同種液體中,液體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4)分析圖③、圖④的實驗知液體的深度相同,液體的密度不同,且密度越大,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體內部壓強越大,得出結論:在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5)實驗時,橡皮膜兩側受到的壓強容易觀察,所以需要利用水和液體在橡皮膜處的壓強相等來計算液體壓強,因此需要測量待測液體和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如圖⑤,橡皮膜相平,所以橡皮膜左側和右側的壓強相等,即p左=p右,根據液體壓強公式得ρ水gh4=pgh2,解得待測液體密度的表達式為ρ=。
故答案為:(1)不漏氣;B;(2)800;(3)增加;(4)密度;(5)。
29.【解答】(1)橡皮膜朝下時,浸入液體的深度大,橡皮膜凹的更明顯,說明在液體密度一定時,深度越深,壓強越大,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若用體積相同的酒精(ρ酒精<ρ水)進行實驗,橡皮膜的深度相同,根據p=ρgh可知,橡皮膜在水中受到的壓強大,所以乙中的橡皮膜凹進得更多。
故答案為:(1)深度越深;(2)乙。
五.計算題(共7小題)
30.【解答】(1)根據丁圖中實驗1和實驗2的圖象可知,實驗2中的最大拉力與實驗1中的最大拉力分別是9N/12N,則實驗2中的最大拉力比實驗1中的最大拉力減小了12N﹣9N=3N;
(2)由丁圖中實驗1圖象可知,小金屬板浸沒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6N,小金屬板離開水面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9N,即小金屬板的重力G=9N,則小金屬板浸沒時受到的浮力F浮=G﹣F=9N﹣6N=3N;
因為小金屬板浸沒水中,所以小金屬板體積V=V排===3×10﹣4m3;
小金屬板的質量m===0.9kg;
小金屬板的密度ρ===3×103kg/m3;
(3)當小金屬板浸沒水中后,根據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可知,水對燒杯底部增大的壓力大小等于小金屬板浸沒時受到的浮力大小,即ΔF水=F浮=3N,杯的底面積為1×10﹣2m2,則水對燒杯底部增大的壓強Δp===300Pa。
答:(1)根據實驗數據,實驗2中的最大拉力比實驗1中的最大拉力減小了3N;(2)小金屬板的密度為3×103kg/m3;(3)當小金屬板浸沒水中后,水對燒杯底部增大的壓強是300Pa。
31.【解答】(1)景觀石的密度:
ρ===2.6×103kg/m3;
(2)景觀石受到的重力G=mg=5200kg×9.8N/kg=5.096×104N;
(3)景觀石對底座的壓強p====3.92×104Pa。
答:(1)景觀石的密度為2.6×103kg/m3;
(2)景觀石受到的重力為5.096×104N;
(3)景觀石對底座的壓強為3.92×104Pa。
32.【解答】(1)水對B容器底部的壓強pB=ρ水gh=1.0×103kg/m3×10N/kg×0.2m=2000Pa;
(2)閥門K打開前,PA就是物塊對容器底的壓強,當pB=2pA時,pA===1000Pa;
由pA=ρ物gh物得:物塊密度為ρ物==0.5×103kg/m3;
(3)物塊體積:V物=S物h物=50×10﹣4m2×0.2m=1×10﹣3m3;
由ρ=得:物塊質量m物=ρ物V物=0.5×103kg/m3×1×10﹣3m3=0.5kg;
則物塊的重力G物=m物g=0.5kg×10N/kg=5N;
閥門K打開后,水從B容器進入A容器,當物塊剛好漂浮時,有F浮=G物=5N;
由F浮=G排=ρ水gV排得:排開水的體積V排==5×10﹣4m3;
進入A容器中水的深度:h′==0.1m。
答:(1)閥門K打開前,水對B容器底部的壓強pB為2000Pa;
(2)物塊的密度為0.5×103kg/m3;
(3)水進入A容器中的深度為0.1m。
33.【解答】(1)由圖2可知,10min內消毒車行駛的路程為4km,因此10min內消毒車的平均速度:
v===24km/h;
由ρ=可知,消毒液的質量:
m=ρV=1.01×103kg/m3×10m3=1.01×104kg;
(2)消毒液和消毒車的總重力:
G總=m總g=(1.01×104kg+10×103kg)×10N/kg=2.01×105N,
消毒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大小:
F壓=G總=2.01×105N,
則消毒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p===4.02×105Pa。
答:(1)10min內消毒車的平均速度為24km/h;消毒液的質量為1.01×104kg;
(2)噴灑前,消毒液質量為1.01×104kg,消毒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4.02×105Pa。
34.【解答】(1)由表中數據可知,貨船行駛的距離:
