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上第一章 期末備考(復習范圍:1.4-1.7)考點一、溶液、懸濁液、乳濁液考點精要: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比較溶液 懸濁液 乳濁液形成過程 固、液、氣溶解在液體里 固體小顆粒懸浮在液體里 小液滴分散在液體里穩定性 穩定 不穩定 不穩定長期放置 均一、穩定 分層 分層舉例 糖水、汽水、飲料等 石灰水、泥水、血液等 牛奶、肥皂水典例1:(2022·浙江·八年級階段練習)在盛有相同質量水的甲、乙、丙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三種不同的物質,充分振蕩后觀察到:甲試管的液體中有分散的小液滴,乙試管的液體中有分散的固體小顆粒,只有丙試管中看不到所加入的物質,但丙試管中的液體呈藍色透明。請回答:(1)甲試管中是_______,乙試管中是_______,丙試管中是_______。(填“乳濁液”“懸濁液”或“溶液”)(2)若其他條件不變,則三支試管靜置一段時間后,看到的現象是甲中_______,乙中_______,丙中_______。(3)這三種液體中,最穩定的是________,三種液體的共同點是________。【答案】(1)乳濁液;懸濁液;溶液 (2)分層;出現沉淀;無明顯現象 (3)丙;都是混合物【解析】1.甲試管中是(乳濁液)液,乙試管中是(懸濁液)液,丙試管中是(溶)液。2.若條件不變,將3支試管靜置片刻后,看到的現象是:甲(小液滴上升)乙(小顆粒下沉)丙(不變)。3.甲、乙、丙所屬的3類液體中,最穩定的是(丙)。都是一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所以都是混合物。考點二、藥品的取用考點精要:固體藥品的取用:①固體藥品通常保存在廣口瓶里。②(一傾、二送、三直立)固體粉末一般用藥匙或紙槽取用。操作時先使試管傾斜,把藥匙小心地送至試管底部,然后使試管直立。③(一橫、二放、三慢豎)塊狀藥品一般用鑷子夾取。操作時先橫放容器,把藥品或金屬顆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豎立起來,使藥品或金屬顆粒緩緩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④用過的藥匙或鑷子要立刻用干凈的紙擦拭干凈。液體藥品的取用:①液體藥品通常盛放在細口瓶中。廣口瓶、細口瓶等都經過磨砂處理,目的是增大容器的氣密性。②取用不定量(較多)液體——直接傾倒③使用時的注意事項(括號內為操作的目的):a、細口瓶的瓶塞必須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藥品腐蝕實驗臺或污染藥品】b、瓶口必須緊挨試管口,并且緩緩地倒【防止藥液損失】c、細口瓶貼標簽的一面必須朝向手心處【防止藥液灑出腐蝕標簽】d、倒完液體后,要立即蓋緊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處,標簽朝向外面【防止藥品潮解、 變質】④取用不定量(較少)液體——使用膠頭滴管⑤使用時的注意事項(括號內為操作的目的):a、應在容器的正上方垂直滴入;膠頭滴管不要接觸容器壁【防止沾污試管或污染試劑】b、取液后的滴管,應保持橡膠膠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體倒流,沾污試劑或腐蝕橡膠膠帽】c、用過的試管要立即用清水沖洗干凈;但滴瓶上的滴管不能用水沖洗,也不能交叉使用。典例2:(2022八上·嵊州期中)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大家要學會利用實驗器材進行實驗來檢驗自己的觀點。下列儀器中,①燒杯 ②滴管 ③酒精燈 ④玻璃棒 ⑤藥匙 ⑥試管,(1)取用少量固體藥品的是________,(2)滴加少量液體的是________,(3)常用來攪拌的是________,(4)常用來配制溶液用的是________(以上各空填序號)【答案】(1)⑤ (2)② (3)④ (4)①【解析】(1)取用少量固體藥品的是藥匙,故選⑤;(2)滴加少量液體的是滴管,故選②;(3)常用來攪拌的是玻璃棒,故選④;(4)常用來配制溶液用的是燒杯,故選①考點三、物質溶解以后的溫度變化情況考點精要:有的物質溶解時,會放出熱量,使溶液溫度升高。例如:氫氧化鈉等。有的物質溶解時,會吸收熱量,使溶液溫度下降。例如:硝酸銨等。有的物質溶解時,溫度沒有明顯變化。例如:氯化鈉等。典例3:(2022·浙江湖州·八年級期中)如圖向小試管中分別加入一定量下列各物質,能使U形管中左端液面升高該物質是( )A.食鹽 B.蔗糖 C.硝酸銨 D.氫氧化鈉【答案】C【解析】向小試管中分別加入一定量物質,要使U形管中左端的液面升高,則需集氣瓶內壓強減小,食鹽、蔗糖溶解溫度沒有明顯變化, U形管液面無變化,氫氧化鈉溶解放熱,會使壓強增大,U形管液面左低右高,硝酸銨溶解吸熱,可使集氣瓶內壓強減小,U形管左側面液體升高;考點四、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考點精要: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注意:①兩個前提條件:一定溫度和一定量的溶劑,否則飽和或不飽和溶液就沒有確定的意義。②飽和溶液是對一定的溶質而言的。如某溫度下的蔗糖飽和溶液是對蔗糖飽和的,不能再溶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質(如食鹽),仍可溶解。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典例4:(2022八上·臨海期末)20℃時,在兩只各盛有50克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30克蔗糖和氯化鈉固體,攪拌使其充分溶解,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燒杯中的溶液質量相等 B.氯化鈉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C.20℃時兩者的溶解度相等 D.蔗糖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答案】B【解析】(1)首先比較溶質質量大小,再根據“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判斷;(2)(4)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體顆粒,那么溶液飽和;否則,無法判斷溶液是否飽和;(3)在相同溫度下,同種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據此比較溶解度的大小。【解答】根據圖片可知,30g蔗糖完全溶解,則溶液質量為:50g+30g=80g。氯化鈉沒有完全溶解,則溶質質量小于30g,溶液質量小于80g,故A錯誤;因為燒杯中存在未溶的氯化鈉固體,所以氯化鈉溶液一定飽和,故B正確;20℃時,50g水中最多溶解蔗糖的質量大于氯化鈉的質量,則100g水中最多溶解蔗糖的質量肯定大于氯化鈉的質量,即蔗糖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鈉,故C錯誤;燒杯中的蔗糖完全溶解,則蔗糖不一定是飽和溶液,故D錯誤。考點五、溶解度以及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考點精要:溶解度: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質量為該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大多數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①影響很大,如硝酸鉀,表現為溶解度曲線陡;②影響不大,如氯化鈉(食鹽),表現為溶解度曲線平緩。極少數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如氫氧化鈣。物質的溶解性等級可分為:易溶(溶解度>10g) 、可溶(溶解度1~10g)、微溶(溶解度0.01~1g)、難溶(溶解度<0.01g)。典例5:(2022·浙江紹興·中考真題)某興趣小組用硝酸鉀進行了圖甲所示的實驗,硝酸鉀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如圖乙。(1)①中未溶解的硝酸鉀質量為___________克。