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十單元 第29課 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成就 學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十單元 第29課 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成就 學案(含答案)

資源簡介

2021—2022學年上學期高一歷史導學案
第十單元 第29課
第十單元 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第29課 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成就
【學習目標】
認識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綜合國力及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高;形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文化的形成過程及意義的系統認識。
【重點難點】
重點: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內涵。
難點:形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文化的形成過程及意義的系統認識。
【時空定位】
【知識解讀】
兩個一百年:第一個一百年指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二個一百年指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2049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人類命運共同體:指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全球價值觀包含相互依存的國際權力觀、共同利益觀、可持續發展觀和全球治理觀。
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
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
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它成為中國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進步方向的鮮明旗幟。
“一帶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縮寫B&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9年4月25日至4月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簡稱亞投行,AIIB)是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成立宗旨是為了促進亞洲區域的建設互聯互通化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并且加強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合作,是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總部設在北京, 法定資本1000億美元。截至2018年12月,亞投行有93個正式成員國。
【素養提升】
探究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與發展
史料一 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 ——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開幕式上的講話》
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史料二 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1)史料一、二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體現了鄧小平理論的什么特點?
思想: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特點: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史料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實現了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同時,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2)根據史料三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新時期社會矛盾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哪些?
社會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因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生產力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對社會生活的要求提高;城鄉、區域之間,經濟發展還存在很大差異。
探究二 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
史料一 習近平到訪海湖莊園,向特朗普介紹了中國發展理念,強調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不奉行你輸我贏的理念,不走國強必霸的老路,愿同美方一道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繁榮……國務卿蒂勒森在兩國元首見面訪華時,說到中美之間要“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雙贏”,這從側面上承認了“新型大國關系”……亞投行不會對現有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形成挑戰,是對WB、MIF等機構的補充。
--------央視網及相關評論
根據史料一,說明當代新型大國關系的主要特征,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中國倡導和平崛起的主要原因。
主要特征: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雙贏。
主要原因:儒家“和而不同”的歷史傳統;國內經濟轉型需要;改革開放后雄厚的經濟基礎;鄧小平20世紀80年代和平家外交理念的延續;經濟區域集團化與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世界潮流。
史料二 中國愿意與亞洲鄰國和世界共享中國發展機遇,歡迎各國人民中國發展的“快車”與“便車”。……“一帶一路”建設是全新的事物,在合作中有些不同意見是完全正常的,只要各方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就一定能增進合作、化解分歧,把“一帶一路”打造成為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最廣泛國際合作平臺,讓共建“一帶一路”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習近平2018年4月1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2)2018年博鰲經濟論壇的主題是“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為此,中國做出了哪些努力?
努力:提出并實施以“共商、共建、共享”為核心理念的“一帶一路”倡議;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對國際金融體系提供有益補充。
【深度理解】
1、鄧小平理論的精髓和歷史地位
(1)精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2)歷史地位
①抓住“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這個根本問題,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
②是開創和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的旗幟,是當代中華民族的強大精神支柱。
③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2、鄧小平理論的逐步形成
過 程 內  容
創立 明確 提出 中共十二大(1982年) 鄧小平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系統 概括 中共十三大(1987年) 系統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規定“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
逐漸形成 “南方談話” (1992年) 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鄧小平發表了一系列講話,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判斷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標準:“三個有利于”。
