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上第一章 期末備考(復習范圍:1.1-1.3)考點一、水的循環(huán)考點精要:分布在地球各處的水通過蒸發(fā)、水汽輸送、降水、下滲、沿地表或地下流動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進行著持續(xù)不斷的循環(huán)。水循環(huán)的內因:物質的三態(tài)變化,水循環(huán)的外因: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典例1:(2022八上·衢江期末)閱讀“水循環(huán)示意圖”,并回答:(1)寫出圖中數字所示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名稱:① (2)我國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可緩解北方的缺水問題,該工程是對水循環(huán)途徑中的 (選填數字)施加影響。【答案】(1)水汽輸送 (2)⑤【解析】 水分以氣態(tài)的形式從植物體內散發(fā)到體外的過程,叫蒸騰作用。植物體吸收的水分,絕大多數用于植物體的蒸騰作用,蒸騰作用提高了大氣濕度,增加了降水,參與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圖中①是水汽輸送,②④表示降水,③是水分蒸發(fā),⑤是地表徑流,⑥是地下徑流。【解答】(1)圖中數字所示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名稱:①是水汽輸送;(2)我國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可緩解北方的缺水問題,該工程是對水循環(huán)途徑中的⑤地表徑流施加影響。考點二、水資源的分布考點精要:從全球范圍看,赤道附近地區(qū)和沿海地區(qū),水資源往往比較豐富。內陸和沙漠地區(qū),水資源則比較貧乏。我國是一個缺水較為嚴重的國家。我國江河年平均徑流總量約2.7×1012米3,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人均擁有的水資源只有2200米3,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我國的水資源在地區(qū)分布上很不均勻,南多,北少,城市缺水嚴重。我國的水資源在時間分布上也很不均衡,突出表現在夏季豐富、冬季欠缺,江河徑流量的年際變化很大,尤其在北方更加明顯。典例2:(2021·浙江金華·八年級期中)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日常生活與工農業(yè)生產都離不開水。讀圖表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名稱。A.________ B.蒸發(fā) C.水汽輸送 D.植物蒸騰 E.地表徑流 F.地下徑流(2) “南水北調”說明我國的水資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3)從水循環(huán)的角度理解,“百川東到?!斌w現的是___________。A.陸上內循環(huán) B.海上內循環(huán) C.海陸間循環(huán)(4)金華在2021年人均擁有水資源量1780 m3·年-1,根據上表資料顯示,金華屬于___________缺水城市。【答案】降水 南多北少 C 輕度【解析】(1)圖中A環(huán)節(jié)表示降水。(2)“南水北調”工程是為了解決我國南方和北方水資源分配不均勻而提出的,這也說明我國南方水資源豐富,北方水資源短缺。(3) “百川東到?!睆乃h(huán)的角度理解,體現了海陸間循環(huán)。(4)金華在2021年人均擁有水資源量1780 m3·年-1,對照題干中表格數據可知,金華屬于輕度缺水。考點三、水的組成考點精要:在水電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滿水,接通直流電,觀察現象。兩個電極上出現了氣泡,兩支玻璃管內液面都下降。電極 氣體的量 檢驗方法及現象 結論正極 氣體體積是負極的一半 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正極產生的氣體是氧氣負極 氣體體積是正極的2倍 氣體能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負極產生的氣體是氫氣典例3:(2021八上·長興期中)圖甲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試回答下列問題(1)該實驗的主要目的是( ?。?br/>A.觀察電解水的現象 B.研究電解水產物的性質C.探究電解水的條件 D.驗證水是由氧和氫組成(2)實驗中,A、B試管中氣體的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由圖乙可知A氣體是 ;(3)水的電解屬于化學變化,原因是 。【答案】(1)D (2)氫氣 (3)水電解產生 了新物質【解析】(1)水在通直流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因此實驗證明:水由氫和氧組成,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2)根據圖像可知,生成A氣體的體積是B氣體的體積的2倍,則A為氫氣,B為氧氣。(3)水的電解屬于化學變化,原因是:水電解產生 了新物質(氫氣和氧氣)。考點四、水分子的構成考點精要:水電解實驗可以說明水分子中含有兩種不同的、更小的粒子,這種粒子就是原子。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因此我們可以說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水的電解產生新物質,是化學變化。典例4:(2022八下·杭州開學考)小樂用電解水的實驗探究水的組成,回答問題:(1)圖甲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在水電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滿水后,接通________(選填“直流電”或“交流電”);等a、b玻璃管內收集到一定體積的氣體后關閉電源。若要檢驗b玻璃管中的氣體,其操作是________。(2)圖乙是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其中①②③的正確的順序是________。(3)查閱資料得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氣體的分子個數比”。則該實驗中能夠說明“水分子中氫、氧原子個數比為2∶1”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答案】(1)直流電;用燃著的木條接近b玻璃管尖嘴處,慢慢打開活塞(2)②③①(3)玻璃管b內的氣體體積是玻璃管a內氣體體積的2倍【解析】直流電的方向是一定的,而交流電的方向是變化的,為了保證在兩個試管內只得到一種純凈的氣體,就要保證電流方向不變,那么電解水只能使用直流電。在電解水的實驗中,與正極相連的試管產生氧氣,與負極相連的試管產生氫氣,根據氫氣的檢驗方法分析解答。在電解水的實驗中,生成氫氣的體積是氧氣體積的2倍,那么氫氣和氧氣的分子數之比應該為2:1,據此分析解答。(1)圖甲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在水電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滿水后,接通直流電。b試管與電源的負極相連,那么產生氫氣,它的檢驗方法為:用燃著的木條接近b玻璃管尖嘴處,慢慢打開活塞。(2)電解水的過程,其實就是水分子分解為氫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氫原子組合成氫分子,氧原子組合為氧分子的過程,因此正確排序為②③①。(3)則該實驗中能夠說明“水分子中氫、氧原子個數比為2∶1”的實驗現象是:玻璃管b內的氣體體積是玻璃管a內氣體體積的2倍。考點五、浮力計算的方法——稱重法考點精要:F?。紾-F,其中F為物體浸入液體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其中G為物體在空氣中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即物體的重力。典例5:(2022·浙江杭州·二模)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積為80cm2,質量為400g的圓柱形容器,容器內裝有16cm深的某種液體。用彈簧測力計懸掛著底面積為40cm2的長方體物塊從液面逐漸浸入液體直到浸沒,彈簧測力計示數F與物塊下表面浸入液體深度h的部分關系如圖所示,(圓柱形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計且液體始終沒有溢出),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液體的密度是2.5×103kg/m3B.物塊浸沒時受到的浮力大小是8NC.物塊剛浸沒時,容器對桌面的壓強是5.5×103PaD.彈簧測力計示數為0時,液體對物塊下表面的壓力大小是16N【答案】D【解析】AB.由圖象知,當h=0時(即物體還沒有浸入液體中),測力計的示數F示1=10N,由二力平衡條件可得物塊的重力G=F示1=10N當浸入深度h≥8cm時,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說明此時浮力不變,物塊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且此時測力計的示數F示2=2N;則物塊浸沒時受到的浮力F浮=G-F示2=10N-2N=8N由圖象可知物塊的高h=8cm,物塊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V物=S物h=40cm2×8cm=320cm3=3.2×10-4m3液體的密度故AB正確,不符合題意;C.圓柱形容器的底面積為80cm2,最初液體的深度為16cm,則液體的質量m液=ρ液V液=ρ液S容器h0=2.5×103kg/m3×80×10-4m2×0.16m=3.2kg液體的重力G液=m液g=3.2kg×10N/kg=32N容器的重力G容=m容g=0.4kg×10N/kg=4N物塊剛浸沒時,液體對物塊的浮力為8N,由力作用的相互性可知,物塊對液體的壓力F壓=F浮=8N將物塊、圓柱形容器、液體看做一個整體,則其對桌面的壓力F=G液+G容+F壓=32N+4N+8N=44N容器對桌面的壓強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當物塊完全浸入液體時,所受到的浮力為8N,其本身重10N,即G>F浮所以物塊在下降過程中測力計示數不可能為零;現在測力計示數為0,說明此時物塊沉底,在物塊沉底時液體的深度物塊的底面積S物=40cm2=4×10-3m2液體對物塊下表面的壓力F=p液S物=ρ液gh′S物=2.5×103kg/m3×10N/kg×0.2m×40×10-4m2=20N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考點六、浮力計算的方法——平衡法考點精要:當物體在液體表面或液體中靜 ( http: / / www.21cnjy.com )止時,有兩種特殊的狀態(tài)懸浮和漂浮,此時,在豎直方向上,物體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浮力是一對平衡力,重力的大小等于浮力的大小,這種方法稱為平衡法。公式:F浮=G。典例6:(2021八上·余姚期末)如圖所示,在一塊浮在水面的長方體木塊上放一質量為272克的鐵塊甲,木塊恰好浸沒在水中。拿掉鐵塊甲,用細線把鐵塊乙系在木塊下面,木塊也恰好浸沒在水中,則鐵塊乙的質量為( )(ρ鐵=7.8克/厘米3,ρ水=1.0克/厘米3)A.312克 B.237克 C.318克 D.326克【答案】A【解析】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得出等式,即可求出乙鐵塊的體積,再根據m=ρV求出鐵塊乙的質量。