s=4480km﹣4000km=480km,
貨船行駛的時間t=24h,
貨船的平均速度:
v===20km/h;
(2)海面下10m處海水的壓強:
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10m=105Pa,
由p=可知,所需的壓力:
F壓=pS=105Pa×0.02m2=2000N;
(3)由于風帆提供動力來自于風,因此風帆船優點為:保護環境、節約能源;風帆船缺點為:受天氣影響比較大。
答:(1)貨船的平均速度為20km/h;
(2)堵上漏洞需要的壓力為2000N;
(3)風帆船優點為:保護環境、節約能源;風帆船缺點為:受天氣影響比較大。
35.【解答】①、已知甲的密度ρ甲=5×103kg/m3,甲的體積為:V甲=S甲h甲=2×10﹣3m2×0.6m=1.2×10﹣3m3,
由可知甲的質量為:m甲=ρ甲V甲=5×103kg/m3×1.2×10﹣3m3=6kg;
②、已知乙的密度ρ乙=8×103kg/m3,乙的體積為:V乙=S乙h乙=5×10﹣3m2×0.5m=2.5×10﹣3m3,
由可知乙的質量為:m乙=ρ乙V乙=8×103kg/m3×2.5×10﹣3m3=20kg,
乙的重力為:G乙=m乙g=20kg×10N/kg=200N,
乙對地面的壓力為:F壓=G乙=200N,
則乙對地面的壓強為:p乙===4×104Pa;
③、由題知甲的底部對地面的壓力變化量為:ΔF甲=|ΔG甲﹣ΔG乙|=49N,
則乙的底部對地面的壓力變化量為:ΔF乙=|ΔG乙﹣ΔG甲|=ΔF甲=49N,
乙的底部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為:Δp乙===9800Pa。
答:①甲的質量為6kg;
②乙對地面的壓強為4×104Pa;
③乙的底部對地面的壓強的變化量為9800Pa。
36.【解答】(1)D處水的壓強p=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103Pa;
(2)小物塊有四分之一的體積露出水面,說明物塊漂浮,排開體積V排=V;
F浮=G,ρ水gV=ρgV,解得ρ=ρ水=×1.0×103kg/m3=0.75×103kg/m3;
(3)要使乙對地面的壓強p最大,即乙對地面的壓力最大。乙對地面的壓力等于容器、液體和物體的總重力。
當A浸沒乙中,排開水的重力G1=ρ水g×2V=2ρ水gV,物體重力GA1=1.2ρ水g×2V=2.4ρ水gV,乙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Δp乙1==,甲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Δp甲1==;Δp乙1<Δp甲1;故A不符合;
當B浸沒乙中,排開水的重力G2=ρ水g×0.5V=0.5ρ水gV,物體重力GA2=3.8ρ水g×0.5V=1.9ρ水gV,乙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Δp乙2==,甲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Δp甲2==;Δp乙2>Δp甲2;故B符合;
當C浸沒乙中,排開水的重力G3=ρ水g×2V=2ρ水gV,物體重力GA3=2.5ρ水g×2V=5ρ水gV,乙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Δp乙3==,甲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變化量Δp甲3==;Δp乙3>Δp甲3;故C符合;
所以選物體為C,p的最大值+。
答:(1)D處水的壓強是1.0×103Pa;
(2)甲的密度0.75×103kg/m3;
(3)所選物體為C,p的最大值+。
六.綜合能力題(共4小題)
37.【解答】(1)該裝置內若倒入同種液體,通過改變兩側液面的高度,并觀察橡皮膜左右彎曲的情況,液體的深度相同,密度不同,可以研究液體壓強跟 深度的關系;若倒入不同液體,控制兩側液面相平,并觀察橡皮膜左右彎曲的情況,不同液體密度不同,深度相同,可以研究液體壓強跟液體密度的關系;
(2)隔板位于容器正中間時,左、右兩部分水面相平,如圖甲所示。若隔板向左平移,則左側的液體深度增加,根據p=ρgh,則液體向右的壓強(較高水面產生的壓強)大于向左(較低水面)的壓強,會看到橡皮膜向右彎曲;此過程左側水的質量不變,高度增加,重力勢能變大;
(3)圖乙中U形管左右兩側水面的高度差Δh=20cm﹣12cm=8cm=0.08m,則橡皮膜兩側所受的壓強差為:
p=ρgΔh=1×103kg/m3×10N/kg×0.08m=800Pa。
故答案為:(1)深度;液體密度;(2)右;變大;(3)橡皮膜兩側所受的壓強差為800Pa。
38.【解答】(1)越往高空,空氣越稀薄,所以在登山過程中,隨著高度的上升大氣壓降低,水的沸點逐漸降低;
(2)根據圖象可知,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大,g會變小;當測量隊員隨身攜帶的重物從珠峰腳到珠峰頂,重物的質量不變,g減小,根據G=mg可知,重物受到的重力大小將會變小;
(3)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可知,珠峰的高度上升是由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造成的;
