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課 把握世界的規律 學案-2023屆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課 把握世界的規律 學案-2023屆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把握世界的規律
內容簡介
一、主要內容
本課引導同學自覺堅持唯物辯證法,理解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和多樣性,明確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學會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用系統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發展觀的知識,學會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懂得發展的狀態、前途和過程;明白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學會用全面的觀點,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正確理解黨的思想路線。
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聯系的”,闡述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之聯系的觀點。第一目“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闡述聯系的含義和特征及方法論要求;第二目“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闡述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系統的含義和基本特征及方法論要求。
第二框“世界是永恒發展的”,闡述唯物辯證法總特征之發展的觀點。第一目“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講述了發展的普遍性和實質,新事物和舊事物的含義;第二目“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講述了事物發展的形式或狀態,即量變和質變的含義、關系和方法論要求,事物發展的過程和道路的特點,辯證否定的實質,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的方法論要求。
第三框“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主要闡述矛盾的觀點和對立統一規律及其方法論要求。第一目“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講述了矛盾的概念、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的含義與相互關系;第二目“矛盾問題的精髓”,講述了矛盾的普遍性的含義及方法論要求,矛盾的特殊性的含義、情形及方法論要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及其方法論要求。第三目“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講述了主次矛盾的含義及相互關系,矛盾的主次方面及相互關系,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辯證關系的原理的方法論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含義及重要意義。
學習重難點
重點:
1.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 2.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及方法論要求
3.發展的實質 4.準確理解量變和質變的關系 5.矛盾的概念及其基本屬性
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
難點:
1.系統優化的方法 2.辯證的否定觀
3.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辯證關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論要求
第二部分 問題綱要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
第一目 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與多樣性
1.聯系的含義
2.聯系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論要求
3.聯系的客觀性(1)含義(2)聯系的分類(3)聯系客觀性的方法論要求
4.聯系的多樣性(1)含義(2)方法論要求
第二目 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1.整體與部分的關系(1)相互區別及其表現 (2)相互聯系及表現
2.系統的基本特征
3.整體與部分辯證關系(要素與系統的關系)的方法論要求
第二框 世界是永恒發展的
第一目 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
1.發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2.發展的實質
(1)發展的實質 (2)新事物和舊事物的含義及發展規律
第二目 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1.事物發展的形式或者狀態
(1)量變和質變的含義 (2)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
(3)量變和質變辯證關系的方法論要求
2.事物的發展前途:辯證否定的實質和特征
3.事物發展的道路
4.事物的發展方向和道路原理的方法論要求
第三框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第一目 事物發展的源泉與動力
1.矛盾的含義
2.矛盾的基本屬性:(1)含義(2)相互關系
第二目 矛盾問題的精髓
1.矛盾的普遍性:(1)含義(2)方法論要求
2.矛盾的特殊性:(1)含義(2)三種情形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矛盾問題的精髓)及方法論要求
第三目 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義及相互關系
2.矛盾的主次方面及相互關系
3.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辯證關系原理的方法論要求
4.具體問題具體分析(1)含義(2)地位(3)重要意義
綜合探究 堅持唯物辯證法 反對形而上學
1.兩種基本的發展觀
2.辯證法的主要觀點 3.形而上學的主要觀點
4.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和根本分歧
5.唯物辯證法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和對立統一規律的方法論要求
第三部分 典題小練
一、判斷并修改
1.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相互聯系。
改:事物的聯系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任何兩個事物之間不一定都存在著相互聯系。任何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這樣或那樣的聯系。
2.事物的聯系具有“人化”的特點,所以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主觀的。×
改:事物的聯系具有“人化”的特點,所以人為事物的聯系也是客觀的。
3.人類不僅能影響和改變環境,也能改變事物的固有聯系。×
改:人類不僅能影響和改變環境,不能改變事物的固有聯系。
4.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體現聯系的客觀性和多樣性。√
5.整體就是事物的全局,部分就是事物的局部。×
改:整體就是事物的全局或發展的全過程,部分就是事物的局部或發展的各個階段。
6.整體功能總是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 ×