【解答】由甲圖可知,木塊和甲鐵塊漂浮,則:G甲+G木=F浮甲,即m甲g+G木=ρ水gV木①;由乙圖可知木塊和乙鐵塊懸浮,則:G乙+G木=F浮乙,即ρ鐵gV乙+G木=ρ水g(V木+V乙) ②;②-①得到:ρ鐵gV乙- m甲g=ρ水g V乙;ρ鐵V乙- m甲=ρ水 V乙;7.8g/cm3×V乙-272g=1g/cm3×V乙; 解得:V乙=40cm3;則鐵塊乙的質量:m乙=ρ鐵V乙=7.8g/cm3×40cm3=312g。故選A。考點七、浮力計算的方法——公式法考點精要: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該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這種方法稱為公式法,其公式為F?。紾排=ρ液gV排。典例7:(2021九下·海曙月考)如圖所示,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下懸掛一個小水桶,桶與水的總質量為5kg,用細線系一個質量為1.78kg的實心銅球,用手提細線上端將小球緩慢浸沒在水中,使其在水中靜止,且不與桶壁、桶底接觸;當銅球在水中靜止時,小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________N.(ρ銅=8.9x103kg/m3)【答案】2;52【解析】利用公式 求銅球的體積;銅球浸沒水中排開水的體積等于球的體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V排g計算銅球受到的浮力;銅球浸沒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桶與水的總重力與銅球對水壓力之和,而銅球對水的壓力等于銅球的浮力,據此分析計算。(1)銅球的體積:,銅球受到的浮力:F浮=ρ水V排g=ρ水Vg=1.0×103kg/m3×2×10-4m3×10N/kg=2N,(2)桶與水的總重力為G=mg=5kg×10N/kg=50N;銅球對水向下的作用力與銅球受到的浮力為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則銅球對水的作用力F′=F浮=2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G+F′=50N+2N=52N考點八、浮沉條件的應用與計算考點精要:物體在液體中的浮沉條件上浮 下沉 漂浮 懸浮 沉底F浮>G F浮<G F?。紾 F?。紾 F?。玁=G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V排<V物 ρ液=ρ物V排=V物 ρ液<ρ物處于動態(tài)(運動狀態(tài)不斷改變),受力不平衡 是“上浮”過程的最終狀態(tài) 可以停留在液體的任何深度處 是“下沉”過程的最終狀態(tài)處于靜態(tài),受平衡力作用典例8:(2022·浙江杭州·一模)如圖甲所示,一個雞蛋漂浮在鹽水中;向鹽水中緩慢加入蒸餾水,直到雞蛋恰好浸沒(如圖乙所示);此過程中( )A.雞蛋排開液體的體積保持不變B.雞蛋受到的浮力逐漸增大C.鹽水對燒杯底部的壓強逐漸增大D.燒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保持不變【答案】C【解析】A.由圖可知,雞蛋由漂浮變?yōu)閼腋?,所以雞蛋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故A不符合題意;B.雞蛋由漂浮到懸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雞蛋的重力,故雞蛋受到的浮力不變,故B不符合題意;C.向鹽水中緩慢加入蒸餾水,鹽水對容器的壓力增大,燒杯的底面積不變,根據知,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大,故C符合題意;D.向鹽水中緩慢加入蒸餾水,燒杯中液體的質量增加,則燒杯對桌面的壓力增大,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考點九、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考點精要: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液體的密度有關,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越大、液體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與物體的質量、體積、密度、形狀及物體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有以下三種情況:①探究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沒的深度的關系:用測力計提著同一物體,讓它分別浸沒于相同液體的不同深度,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化。②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浸入液體體積的關系:用測力計提著同一物體,讓物體浸入同種液體中不同的體積,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化。③探究浮力與液體密度的關系:用測力計提著同一物體,讓它分別浸沒于不同的液體中,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化。典例9:(2022八上·婺城期末)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同學們根據生活經驗,提出了浮力大小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的猜想:①與物體浸入液體中的深度有關; ②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③與液體的密度有關。(1)請你寫出能夠支持猜想③的一個生活現象: ??;(2)進行探究時,實驗步驟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觀察并分別比較圖中有關數據可知:當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N;(3)當物體從接觸水面開始,到浸沒于水中,直至浸沒到更深位置(未觸底),在圖乙中能表示出此過程物體所受浮力F與浸入水中深度h關系的圖像是 ?。ㄟx填“①”或“②”)。【答案】(1)同一個雞蛋在清水中下沉,在一定濃度的鹽水中可以漂浮。(2)0.8(3)②【解析】(1)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尋找能夠證明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大小有關的例子;(2)將A、C兩圖進行比較,根據公式F浮力=G-F拉計算物體浸沒時受到的浮力;(3)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變化規(guī)律。【解答】(1)寫出能夠支持猜想③的一個生活現象:同一個雞蛋在清水中下沉,在一定濃度的鹽水中可以漂浮。(2)根據A圖可知,該物體的重力G=4N;根據C圖可知,該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時測力計的示數為3.2N,那么它受到的浮力:F浮力=G-F拉=4N-3.2N=0.8N。(3)當物體從接觸水面開始,到浸沒于水中,直至浸沒到更深位置的過程中,該物體排開水的體積逐漸增大,然后保持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再保持不變,故選②。考點十、利用浮力知識測密度或質量的方法考點精要:等效替代法在物理量的測量中經常用到,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些不便直接測量的量,可利用其與其他可直接測量的量間的關系,通過測量其他物理量來間接測量該物理量。如: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其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即物體的質量等于它排開的水的質量,因而只要測出它排開水的體積,便可由公式m=ρV求出排開水的質量,從而得到物體的質量。典例10:(2022八上·浙江溫州階段練習)如圖1 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一個簡易密度計。(1)為了讓飲料吸管能豎直的漂浮在液體中,應在吸管的下端塞入一些銅絲作為配重,并用石蠟將吸管的下端封閉起來.若將它放入液體中后不能豎直漂浮,請?zhí)岢龈倪M做法________。(2)這根吸管豎直漂浮在不同液體中時,液體的密度越大,它露出液面部分的長度越長,受到的浮力大小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通過正確計算,在吸管上標出對應的刻度線,便制成了一個簡易的吸管密度計。如圖2三種刻度的標示,合理的是________。(4)為了使測量結果更準確,如何使簡易密度計上兩條刻度線(如0.9、1.0)之間的距離大一些?寫出一種方法__________。【答案】(1)吸管下端繼續(xù)增加銅絲 (2)不變 (3)B (4)用更細的吸管【解析】1、密度計下的玻璃泡中放入一定數量的鉛丸可使密度計豎直立在液體中;2、密度計工作時都處于漂浮狀態(tài),浮力等于重力,由于重力不變所以浮力都相同;3、由阿基米德原理的變形公式,當浮力相同時通過比較液體密度的大小可得到V排的大小。當液體密度越大時,V排越小露出液體的部分就越多,所以刻度越往上表示密度越小。密度計上的h與液體密度是成反比關系的,所以密度計的刻度是不均勻的;4、要使簡易密度計上兩條刻度線之間的距離大一些,也就是在改變相同體積的情況下高度更大,所以由公式V=Sh得出答案。【解答】(1) 為了讓飲料吸管能豎直的漂浮在液體中,應在吸管的下端塞入一些銅絲作為配重,并用石蠟將吸管的下端封閉起來.若將它放入液體中后不能豎直漂浮,請?zhí)岢龈倪M做法 吸管下端繼續(xù)增加銅絲 ;(2)這根吸管制作的簡易密度計,在不同的液體中處于漂浮狀態(tài),浮力等于吸管自身的重力,所以受到的浮力大小不變;(3)密度計的刻度是不均勻的且密度計刻度是上小下大,所以B圖密度計的刻度是合理的;(4)根據公式h=V/S可知,在體積變化相同時,要使h變化越大,S要越小,所以可使用更細吸管1.(2022·浙江寧波·七年級期中)古詩云“黃河之水天上來”,“百川歸大海,何日復西歸”。從水循環(huán)角度分析,后句說的是哪種類型的水循環(huán)( ?。?br/>A.海上內循環(huán) B.海陸間循環(huán) C.陸上內循環(huán) D.三者都不是【答案】B【解析】百川歸大海,指的是河流水最終流入大海中,參與的是海陸間水循環(huán),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2.(2022·浙江杭州·八年級期末)如圖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關于電解水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試管A中收集到的是氧氣B.試管B端連接的電極為負極C.AB試管中收集到氣體的質量比值為2:1D.該實驗能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答案】D【解析】A. 電解水時,正氧負氫,氫二氧一,所以試管A中收集到的是氫氣,此選項錯誤;B. 試管B端連接的電極為正極,此選項錯誤;C. A、B試管中收集到氣體的質量比值為2×2:32=1:8,此選項錯誤;D. 該實驗能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此選項正確。3.(2022八上·臨海期末)半潛船是專門運輸超大型設備的船舶。如圖甲所示,半潛船把裝貨甲板潛入水中,使貨物能夠進入裝貨甲板上,然后半潛船上浮至水面,將貨物運走。如圖乙所示為用半潛船運送損壞的艦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br/>A.圖甲中半潛船處于懸浮狀態(tài)B.圖甲狀態(tài)下的半潛船所受重力大于浮力C.半潛船處于圖甲和圖乙狀態(tài)時所排開水的體積相等D.半潛船從圖甲上浮至圖乙狀態(tài)是靠減少自身重力實現的【答案】D【解析】A.根據甲圖可知,半潛船的甲板在水面以下,而其它部分在水面以上,因此處于漂浮狀態(tài),故A錯誤;B.圖甲中,半潛船漂浮,則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B錯誤;C.