(2)②中硝酸鉀溶液為___________(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3)計算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____【答案】8.4 不飽和 ②中溶液為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所以其溶質質量分數為:【解析】(1)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g,含義是2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鉀,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則①中未溶解的硝酸鉀質量為40g-31.6g=8.4g。(2)6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110g,含義是6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硝酸鉀,溶液達到飽和狀態;升溫至60℃,蒸發60g水,則最多能溶解的質量為,則②中溶解的硝酸鉀的質量為40g,硝酸鉀溶液為不飽和溶液。(3)解析見答案。考點六、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步驟考點精要:用食鹽和水配制10%的食鹽水50 g(即固體物質與水配成溶液)所需儀器:托盤天平、燒杯、玻璃棒、量筒、藥匙、滴管等。步驟:(1)計算:配制此溶液需要氯化鈉5g,水45mL。(2)稱量和量取:用托盤天平稱取所需的氯化鈉,放入燒杯中。注意氯化鈉放在天平左盤,砝碼放在天平右盤。用50 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當倒入的水接近45 mL時,改用滴管加水。(3)溶解:將用量筒量取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鈉的燒杯里,用玻璃棒攪拌。待氯化鈉完全溶解時,10%的氯化鈉溶液就配制好了。典例6:(2022·浙江臺州·八年級期末)在農業上通常用12%的氯化鈉溶液選種。實驗室欲配制該質量分數的溶液60g,操作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 (2)配制溶液的正確操作順序為④→②→___________ →③(用序號和箭頭表示)。(3)操作②有錯誤,正確的操作是:___________。(4)若不改正操作②的錯誤,其他操作步驟正確,則所配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將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答案】攪拌,加速溶解 ①→⑤ 稱量時藥品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 偏小【解析】(1)圖③操作為溶解,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速溶解;(2)配制溶液的過程:④從試劑瓶中取出氯化鈉;②用天平稱量規定質量的氯化鈉;①將稱出的食鹽倒入燒杯備用;⑤用量筒量取規定體積的水,倒入燒杯;③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直到食鹽全部溶解。則正確操作順序:④→②→①→⑤→③。(3)根據天平的使用方法可知,操作②的錯誤:砝碼和食鹽放反了,正確操作為:稱量時藥品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4)如果食鹽放在右盤,砝碼放在作品,那么食鹽的質量=砝碼-游碼,即測出食鹽的質量偏小,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可知,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將偏小。考點七、關于溶液稀釋的計算考點精要:溶液的稀釋計算的原則:溶液在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有兩種情況:①加水法進行稀釋;②加入低濃度的同種溶質的溶液。注意:溶液總質量可以相加,但是溶液的總體積不能直接相加。典例7:(2022·浙江·金華市八年級期末)鹽酸是由氯化氫氣體溶解在水中得到的,氯化氫氣體具有很強的刺激性,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很強。在通常情況下,1升水中最多可溶解約500升氯化氫氣體,這時得到的濃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7%。請回答:(1)鹽酸溶液的溶質是___________。(2)100g這種飽和濃鹽酸中含有溶質質量是多少克?(3)將100g這種飽和濃鹽酸稀釋成10%的稀鹽酸,需加水多少毫升?【答案】(1)氯化氫氣體 (2)37g (3)270【解析】(1)由題意可知可知,鹽酸是由氯化氫氣體溶解在水中得到的;(2)100g這種濃鹽酸的溶質是:100g×37%=37g;(3)設應加水的質量為x,100g×37%=(100g+x)×10%,則x=270g,即水的體積270mL,答:應加水270毫升。考點八、溶質質量分數的誤差分析考點精要:①計算時的誤差:計算的溶質偏小或計算的溶劑偏大—質量分數偏小,反之偏大。②稱量時的誤差:溶質本身不純、溶質本身不干燥—質量分數偏小,物體與砝碼位置放反—質量分數偏小,砝碼生銹或沾有油污—質量分數偏大。③量量時的誤差:俯視—質量分數偏小,仰視—質量分數偏大。④溶解時的誤差:溶質未完全溶解—質量分數偏小,溶質撒落—質量分數偏小,燒杯內有少量水分—質量分數偏小。⑤貯存、裝瓶時的誤差:瓶內有少量水分—質量分數偏小,溶液撒落—質量分數不變。典例8:(2022·浙江浦江縣八年級期末)氯化鈉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興趣小組提純含少量泥沙等雜質的粗鹽,操作流程如下: (1)甲圖操作①為乙圖中的___________(填圖中的字母)。(2)圖乙B中加熱到___________時,停止加熱。(3)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并計算精鹽的制得率(制得率=精鹽質量/粗鹽質量),下列選項中會導致精鹽制得率偏大的有___________。A.蒸發時有固體濺出 B.過濾時濾紙有破損C.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就蒸發結晶 D.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E.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鹽時,加入的水量不足(4)通過甲圖的操作③得到了精鹽(晶體表面無水分)。小組同學興奮地宣布:終于制得了純凈的氯化鈉!對此,老師不同意這個看法。請你幫老師說出理由:___________。【答案】C 有大量晶體析出 BCD 該過程只能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沒有除去可溶性雜質,所以得到的晶體不是純凈的氯化鈉【解析】(1)粗鹽中含有難溶性固體雜質,溶于水后形成懸濁液,由圖可知,甲圖中的操作①是溶解操作,為乙圖中的操作C,故填C。(2)由圖可知,圖乙中的B操作是蒸發,蒸發時,當蒸發皿中有大量晶體析出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剩余的水分蒸干,故填有大量晶體析出時。(3)A蒸發時有固體濺出,則剩余的氯化鈉的質量偏小,最終導致精鹽制得率偏小,選項錯誤;B過濾時濾紙有破損,難溶性固體雜質沿濾紙與漏斗內壁之間的縫隙流下進入濾液中,蒸發后導致精鹽的質量偏大,導致精鹽制得率偏大,選項正確;C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說明濾液中含有難溶性固體雜質,蒸發結晶后的晶體的質量偏大,導致精鹽制得率偏大,選項正確; D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即精鹽中含有水分,則精鹽質量偏大,導致精鹽制得率偏大,選項正確;E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鹽時,加入的水量不足,氯化鈉不能完全溶解,則最終所得精鹽的質量偏小,導致精鹽制得率偏小,選項錯誤;故填BCD。(4)粗鹽提純只能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沒有除去可溶性雜質,所以得到的晶體不是純凈的氯化鈉,故填該過程只能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沒有除去可溶性雜質,所以得到的晶體不是純凈的氯化鈉。考點九、關于溶液濃縮的計算考點精要:溶液的濃縮計算有三種方法:①補充溶質使溶液濃縮;②蒸發溶劑使溶液濃縮,蒸發溶劑時,溶液質量減少,溶質質量不變;③加入高濃度的同種溶質的溶液進行濃縮,計算方法同一濃一稀兩種溶液的稀釋。