改:當各部分優化組合時,整體功能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
7.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即系統與要素的關系。×
改: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與要素的關系。
8.人的認識要經歷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最終到達認識的終點。×
改:人的認識要經歷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過程,認識沒有終點。
9.任何運動變化都會成為發展。×
改:任何運動變化不一定都會成為發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進的才是發展。
10.判斷新舊事物的根本標志在于是否同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相符合。√
11.新事物是對舊事物的徹底否定。×
改:汲取了舊事物中積極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為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
12.事物發展的形式或狀態是辯證否定。×
改:事物發展的形式或狀態是量變和質變。或者事物發展要經歷辯證否定的過程。
13.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任何量變都必然引起質變。×
改: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
14.事物的發展是通過質變實現的,質變就是發展。 ×
改:事物的發展是通過質變實現的,向上、進步的質變才是發展。
15.沒有質變就沒有發展,沒有發展就沒有質變。×
改:前句對,事物變化最終是通過質變實現的。后句錯,發展是指上升的、前進的,進步的運動變化趨勢,而質變則有下降的,倒退的,所以沒有發展也會有質變
16.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沒有質變就沒有量變。×
改:前半句對;后半句錯。 沒有質變也有可能有量變,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
17.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辯證否定是聯系的環節和發展的環節。√
18.離開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量變不會引起質變。
改:量變與質變是事物發展的兩種狀態,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與是否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沒有直接關系。
19.矛盾就是危險與機遇相互依存,共處一個統-體。×
改:危險與機遇是一對矛盾,即對立又統一,共處一個統-體。
20.危和機是同一性和斗爭性的相互轉化,由此推動事物發展。×
改:危和機是即對立又統一,由此推動事物發展。
21.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改: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22.事物發展的狀態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改:事物發展的狀態是量變和質變。
23.事物的質變是由漸進的、不顯著的量變引起的。×
改:事物的量變是由漸進的、不顯著的量變引起的。
24.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沒有普遍性就沒有特殊性。×
改: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
25.事物的質變是由事物數量的不斷增加引起的。×
改:事物的質變是由事物數量的增減到一定程度或場所的變更引起的。
26.聯系是客觀的,人生歷程中的聯系不能夠調整。×
改:聯系是客觀的,人生歷程中的聯系可以調整。
27.聯系是必然的,要排除人生歷程中的偶然聯系。×
改:聯系是客觀的,有偶然聯系,也有必然聯系。
28.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準確識別事物的性質。×
改: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準確識別事物的性質。
29.事物聯系的多樣性決定于人類實踐活動的多樣性。×
改:人類實踐活動的多樣性決定了事物聯系的多樣性。
30.聯系的觀點和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兩個總特征。×
改: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兩個總特征。
31.辯證否定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改: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32.矛盾的同一性是絕對的,矛盾的斗爭性是相對的。×
改: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矛盾的斗爭性是絕對的。
33.矛盾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并通過斗爭性表現出來。×
改:矛盾斗爭性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
34.矛盾雙方構成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改:矛盾的對立統一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由此構成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35.承認矛盾的特殊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
改: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
36.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過普遍性表現出來。×
改: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
37.矛盾的特殊性規定了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質。√
38.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在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改: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3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就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就是共性和個性 、絕對和相對的關系。
40.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
改:矛盾分析法是正確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
41.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就是因為各種事物內部的矛盾各有其普遍性。×
改: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就是因為各種事物內部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42.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認聯系。×
改: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認矛盾。
43.矛盾的特殊性是關于事物矛盾的精髓。×
改: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是關于事物矛盾的精髓。
二、選擇題
1. 以下是兩位領導人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重要論述