比較甲和乙可知,半潛船浸在水中的體積甲大于乙,故C錯誤;D.甲和乙中,半潛船的浮力都等于重力。乙中是將貨物拉走后的狀態(tài),此時半潛船的重力減小,則它是通過減小自身重力實現的,故D正確。4.(2021·浙江·八年級專題練習)小吳同學為探究力之間的關系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將彈簧測力計下端吊著的鋁塊逐漸浸入臺秤上盛有水的燒杯中,直至剛沒入水中(不接觸容器,無水溢出)。在該過程中,下列有關彈簧測力計和臺秤示數的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減小,臺秤示數不變 B.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臺秤示數也不變C.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臺秤示數增大 D.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減小,臺秤示數增大【答案】D【解析】(1)當物體浸在水中時,它會受到浮力,首先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分析鋁塊受到浮力的變化,再根據F=G-F浮判斷測力計示數的變化;(2)臺秤的示數等于上面物體對它的壓力;首先根據相互作用力原理確定鋁塊對水的壓力變化,從而確定燒杯底部壓力的變化,最后根據F示數=G杯+G水+F壓分析即可。【解答】(1)當物體浸在水中時,它會受到浮力;由于鋁塊排開水的體積不斷增大,根據F浮=ρ水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不斷增大。根據F=G-F浮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斷減??;(2)根據相互作用力的原理可知,鋁塊受到的浮力和它對水的壓力相等,而這個壓力會傳遞到燒杯底部。因為鋁塊受到的浮力在不斷增大,所以燒杯底部增加的壓力在不斷增大。根據F示數=G杯+G水+F壓可知,臺秤的示數在不斷增大。5.(2021·慈溪模擬)彈簧測力計下掛一長方體物體,將物體從盛有適量水的燒杯(可看成柱形)上方離水面某一高度處緩緩下降,然后將其逐漸浸入水中,如圖甲;圖乙是彈簧測力計示數F與物體下降高度h變化關系的圖像,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物體的體積是400cm3B.物體的密度是2.25×103kg/m3C.物體剛浸沒時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是4ND.物體完全浸沒后與最初時相比,燒杯底部受到水的壓力增大了5N【答案】D【解析】根據圖象,分析出物體的重力G,完全浸沒時的拉力F,從而可根據F浮=G-F求出完全浸沒時的浮力,即最大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完全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即物體的體積;利用物體的重力求出質量,根據密度公式得出物體的密度;物體剛浸沒時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0N,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F下-F上,據此求物體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燒杯底部受到水的壓力的增大值其實等于浸沒時物體受到的浮力,據此分析計算即可。由圖象知,當物體未浸入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9N,則物體重力G=9N;當物體完全浸沒時,拉力F=5N,則該物體受到的最大浮力:F浮=G-F=9N-5N=4N;物體的體積:;故A正確不合題意;物體的質量:;物體的密度:;故B正確不合題意;物體剛浸沒時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0N,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F下-F上=4N,物體下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F下=F浮=4N,故C正確不合題意;物體完全浸沒后與最初時相比,燒杯底部增大的壓力其實就等于物體受到的浮力,即壓力增大了4N,故D錯誤符合題意。6.(2021八上·青田期末)冬至,是我國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這一天,我們會吃湯圓過冬至。小科發(fā)現湯圓剛放入水中時會沉入鍋底,而當湯圓煮熟時則會浮出水面,針對此現象,小科同學用簡化圖模擬燒煮一段時間后的湯圓分布圖(其中A、B、C表示湯圓),則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br/>A.A湯圓與鍋底接觸,則A的密度一定大于水的密度B.B湯圓靜止時,浮力等于重力C.C湯圓浮出水面,則C湯圓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D.若此時在水中加入適量的白砂糖,則B湯圓所受浮力減小【答案】B【解析】A.A湯圓與鍋底接觸,它的下表面沒有水,即它只受到向下的水的壓強,不受向上的水的壓強,則不受浮力,因此A的密度不一定大于水的密度,故A錯誤;B.B湯圓靜止時,它在水中懸浮,則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B正確;C.C湯圓浮出水面,它在水面漂浮,那么則C湯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C錯誤;D.若此時在水中加入適量的白砂糖,那么水的密度增大,則B湯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會最終漂浮在水面上。根據浮沉條件可知,此時它受到的浮力仍然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變,故D錯誤。7.(2021八上·溫嶺期中)如圖是三支相同的平底試管內裝入等量鐵砂,然后分別放入裝有甲、乙、丙三種不同液體的燒杯中處于靜止狀態(tài),液面高度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試管受到的浮力大小關系是F甲>F乙>F丙B.三種液體的重力大小關系是G甲>G乙>G丙C.三種液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強大小關系是p甲>p乙>p丙D.三支試管底部所受液體壓強大小關系是p甲’=p乙'=p丙’【答案】D【解析】A.三個試管在液體中都是漂浮,那么它們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因為試管的重力相等,所以它們受到的浮力相等,即F甲=F乙=F丙 , 故A錯誤;B.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可知,它們受到的浮力相等,三支試管排開液體的體積大小V甲>V乙>V丙 , 那么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ρ丙。根據G=ρgV可知,液體和試管的重力之和的大小:G甲總C.根據公式p=ρ液gh可知,液面高度h相同,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ρ丙 , 那么燒杯底部受到的壓強p甲D.三個試管受到的浮力相等,且上表面的壓力都是零,根據F浮力=F向上-F向下可知,試管底部受到的壓力都相等。根據公式可知,試管底部液體壓強的大小都相等,即p甲’=p乙'=p丙’,故D正確。8.(2022·浙江舟山·中考真題)學習了物體的浮沉條件后,小舟做了如下實驗:在兩個薄氣球中加滿溫水,扎緊后剪去多余部分,分別浸沒于盛有冷水與熱水的玻璃杯中(如圖)。若不計氣球自重,放手后兩氣球的運動情況是( ?。?br/>A.冷水、熱水中都下沉 B.冷水中下沉,熱水中上升C.冷水、熱水中都上升 D.冷水中上升,熱水中下沉【答案】D【分析】先判斷溫水與冷水和熱水的密度關系,然后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分析兩氣球的運動情況:①ρ物<ρ液,上??; ②ρ物=ρ液,懸?。虎郐盐铮睛岩?,下沉。【解析】溫水的密度小于冷水的密度,由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裝溫水的氣球在冷水中上??;溫水的密度大于熱水的密度,由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裝溫水的氣球在熱水中下沉,故D符合題意。故選D。9、(2021·紹興)如圖所示,已知雞蛋的質量為55克,體積為50立方厘米。將雞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里,雞蛋沉入杯底(圖甲);逐漸將食鹽溶解在水中,雞蛋恰好懸浮(圖乙);繼續(xù)溶解食鹽,最終雞蛋漂浮(圖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雞蛋所受浮力為0.55牛 B.圖乙中鹽水的密度是1.1×103千克/米3C.圖丙中雞蛋所受浮力大于雞蛋自身重力 D.圖中三種狀態(tài)下浮力的大小關系是F甲【答案】B【解析】雞蛋的重力為G=mg=0.055kg×10N/kg=0.55N。圖甲中,雞蛋在清水里下沉,則浮力小于重力,即小于0.55N,故A錯誤;雞蛋的密度為;。圖乙中,雞蛋在鹽水中懸浮,則鹽水密度等于雞蛋密度,故B正確;圖丙中,雞蛋在鹽水中漂浮,則浮力等于重力,故C錯誤;根據浮沉條件可知,三種狀態(tài)下浮力的大小關系為:F甲10.(2022·浙江金華·八年級期末)水是生命之源,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1)地球上最龐大的水體是______________;(2)“南水北調”工程對我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狀況有所改善,“南水北調”屬于水循環(huán)中的__________環(huán)節(jié)。(用字母表示)A.蒸發(fā) B.水汽輸送 C.降水 D.地表徑流【答案】海洋水 D【解析】(1)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處其中占地球總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水。(2)南水北調屬于水循環(huán)中的地表徑流環(huán)節(jié)。11.(2021·浙江·蘭溪市聚仁學校八年級期中)閱讀下列“水循環(huán)示意圖”,并回答問題:(1)寫出下列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名稱:③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2)地球上的水體系統,進行循環(huán)需要巨大的能量,這種能量主要來自___________(3)水是最常見的物質,下面是某同學對水的認識,你認為正確的是___________①在有水的環(huán)境里才可能有生命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質③水通常以固、液、氣三態(tài)存在 ④人體重的約以上是水分【答案】水汽輸送 地表徑流 太陽輻射 ①②③④【解析】(1)根據圖片可知,③表示水汽輸送,⑤表示地表徑流。(2)水循環(huán)的能量來源于太陽輻射。(3)①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質,在有水的環(huán)境里才可能有生命,正確;②水是生物體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質,正確;③水通常以固、液、氣三態(tài)存在,正確;④已知水占人體的比重,大體如下:胎兒90%、初生嬰兒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于小于65%,人體重的約以上是水分,正確。故選①②③④。12.(2022·浙江嘉興·八年級期末)水與生命息息相關,在研究水的組成時某興趣小組開展了水電解的實驗(甲),并繪制了水電解的微觀過程示意圖(乙)。