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2張PPT)第三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以上都是生活中常見的透鏡,他們成的像為什么會不同呢?照相機成 、、 像投影儀成 、、 像放大鏡成 、、 像倒立縮小實倒立放大實正立放大虛溫故知新物體離照相機鏡頭比較___投影片離鏡頭比較____物體離放大鏡很____遠近近學習目標知道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成像時的特點和物距與像距的關系。02能通過實驗探究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01能根據像的性質或焦距來判斷像的位置。03能根據物體的位置判斷像的性質或位置。04一、提出問題:像的實虛、大小、正倒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有什么關系?二、猜想:可能與物體到透鏡的距離有關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三、設計實驗如何組裝實驗裝置?凸透鏡、蠟燭、光屏如何放置?注意:調整蠟燭、光屏的高度,使燭焰、凸透鏡、 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實驗裝置:凸透鏡、蠟燭、光屏、火柴、光具座目的是為了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模糊光斑不是像最亮最清楚才是像明確什么是“像”后續測量才能有效明確像物距(u): 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距離;像距(v): _______到____________的距離;u =____________________ v =____________________ 50.0-25.0=25.0(cm)72.0-50.0=22.0(cm)物體凸透鏡中心像凸透鏡中心物距(u)像距(v)測量對象注意估讀測定凸透鏡焦距f=____cm10.0分別使物距u在1.大于二倍焦距(u>2f)2.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f3.小于一倍焦距(u觀察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像的變化四、進行實驗把物體放在距凸透鏡較遠的地方,然后逐漸移近,觀察成像的情況。 由于凸透鏡對光的偏折程度跟透鏡的焦距f有關系,所以研究物距u的變化時,焦距可能是個應該注意的參照距離。我們可以注意觀察物距等于、大于或小于一倍焦距、二倍焦距……時,物體成像的情況。由遠到近,改變物距凸透鏡焦距 f= cm物距與焦距的關系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特點 像的 位置 像距與焦距的關系大小 正倒 虛實u>2fu=2ffu=fu表格設計實驗步驟1.把蠟燭放在凸透鏡二倍焦距之外的地方,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明亮、清晰的燭焰的像,觀察像的正倒和大小,記錄。此時的物距u和像距v。倒立,縮小,實像2.把蠟燭移向凸透鏡,讓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等于二倍焦距,重復上面的操作,并記錄。倒立,等大,實像實驗步驟3.把蠟燭再靠近凸透鏡一些,讓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在一倍焦距與二倍焦距之間,重復上面的操作,并記錄。倒立,放大,實像實驗步驟4.將蠟燭繼續靠近凸透鏡,讓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為一倍焦距(在焦點處),移動光屏,觀察是否能成像。不成像實驗步驟5.把蠟燭繼續向透鏡移近,使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在一倍焦距以內,移動光屏,觀察光屏上是否能成像。從光屏這一側透過凸透鏡用眼睛直接觀察像的特點,并記錄。正立,放大,虛像實驗步驟進行實驗凸透鏡焦距 f= 10.0 cm物距與焦距的關系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特點 像的 位置 像距與焦距的關系大小 正倒 虛實u>2f 30.00 16.50 縮小 倒立 實像 異側 fu=2f 20.00 20.50 等大 倒立 實像 異側 u=2ff2fu=f 10.00 不成像 u=fu五、數據收集1.在實驗中,凸透鏡在什么條件下成實像?在什么條件下成虛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 u>f )成實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五、分析和結論2.在實驗中,凸透鏡在什么條件下成縮小的實像,在什么條件下成放大的實像?u>2f成縮小的實像,f五、分析和結論3.