中共十四大 (1992年) 用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明確改革的下一步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中共十五大(1997年) 把鄧小平理論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
3、新時期中國的外交建樹
(1)國內外形勢:世界多極化趨勢,兩極格局解體,國內現代化建設需要。
(2)外交政策: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實行不結盟政策和全方位外交;對外開放。
(3)外交成就: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致力于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的外交活動;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
4、改革開放以來,全方位開展對外交往
(1)中國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推進大國協調合作,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的大國關系框架。
(2)按照“親、誠、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邊國家關系。
(3)中國提出“真實親誠”理念,形成與非洲國家休戚與共、共同發展、文明共鑒的友好合作關系。
(4)中國同歐洲、拉美也在相互增進了解和合作中展開新的畫卷。
(5)中國正從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參與者變成更具影響力和作用力的推動者。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①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
②中國積極促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與完善,推動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生效。
③中國倡導設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為國際金融體系的有益補充。
④中國倡議的“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理念,被寫入聯合國決議和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宣言等重要國際文件
【知識脈絡】
【針對訓練】
1.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大理論成果,是中國共產黨獲得的與蘇聯模式不同的社會主義建設經驗的理論總結”。材料中的“理論成果”( )
A.指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完全勝利    B.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
C.是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開始    D.開創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對于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譜寫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這一理論體系包括(  )①毛澤東思想 ②鄧小平理論 ③“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學發展觀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3.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近40年來,我國農村居民收入情況如下表所示。出現下表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表 1978~2016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時間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16年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3.6元 686.3元 2 253.4元 12 363.4元
A.農民生產獨立性和自主權的擴大 B.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的改變
C.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完成 D.農村居民消費總量的增長
4.同學們在自主學習時搜集了一組我國領導人參與重大活動的照片。為這組照片確定一個最恰當的主題
A.人類命運 國際和平 B.亞非崛起 民族獨立
C.制度演進 中國作用 D.世界舞臺 中國角色
5. 改革開放后,我國對外實現了從“中國之世界”到“世界之中國”、從世界體系的“局外者”到“局內者”的轉變。在這一轉變中,我國( )
A.全力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關系      B.全方位地展開了多邊外交活動
C.結束了與美國等國的長期對抗      D.開始放棄意識形態的外交導向
6.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是理論家的“自我設計”,也不是簡單的經濟增長以后的水到楽成,而是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善于將“思想進程”與事物自身的“歷史行進”相結合。這句話表明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A.根植于改革開放偉大實踐 B.繼承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
C.與經濟發展沒有密切關系 D.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
7. 廣大發展中國家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促進人類發展與進步的重要力量,是中國的天然盟友。“一帶一路”沿線基本都是發展中國家,中國共產黨積極與這些國家的政黨擴大交往,謀求共同發展。由材料可知(  )
A.中國已經成為了發展中國家的領導者 B.中國積極發展與周邊國家的友好關系
C.中國重視與發展中國家建立友好關系 D.中國重視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
8.“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她(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了。
材料二 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材料三 實現四個現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產力,也就必須要求多方面地改變同生產力發展不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改變一切不適應的管理模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
材料四 拿破侖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 ——習近平 “一帶一路”合作方向示意圖
(1)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材料一中的“新”表現在何處。
(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結合1921~1949年的歷史,概述中國人民能夠站起來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中共中央作出了怎樣的偉大決策?在這一決策指引下,農村逐步實行的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產生了怎樣的效果?
(4)材料四中的兩則信息說明了什么?
9.材料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國內旅游發展迅速,國民人均出游從1984年的0.2次增長到2015年的3次,增長了14倍,國內游客數量從1984年約2億人次擴大到2015年40億人次,增長了19倍,年均增長10.2%。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的國際旅游僅限于單一的入境游,出境游起步較晚。入境旅游人數(含入境過夜游客,下同)從1978年的180.92萬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1.33億人次,增長72.5倍,年均增長12.3%。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公民出境旅游需求十分強勁,2001~2015年,出境旅游者人數從1 213萬人次迅速上升到1.2億人次,跨入了“億時代”。2012年,中國游客在海外花費上突破千億美元,以1 020億美元位居世界首位,此后逐年增加,連續位居世界第一位。 ——摘編自《中國旅游發展報告(2016)》等
(1)根據材料,概括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國內旅游和國際旅游分別呈現出怎樣的變化?