(1)在水電解的過程中,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氣體,其中___________(選填“A"或“B" )玻璃管內的氣體可燃燒并產生淡藍色火焰。(2)微觀探析是我們研究物質組成的重要方法,如采用微觀模型有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水的組成。在圖乙中表示水分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答案】B A【解析】(1)可燃并產生淡藍色火焰是氫氣,B的體積大,為氫氣。(2)一個水分子是由1個氧原子和2個氫原子構成的,故A圖符合題意。13.(2021八上·淳安期末)人們常用 “浮筒打撈法”打撈沉船(如圖甲) 。它的做法是: 首先把幾個浮筒灌滿水,沉到水底, 潛水員用鋼索把它們拴在沉船的兩側。然后打撈船上的機器開動起來, 把空氣壓進浮筒, 將筒內的水排出去, 沉船便可以浮起來。 原理分析:將沉船與浮筒看作一個整體,當浮筒內的水未排出時,整體 所受的重力 (選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浮 力,所以船不會浮起。而當浮筒內的水排出后,整體所受的 重力 ?。ㄟx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浮力,這 樣輪船與浮筒都將浮出水面。 用“浮筒打撈法”打撈沉船的 原理,相當于圖乙中 (選填“向外拉”或“向內 推”) 注射器活塞。【答案】大于;小于;向內推【解析】(1)將沉船與浮筒看作一個整體,當浮筒內的水未排出時,整體所受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船不會浮起。而當浮筒內的水排出后,整體所受的 重力小于浮力,這樣輪船與浮筒都將浮出水面。(2)用“浮筒打撈法”打撈沉船的原理,其實就是向浮筒內打入壓縮空氣,將里面的水排出,從而減小重力,相當于圖乙中向內推注射器活塞。14.(2021八上·洞頭期中)如圖所示是水電解的實驗裝置,向水槽中注入250g溶質質量分數為8%的氫氧化鈉溶液做電解液,以增強溶液的導電性。連接好導線,開啟直流電源電壓至 16V,通電時長約4分鐘,產生一定量的氣體時,關閉電源,隨即檢驗兩極產生的氣體。測定兩管逸出氣體的體積,記錄如下。已知在相同條件下氧氣在水中溶解能力大于氫氣。回答下列問題:時間/分生成氧氣 1 2 3 4 5 6 7 8體積(毫升) 2 4 7 11 16 21 26 31生成氫氣體積(毫升) 6 12 20 29 39 49 59 69(1)在實驗裝置圖中與電源正極相連接的試管中收集到的氣體是 。(2)理論上氫氣和氧氣體積之比為2:1,但在實驗所得數據中發(fā)現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會大于2:1,請分析其中原因(裝置氣密性良好、讀數正確) 。(3)實驗結束后,電解液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將 (填“增大”、“不變”、“減少”)。【答案】(1)氧氣(2)產生的氧氣比氫氣更易溶于水(與題干“氧氣在水中溶解能力大于氫氣”一模一樣不給分)(3)增大【解析】根據電解水“正氧負氫”的現象,氧氣溶解能力大于氫氣,反應后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不變,溶劑減少分析。(1)電解水中,與電源正極相連接的試管中收集到的氣體是氧氣;(2) 相同條件下氧氣在水中溶解能力大于氫氣,產生的氧氣比氫氣更易溶于水,使得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大于2:1;(3)實驗中水發(fā)生化學變化,變成氣體,即水的質量減小,而氫氧化鈉質量不變,故實驗結束后,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將增大;15.(2021·浙江金華·八年級期中)科學史上有許多科學家對水的組成進行過研究。材料1:亞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說”認為:水是一種元素。材料2:卡文迪許發(fā)現,將氫氣與氧氣的混合氣點火后,有水生成;還定量研究發(fā)現: 2體積氫氣和1體積氧氣恰好生成1體積的水蒸氣。材料3:拉瓦錫重復卡文迪許實驗也得到水,并證實水是氫氣與氧氣反應后的唯一產物。他還對水進行分解實驗,制得并命名了氫氣,并定量稱量水和氫氣質量。材料4:尼科爾森和卡里斯爾做了水的電解實驗并檢驗了產物。根據上述材料和已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基于卡文迪許和拉瓦錫的實驗分析,你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2)拉瓦錫的水分解實驗對后續(xù)研究有什么啟示?___________。(3)檢驗氫氣的操作方法及現象是___________(4)為了使人們確信水由什么組成,有利證據是___________。A.氫氣和氧氣混合點燃后生成水 B.水通電后生成氫氣和氧氣 C.水變成水蒸氣【答案】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水不是一種元素) 為電解水提供思路(為定量研究水的組成提供方向) 點燃氣體,看到淡藍色火焰 A B【解析】(1)基于卡文迪許和拉瓦錫的實驗分析,得出的結論是水是由氫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的或者水不是一種元素。(2)拉瓦錫重復卡文迪許實驗,將氫氣與氧氣的混合氣點火后,有水生成。并證實水是氫氣與氧氣反應后的唯一產物,為電解水提供思路。(3)氫氣是可燃性氣體,點燃時會出現淡藍色火焰。(4)氫氣和氧氣混合點燃后生成水、水通電后生成氫氣和氧氣可以為水是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提供證據,但是水變成水蒸氣是水的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與水的組成性質無關。16.(2021八上·金華期中)柯南幫爺爺澆菜園,他從井中提水時發(fā)現盛滿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于是他找來一個金屬圓柱體、彈簧測力計和燒杯等器材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探究。試驗結束后,柯南繪制了彈簧測力計對金屬圓柱體的拉力和金屬圓柱體所受浮力隨浸入液體深度變化的曲線(h 為金屬圓柱體浸入液體的深度),如圖所分析圖象可知:(1)曲線________(填“a”或“b”)描述的是金屬圓柱體所受拉力的變化情況。(2)該金屬圓柱體所受的重力為________N,金屬圓柱體全部浸入液體時所受到的浮力為________N。【答案】(1)b (2)2.7;1【解析】(1)當圓柱體在水中靜止時,它受到向上的浮力、拉力和向下的重力,根據二力平衡可知,此時G=F浮力+F拉。當圓柱體進入水中深度增大時,它排開水的體積不斷增大,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圓柱體受到的浮力不斷增大;根據G=F浮力+F拉可知,圓柱體受到的拉力逐漸減小,因此b為拉力的變化情況,而a為浮力的變化情況。(2)當圓柱體浸入水中的深度為零時,它不受浮力,此時F拉=G;當圓柱體完全浸沒水中時,它受到的浮力最大,根據圖像確定它受到的浮力。【解答】(1)曲線b描述的是金屬圓柱體所受拉力的變化情況。(2)根據圖像b可知,當圓柱體浸入水中的深度為零時,它不受浮力,此時F拉=G=2.7N;根據圖像b可知,當圓柱體完全浸沒水中時,它受到的最大浮力為1N。17.(2022·浙江·金華市第九中學九年級階段練習)下面是小金利用量筒和水測量橡皮泥密度的實驗操作情景,(1)乙圖中橡皮泥受到的浮力為______牛。(2)由圖中讀數可算出橡皮泥的密度是______kg/m3。【答案】0.14 1.75×103【解析】解:(1)[1]橡皮泥浸沒之前水面對應的示數為V1=50mL=50cm3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水面對應的示數為V2=64mL=64cm3乙圖中橡皮泥排開液體的體積V'=V2-V1=64mL-50mL=14mL=14cm3=1.4×10-5m3乙圖中橡皮泥受到的浮力為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4×10-5m3=0.14N(2)[2]橡皮泥團成球浸沒在水中,量筒中水面對應的示數為V3=58mL=58cm3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重力等于排開水的重力,所以橡皮泥的質量等于排開水的質量,所以m=m排水=(V2-V1)ρ水橡皮泥的體積為V=V3-V1所以橡皮泥的密度18.(2022·浙江臺州·八年級期末)小金把家里景觀水池底部的鵝卵石取出清洗,他先將一個重為15N的空桶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將池底的鵝卵石撈出放置在桶內,桶仍漂浮在水面(不考慮撈出過程中帶出的水,ρ水=1.0×103kg/m3)(1)某塊鵝卵石在水池底部時,它受到的浮力 它的重力(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全部鵝卵石撈出放置在桶內時,水池內水面高度與鵝卵石未撈出時相比會_______(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若此時桶排開水的體積為5.0×10-3m3,求桶內鵝卵石的總質量。【答案】(1)小于(2)上升;F浮總=ρ液gV排=1×103Kg/m3×10N/kg×5.0×10-3m3=50N G石=F浮總-G桶=50N-15N=35N【解析】(1)根據浮沉條件比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2)水面上升還是下降,取決于鵝卵石排開水的體積大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比較即可。首先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計算出桶和鵝卵石受到的總浮力,再根據G石=F浮總-G桶計算出鵝卵石的重力,最后根據計算出鵝卵石的質量。【解答】(1)鵝卵石在池水里處于下沉狀態(tài),則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2)鵝卵石在桶內處于漂浮狀態(tài),則此時它受到的浮力大于沉在池底時的浮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則此時它排開水的體積大于沉在池底時的體積,因此水池內水面高度與未撈出時相比會上升。和鵝卵石受到的總浮力F浮總=ρ液gV排=1×103kg/m3×10N/kg×5.0×10-3m3=50N;鵝卵石的重力:G石=F浮總-G桶=50N-15N=35N ;鵝卵石的質量:。19,(2022八上·縉云期末)小科按照教材中“綜合實踐活動”的要求,制作簡易密度計。(1)取一根粗細均勻的飲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適量金屬絲,并用石蠟封口。塞入金屬絲的目的是使吸管能在液體中 。(2)將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圖(a)所示,測得浸入的長度為H;放到另一液體中的情景如圖(b)所示,浸入的長度為h。用ρ液、ρ水分別表示液體和水的密度,則ρ液 ρ水(填“>”、“<”或“=”)。實驗次數 1 2 3 4 5液體密度ρ/g·cm-3 0.8 0.9 1.0 1.1 1.2浸入的深度h/cm 6.3 5.6 5.0 4.5 4.2(3)小科做了五次實驗,獲得的數據如上表:小科根據實驗數據在吸管上標出0.8、0.9、1.0、1.1、1.2刻度線(單位g/cm3)。小科通過比較上述實驗數據,可不可以研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并請說明原因 。(4)接著小科再用這個密度計測量食油的密度。但操作時卻出現了圖(c)所示的情形。請你幫助小科稍加改進,利用該密度計順利測出食油的密度 。【答案】(1)漂浮 (2)> (3)不可以,沒有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合理即可)(4)再向容器中添加食油或換成直徑細些的容器【解析】(1)物體的重心越低越穩(wěn)定,吸管的重心在中間位置,因此漂浮在水面上時它處于躺平狀態(tài)。如果在一端塞入金屬絲,那么會使重心向一端移動,從而使吸管豎立時重心最低,保證它在水面漂浮。