解題關鍵是:找清濃縮前后溶液、溶質、溶劑的變化,在根據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計算。意:溶液總質量可以相加,但是溶液的總體積不能直接相加。典例9:(2022·浙江杭州·八年級期末)現有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食鹽溶液100克,要將其溶質質量分數增加到10%,可行的方法是( )A.將溶液中的水蒸發掉50克 B.將溶液中的水蒸發掉一半C.加入10克食鹽固體 D.加入100克20%的食鹽溶液【答案】A【解析】A. 將溶液中的水蒸發掉50克,溶質質量分數由5%增加到10%,此選項正確; B. 將溶液中的水蒸發掉一半,溶液質量減少的不足50克,溶質質量分數不能增加到10%,此選項錯誤;C. 加入10克食鹽固體,溶質質量分數由5%大于10%,此選項錯誤; D. 加入100克20%的食鹽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12.5%,此選項錯誤。考點十、物質分離的方法——結晶考點精要:從飽和溶液中析出固態溶質的過程叫結晶,獲得晶體的兩種方法:①蒸發溶劑: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物質,如氯化鈉。②冷卻熱飽和溶液: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的物質,如硝酸鉀。典例10:(2022·浙江臺州·八年級期末)右圖為 A、B 兩種固體物質溶解度曲線, 請結合圖形回答下列問題。(1)交點C表示的意義是:在___________℃時,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2)50℃時,A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3)如果在大量的A中含有少量雜質B,要提純A,可先將樣品配制成溶液,再采取___________(選填“蒸發溶劑”或“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的方法獲得更高純度的A。【答案】40 3:5 冷卻熱飽和溶液【解析】(1)根據圖像可知,二者圖像相交對應的溫度為40℃,則交點C表示的意義是在40℃時,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2)由溶解度曲線可知,50℃時,A的溶解度為6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A的質量為60g,那么A的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之比為:60g:100g=3:5;(3)根據圖像可知,物質A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而物質B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如果在大量的A中含有少量雜質B,要提純A,可先將樣品配制成溶液,再采取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的方法獲得更高純度的A。考點十一、物質分離的方法——過濾考點精要:過濾可以將不溶性的物質從溶液中分離出來,過濾的注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中間不留氣泡;二低:濾紙邊緣低于漏斗邊緣,液面低于濾紙邊緣;三靠:燒杯口緊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輕輕斜靠三層濾紙處,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壁。玻璃棒在整個過濾操作中的作用:引流。過濾結果:濾紙上留有固體,下面燒杯中的為溶液。典例11:(2022·浙江臺州·八年級期末)小明在將粗鹽提純后, 再配制了溶質質量分數為 0.9%的生理鹽水, 請你幫助他完成下 列實驗過程。(1)實驗過程包括___________、過濾、蒸發結晶、洗滌烘干、計算、稱量、溶解、裝瓶等環節。(2)在過濾環節需要對圓形濾紙作折疊處理 (虛線表示沿此線折疊),圖中正確折疊步驟依次為___________。(3)在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4)如果要配制 200 克生理鹽水, 則在稱量環節需要定量稱取精鹽的質量為___________克。【答案】溶解 DAB 引流 1.8【解析】(1)粗鹽提純包括溶解、過濾、蒸發結晶、洗滌烘干、計算、稱量、溶解、裝瓶等環節。(2)先將圓形的濾紙沿一條直徑對折,再將得到的半圓形濾紙再次進行對折,最后將折疊后的濾紙展開,中間絕對不能留有縫隙,故選DAB。(3)在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4)需要稱取精鹽的質量為:200g×0.9%=1.8g。1.(2022·浙江蘭溪·八上期末)“美林”主要成分是布洛芬、“小兒開塞露”主要成分是山梨酵。兩者都是兒科常用藥,且都是藥物分散在水中制成。“美林”久放會產生白色沉淀,“小兒開塞露”即使密封保存久置也不會分層。“美林”、“小兒開塞露”分別屬于( )A.乳濁液、乳濁液 B.懸濁液、溶液 C.乳濁液、溶液 D.懸濁液、乳濁液【答案】B【解析】溶液的分散質為可溶性的物質,均一穩定;懸濁液的分散質為不溶性的固體顆粒,乳濁液的分散質為不溶性的液體,二者都沒有均一穩定性,據此分析判斷。“美林”久放會產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為不溶性的固體,為懸濁液;“小兒開塞露”即使密封保存久置也不會分層,具有均一穩定性,為溶液,故B正確,而A、C、D錯誤。2.(2022.浙江溫州.八年級階段練習)小金自制了一個“氣象瓶”,在密閉玻璃容器內裝有硝酸鉀和氯化銨及蒸餾水,當外界溫度改變,物質溶解度相應變化,會展現出不同形態的固體。當澄清透明的氣象瓶中出現大量固體時,相關描述正確的是( )A.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 B.溶液質量不變C.溶劑質量增加 D.溶質質量減少【答案】D【解析】(1)如果溶液中出現未溶的固體,那么溶液肯定飽和;否則,無法判斷溶液是否飽和。(2)(3)(4)根據對溶液的組成的認識判斷。【解答】當澄清透明的氣象瓶中出現大量固體時,溶液肯定飽和,故A錯誤;溶液中出現大量固體時,溶質的質量減小,而溶劑的質量不變,根據“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可知,溶液質量減小,故B、C錯誤,D正確。3.(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題)40°C時恒溫蒸發一杯不飽和食 鹽水至有晶體析出,此過程中不發生變化的是( )A.溶劑的質量 B.溶質的質量 C.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D.食鹽的溶解度【答案】D【解析】A.40°C時恒溫蒸發一杯不飽和食鹽水至有晶體析出,溶劑的質量逐漸減少,故選項說法錯誤;B、40°C時恒溫蒸發-杯不飽和食 鹽水至有晶體析出,溶質的質量逐漸減少,故選項說法錯誤;C、40°C時恒溫蒸發-杯不飽和食鹽水至有晶體析出,溶液由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變大,故選項說法錯誤;D、溫度不變,食鹽的溶解度不變,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4.(2021.浙江.八年級階段練習)20 ℃時,在三個各盛有100 g水的容器中分別加入甲、乙、丙三種純凈物(不含結晶水,也不與水反應)各10 g,充分溶解后,情況如下表所示,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物 質 甲 乙 丙未溶解固體的質量/g 7 0 3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飽和溶液B.三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乙>丙>甲C.升高溫度,三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都會改變D.20 ℃時,甲的溶解度最小【答案】C【解析】(1)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體,那么溶液肯定飽和;如果溶液中沒有未溶的固體,那么無法確定是否飽和;(2)溶質質量分數=;(3)根據溶解度和溫度的變化關系判斷;(4)在相同條件下,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越大,溶解度越大。