從哲學的角度看,他們共同強調的是( )
A. 要堅持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 B. 要看到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上升的
C. 要積極促成矛盾雙方的相互轉化 D. 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面對挫折與考驗
2.如圖漫畫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①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才能抓住問題關鍵 ②人的實踐活動是促成矛盾雙方相互轉化的條件
③要敢于正視矛盾,采取正確的態度對待矛盾
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把握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下邊漫畫《天上飛來“吉祥鳥”》表明老有所養屬于( )
天上飛來“吉祥鳥”
A.自在事物的聯系 B.人為事物的聯系 C.主觀臆造的聯系 D.千差萬別的聯系
4.共生效應(Symbotic effect)自然界有這樣一種現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單調,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而人才的“共生效應”是指引入一個杰出人才,可以使四方賢才紛至沓來,進而逐漸形成一個人才群體,在這個人才薈萃的群體中,人才間的互相交流、信息傳遞、互相影響往往會極大促進人才素養與群體素養的提高。這告訴我們( )
①辦事情要立足局部,統籌全局 ②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
③整體與部分相互聯系、相互影響 ④要重視局部對整體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如果說人生是一首優美的樂曲,那么痛苦則是其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說人生是一望無際的大海,那么挫折則是其中驟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說人生是湛藍的天空,那么失意則是一片漂浮的白云。我們可以從這首小詩中領悟到的哲理是( )
A.矛盾就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 B.事物的發展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
C.任何事物都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D.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6.如圖漫畫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①任何事物都有利與弊兩個方面 ②要著重抓住事物發展的內部矛盾
③要透過現象把握事物之間的聯系 ④要堅持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在《戰國策》的名篇《馮諼客孟嘗君》中,馮諼說:“狡兔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險,你只有一處安身之所,不能高枕無憂啊!此即成語“狡兔三窟”和“高枕無憂”的來歷。由材料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①“狡兔”具有無異于人的居安思危的智慧 ②“高枕無憂”者忽略了事物聯系的條件性
③“狡兔”行為啟示我們要抓住時機促質變
④“三窟”之行為啟迪我們應重視量變,做到有備無患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8.2022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省三亞市崖州灣種子實驗室考察調研時強調,種子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關鍵。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要弘揚袁隆平等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劍,久久為功,把這件大事抓好。這告訴我們( )
①量變和質變是辯證統一的,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的發生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地位作用不相同
③聯系是客觀的,只要把握事物的必然聯系就能事半功倍
④意識具有能動性,可以使人的實踐活動突破規律的限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宮課堂”第二課在萬眾期盼中開課,3位航天員在軌演示了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為廣大青少年呈現了一場航天科普盛宴。中國空間站給我們觀察特殊情況下的特殊自然現象提供了嶄新的平臺,給青少年們插上科技夢想的翅膀。這說明( )
①科學實驗活動是客觀發展著的物質性活動
②實踐推動著人們不斷認清真理的適用條件和范圍
③改變規律能夠使事物呈現出更加豐富多彩的狀態
④隱藏在規律背后的現象是可以通過科技手段被認知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人臉識別技術恰似一朵帶刺的玫瑰,它的廣泛應用提升了社會運營效率;但白璧有微瑕,這一技術編織了一張精確定位個人信息的網,讓個人隱私無所遁形,在不經意間將人扎傷。這告訴我們
①要善于分析事物的不同矛盾 ②要善于分析矛盾的不同方面
③事物的主要矛盾決定事物性質 ④矛盾雙方有主要和次要之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宋代蘇軾讀書用的是“八面受敵”法。一本書包含多方面的內容,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反復研讀。從這一角度讀,解決這一方面的問題;從另一角度讀,解決另一方面的問題。如此步步深入,最后就掌握了這本書的全體,書也就讀“厚”了。從哲學角度看,“八面受敵”讀書法體現了( )
A.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B. 整體由部分構成,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
C. 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促成事物的飛躍 D. 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部分
12.2018年4月,習近平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關鍵是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我發展和協同發展關系,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這一論斷反映的辯證法道理有
①“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結合 ②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既相互聯結又相互分離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矛盾的斗爭性是絕對的
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辯證統一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2021年10月以來,全國多地菜價持續上漲。專家分析,每年這時候都是“青黃不接”之時,夏季蔬菜上市基本結束,秋冬蔬菜少量上市,導致菜價上漲。而今年強降雨和低溫等不利天氣,放大了鮮菜價格的季節性波動。解決菜價持續上漲問題,需要
①把握矛盾特殊性,增加鮮菜供應 ②承認矛盾普遍性,提早布局蔬菜生產
③著重抓住主流,抓住需求這個牛鼻子 ④立足關鍵部分,優先滿足重點城市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三、綜合題