(2)首先根據浮沉條件比較浮力的大小,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比較液體密度的大小;(3)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探究浮力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時,必須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而改變液體密度;(4)根據c圖可知,吸管的下端觸底了,只有讓吸管離開燒杯底部才能正常使用,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取一根粗細均勻的飲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適量金屬絲,并用石蠟封口。塞入金屬絲的目的是使吸管能在液體中漂浮。(2)吸管在水和液體中都是漂浮,則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身重力,即浮力保持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液體的密度與排開液體體積成反比;因為排開液體的體積V液ρ水。(3)小科通過比較上述實驗數據,不可以研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原因:沒有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4)根據c圖可知,吸管的下端觸底了,只有讓吸管離開燒杯底部才能正常使用,則改進方案為:再向容器中添加食油或換成直徑細些的容器。20.(2022·浙江·浦江縣期末)小雨在“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實驗操作步驟如圖,實驗過程如下。A.用細線將橡皮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測出橡皮的重力;B.將水倒入溢水杯中;C.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橡皮浸沒水中,讓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時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D.將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掛在彈簧測力計下,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E.記錄、分析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F.整理實驗器材。請根據小雨的實驗過程回答下面問題:(1)指出小雨在實驗操作中漏掉的一個步驟:________。(2)在B步驟中對溢水杯中的水量有何要求?________。(3)將橡皮從水面上方某一高度處緩緩下降,使其逐漸浸入水中直至完全浸沒,整個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何變化?________。(4)若A、C、D三個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F1、F2、F3,漏掉的實驗操作中的彈簧測力計示數為F4,那么當滿足________關系式時(用字母表達式表示),阿基米德原理就得到了驗證。【答案】(1)測量空桶的重力(2)水面要達到溢水杯口(3)變小(4)F1 F2=F3 F4【解析】(1)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其實就是證明浮力和排開液體重力的關系。在實驗中,浮力靠稱量法得到,即F浮=G-F拉;而排開水的重力G排=G總-G桶,那么需要測量空桶的重力和溢出水和小桶的重力之和;分析發(fā)現,漏掉的步驟就是沒有測量空桶的重力;(2)如果水面沒有到達溢水杯口,那么放入物體后,水面先上升到杯口,然后才會有水流出,這樣測出的溢出水的重力偏小,造成測量誤差;(3)首先根據V排的變化分析浮力的大小變化,然后根據F拉=G-F浮分析測力計的示數變化;(4)根據圖片可知,F1就是物體的重力,而F2就是物體浸沒在水中測力計的示數,那么二者之差就是此時物體受到的浮力;而F3是桶和水的總重力,F4是空桶的重力,二者之差就是排開水的重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它們之間的關系為 F1 F2=F3 F4 。【解答】(1)小雨在實驗操作中漏掉的一個步驟:測量空桶的重力。(2)在B步驟中對溢水杯中的水量要求:水面要達到溢水杯口;(3)將橡皮從水面上方某一高度處緩緩下降,使其逐漸浸入水中直至完全浸沒,橡皮排開水的體積不斷增大,那么它受到的浮力不斷增大;根據公式F拉=G-F浮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逐漸變小;(4)若A、C、D三個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F1、F2、F3,漏掉的實驗操作中的彈簧測力計示數為F4,那么當滿足 F1 F2=F3 F4 關系式時,阿基米德原理就得到了驗證。21.(2022八上·臨海期末)某同學想探究“漂浮的木塊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木塊排開液體重力的關系”。實驗步驟:①測量漂浮的木塊受到的浮力大小,方法是 ?。?br/>②將水倒入溢水杯中直至有水從溢水口溢出為止,如圖甲所示;③待溢水口不再溢水后,在溢水口下放一個重為G1的空桶,如圖乙所示;④將木塊放進溢水杯,讓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測出小桶和水的總重力記為G2,如圖丙所示。實驗分析:本實驗中,下列選項會對實驗產生影響的是 ?。ㄌ钭帜福?。A.溢水杯未裝滿水 B.測量空桶重力時桶內有水 C.木塊吸水實驗完成后,另一同學猜想漂浮的木塊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與液體密度有關,于是他用鹽水代替水,另取一個相同木塊重復步驟②③④,測出小桶和鹽水的總重力記為G3。根據所學知識判斷G2 G3(填“<”、“=”或“>”)。【答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木塊的重力(可測出木塊重力的方法均可);A;=【解析】(1)實驗步驟:①當木塊漂浮在水面上時,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互平衡。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此時浮力等于重力,即只要測出木塊的重力就得到了木塊受到的浮力。(2)實驗分析:分析各個選項中的情況是否會對排出水的重力產生影響;(3)根據浮沉條件比較排開液體的大小重力大小,再根據G總=G桶+G液比較總重力的大小。【解答】(1)實驗步驟:測量漂浮的木塊受到的浮力大小,方法是: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木塊的重力(可測出木塊重力的方法均可);(2)實驗分析:A.溢水杯未裝滿水,那么放入木塊后,溢水杯中的水面先上升倒杯口,然后才有水流出,即此時排開水的重力偏小,故A符合題意;B.測量空桶重力時桶內有水,對木塊排開水的多少沒有影響,故B不合題意;C.木塊吸水,對它排開水的重力沒有影響,故C不合題意。故選A。(3)木塊在水和鹽水中都是漂浮,它受到的浮力始終等于自身重力,即它受到的浮力不變。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它排開鹽水和水的重力相等。根據G總=G桶+G液可知,總重力G3=G2。22.(2021八上·天臺期末)兩位同學分別用圖1和圖2裝置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1)圖1中,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G排= F4- ?。ㄟx填“F1”“F2”或“F3”)。(2)乙同學按圖2進行實驗時,隨著升降臺升高,物體緩慢浸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測力計A、 B示數的變化量 ?。ㄟx填“相等”或“不相等”)。(3)若要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兩實驗中的金屬塊 (選填“一定”或“不一定”)要浸沒在水中。(4)比較兩方案,你覺得哪個更好并說明理由 。【答案】(1)F2 (2)相等 (3)不一定(4)圖乙方案更好,測力計固定示數更穩(wěn)定,能同時觀察測力計A、B示數變化。(或圖甲方案好,操作方便)【解析】(1)排開液體的重力等于排開液體和小桶的總重力與小桶重力之差;(2)根據F浮力=G-F拉可知,彈簧測力計A示數的減小量為物體受到的浮力。彈簧測力計B示數的增大值等于物體排開的水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可知,二者的變化量相等,據此分析解答。(3)可從測力計示數的穩(wěn)定性,以及是否能夠明確兩個測力計示數的變化關系等角度分析。【解答】(1)根據圖片乙可知,空小桶的重力G桶=F2,排開水與小桶的總重力G總=F4,則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G排 = F4-F2;(2)乙同學按圖2進行實驗時,隨著升降臺升高,物體緩慢浸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測力計A、 B示數的變化量相等。(3)阿基米德原理適用于所有的氣體和液體,因此兩個實驗中的金屬塊不一定要浸沒在水中。(4)我覺得圖乙方案更好,理由:測力計固定示數更穩(wěn)定,能同時觀察測力計A、B示數變化。(或圖甲方案好,操作方便)23.(2021八上·三門期末)小柯同學探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存在怎樣的定量關系時,用到了下列器材:彈簧測力計、金屬塊(4.0N)、 大燒杯、水以及各種不同密度的溶液等。實驗步驟:①如圖甲, ;②如圖乙,將金屬塊浸沒在盛水的燒杯中,讀出測力計示數并記錄,然后取出金屬塊擦干;③按照步驟②的操作,換用不同密度的溶液重復實驗,數據如下表。實驗編號 1 2 3 4 5 6 7液體密度ρ液( g/cm3 ) - 0.8 1.0 1.2 1.4 1.8 2.0測力計示數F拉(N) 4.0 3.6 3.5 3.4 3.3 3.1 3.0浮力大小F浮(N) - 0.4 0.5 0.6 0.7 X 1.0(1)補充實驗步驟① ?。?br/>(2)表格中X的數據是 。(3)浮力秤是利用物體漂浮時F浮=G物原理工作的。當秤盤放上物體時,小簡浸在水中的深度為h,小筒重(包括秤盤)為G0、圓柱形小筒截面積為S,水的密度為ρ,則所稱物體的重力為 。(4)根據以上探究,寫出一種增大浮力秤稱量范圍的方法 。【答案】(1)將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讀取彈簧測力計示數并記錄(2)0.9(3)ρgsh-G0(4)換用密度比水大的液體【解析】(1)根據圖甲可知,步驟①的內容:將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金屬塊的重力)并記錄。(2)根據G=F浮力+F拉可知,表格中X的數值為:F浮力=G-F拉=4N-3.1N=0.9N;(3)浮力秤在液面漂浮,則:F浮=G總;ρ液gV排=G0+G物;ρgSh=G0+G物;解得:G物=ρgSh-G0;(4)要增大浮力秤的稱量范圍,可以增大它受到的浮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可以通過增大液體的密度來增大浮力秤的稱量范圍。24.(2021·浙江·八年級單元測試)曹沖稱象”是家喻戶曉的典故。某校興趣小組模仿這一現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將厚底直筒形狀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下圖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質量為200g,底面積為40cm2 , 高度為20cm(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 )求:(1)將杯子開口向上豎直放入水中時(注:水未進入杯內),杯子受到的浮力。