(4)光從數千米高的峰頂到300千米外觀測點,由于地球周圍的大氣是不均勻的,所以光經過不均勻的大氣層會發生折射,會使測量結果偏大;
(5)紫外線經雪反射會照射到人的皮膚上,紫外線會灼傷皮膚。
故答案為:(1)降低;(2)變小;(3)碰撞擠壓;(4)折射;(5)紫外線。
39.【解答】(1)太空中沒有作用于人體的大氣壓,體液就會快速沸騰,其原因是太空沒有空氣、也就沒有氣壓,體液隨時可以沸騰;
(2)沙克爾頓環形山位于月球南極,在山的邊緣陰影區永無日照,保持著太陽系最低溫的記錄,請你推測這個最低溫可能是﹣150℃;
(3)由于太空中是真空、溫度很低,所以航天服必須能供氧保證宇航員有氧呼吸、能保溫,能抗撞擊保證在太空中免受其他太空物的撞擊,能抗輻射,能維持壓強(或保壓)等。
故答案為:(1)沸騰;太空沒有空氣、也就沒有氣壓,體液隨時可以沸騰;(2)﹣150;(3)能供氧保證宇航員有氧呼吸;能抗輻射。
40.【解答】(1)因中氣壓越低,沸點也就越低,由于太空中沒有作用于人體的大氣壓,體液就會快速沸騰;
(2)太空中處于真空狀態,陽光直射下溫度可高達120℃,而在陰影處溫度則會驟降至﹣150℃;沙克爾頓環形山位于月球南極,在山的邊緣陰影區永無日照,保持著太陽系最低溫的記錄,所以這個最低溫可能是﹣150℃;
(3)由于太空中是真空、溫度很低,所以航天服必須能供氧保證宇航員有氧呼吸、能保溫,能抗撞擊保證在太空中免受其他太空物的撞擊,能抗輻射,能維持壓強(或保壓)等。
故答案為:(1)沸騰;氣壓越低,沸點也就越低;(2)﹣150;(3)能供氧保證宇航員有氧呼吸或能抗輻射。
七.解答題(共2小題)
41.【解答】
西寧的海拔較高,因為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所以西寧的氣壓比青島的氣壓低,返回西寧后,外界大氣壓變小,而洗發水瓶子內氣壓不變,洗發水瓶子內的氣壓大于外部大氣壓,因此會鼓起來。
答:西寧的海拔較高,因為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所以西寧的氣壓比青島的氣壓低,返回西寧后,外界大氣壓變小,而洗發水瓶子內氣壓不變,洗發水瓶子內的氣壓大于外部大氣壓,因此會鼓起來。
42.【解答】(1)壓強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所以滑雪板底面越寬大,在壓力相同的情況下,由于受力面積越大,所以 滑雪板對雪地的壓強越小;
(2)蘇翊鳴和滑雪板的總重力:G=mg=72kg×10N/kg=720N;
當他穿著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時,對雪地的壓力F=G=720N;
對雪地的壓強:p===1800Pa;
(3)他在飛行過程中,上升階段: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動能減小,速度減小;下落階段: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動能增大,速度增大;
所以他在整個過程中的速度先變小,當上升到最高點B時,速度最小,接著下落過程速度變大;
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大致曲線圖如圖所示:
答:(1)越小;
(2)當他穿著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時,對雪地的壓強為1800Pa;
(3)圖見解析。
八.簡答題(共3小題)
43.【解答】如果紀念碑的碑身很重,則對地面的壓力較大,由公式p=知,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對地面的壓強。
44.【解答】不能,由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可知:
兩船并排行駛時,兩船之間的壓強要小于外面的壓強,從而使兩船逐漸靠近,有相撞的危險。
45.【解答】(1)要檢驗“液體壓強跟液體密度有關”這一結論,根據控制變量法,應控制液體的深度相同,而液體的密度不同,則實驗方法為:在隔板兩側分別倒入深度相同的酒精和濃鹽水。
(2)該實驗中,通過橡皮膜凹凸變化來判斷左右兩側液體壓強的大小,所以應該觀察液體靜止后,橡皮膜是向左側凸出還是向右側凸出。
故答案為:(1)在隔板兩側分別倒入深度相同的酒精和濃鹽水;(2)液體靜止后,橡皮膜是向左側凸出還是向右側凸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郑州市| 永新县| 红原县| 平山县| 张家界市| 兰坪| 罗城| 格尔木市| 旬阳县| 洪江市| 化德县| 阳东县| 扎赉特旗| 泸溪县| 白山市| 丹棱县| 宁武县| 山东省| 湛江市| 天全县| 关岭| 永清县| 安溪县| 漠河县| 武夷山市| 宝山区| 科技| 达日县| 乌恰县| 靖西县| 灌云县| 祥云县| 大田县| 革吉县| 濮阳县| 巧家县| 黄大仙区| 于田县| 额敏县| 隆子县| 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