1.在數字經濟時代,算力如同農業時代的水利、工業時代的電力,既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全球競爭的新焦點。2022年2月17日,國家發改委四部門復函同意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長三角地區、京津冀地區啟動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該工程通過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優化數據中心建設整體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據估計,該工程每年投資體量會達到幾千億元,將有效激發數據要素創新活力,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進程,推動土建工程、IT設備制造、信息通信、基礎軟件、綠色能源供給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數字中國春潮涌動,“東數西算”正當其時。推進“東數西算”必將為構建數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運用唯物辯證法的知識,談談“東數西算”如何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①掌握系統優化方法,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和優化趨向,通過優化組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立足整體實現全國數據中心一體化發展,優化數據中心建設整體布局,更好為數字化發展賦能。(若答“聯系觀”或“整體和部分”也可酌情給分)
②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有助于催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東數西算正確認識把握東西部地區的資源狀況,發揮不同區域的比較優勢,促進東西部經濟協調發展。
2.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如期完成之后,不能馬上撤攤子、甩包袱、歇歇腳,必須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我們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原國務院扶貧辦的牌子已經摘下,國家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開啟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嶄新時代。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從唯物辯證法發展觀角度,談談你的理解。
事物是變化發展的,事物的發展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量變中蘊含和孕育著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同時又開啟新的量變。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的堅實一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遠,必須乘勢而上、接續奮斗,實現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歷史性轉移。
3.材料一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老齡化進程加快。老年人口的社會撫養負擔將進一步加重,老齡事業發展面臨巨大的挑戰。同時,老齡人口的增多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體現,老齡事業的發展是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老年人通過“夕陽紅”工程等發揮余熱,老年公寓、養老院等老齡服務業的興起也推動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
材料二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老年人曾是社會的主力軍,他們為祖國昌盛、家鄉的繁榮、家庭的幸福獻出了寶貴的青春和汗水。尊老、敬老、愛老、助老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也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百善孝為先,孝為百行首”,孝與和諧相伴,與愛心同行,它是家庭和睦團結的紐帶,更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潤滑劑和助推器。
面對人口老齡化加速趨勢,有人認為: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加重了社會負擔,影響了社會的正常發展。請用聯系的觀點加以分析。(8分)
①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確實加重了社會撫養的負擔,因此我們要正視這種社會現象。②聯系具有多樣性,我們應該發揮主觀能動性,改變條件,解決老齡化問題,減輕其對社會不利影響,積極推動老齡事業的發展。③整體與部分是相互聯系的,社會的和諧發展包括老齡事業的發展,老齡事業的發展有利于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4.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非常關心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20年7月7日,習總書記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回信,肯定了他們到邊疆基層工作的選擇,對廣大高校畢業生提出殷切期望。信中指出,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斗爭,讓你們這屆高校畢業生經受了磨練、收獲了成長,也使你們切身體會到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的道理。前進的道路從不會一帆風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奮斗。同學們生逢其時、肩負重任。希望全國廣大高校畢業生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多做貢獻。
假如你是一名高校畢業生,運用“把握世界的規律”的相關知識,談談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對你的人生啟示。(14分)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在人生道路上,我們要承認矛盾、直面矛盾,積極解決矛盾,在經受艱難困苦的磨練中收獲成長。②事物發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人們前進的道路上從來不會一帆風順,我們要對未來充滿信心,同時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③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一代代青年人矢志奮斗,不畏艱難險阻,同時,生逢其時、肩負重任的我們要抓住時代機遇,為黨和國家做貢獻。④整體和部分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相互影響。我們要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立足整體,積極完善自我,努力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多做貢獻。
5.看下圖《人類進化進入“塑料時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我們對塑料的熱愛記錄在化石中了。”研究發現,自1940年代以來,沉積物中微塑料的數量大約每15年增加一倍。科學家們認為塑料層可以用來標記“人類世”的開始,即人類活動在地球上居優勢地位的新地質時代。“(這)對珊瑚礁、牡蠣等海洋動物來說是很糟糕的狀況。”“我們在學校里學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現在是不是能被稱為塑料時代?我們這幾代人就要這樣名留青史了嗎?這很可怕。”
任選一個哲學觀點,圍繞上面的漫畫和材料,寫一段80字左右的評論。