(2)此時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為該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3)此浮力秤一次能測量的最大質量是多少?【答案】(1)杯子漂浮在水面上時,它受到的浮力F浮=G=mg=0.2kg×10n/kg=2N;(2)此時杯子排開水的體積為:;此時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為:;(3)當浮力秤達到最大稱量時,它受到的浮力為:;那么稱量的最大重力為:G最大=F浮-G=8N-2N=6N;那么最大稱量的質量為:。【解析】(1)當杯子漂浮時,根據F浮=G=mg計算浮力;(2)首先根據計算出杯子進入水中的體積,然后根據計算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3)當水面高度達到20cm時,浮力秤的稱量達到最大,根據F浮=G+G最大計算即可。25.(2022八上·臨海期末)某同學對一個金屬塊進行了兩次測量:第一次如圖甲所示,用細線系住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2.7N。第二次如圖乙所示,讓金屬塊浸沒在盛水的燒杯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1.7N。請回答下列問題:(1)求金屬塊受到的浮力。(2)求金屬塊的體積。(3)結合下表所列的金屬密度,通過計算判斷金屬塊是何種金屬。金屬 金 銅 鐵 鋁密度(克/厘米3) 19.3 8.9 7.8 2.7【答案】(1)解:F浮=G F拉=2.7N 1.7N=1N(2)解:由F浮=ρ液gV排液可得:V排液= = =1×10-4m3V物=V排液=1×10-4m3(3)解:m= = =0.27kgρ水= =0.27kg/(1×10-4m3)=2.7×103kg/m3所以該金屬塊是鋁。【解析】(1)根據公式 F浮=G F拉 計算出金屬塊受到的浮力;(2)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時,它的體積等于排開液體的體積,即根據 計算出金屬塊的體積。(3)首先根據 計算出金屬塊的質量,再根據 計算金屬塊的密度,并與表格數據進行比較即可。26.(2022·浙江湖州·八年級期末)全球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正悄悄改變地球的“模樣”。 右圖是科學家拍下北冰洋巨型冰山的一角,是冰川漂浮在海面上的情景。已知海水密度為ρ海=1.03×103kg/m3,某同學根據所學知識,進行分析:(1)冰川熔化前受到的浮力 (填“大于”、“小于”或“登云”)冰塊的重力。(2)若此冰川質量為2.06×108kg,則冰川熔化前排開海水的體積為多少?(3)請通過計算說明冰川熔化后海平面的升降情況。【答案】(1)等于(2)解:G=mg=2.06×109N冰川熔化前排開海水的體積V排=F浮/ρ海g=2×105m3(3)解:若冰川中的冰全部熔化成水,水的體積:V水=m冰/ρ水=2.06×105m3因V排<V水,所以海中冰川熔化后,海平面會升高。【解析】(1)根據浮沉條件比較浮力和重力的大??;(2)首先根據F浮力=G=mg計算出冰川受到的浮力,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計算出冰川排開海水的體積。(3)冰川熔化前后,質量保持不變,據此計算出它完全熔化成水的體積,然后與原來排開海水的體積進行比較即可。【解答】(1)冰川熔化前在水面漂浮,根據浮沉條件可知,它此時受到的浮力等于冰塊的重力。(2)冰川熔化前受到的浮力F浮=G=mg=2.06×108kg×10N/kg=2.06×109N;冰川熔化前排開海水的體積。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精選精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上第一章 期末備考(復習范圍:1.1-1.3)考點一、水的循環(huán)考點精要:分布在地球各處的水通過蒸發(fā)、水汽輸送、降水、下滲、沿地表或地下流動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進行著持續(xù)不斷的循環(huán)。水循環(huán)的內因:物質的三態(tài)變化,水循環(huán)的外因: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典例1:(2022八上·衢江期末)閱讀“水循環(huán)示意圖”,并回答:(1)寫出圖中數字所示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名稱:① (2)我國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可緩解北方的缺水問題,該工程是對水循環(huán)途徑中的 (選填數字)施加影響。考點二、水資源的分布考點精要:從全球范圍看,赤道附近地區(qū)和沿海地區(qū),水資源往往比較豐富。內陸和沙漠地區(qū),水資源則比較貧乏。我國是一個缺水較為嚴重的國家。我國江河年平均徑流總量約2.7×1012米3,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人均擁有的水資源只有2200米3,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我國的水資源在地區(qū)分布上很不均勻,南多,北少,城市缺水嚴重。我國的水資源在時間分布上也很不均衡,突出表現在夏季豐富、冬季欠缺,江河徑流量的年際變化很大,尤其在北方更加明顯。典例2:(2021·浙江金華·八年級期中)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日常生活與工農業(yè)生產都離不開水。讀圖表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名稱。A.________ B.蒸發(fā) C.水汽輸送 D.植物蒸騰 E.地表徑流 F.地下徑流(2) “南水北調”說明我國的水資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3)從水循環(huán)的角度理解,“百川東到?!斌w現的是___________。A.陸上內循環(huán) B.海上內循環(huán) C.海陸間循環(huán)(4)金華在2021年人均擁有水資源量1780 m3·年-1,根據上表資料顯示,金華屬于___________缺水城市。考點三、水的組成考點精要:在水電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滿水,接通直流電,觀察現象。兩個電極上出現了氣泡,兩支玻璃管內液面都下降。電極 氣體的量 檢驗方法及現象 結論正極 氣體體積是負極的一半 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正極產生的氣體是氧氣負極 氣體體積是正極的2倍 氣體能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負極產生的氣體是氫氣典例3:(2021八上·長興期中)圖甲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試回答下列問題(1)該實驗的主要目的是( ?。?br/>A.觀察電解水的現象 B.研究電解水產物的性質C.探究電解水的條件 D.驗證水是由氧和氫組成(2)實驗中,A、B試管中氣體的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由圖乙可知A氣體是 ;(3)水的電解屬于化學變化,原因是 。考點四、水分子的構成考點精要:水電解實驗可以說明水分子中含有兩種不同的、更小的粒子,這種粒子就是原子。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因此我們可以說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水的電解產生新物質,是化學變化。典例4:(2022八下·杭州開學考)小樂用電解水的實驗探究水的組成,回答問題:(1)圖甲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在水電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滿水后,接通________(選填“直流電”或“交流電”);等a、b玻璃管內收集到一定體積的氣體后關閉電源。若要檢驗b玻璃管中的氣體,其操作是________。(2)圖乙是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其中①②③的正確的順序是________。(3)查閱資料得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氣體的分子個數比”。則該實驗中能夠說明“水分子中氫、氧原子個數比為2∶1”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考點五、浮力計算的方法——稱重法考點精要:F?。紾-F,其中F為物體浸入液體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其中G為物體在空氣中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即物體的重力。典例5:(2022·浙江杭州·二模)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積為80cm2,質量為400g的圓柱形容器,容器內裝有16cm深的某種液體。用彈簧測力計懸掛著底面積為40cm2的長方體物塊從液面逐漸浸入液體直到浸沒,彈簧測力計示數F與物塊下表面浸入液體深度h的部分關系如圖所示,(圓柱形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計且液體始終沒有溢出),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液體的密度是2.5×103kg/m3B.物塊浸沒時受到的浮力大小是8NC.物塊剛浸沒時,容器對桌面的壓強是5.5×103PaD.彈簧測力計示數為0時,液體對物塊下表面的壓力大小是16N考點六、浮力計算的方法——平衡法考點精要:當物體在液體表面或液體中靜 ( http: / / www.21cnjy.com )止時,有兩種特殊的狀態(tài)懸浮和漂浮,此時,在豎直方向上,物體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浮力是一對平衡力,重力的大小等于浮力的大小,這種方法稱為平衡法。公式:F?。紾。典例6:(2021八上·余姚期末)如圖所示,在一塊浮在水面的長方體木塊上放一質量為272克的鐵塊甲,木塊恰好浸沒在水中。拿掉鐵塊甲,用細線把鐵塊乙系在木塊下面,木塊也恰好浸沒在水中,則鐵塊乙的質量為( ?。é谚F=7.8克/厘米3,ρ水=1.0克/厘米3)A.312克 B.237克 C.318克 D.326克考點七、浮力計算的方法——公式法考點精要: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該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這種方法稱為公式法,其公式為F浮=G排=ρ液gV排。典例7:(2021九下·海曙月考)如圖所示,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下懸掛一個小水桶,桶與水的總質量為5kg,用細線系一個質量為1.78kg的實心銅球,用手提細線上端將小球緩慢浸沒在水中,使其在水中靜止,且不與桶壁、桶底接觸;當銅球在水中靜止時,小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________N.(ρ銅=8.9x103kg/m3)考點八、浮沉條件的應用與計算考點精要:物體在液體中的浮沉條件上浮 下沉 漂浮 懸浮 沉底F?。綠 F浮<G F?。紾 F浮=G F?。玁=G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V排<V物 ρ液=ρ物V排=V物 ρ液<ρ物處于動態(tài)(運動狀態(tài)不斷改變),受力不平衡 是“上浮”過程的最終狀態(tài) 可以停留在液體的任何深度處 是“下沉”過程的最終狀態(tài)處于靜態(tài),受平衡力作用典例8:(2022·浙江杭州·一模)如圖甲所示,一個雞蛋漂浮在鹽水中;向鹽水中緩慢加入蒸餾水,直到雞蛋恰好浸沒(如圖乙所示);此過程中( ?。?br/>A.