【解答】A.甲和丙中都存在未溶的固體,則甲和丙肯定飽和。而乙中沒有未溶的固體,那么它可能飽和,也可能不飽和,故A正確不合題意;B.根據表格可知,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別為3g,10g和7g,而溶劑的質量相同,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可知,溶質質量分數大小:乙>丙>甲,故B正確不合題意;C.如果它們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那么升高溫度后,溶質和溶劑的質量保持不變,那么溶質質量分數保持不變,故C錯誤符合題意;D.根據表格可知,在相同條件下,甲的溶質質量最小,則甲的溶解度最小,故D正確不合題意。5.(2021·浙江仙居縣橫溪物新生中學八年級期中)如圖小楊在一個大蘿卜上挖了個孔,并向里加入一定量飽和食鹽水和少量食鹽晶體。一段時間后,小明將孔內的物質全部倒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向倒出的食鹽水中加入大星食鹽,判斷其是否是飽和溶液B.倒出的物質中一定有食鹽晶體C.將倒出的食鹽水升溫(不考慮溶劑蒸發),使其變為飽和食鹽水D.倒出的物質中可能沒有食鹽晶體【答案】D【解析】在一個大蘿卜上挖了個孔,并向里加入一定量的飽和食鹽水和少量食鹽晶體,一段時間后,蘿卜中的水會向飽和食鹽水中滲透,據此結合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在一定溫度下,向該溶液中加入少量溶質看是否繼續溶解,不能溶解即為飽和溶液,反之為不飽和溶液。A.向倒出的食鹽水中加入少量的食鹽,觀察實驗能否繼續溶解,判斷是否為飽和溶液,不能加入大量食鹽(無法根據實驗能否繼續溶解,判斷溶液是否飽和), 故選項說法錯誤;B.根據生物知識可知,蘿卜中的水會向飽和食鹽水中滲透,少量食鹽晶體會繼續溶解,且可能會全部溶解,倒出的物質中可能沒有食鹽晶體,故選項說法錯誤:C、食鹽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受溫度的影響變化不大,將倒出的食鹽水升溫(不考慮溶劑蒸發) ,食鹽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不會變為飽和食鹽水,故選項說法錯誤:D.根據生物知識可知,蘿卜中的水會向飽和食鹽水中滲透,少量食鹽晶體會繼續溶解,且可能會全部溶解,倒出的物質中可能沒有食鹽晶體,故選項說法正確。6.一定溫度下,向圖所示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現象如圖Ⅱ所示,所得溶液與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斷一定正確的是( )A.所得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B.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C.溶質的質量增加 D.溶質的溶解能力變強【答案】C【解析】(1)(2)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體,那么溶液肯定飽和;如果溶液中沒有未溶的固體,那么無法判斷是否飽和;(3)晶體減小,溶質質量增大;晶體增多,溶質質量減小;【解答】根據圖片可知,溶液II中沒有未溶固體存在,因此無法判斷它是否飽和,故A、B錯誤;氯化鉀晶體減小了,那么溶質的質量增加了,故C正確;溶質的溶解能力與溫度有關,因為溫度不變,所以溶解能力不變,故D錯誤。7.(2022八上·臨海期末)20℃時,在兩只各盛有50克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30克蔗糖和氯化鈉固體,攪拌使其充分溶解,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燒杯中的溶液質量相等 B.氯化鈉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C.20℃時兩者的溶解度相等 D.蔗糖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答案】B【解析】根據圖片可知,30g蔗糖完全溶解,則溶液質量為:50g+30g=80g。氯化鈉沒有完全溶解,則溶質質量小于30g,溶液質量小于80g,故A錯誤;因為燒杯中存在未溶的氯化鈉固體,所以氯化鈉溶液一定飽和,故B正確;20℃時,50g水中最多溶解蔗糖的質量大于氯化鈉的質量,則100g水中最多溶解蔗糖的質量肯定大于氯化鈉的質量,即蔗糖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鈉,故C錯誤;燒杯中的蔗糖完全溶解,則蔗糖不一定是飽和溶液,故D錯誤。8.(2022·浙江寧波·中考真題)20℃時,將45g氯化鈉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溶解。實驗數據如下表:下列解析正確的是( )實驗序號 ① ② ③ ④ ⑤氯化鈉質量/g 9 18 27 36 45溶液質量/g 109 118 127 136 136A.實驗③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最大B.實驗④所得溶液是氯化鈉的不飽和溶液C.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100g水D.將實驗①所得溶液蒸發50g水,冷卻到20℃,溶液達到飽和【答案】C【解析】A、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2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鈉的質量為36g,則實驗③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并不最大,而是實驗④和⑤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最大,故選項錯誤;B、實驗④和⑤可知,該溫度下的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鈉,因此實驗④所得溶液是20℃時氯化鈉的飽和溶液,故選項錯誤;C、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2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鈉的質量為36g,即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100g水,故選項正確;D、因為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100g 水,則該溫度下的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8g氯化鈉,因此將實驗①所得溶液蒸發50g水,冷卻到20℃,溶液達不到飽和,故選項錯誤。故選C。9.(2022·浙江湖州·中考真題)表是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表,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氯化鈉和硝酸鉀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溫度(℃) 0 20 40 60 80 100氯化鈉(克) 35.7 36.0 36.6 37.3 38.4 39.8硝酸鉀(克) 13.3 31.6 63.9 111 169 246A.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B.在20℃時,要溶解36克氯化鈉至少需要100克水C.若硝酸鉀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鈉,可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來提純硝酸鉀D.