【答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就是一分為二)。科技進步提高人類生活水平,給人類帶來便利;也會損害我們生存的自然環境,破壞生態體系。所以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待科技,善待我們的家園。
6.奧運會不僅是體育的盛會,也是文化的盛會。中華“和”文化蘊涵著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與“團結友愛、平競爭、相互理解”的奧林匹克精神高度契合,都代表著人類追求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共同愿景。中華“和”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相匯相融,共同奏出世界和諧樂章,更加彰顯彌足珍貴的時代價值。
運用《哲學與文化》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運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說明中華“和”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為何能共同奏出世界和諧樂章。(6分)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人類追求和平的共同愿景通過中華“和”文化和奧林匹克精神表現出來。(2分)
②另一方面,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中華文化蘊涵的“和”觀念與“團結友愛、公平競爭、相互理解”的奧林匹克精神不盡相同,但都體現了人類追求和平的共同愿景。(2分)
③我們要堅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與個性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中華“和”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相匯相融,因此彰顯出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魅力。(2分)
7.地處秦嶺南麓的柞水縣長期貧困落后。為了幫助群眾脫貧致富,當地縣委、縣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針對部分群眾“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將精神脫貧作為重要抓手,持續開展“扶貧先扶志”系列教育活動,激發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立足當地實際,堅持市場導向,做大做強“一主兩優”產業即木耳產業、鄉村游和林下經濟產業,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縣,重點推介終南山寨、九天山等旅游“名片”;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業、光伏產業和電子商務等產業,拓寬群眾增收路徑。柞水縣逐漸形成了“產業發展、集體增收、農民致富”的良性發展模式。2020年2月,該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結合材料,運用《哲學與文化》中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運用“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的有關知識,說明柞水縣何以能成功退出貧困縣序列。(6分)
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3分)柞水縣重視精神脫貧,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同時立足當地實際,做大做強“一主兩優”產業,發展中藥材種植等產業,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從而成功退出貧困縣序列。(3分)
8.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同時還要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這就意味著在經濟扶貧的同時,也要實施文化扶貧,從文化和精神層面及時補位、造血幫扶,最終全面提高貧困地區人口素質,助力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某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號召,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堅持硬件強化、軟件提升并重,有針對性地制定并落實扶貧措施。一是把經濟扶貧作為扶貧工作的主要抓手,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扶貧,努力改善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二是把文化扶貧列為精準扶貧的重要內容,以文化陣地扶貧、公共文化服務扶貧、文化產業扶貧為主要內容,大力實施文化扶貧工程,有效解決了文化服務貧困群眾最后一公里的難題。三是推動經濟扶貧和文化扶貧相輔相成。通過經濟扶貧為文化扶貧奠定物質基礎,通過文化扶貧激發脫貧動力、提升脫貧活力、增強脫貧智力。
運用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知識,分析某縣政府是如何處理經濟扶貧和文化扶貧的關系的。
【答案】①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是對立統一規律。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聯結的,這要求我們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導下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某縣政府認真落實中央號召,又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并落實扶貧措施。
③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中處于支配地位、起決定作用,次要矛盾對事物發展有重要影響,要善于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又不忽視次要矛盾,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經濟扶貧是扶貧的主要抓手,文化扶貧是經濟扶貧的有益補充,二者相得益彰,不可偏廢。
④矛盾雙方相互依賴,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經濟扶貧為文化扶貧奠定物質基礎,文化扶貧為經濟扶貧提供動力、活力和智力。
9.對于中學生是否應該使用手機,兩位同學有如下討論。
甲同學:手機可以方便和家長聯系,和同學交流,手機上網還可以及時了解國內外大事,幫助我們拓寬視野,應該允許中學生使用。
乙同學:使用手機會使中學生將很多時間浪費在和同學好友的聯系中,有的同學甚至利用手機作弊,部分同學手機上網還有可能出現瀏覽不良網站等情況,影響中學生健康成長,應該禁止中學生使用手機。
你認為自已適合用手機嗎?請用矛盾主次方面關系的原理簡要闡明理由。
我適合使用手機。矛盾的雙方有主次之分,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這要求我們看問題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善于把握主流,同時不忽視支流。使用手機對我來說利弊并存,但“利”是主要方面,當然,也不能忽視“不利”的因素。(從另一方面回答亦可)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岫岩| 烟台市| 唐河县| 朝阳市| 贵南县| 济南市| 开化县| 重庆市| 长子县| 宽甸| 神池县| 景宁| 宁远县| 五常市| 包头市| 资阳市| 留坝县| 温泉县| 金寨县| 始兴县| 时尚| 侯马市| 淮北市| 黄山市| 金门县| 嘉荫县| 冕宁县| 沈丘县| 宜黄县| 馆陶县| 格尔木市| 澄城县| 剑阁县| 连平县| 克什克腾旗| 通海县| 东丽区| 苏尼特右旗| 丰都县| 六枝特区| 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