雞蛋排開液體的體積保持不變B.雞蛋受到的浮力逐漸增大C.鹽水對燒杯底部的壓強逐漸增大D.燒杯對水平桌面的壓力保持不變考點九、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考點精要: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液體的密度有關,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越大、液體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與物體的質量、體積、密度、形狀及物體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有以下三種情況:①探究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沒的深度的關系:用測力計提著同一物體,讓它分別浸沒于相同液體的不同深度,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化。②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浸入液體體積的關系:用測力計提著同一物體,讓物體浸入同種液體中不同的體積,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化。③探究浮力與液體密度的關系:用測力計提著同一物體,讓它分別浸沒于不同的液體中,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化。典例9:(2022八上·婺城期末)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同學們根據生活經驗,提出了浮力大小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的猜想:①與物體浸入液體中的深度有關; ②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③與液體的密度有關。(1)請你寫出能夠支持猜想③的一個生活現象: ??;(2)進行探究時,實驗步驟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甲所示。觀察并分別比較圖中有關數據可知:當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N;(3)當物體從接觸水面開始,到浸沒于水中,直至浸沒到更深位置(未觸底),在圖乙中能表示出此過程物體所受浮力F與浸入水中深度h關系的圖像是 ?。ㄟx填“①”或“②”)。考點十、利用浮力知識測密度或質量的方法考點精要:等效替代法在物理量的測量中經常用到,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些不便直接測量的量,可利用其與其他可直接測量的量間的關系,通過測量其他物理量來間接測量該物理量。如: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其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即物體的質量等于它排開的水的質量,因而只要測出它排開水的體積,便可由公式m=ρV求出排開水的質量,從而得到物體的質量。典例10:(2022八上·浙江溫州階段練習)如圖1 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一個簡易密度計。(1)為了讓飲料吸管能豎直的漂浮在液體中,應在吸管的下端塞入一些銅絲作為配重,并用石蠟將吸管的下端封閉起來.若將它放入液體中后不能豎直漂浮,請?zhí)岢龈倪M做法________。(2)這根吸管豎直漂浮在不同液體中時,液體的密度越大,它露出液面部分的長度越長,受到的浮力大小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通過正確計算,在吸管上標出對應的刻度線,便制成了一個簡易的吸管密度計。如圖2三種刻度的標示,合理的是________。(4)為了使測量結果更準確,如何使簡易密度計上兩條刻度線(如0.9、1.0)之間的距離大一些?寫出一種方法__________。1.(2022·浙江寧波·七年級期中)古詩云“黃河之水天上來”,“百川歸大海,何日復西歸”。從水循環(huán)角度分析,后句說的是哪種類型的水循環(huán)( ?。?br/>A.海上內循環(huán) B.海陸間循環(huán) C.陸上內循環(huán) D.三者都不是2.(2022·浙江杭州·八年級期末)如圖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關于電解水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試管A中收集到的是氧氣B.試管B端連接的電極為負極C.AB試管中收集到氣體的質量比值為2:1D.該實驗能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3.(2022八上·臨海期末)半潛船是專門運輸超大型設備的船舶。如圖甲所示,半潛船把裝貨甲板潛入水中,使貨物能夠進入裝貨甲板上,然后半潛船上浮至水面,將貨物運走。如圖乙所示為用半潛船運送損壞的艦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br/>A.圖甲中半潛船處于懸浮狀態(tài)B.圖甲狀態(tài)下的半潛船所受重力大于浮力C.半潛船處于圖甲和圖乙狀態(tài)時所排開水的體積相等D.半潛船從圖甲上浮至圖乙狀態(tài)是靠減少自身重力實現的4.(2021·浙江·八年級專題練習)小吳同學為探究力之間的關系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將彈簧測力計下端吊著的鋁塊逐漸浸入臺秤上盛有水的燒杯中,直至剛沒入水中(不接觸容器,無水溢出)。在該過程中,下列有關彈簧測力計和臺秤示數的說法正確的是( )A.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減小,臺秤示數不變 B.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臺秤示數也不變C.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臺秤示數增大 D.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減小,臺秤示數增大5.(2021·慈溪模擬)彈簧測力計下掛一長方體物體,將物體從盛有適量水的燒杯(可看成柱形)上方離水面某一高度處緩緩下降,然后將其逐漸浸入水中,如圖甲;圖乙是彈簧測力計示數F與物體下降高度h變化關系的圖像,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物體的體積是400cm3B.物體的密度是2.25×103kg/m3C.物體剛浸沒時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是4ND.物體完全浸沒后與最初時相比,燒杯底部受到水的壓力增大了5N6.(2021八上·青田期末)冬至,是我國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這一天,我們會吃湯圓過冬至。小科發(fā)現湯圓剛放入水中時會沉入鍋底,而當湯圓煮熟時則會浮出水面,針對此現象,小科同學用簡化圖模擬燒煮一段時間后的湯圓分布圖(其中A、B、C表示湯圓),則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br/>A.A湯圓與鍋底接觸,則A的密度一定大于水的密度B.B湯圓靜止時,浮力等于重力C.C湯圓浮出水面,則C湯圓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D.若此時在水中加入適量的白砂糖,則B湯圓所受浮力減小7.(2021八上·溫嶺期中)如圖是三支相同的平底試管內裝入等量鐵砂,然后分別放入裝有甲、乙、丙三種不同液體的燒杯中處于靜止狀態(tài),液面高度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試管受到的浮力大小關系是F甲>F乙>F丙B.三種液體的重力大小關系是G甲>G乙>G丙C.三種液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強大小關系是p甲>p乙>p丙D.三支試管底部所受液體壓強大小關系是p甲’=p乙'=p丙’8.(2022·浙江舟山·中考真題)學習了物體的浮沉條件后,小舟做了如下實驗:在兩個薄氣球中加滿溫水,扎緊后剪去多余部分,分別浸沒于盛有冷水與熱水的玻璃杯中(如圖)。若不計氣球自重,放手后兩氣球的運動情況是( )A.冷水、熱水中都下沉 B.冷水中下沉,熱水中上升C.冷水、熱水中都上升 D.冷水中上升,熱水中下沉9、(2021·紹興)如圖所示,已知雞蛋的質量為55克,體積為50立方厘米。將雞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里,雞蛋沉入杯底(圖甲);逐漸將食鹽溶解在水中,雞蛋恰好懸浮(圖乙);繼續(xù)溶解食鹽,最終雞蛋漂浮(圖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雞蛋所受浮力為0.55牛 B.圖乙中鹽水的密度是1.1×103千克/米3C.圖丙中雞蛋所受浮力大于雞蛋自身重力 D.圖中三種狀態(tài)下浮力的大小關系是F甲10.(2022·浙江金華·八年級期末)水是生命之源,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1)地球上最龐大的水體是______________;(2)“南水北調”工程對我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狀況有所改善,“南水北調”屬于水循環(huán)中的__________環(huán)節(jié)。(用字母表示)A.蒸發(fā) B.水汽輸送 C.降水 D.地表徑流11.(2021·浙江·蘭溪市聚仁學校八年級期中)閱讀下列“水循環(huán)示意圖”,并回答問題:(1)寫出下列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名稱:③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2)地球上的水體系統,進行循環(huán)需要巨大的能量,這種能量主要來自___________(3)水是最常見的物質,下面是某同學對水的認識,你認為正確的是___________①在有水的環(huán)境里才可能有生命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質③水通常以固、液、氣三態(tài)存在 ④人體重的約以上是水分12.(2022·浙江嘉興·八年級期末)水與生命息息相關,在研究水的組成時某興趣小組開展了水電解的實驗(甲),并繪制了水電解的微觀過程示意圖(乙)。(1)在水電解的過程中,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氣體,其中___________(選填“A"或“B" )玻璃管內的氣體可燃燒并產生淡藍色火焰。(2)微觀探析是我們研究物質組成的重要方法,如采用微觀模型有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水的組成。在圖乙中表示水分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13.(2021八上·淳安期末)人們常用 “浮筒打撈法”打撈沉船(如圖甲) 。它的做法是: 首先把幾個浮筒灌滿水,沉到水底, 潛水員用鋼索把它們拴在沉船的兩側。然后打撈船上的機器開動起來, 把空氣壓進浮筒, 將筒內的水排出去, 沉船便可以浮起來。 原理分析:將沉船與浮筒看作一個整體,當浮筒內的水未排出時,整體 所受的重力 ?。ㄟx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浮 力,所以船不會浮起。而當浮筒內的水排出后,整體所受的 重力 (選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浮力,這 樣輪船與浮筒都將浮出水面。 用“浮筒打撈法”打撈沉船的 原理,相當于圖乙中 ?。ㄟx填“向外拉”或“向內 推”) 注射器活塞。14.(2021八上·洞頭期中)如圖所示是水電解的實驗裝置,向水槽中注入250g溶質質量分數為8%的氫氧化鈉溶液做電解液,以增強溶液的導電性。