將80℃的氯化鈉飽和溶液和8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各100克降溫至20℃,析出晶體的質量分別是2.4克和137.4克【答案】D【解析】A、由圖中數據可知,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說法正確;B、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g,因此此溫度下要溶解36克氯化鈉至少需要100克水,故說法正確;C、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因此可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來提純硝酸鉀,故說法正確;D、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故80℃時,100g氯化鈉和硝酸鉀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都小于此溫度下物質的溶解度,因此降溫到20℃時,氯化鈉和硝酸鉀析出的晶體分別小于2.4g和137.4g,故說法錯誤。10.(2021·浙江溫州八年級期中)如圖甲是自來水的生產過程。據圖回答: (1)由圖甲可知,自來水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凈水方法有 ___________。A. 沉淀 B. 過濾 C. 蒸餾(2)在物質分類上,殺菌后輸送給用戶的水屬于___________;(選填 “混合物”或“純凈物”)【答案】AB 混合物【解析】(1)自來水凈化過程包括沉淀、過濾、吸附和消毒,故選AB。(2)殺菌后的自來水看似無色透明,其中仍然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的鈣鎂化合物,因此屬于混合物。11.(2021八上·蘭溪月考)死海因其高鹽度出名,美國科學家對其十分好奇,做了一個實驗:(如圖)他們將一件黑色禮服用鋼絲固定,放入死海中,兩年后取出,發現衣服表面掛滿了白色鹽晶。經檢測,晶體中的成分主要包含氯化鈉、氯化鈣、氯化鉀等。(1)黑色禮服上的白色鹽晶,在這兩年中經歷的最主要過程 。A.凝固 B.蒸餾 C.結晶 D.升華(2)死海中鹽類的質量分數始終保持在25%左右不再升高,試分析原因 。【答案】(1)C (2)死海中鹽溶液質量分數在25%左右時溶液就達到飽和了【解析】(1)根據白色鹽晶的生成過程判斷;(2)當溶液達到飽和時,溶質的質量就不再增大,即溶質質量分數保持不變,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黑色禮服上的白色鹽晶,是海水中的可溶性鹽類結晶析出的過程,故選C。(2)死海中鹽類的質量分數始終保持在25%左右不再升高,原因:死海中鹽溶液質量分數在25%左右時溶液就達到飽和了。12.(2022·浙江臺州·八年級期末)水是生命之源,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1)發源于天臺里石門水庫的北干渠,長72.3公里,主要解決天臺縣大部分及三門縣部分農田用水問題。北干渠工程影響水循環途徑中的環節是___________。(2)如圖是水廠凈化水的過程,則水廠生產自來水時使用的凈水方法有___________。A.沉淀 B.過濾 C.煮沸 D.蒸餾 E.吸附【答案】地表徑流 ABE【解析】(1)北干渠工程影響水循環途徑中的環節是地表徑流。(2)水廠生產自來水時使用的凈水方法有沉淀、過濾、吸附,故選ABE。13.(2021·浙江·湖州市第五中學八年級期中)直飲水機的水處理過程如圖所示。 (1)“可直接飲用水”屬于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2)炭罐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選項字母)。 a.過濾 b.吸附除味 c.消毒殺菌【答案】混合物 b【解析】(1)直飲水機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物質,“可直接飲用水”含有可溶性物質,屬于混合物。(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顏色和異味。炭罐含有活性炭,作用是 b。14.(2022八上·縉云期末)在復習過程中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將知識形成一個彼此聯系的知識網絡,有利于深刻領會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實現有效復習。(1)如圖是有關溶液的部分思維導圖,請在① 處填上恰當的內容。(2)根據圖中溶液特點,判斷下列混合物屬于溶液的是 。A.蔗糖水 B.醫用酒精 C.肥皂水 D.血液【答案】(1)均一 (2)A;B【解析】(1)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穩定性,因此①為均一。(2)蔗糖水和醫用酒精,在外界條件不變時,會長期穩定存在,不會分層,應為溶液,故A、B符合題意;肥皂水和血液,在空氣中靜置一段時間后分層,不具有穩定性,肯定不是溶液,故C、D不合題意。15.(2021八上·椒江期末)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蒸餾裝置對一些污水進行蒸餾 凈化處理, 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問題。(1)圖中 C 器材的名稱是 。(2)實驗過程要獲得較好的冷卻效果, 則冷卻水的流 動方向為 (填“A 端流入, B 端流 出”或“B 端流入, A 端流出”)(3)圖中存在一個明顯的錯誤, 請指出該錯誤。【答案】(1)錐形瓶(2)B 端流入,A 端流出(3)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放在燒瓶支管口處(只要提到溫度計的玻璃泡位置不對即給分)【解析】(2)讓冷卻水從下面的管流入,從上面的管流出,可以延長水的停留時間,從而增強冷凝效果;(3)蒸餾是將液體沸騰產生的蒸氣導入冷凝管,使之冷卻凝結成液體的一種蒸發、冷凝的過程。蒸餾的時候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該與蒸餾燒瓶支管口的下沿平齊。【解答】(1)圖中 C 器材的名稱是錐形瓶。(2)實驗過程要獲得較好的冷卻效果, 則冷卻水的流動方向為B 端流入,A 端流出;(3)圖中存在一個明顯的錯誤, 錯誤為: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放在燒瓶支管口處。16.(2021·浙江·八年級階段測試)某溫度下,將40 g食鹽放到100 g水中,充分攪拌后溶解了36 g食鹽,得到136 g食鹽水。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食鹽水中的溶質是 ,溶劑是 。(2)得到的溶液中,溶質質量為 g,溶劑質量為 g。(3)將上述溶液分為四等份,每一份溶液中溶質質量為 g,溶劑質量為 g。【答案】(1)食鹽;水 (2)6;100 (3)9;25【解析】(1)一般情況下,由固體液體組成的溶液,固體為溶劑,液體為溶質;(2)溶解的食鹽的質量就是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解答】(1)食鹽水中的溶質是食鹽,溶劑是水。(2)充分攪拌后溶解了36g食鹽,則溶質質量為36g,那么溶劑質量為:136g-36g=100g;(3)溶液具有均一性,即四份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和溶劑的質量都相等,那么每份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就是溶質總質量的,即36g×=9g。每份溶液中溶劑的質量等于溶劑總質量的,即100g×=25g。17.(2022·浙江·衢州八年級期末)如圖甲,一木塊漂浮于5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中,當溫度改變時(不考慮由此引起的木塊和溶液體積的變化) ,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隨時間(t)發生如圖乙所示的變化。由此推測,溫度的改變方式為 ________(選填“升溫”或“降溫") ;隨溫度的改變,硝酸鉀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將________(選填“不變”“增大”或“減小”)。【答案】降溫;減小【解析】(1)首先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分析溶液密度的變化,進而確定溶解度的變化,最后根據“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規律”確定溶液溫度的變化。(2)溶解度越小,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越小。【解答】(1)木塊在溶液上漂浮,則它受到的浮力始終等于重力,即浮力保持不變。