(2)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改革開放后“外出旅游成為國人重要休閑方式”的歷史背景。
1-7 DAADB DC
8.(1)①指導思想新:馬克思主義。②領導階級新:無產階級。③目標新: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或“反帝反封建”)④革命道路新: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等。
(2)因為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引;有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有人民軍隊的浴血奮戰;有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等。
(3)改革(或改革開放)。農業生產得到大發展,農村開始富裕起來。
(4)說明了中國的綜合國力已經增強,民族復興的號角已然吹響;中國已經走出國門,邁向世界,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中國已經成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要力量等。
9. (1)變化:國內旅游從小眾市場向大眾化轉變,已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國內旅游消費市場;國際旅游從單一入境游發展成為出入境旅游并重格局。
(2)背景: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政府延長節假日休息時間;休閑娛樂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12021—2022學年上學期高一歷史導學案
第十單元 第29課
第十單元 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第29課 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成就
【學習目標】
認識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綜合國力及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高;形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文化的形成過程及意義的系統認識。
【重點難點】
重點: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內涵。
難點:形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文化的形成過程及意義的系統認識。
【時空定位】
【知識解讀】
兩個一百年:第一個一百年指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二個一百年指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2049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人類命運共同體:指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全球價值觀包含相互依存的國際權力觀、共同利益觀、可持續發展觀和全球治理觀。
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
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
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它成為中國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進步方向的鮮明旗幟。
“一帶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縮寫B&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9年4月25日至4月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簡稱亞投行,AIIB)是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成立宗旨是為了促進亞洲區域的建設互聯互通化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并且加強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合作,是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總部設在北京, 法定資本1000億美元。截至2018年12月,亞投行有93個正式成員國。
【素養提升】
探究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與發展
史料一 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 ——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開幕式上的講話》
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史料二 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1)史料一、二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體現了鄧小平理論的什么特點?
史料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實現了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同時,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2)根據史料三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新時期社會矛盾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哪些?
探究二 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
史料一 習近平到訪海湖莊園,向特朗普介紹了中國發展理念,強調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不奉行你輸我贏的理念,不走國強必霸的老路,愿同美方一道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繁榮……國務卿蒂勒森在兩國元首見面訪華時,說到中美之間要“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雙贏”,這從側面上承認了“新型大國關系”……亞投行不會對現有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形成挑戰,是對WB、MIF等機構的補充。
--------央視網及相關評論
根據史料一,說明當代新型大國關系的主要特征,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中國倡導和平崛起的主要原因。
史料二 中國愿意與亞洲鄰國和世界共享中國發展機遇,歡迎各國人民中國發展的“快車”與“便車”。……“一帶一路”建設是全新的事物,在合作中有些不同意見是完全正常的,只要各方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就一定能增進合作、化解分歧,把“一帶一路”打造成為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最廣泛國際合作平臺,讓共建“一帶一路”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習近平2018年4月1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2)2018年博鰲經濟論壇的主題是“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為此,中國做出了哪些努力?
【深度理解】
1、鄧小平理論的精髓和歷史地位
(1)精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2)歷史地位
①抓住“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這個根本問題,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
②是開創和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的旗幟,是當代中華民族的強大精神支柱。
③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2、鄧小平理論的逐步形成
過 程 內  容
創立 明確 提出 中共十二大(1982年) 鄧小平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系統 概括 中共十三大(1987年) 系統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規定“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
逐漸形成 “南方談話” (1992年) 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鄧小平發表了一系列講話,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判斷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標準:“三個有利于”。
中共十四大 (1992年) 用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明確改革的下一步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中共十五大(1997年) 把鄧小平理論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