在實驗中,凸透鏡在什么條件下成縮小的實像,在什么條件下成放大的實像?u>2f成縮小的實像,f五、分析和結論u>2 f ,f成倒立、縮小、實像成像光路:當u>2 f 時FF應用:照相機成像光路:當u=2 f 時FFu=2f ,v=2f成倒立、等大、實像應用:測焦距成像光路:當fFFf成倒立、縮小、實像應用:幻燈機投影儀u=f不成像成像光路:當u=f 時FF平行u<f成正立、放大、虛像成像光路:當u<f 時FF應用:放大鏡凸透鏡成像規律物距與焦距的關系 像的特點 像的 位置 像距與焦距的關系 應用大小 正倒 虛實u>2f 縮小 倒立 實像 異側 fu=2f 等大 倒立 實像 異側 u=2f 測焦距f2f 投影儀u=f 不成像 u=f 平行光源u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動畫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實像總是異側倒;物近像遠像變大。虛像總是同側正;物近像近像變小。規律精煉思考:如果把透鏡用不透明物體遮擋一部分,觀察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所成的像,是完整的嗎?像有何變化?仍成完整的像,像變暗了。FFf思考:燃燒過程中蠟燭變短了(可手動將蠟燭向下移動),觀察光屏上的像將向哪里移動?如果想讓像重新呈現在光屏中央,應如何調節光屏?如何調節蠟燭?如何調節凸透鏡?物體上下移動思考:燃燒過程中蠟燭變短了(可手動將蠟燭向下移動),觀察光屏上的像將向哪里移動?如果想讓像重新呈現在光屏中央,應如何調節光屏?如何調節蠟燭?如何調節凸透鏡?可將光屏或蠟燭向上調節,或將凸透鏡向下調節例1、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蠟燭與光屏分別置于凸透鏡兩側,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先后把蠟燭放在如圖所的a、b、c、d四點,分別調整光屏的位置。當把蠟燭位于______點時,屏上出現放大的像;當蠟燭位于_______點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abcdF2fb或cd典例分析例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當燭焰位于距離凸透鏡一倍焦距以內時,人眼觀察到燭焰成像的情形是圖中的( )D典例分析例3.小紅用同一凸透鏡先后兩次觀察同一書本上的字,看到如圖所示的兩種情景。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A.甲、乙兩圖成像原理都是光的折射B.甲圖中成的是虛像,乙圖中成的是實像C.甲圖中的成像規律可應用于放大鏡,乙圖中的成像規律可應用于照相機D.甲圖中書本到凸透鏡的距離比乙圖中書本到凸透鏡的距離小C典例分析例4.小周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與燭焰等大的像,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為了得到清晰縮小的像,他應該( )A.讓蠟燭遠離透鏡,同時讓光屏也遠離透鏡B.讓蠟燭遠離透鏡,同時讓光屏靠近透鏡C.讓蠟燭靠近透鏡,同時讓光屏也靠近透鏡D.讓蠟燭靠近透鏡,同時讓光屏遠離透鏡B典例分析例5.用光具座和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做成像實驗,當把點燃的蠟燭放在離凸透鏡20cm處,則在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A.放大、倒立的實像B.放大、正立的虛像C.等大、倒立的實像D.縮小、倒立的虛像C典例分析例6.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凸透鏡焦距為10 cm(1)若燭焰放在距凸透鏡24cm處,經透鏡可得到一個 像。(2)若燭焰放在此透鏡前12cm處,經透鏡可得到一個 像。(3)若燭焰放在此透鏡前8cm處,經透鏡可得到一個 像。倒立縮小的實倒立放大的實正立放大的虛典例分析例7.將物體放在凸透鏡前16厘米處,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縮小的像,則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A.10cm B.7cm C.8cm D.16cmB典例分析解:因為是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縮小所以必須滿足:u > 2f,即:16cm>2f,得: f <8cm.例8.把物體放在凸透鏡前10cm時,可以在凸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據此可以推斷這個凸透鏡的焦距范圍為多少?解:因為是光屏上的像,故像是實像,又是放大的,所以必須滿足:2f > u > f, 即:2f >10cm>f由于2f >10cm 得: f >5cm,綜合10cm>f 得:10cm >f >5cm典例分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3凸透鏡成像的規律.pptx 上下移動.mp4 凸透鏡成像——凸透鏡成像規律.swf 凸透鏡被遮住一部分.mp4 實驗-放大鏡成像.mp4 左右移動.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