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作業設計教學內容: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是在前面經歷了不同角度觀察實物和單個立體圖形以及幾何組合體的學習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根據從一個或多個方向觀察到的圖形拼搭出相應的幾何組合體。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例1根據給出的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圖,用給定數量的小正方擺出相應的幾何組合體;例2根據給出的從三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圖,用小正方體擺出相應的幾何組合體。教材分析:“觀察物體”屬于“圖形與幾何”的相關知識,《標準(2011)》 對于該內容在義務教育階段內三個學段分別有不同的要求。在小學階段,關于觀察物體的具體編排分為以下三個層次:觀察物體(一) (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從不同角度觀察實物和單個的立體圖形(積木)。觀察物體(二) (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從三個不同的位置觀察同個幾何組合體,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從同一位置觀察三個不同的幾何組合體,看到的形狀可能相同,為后面根據從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狀圖拼搭幾何體作準備。觀察物體(三) (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根據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圖拼搭幾何組合體;根據從三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圖拼搭幾何組合體。也就是根據觀察到的形狀圖,通過空間想象和逆向推理,還原出原來的立體圖形。本單元的主要學習內容是在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經歷了從不同角度觀察實物和單個立體圖形以及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幾何組合體的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根據從一個或多個方向觀察到的圖形拼搭出相應的幾何組合體。教學目標:1. 根據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圖形,用小正方體擺出相應的幾何組合體,體會擺法的多樣化。2.根據從三個方向看到的圖形擺出相應的幾何組合體,體會有些擺法的確定性。3.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想象、猜測、分析和推理等過程,積累活動經驗,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和推理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作業整體設計思路:先復習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一個立體圖形得到的三個形狀圖,這是從三維立體空間到二維平面圖形的轉換,主要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在此基礎上進行動手操作發展空間觀念,在探索時,充分經歷“猜”、“搭”“辯”“想”“賞”的過程,積累活動經驗。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題型具有多樣性且具有梯度,滿足不同思維層次的學生。作業設計:(一)基礎類右邊的三個圖形分別是從什么方向看到的 連一連。左面 正面 上面2、下面是用小正方體搭建的一些幾何體。(1)從正面看到的圖形是的有( )(2)從正面看到的圖形是的有( )(3)從左面看到的圖形是的有( )(4)從正面看到的圖形是的有( )3、請你在方格紙中分別畫出這個幾何體從上面、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圖形。4、用幾個同樣的小正方體擺成一個幾何體,從三個不同的方向分別看到下面的圖形。這個幾何體是用幾個同樣的小正方體擺成的 正面 左面 上面(二)提高類5、如圖所示,要使從上面看到的圖形不變。(1)如果添加1個小正方體,可以怎樣擺 (2)如果添加2個小正方體,可以有幾種不同的擺法?彤彤要搭一個幾何體,從正面看到的圖形是 ,從左面看到的圖形是,搭這樣的幾何體,最少需要( )個小正方體,最多需要( )個小正方體。7、用5個小正方體搭成一個幾何體,從正面看是,從上面看是,從左面看是 ,這個幾何體是( )。8、有幾堆擺好的小方塊,從三個不同的方向觀察看到的形狀如下圖,這里至少有( )個小方塊。從正面看 從左面看 從上面看A.7 B.8 C.9(三)拓展類9、一個幾何體從上面看到的是,如果4號位置上有3個小正方體,5號位置上有2個小正方體,3號位置上有2個小正方體,其余位置上都是1個小正方體。那么這個幾何體從正面看到的圖形是( )。◆參考答案1.第一個圖形連正面,第二個圖形連左面,第三個圖形連上面。2.(1)③⑤⑥,(2)④⑩,(3)②⑦⑧⑨,(4)①②3.這個幾何體是用4個同樣的小正方體擺成的。(1)添加的小正方體可以添在這四個小正方體的任意一個上面。(2)可以有10種不同的擺法。(1)5,(2)7CBA◆設計意圖基礎類作業設計共4道題,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從不同方向觀察一個立體圖形的知識基礎和經驗。用時8-10分鐘。1題讓學生進一步明確“三視圖通常可以確定一個物體的具體形狀”,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2題是了解學生對立體圖形的辨認程度;3題通過動手去畫,進一步去體會在立體圖形的上面、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圖形,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去辨認圖形,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4題是了解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的水平,看學生是否建立了二維平面圖形到三維立體空間的轉換。提高類作業設計共4道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鞏固學生對知識與方法的應用,同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用時10-15分鐘。5題讓學生根據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圖形,用小正方體擺出相應的幾何組合體,體會擺法的多樣化。使其從多角度去分析問題,發散了思維,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6題通過讓學生觀察、想象、思考、分析,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7題根據從三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圖進行立體圖形的辨認。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既可以根據從三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圖判斷幾何體,也可以觀察幾何體去驗證三個方向的平面圖;8題進一步讓學生會根據從三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圖進行立體圖形的快速辨認,幫助學生更好地建立平面和立體空間的轉換。拓展類作業設計有1題,9題根據從上面觀察到的形狀圖和每個所在位置上的小正方體的個數,讓學生辨認所搭建的圖形的正面圖。用時5分鐘。雖然只給出一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圖,但是可以根據相應的數量來確定立體圖形,鍛煉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做完可讓學生利用學具擺一擺加以驗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