根據乙圖可知,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逐漸變大,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ρ液gV排可知,溶液的密度逐漸減小,則溶解度逐漸減小,那么溶液的溫度降低了。(2)隨著溫度的降低,硝酸鉀溶液依然飽和,但是溶解度逐漸減小,則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18.(2022.浙江中考真題)學習《物質的溶解》時小科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往A、B、C三只燒杯中分別裝入等質量的水,在相同溫度下,向三只燒杯中分別加入50g、25g、5g同種固體物質,充分溶解后,靜置,現象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小科認為,4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他的判斷依據是______(2) A、B、C三只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是______【答案】4中有剩余固體 (或1中有不溶解的固體等)(合理即可) A≥B>C (或C【解析】(1)A燒杯中有固體剩余,不能繼續溶解,一定是該物質的飽和溶液。所以他的判斷依據是A中有不溶解的固體。(2)A、B、C三只燒杯中分別裝入等質量的水,A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BC均無固體剩余,B中加入固體的質量比C多,則B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C為不飽和溶液,則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是A>B>C.19.(2022八上·婺城期末)水和溶液與人類的生活、生產密切相關。(1)電解水實驗可證明水是由 組成;(2)如圖是探究物質溶解過程中能量變化的實驗示意圖。在盛有水的燒杯中放入一支裝有飽和氫氧化鈣溶液的試管,向水中加入足量飽和氫氧物質X,攪拌。如果物質X為 固體,試管中會有晶體析出。【答案】(1)氫元素和氧元素(2)氫氧化鈉【解析】(1)根據電解水實驗的產物,結合質量守恒定律分析水的組成;(2)根據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規律確定加入物質X后的溫度的變化,再根據物質溶解時吸熱還是放熱的知識確定該物質的種類。【解答】(1)水在通直流電的情況下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2)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則試管中出現晶體時溫度肯定是上升了,那么溶解物質X后肯定是放熱的。因為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時放熱,所以物質X可能為氫氧化鈉固體。20.(2022·浙江金華市八年級期末)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如圖是有關硝酸鉀溶液的實驗操作及變化情況。請回答:(1)操作Ⅰ可能是___________(①、②溶液中溶劑質量不變);(2)溶液②中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_______(填“>”、“<”或“=”)溶液③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答案】增加溶質或降低溫度 =【解析】(1)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操作I可能采用的加入硝酸鉀或降溫的方法;(2)②與③均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21.(2022八上·縉云期末)海水“曬鹽”得到的粗鹽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雜質,某興趣小組同學按甲圖中的步驟將粗鹽進行提純。(1)甲圖中的操作①為乙圖中的 (填字母),操作②為過濾,若兩次過濾后濾液仍渾濁,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種)(2)利用提純出的精鹽配制100克12%的食鹽溶液,必須用到的儀器是 。A.燒杯 B.10mL量筒 C.100mL量筒 D.漏斗(3)若(2)中配制的食鹽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12%,則可能的原因是 。A.稱量食鹽時,砝碼放左盤,食鹽放右盤B.將稱量好的食鹽倒入燒杯時,有食鹽固體灑落燒杯外C.將量好的水倒入燒杯時,有少量水濺出D.量取液體時,俯視讀數【答案】(1)b;濾紙破損或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或盛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等(合理即可)(2)A;C(3)C;D【解析】(1)根據粗鹽提純的步驟解答。根據過濾操作的注意事項分析解答。(2)根據配制一定濃度的溶液的實驗過程分析所需器材。(3)根據“溶質質量分數=”分析可知,溶質質量分數偏大,要么是溶質質量偏大,要么是溶劑質量偏小。【解答】(1)將含有泥沙的粗食鹽加水變成含有泥沙的混合液的過程為溶解,即乙圖中的b。操作②為過濾,若兩次過濾后濾液仍渾濁,原因可能是:濾紙破損或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或盛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等。(2)配制100g12%的食鹽溶液時,必須使用燒杯作為配制容器。需要食鹽100g×12%=12g,需要加水:100g-12g=88g,即量取水的體積為88ml,因此必須使用100ml量筒,而漏斗用不到,故選AC。(3)A.稱量食鹽時,砝碼放左盤,食鹽放右盤,此時食鹽的質量=砝碼質量-游碼質量,即食鹽質量偏小,故A不合題意;B.將稱量好的食鹽倒入燒杯時,有食鹽固體灑落燒杯外,會使食鹽質量減小,故B不合題意;C.將量好的水倒入燒杯時,有少量水濺出,會導致溶劑的質量減小,故C符合題意;D.量取液體時,俯視讀數,則讀出的示數偏大,而實際得到的水偏少,故D符合題意。故選CD。22.(2022八上·臨海期末)氯化鈉和硝酸鉀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見下表:溫度/℃溶解度/g 0 20 40 60 80 100氯化鈉 35.7 36 36.6 37.3 38.4 39.8硝酸鉀 13.3 31.6 63.9 110 169 246(1)從氯化鈉溶液中得到氯化鈉固體應采用的方法是 。(2)20℃時,向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鉀,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是硝酸鉀的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再將溫度升高到60℃時,溶液的質量為 克。【答案】(1)蒸發溶劑 (2)飽和;150【解析】(1)如果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較大,則可以使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結晶;如果物體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變化非常小,則可以使用蒸發溶劑的方法結晶。(2)將加入硝酸鉀的質量與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進行比較,從而判斷溶液是否飽和。用同樣的方法判斷60℃時是否飽和,確定溶質質量,并最終計算出溶液質量。【解答】(1)根據表格可知,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很小,因此得到氯化鈉固體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2)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g,因為50g>31.6g,所以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為硝酸鉀的飽和溶液。