3、新時期中國的外交建樹
(1)國內外形勢:世界多極化趨勢,兩極格局解體,國內現代化建設需要。
(2)外交政策: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實行不結盟政策和全方位外交;對外開放。
(3)外交成就: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致力于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的外交活動;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
4、改革開放以來,全方位開展對外交往
(1)中國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推進大國協調合作,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的大國關系框架。
(2)按照“親、誠、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邊國家關系。
(3)中國提出“真實親誠”理念,形成與非洲國家休戚與共、共同發展、文明共鑒的友好合作關系。
(4)中國同歐洲、拉美也在相互增進了解和合作中展開新的畫卷。
(5)中國正從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參與者變成更具影響力和作用力的推動者。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①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
②中國積極促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與完善,推動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生效。
③中國倡導設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為國際金融體系的有益補充。
④中國倡議的“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理念,被寫入聯合國決議和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宣言等重要國際文件
【知識脈絡】
【針對訓練】
1.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大理論成果,是中國共產黨獲得的與蘇聯模式不同的社會主義建設經驗的理論總結”。材料中的“理論成果”( )
A.指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完全勝利    B.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
C.是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開始    D.開創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對于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譜寫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這一理論體系包括(  )①毛澤東思想 ②鄧小平理論 ③“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學發展觀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3.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近40年來,我國農村居民收入情況如下表所示。出現下表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表 1978~2016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時間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16年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3.6元 686.3元 2 253.4元 12 363.4元
A.農民生產獨立性和自主權的擴大 B.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的改變
C.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完成 D.農村居民消費總量的增長
4.同學們在自主學習時搜集了一組我國領導人參與重大活動的照片。為這組照片確定一個最恰當的主題
A.人類命運 國際和平 B.亞非崛起 民族獨立
C.制度演進 中國作用 D.世界舞臺 中國角色
5. 改革開放后,我國對外實現了從“中國之世界”到“世界之中國”、從世界體系的“局外者”到“局內者”的轉變。在這一轉變中,我國( )
A.全力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關系      B.全方位地展開了多邊外交活動
C.結束了與美國等國的長期對抗      D.開始放棄意識形態的外交導向
6.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是理論家的“自我設計”,也不是簡單的經濟增長以后的水到楽成,而是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善于將“思想進程”與事物自身的“歷史行進”相結合。這句話表明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A.根植于改革開放偉大實踐 B.繼承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
C.與經濟發展沒有密切關系 D.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
7. 廣大發展中國家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促進人類發展與進步的重要力量,是中國的天然盟友。“一帶一路”沿線基本都是發展中國家,中國共產黨積極與這些國家的政黨擴大交往,謀求共同發展。由材料可知(  )
A.中國已經成為了發展中國家的領導者 B.中國積極發展與周邊國家的友好關系
C.中國重視與發展中國家建立友好關系 D.中國重視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
8.“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她(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了。
材料二 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材料三 實現四個現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產力,也就必須要求多方面地改變同生產力發展不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改變一切不適應的管理模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
材料四 拿破侖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 ——習近平 “一帶一路”合作方向示意圖
(1)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材料一中的“新”表現在何處。
(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結合1921~1949年的歷史,概述中國人民能夠站起來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中共中央作出了怎樣的偉大決策?在這一決策指引下,農村逐步實行的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產生了怎樣的效果?
(4)材料四中的兩則信息說明了什么?
9.材料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國內旅游發展迅速,國民人均出游從1984年的0.2次增長到2015年的3次,增長了14倍,國內游客數量從1984年約2億人次擴大到2015年40億人次,增長了19倍,年均增長10.2%。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的國際旅游僅限于單一的入境游,出境游起步較晚。入境旅游人數(含入境過夜游客,下同)從1978年的180.92萬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1.33億人次,增長72.5倍,年均增長12.3%。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公民出境旅游需求十分強勁,2001~2015年,出境旅游者人數從1 213萬人次迅速上升到1.2億人次,跨入了“億時代”。2012年,中國游客在海外花費上突破千億美元,以1 020億美元位居世界首位,此后逐年增加,連續位居世界第一位。 ——摘編自《中國旅游發展報告(2016)》等
(1)根據材料,概括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國內旅游和國際旅游分別呈現出怎樣的變化?
(2)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改革開放后“外出旅游成為國人重要休閑方式”的歷史背景。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指山市| 会东县| 南丹县| 如东县| 玛多县| 南康市| 闽侯县| 咸宁市| 修水县| 庐江县| 图们市| 五大连池市| 绥滨县| 卓尼县| 玛曲县| 嫩江县| 神农架林区| 承德县| 泉州市| 德保县| 专栏| 北碚区| 临夏县| 三河市| 大化| 六枝特区| 抚顺市| 沂源县| 文水县| 色达县| 桂林市| 乐平市| 专栏| 县级市| 登封市| 姚安县| 定兴县| 安义县| 蕲春县| 鹤峰县| 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