連接好導線,開啟直流電源電壓至 16V,通電時長約4分鐘,產生一定量的氣體時,關閉電源,隨即檢驗兩極產生的氣體。測定兩管逸出氣體的體積,記錄如下。已知在相同條件下氧氣在水中溶解能力大于氫氣?;卮鹣铝袉栴}:時間/分生成氧氣 1 2 3 4 5 6 7 8體積(毫升) 2 4 7 11 16 21 26 31生成氫氣體積(毫升) 6 12 20 29 39 49 59 69(1)在實驗裝置圖中與電源正極相連接的試管中收集到的氣體是 。(2)理論上氫氣和氧氣體積之比為2:1,但在實驗所得數據中發(fā)現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會大于2:1,請分析其中原因(裝置氣密性良好、讀數正確) 。(3)實驗結束后,電解液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將 ?。ㄌ睢霸龃蟆?、“不變”、“減少”)。15.(2021·浙江金華·八年級期中)科學史上有許多科學家對水的組成進行過研究。材料1:亞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說”認為:水是一種元素。材料2:卡文迪許發(fā)現,將氫氣與氧氣的混合氣點火后,有水生成;還定量研究發(fā)現: 2體積氫氣和1體積氧氣恰好生成1體積的水蒸氣。材料3:拉瓦錫重復卡文迪許實驗也得到水,并證實水是氫氣與氧氣反應后的唯一產物。他還對水進行分解實驗,制得并命名了氫氣,并定量稱量水和氫氣質量。材料4:尼科爾森和卡里斯爾做了水的電解實驗并檢驗了產物。根據上述材料和已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基于卡文迪許和拉瓦錫的實驗分析,你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2)拉瓦錫的水分解實驗對后續(xù)研究有什么啟示?___________。(3)檢驗氫氣的操作方法及現象是___________(4)為了使人們確信水由什么組成,有利證據是___________。A.氫氣和氧氣混合點燃后生成水 B.水通電后生成氫氣和氧氣 C.水變成水蒸氣16.(2021八上·金華期中)柯南幫爺爺澆菜園,他從井中提水時發(fā)現盛滿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于是他找來一個金屬圓柱體、彈簧測力計和燒杯等器材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探究。試驗結束后,柯南繪制了彈簧測力計對金屬圓柱體的拉力和金屬圓柱體所受浮力隨浸入液體深度變化的曲線(h 為金屬圓柱體浸入液體的深度),如圖所分析圖象可知:(1)曲線________(填“a”或“b”)描述的是金屬圓柱體所受拉力的變化情況。(2)該金屬圓柱體所受的重力為________N,金屬圓柱體全部浸入液體時所受到的浮力為________N。17.(2022·浙江·金華市第九中學九年級階段練習)下面是小金利用量筒和水測量橡皮泥密度的實驗操作情景,(1)乙圖中橡皮泥受到的浮力為______牛。(2)由圖中讀數可算出橡皮泥的密度是______kg/m3。18.(2022·浙江臺州·八年級期末)小金把家里景觀水池底部的鵝卵石取出清洗,他先將一個重為15N的空桶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將池底的鵝卵石撈出放置在桶內,桶仍漂浮在水面(不考慮撈出過程中帶出的水,ρ水=1.0×103kg/m3)(1)某塊鵝卵石在水池底部時,它受到的浮力 它的重力(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全部鵝卵石撈出放置在桶內時,水池內水面高度與鵝卵石未撈出時相比會_______(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若此時桶排開水的體積為5.0×10-3m3,求桶內鵝卵石的總質量。19,(2022八上·縉云期末)小科按照教材中“綜合實踐活動”的要求,制作簡易密度計。(1)取一根粗細均勻的飲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適量金屬絲,并用石蠟封口。塞入金屬絲的目的是使吸管能在液體中 。(2)將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圖(a)所示,測得浸入的長度為H;放到另一液體中的情景如圖(b)所示,浸入的長度為h。用ρ液、ρ水分別表示液體和水的密度,則ρ液 ρ水(填“>”、“<”或“=”)。實驗次數 1 2 3 4 5液體密度ρ/g·cm-3 0.8 0.9 1.0 1.1 1.2浸入的深度h/cm 6.3 5.6 5.0 4.5 4.2(3)小科做了五次實驗,獲得的數據如上表:小科根據實驗數據在吸管上標出0.8、0.9、1.0、1.1、1.2刻度線(單位g/cm3)。小科通過比較上述實驗數據,可不可以研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并請說明原因 。(4)接著小科再用這個密度計測量食油的密度。但操作時卻出現了圖(c)所示的情形。請你幫助小科稍加改進,利用該密度計順利測出食油的密度 。20.(2022·浙江·浦江縣期末)小雨在“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實驗操作步驟如圖,實驗過程如下。A.用細線將橡皮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測出橡皮的重力;B.將水倒入溢水杯中;C.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橡皮浸沒水中,讓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時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D.將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掛在彈簧測力計下,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E.記錄、分析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F.整理實驗器材。請根據小雨的實驗過程回答下面問題:(1)指出小雨在實驗操作中漏掉的一個步驟:________。(2)在B步驟中對溢水杯中的水量有何要求?________。(3)將橡皮從水面上方某一高度處緩緩下降,使其逐漸浸入水中直至完全浸沒,整個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何變化?________。(4)若A、C、D三個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F1、F2、F3,漏掉的實驗操作中的彈簧測力計示數為F4,那么當滿足________關系式時(用字母表達式表示),阿基米德原理就得到了驗證。21.(2022八上·臨海期末)某同學想探究“漂浮的木塊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木塊排開液體重力的關系”。實驗步驟:①測量漂浮的木塊受到的浮力大小,方法是 ??;②將水倒入溢水杯中直至有水從溢水口溢出為止,如圖甲所示;③待溢水口不再溢水后,在溢水口下放一個重為G1的空桶,如圖乙所示;④將木塊放進溢水杯,讓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測出小桶和水的總重力記為G2,如圖丙所示。實驗分析:本實驗中,下列選項會對實驗產生影響的是 (填字母)。A.溢水杯未裝滿水 B.測量空桶重力時桶內有水 C.木塊吸水實驗完成后,另一同學猜想漂浮的木塊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與液體密度有關,于是他用鹽水代替水,另取一個相同木塊重復步驟②③④,測出小桶和鹽水的總重力記為G3。根據所學知識判斷G2 G3(填“<”、“=”或“>”)。22.(2021八上·天臺期末)兩位同學分別用圖1和圖2裝置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1)圖1中,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G排= F4- ?。ㄟx填“F1”“F2”或“F3”)。(2)乙同學按圖2進行實驗時,隨著升降臺升高,物體緩慢浸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測力計A、 B示數的變化量 ?。ㄟx填“相等”或“不相等”)。(3)若要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兩實驗中的金屬塊 (選填“一定”或“不一定”)要浸沒在水中。(4)比較兩方案,你覺得哪個更好并說明理由 。23.(2021八上·三門期末)小柯同學探究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存在怎樣的定量關系時,用到了下列器材:彈簧測力計、金屬塊(4.0N)、 大燒杯、水以及各種不同密度的溶液等。實驗步驟:①如圖甲, ;②如圖乙,將金屬塊浸沒在盛水的燒杯中,讀出測力計示數并記錄,然后取出金屬塊擦干;③按照步驟②的操作,換用不同密度的溶液重復實驗,數據如下表。實驗編號 1 2 3 4 5 6 7液體密度ρ液( g/cm3 ) - 0.8 1.0 1.2 1.4 1.8 2.0測力計示數F拉(N) 4.0 3.6 3.5 3.4 3.3 3.1 3.0浮力大小F浮(N) - 0.4 0.5 0.6 0.7 X 1.0(1)補充實驗步驟① ??;(2)表格中X的數據是 。(3)浮力秤是利用物體漂浮時F浮=G物原理工作的。當秤盤放上物體時,小簡浸在水中的深度為h,小筒重(包括秤盤)為G0、圓柱形小筒截面積為S,水的密度為ρ,則所稱物體的重力為 。(4)根據以上探究,寫出一種增大浮力秤稱量范圍的方法 。24.(2021·浙江·八年級單元測試)曹沖稱象”是家喻戶曉的典故。某校興趣小組模仿這一現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將厚底直筒形狀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下圖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質量為200g,底面積為40cm2 , 高度為20cm(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 )求:(1)將杯子開口向上豎直放入水中時(注:水未進入杯內),杯子受到的浮力。(2)此時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為該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3)此浮力秤一次能測量的最大質量是多少?25.(2022八上·臨海期末)某同學對一個金屬塊進行了兩次測量:第一次如圖甲所示,用細線系住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2.7N。第二次如圖乙所示,讓金屬塊浸沒在盛水的燒杯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1.7N。請回答下列問題:(1)求金屬塊受到的浮力。(2)求金屬塊的體積。(3)結合下表所列的金屬密度,通過計算判斷金屬塊是何種金屬。金屬 金 銅 鐵 鋁密度(克/厘米3) 19.3 8.9 7.8 2.726.(2022·浙江湖州·八年級期末)全球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正悄悄改變地球的“模樣”。 右圖是科學家拍下北冰洋巨型冰山的一角,是冰川漂浮在海面上的情景。已知海水密度為ρ海=1.03×103kg/m3,某同學根據所學知識,進行分析:(1)冰川熔化前受到的浮力 (填“大于”、“小于”或“登云”)冰塊的重力。(2)若此冰川質量為2.06×108kg,則冰川熔化前排開海水的體積為多少?(3)請通過計算說明冰川熔化后海平面的升降情況。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精選精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上第一章 1.1-1.3 期末備考秘籍(原卷版).doc 八上第一章 1.1-1.3 期末備考秘籍(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