6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110g,因為50g<110g,所以此時的溶液不飽和,溶質質量為50g,則溶液質量為:50g+100g=150g。”23.(2021八上·椒江期末)右圖為 A 、B 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請結合圖形回答下列 問題。(1)交點C表示的意義是:在 ℃時,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2)50℃時,A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 ;(3)如果在大量的A中含有少量雜質B,要提純A,可先將樣品配制成溶液,再采取 (選填“蒸發溶劑”或“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的方法獲得更高純度的A。【答案】(1)40 (2)3:5 (3)冷卻熱飽和溶液【解析】(1)根據圖像確定兩個圖像交點對應的溫度;(2)根據圖像確定50℃時A的溶解度,然后根據溶解度的定義計算出飽和溶液溶質和溶劑的質量之比;(3)如果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那么它適宜使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結晶析出;否則,可以嘗試使用蒸發溶劑的方法結晶。【解答】(1)根據圖像可知,二者圖像相交對應的溫度為40℃,則:在40℃時,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2)50℃時,A的溶解度為6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A的質量為60g,那么A的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之比為:60g:100g=3:5;(3)根據圖像可知,物質A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而物質B的溶解度則變化較小,則:如果在大量的A中含有少量雜質B,要提純A,可先將樣品配制成溶液,再采取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的方法獲得更高純度的A。24.(2022八上·衢江期末)20℃時100g某硝酸鉀溶液恒溫經過如圖所示的變化,請判斷:最終丁燒杯中析出晶體的質量一定等于3g,這句話對嗎? (填 “對”或“不對”)。甲、乙、丙、丁四個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的是 。【答案】不對;丙、丁【解析】(1)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體,那么溶液肯定飽和;否則,無法判斷溶液是否飽和;(2)在相同溫度下,同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即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20℃時100g某硝酸鉀溶液甲恒溫蒸發10g水成為乙,乙中沒有晶體,可判斷出甲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乙的溶液是否飽和不能 確定。乙的溶液恒溫蒸發10g水析出了3g晶體,則丙的溶液一定是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將丙的溶液過濾恒溫蒸發10g析出晶體的質量不一定等于3g,若乙的溶液是飽和溶液,則丁燒杯中析出晶體的質量一定等于3g,若乙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則丁燒杯中析出晶體的質量一定大于3g.(2)同溫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同,則甲、乙、丙、丁四個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的是丙、丁。25.(2022·浙江臺州·八年級期末)根據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表, 請回答下列問題:溫度(℃) 10 20 30 40 50 60 70氯化鈉溶解度(克) 35.8 36.0 36.3 36.4 37.0 37.3 37.8硝酸鉀溶解度(克)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1)20℃時,氯化鈉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_______硝酸鉀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2)60℃時, 向 50 克水中加入 60 克硝酸鉀, 求充分攪拌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結果精確到 0.1%)【答案】大于 52.4%【解析】(1)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0g,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g,氯化鈉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鉀的溶解度,則20℃時氯化鈉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大于硝酸鉀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2)60℃時, 硝酸鉀的的溶解度為110克,則50g水最多能溶解55g硝酸鉀,向 50 克水中加入 60 克硝酸鉀, 充分攪拌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52.4%或≈52.4%。26.(2022·浙江寧波·七年級期中)如圖為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Q點的含義是___________;(2)若使接近飽和的丙溶液轉變成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任寫一種方法);(3)甲中含少量乙時,可通過___________的方法提純甲;(4)t2℃時,將35g甲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攪拌后,所形成溶液的質量為___________g;(5)將t2℃的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所得三種溶液溶質質量分數關系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選項字母)。A.甲=丙<乙 B.甲=乙>丙 C.乙>甲>丙【答案】t1℃時,甲、丙的溶解度相等 蒸發溶劑(或升溫) 降溫(或冷卻熱飽和溶液) 80 C【解析】(1)由溶解度曲線可知:Q點表示t1℃時,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2)若使接近飽和的丙溶液轉變成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升高溫度、增加溶質、蒸發溶劑;(3)甲中含少量乙時,可通過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甲,因為甲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比乙大;(4)t2℃時,甲的溶解度是60g,將35g甲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攪拌后,所形成溶液的質量=30g+50g=80g;(5)將t2℃的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所得三種溶液溶質質量分數關系正確的是乙>甲>丙,因為甲析出的固體比乙多,丙由飽和變為不飽和,故答案為C。27.(2021八上·天臺期末)研究物質的溶解度對于生產生活有重要意義。下表是碳酸鈉的溶解度數據。溫度/℃ 20 30 40 50 60 80 100溶解度/g 21.8 39.7 48.8 47.3 46.4 45.1 44.7(1)實驗過程如圖甲所示。當升溫至60℃時,燒杯④中出現的現象是 。(2)20℃時,將裝有飽和碳酸鈉溶液(底部有少量碳酸鈉晶體)的小試管放入盛水的燒杯中,如圖乙。若要使試管底部的晶體減少,可向燒杯中加入 (選填“硝酸銨”或“氫氧化鈉”)。【答案】(1)有晶體析出(2)氫氧化鈉【解析】(1)根據圖片確定升溫至60℃時燒杯中出現的現象。(2)根據表格確定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規律,并結合物質溶于水時吸熱還是放熱分析解答【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當升溫至60℃時,燒杯④中出現的現象是:有晶體析出。(2)要使試管底部的晶體減少,就要增大碳酸鈉的溶解度。根據表格可知,再20~50℃之間時,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需要升高溫度。因為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時放熱,所以可向燒杯中加入氫氧化鈉固體。28.(2022·浙江臺州·八年級期末)在每年的楊梅季結束后,果農為了給楊梅果園殺菌滅蟲需要噴灑農藥,小明爸爸覺得農藥A低毒高效。該農藥的產品信息標簽如圖:農藥A規格: 100mL質量分數: 20%密度: 1.1g/cm3求:(1)這100毫升農藥A的質量是___________g,其中溶質是___________g。(2)小明爸爸欲配制20kg質量分數為4%的該農藥來給楊梅果園殺菌滅蟲,需要多少千克農藥A和多少千克水?【答案】(1)110;22(2)設:需要農藥A的質量為m濃,則:20千克×4% =20%m濃,m濃=4千克,需要加水的質量為:m水=20千克-4千克=16千克。【解析】(1)這100毫升農藥A的質量是:m=ρV=1.1g/cm3×100cm3=110g;其中溶質的質量:110g×20%=22g;(2)見答案。29.(2022·浙江·浦江縣教育研究和教師培訓中心八年級期末)疫情期間學校經常要對教室進行消毒處理。現醫務室購買了一桶消毒液,上面標有“20L,1.1g/cm3,20%”的字樣。請計算:(1)這一桶消毒液總質量是多少千克?其中含溶質的質量是多少千克?(2)學校共有40間教室,每間教室需要用去2%的消毒液2kg,則需要從20%的原裝消毒液中取出多少千克溶液來配制?【答案】(1)解:20L=20000cm3 消毒液的總質量=20000cm3×1.1g/cm3=22000g=22kg溶質的質量=22kg×20%=4.4kg答:消毒液總質量為22kg,其中含溶質的質量為4.4kg。(2)解:需要2%的消毒液的質量=40×2kg=80kg設需要20%的消毒液的質量為x 80kg×2%=x×20%x=8kg答:需要20%的消毒液的質量為8kg。30.(2022八上·婺城期末)用氯化鎂溶液噴灑路面可融雪、防塵。已知20℃時,氯化鎂的溶解度為54.6g,在該溫度下按下表數據配制溶液。序號 ① ② ③ ④氯化鎂的質量/g 30 40 50 60水的質量/g 100 100 100 100(1)所得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2的是 ;(選填序號,下同)(2)所得溶液中,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3)求序號為①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到0.1%)【答案】(1)③ (2)④(3)序號為①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解析】(1)將每次加入氯化鎂的質量與20℃時它的溶解度進行比較,從而確定溶質質量,然后再計算出溶質與溶劑的質量之比;(2)當溶液中存在未溶的固體時,溶液肯定是飽和的;(3)溶質質量分數=。【解答】(1)20℃時,氯化鎂的溶解度為54.6g,前三組實驗中加入氯化鎂的質量都小于54.6g,因此它們都能被溶解,則溶質與溶劑的質量之比依次為:3:10,4:10,1:2,故選③。(2)第4次實驗中加入氯化鎂的質量為60g>54.6g,因此肯定存在未溶的氯化鎂,那么屬于飽和溶液的是④。31.(2022八上·臨海期末)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1)自來水生產過程中用到了活性炭,利用其 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2)流入過濾池中的混合物屬于 (填“溶液”、“懸濁液”或“乳濁液”)。(3)過氧乙酸是一種常用的消毒劑,現要配制50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過氧乙酸溶液,需要溶質質量分數為25%的過氧乙酸溶液多少克?需要加水多少克?【答案】(1)吸附 (2)懸濁液(3)解:m質=500g×5%=25gm液= =100g m水=500g-100g=400g答:需要25%的過氧乙酸溶液100克,加水400克。【解析】(1)活性炭本身疏松多孔,有很強的吸附性;(2)溶液的分散質為可溶性物質,懸濁液的分散質為不溶性的固體顆粒,乳濁液的分散質為不溶性的液體;(3)首先用500g×溶液的質量分數得到其中溶質的質量,再根據 計算出需要25%的過氧乙酸的質量,最后兩種溶液的質量相減得到加水的質量。【解答】(1)自來水生產過程中用到了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2)流入過濾池中的混合物為不溶性固體顆粒和水的混合物,屬于懸濁液。32.(2021八上·蘭溪月考)已知鹽酸是由氯化氫氣體溶解在水中得到的,氯化氫氣體具有很強的刺激性,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很強,在標準狀況下,1L水中最多可溶解約500L氯化氫氣體。(1)鹽酸溶液的溶質是 。(2)已知在標準狀況下氯化氫氣體的密度為1.63g/L,則標準狀況下,1L.水中最多能溶解氧化氫多少克?(3)這時得到的飽和鹽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答案】(1)氯化氫(2)1L水中最多恩能夠溶解氯化氫的質量:m=ρV=1.63g/L×500L=815g。(3)1L水的質量為1000g;則得到保護鹽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解析】(1)由氣體和液體組成的溶液,一般氣體為溶質,液體為溶劑;(2)根據m=ρV計算水中溶解的氯化氫的質量;(3)根據溶質質量分數=計算即可。【解答】(1)鹽酸是由氯化氫氣體溶解在水中得到的,則鹽酸溶液的溶質為氯化氫。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精選精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上第一章 期末備考(復習范圍:1.4-1.7)考點一、溶液、懸濁液、乳濁液考點精要: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比較溶液 懸濁液 乳濁液形成過程 固、液、氣溶解在液體里 固體小顆粒懸浮在液體里 小液滴分散在液體里穩定性 穩定 不穩定 不穩定長期放置 均一、穩定 分層 分層舉例 糖水、汽水、飲料等 石灰水、泥水、血液等 牛奶、肥皂水典例1:(2022·浙江·八年級階段練習)在盛有相同質量水的甲、乙、丙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三種不同的物質,充分振蕩后觀察到:甲試管的液體中有分散的小液滴,乙試管的液體中有分散的固體小顆粒,只有丙試管中看不到所加入的物質,但丙試管中的液體呈藍色透明。請回答:(1)甲試管中是_______,乙試管中是_______,丙試管中是_______。(填“乳濁液”“懸濁液”或“溶液”)(2)若其他條件不變,則三支試管靜置一段時間后,看到的現象是甲中_______,乙中_______,丙中_______。(3)這三種液體中,最穩定的是________,三種液體的共同點是________。考點二、藥品的取用考點精要:固體藥品的取用:①固體藥品通常保存在廣口瓶里。②(一傾、二送、三直立)固體粉末一般用藥匙或紙槽取用。操作時先使試管傾斜,把藥匙小心地送至試管底部,然后使試管直立。③(一橫、二放、三慢豎)塊狀藥品一般用鑷子夾取。操作時先橫放容器,把藥品或金屬顆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豎立起來,使藥品或金屬顆粒緩緩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④用過的藥匙或鑷子要立刻用干凈的紙擦拭干凈。液體藥品的取用:①液體藥品通常盛放在細口瓶中。廣口瓶、細口瓶等都經過磨砂處理,目的是增大容器的氣密性。②取用不定量(較多)液體——直接傾倒③使用時的注意事項(括號內為操作的目的):a、細口瓶的瓶塞必須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藥品腐蝕實驗臺或污染藥品】b、瓶口必須緊挨試管口,并且緩緩地倒【防止藥液損失】c、細口瓶貼標簽的一面必須朝向手心處【防止藥液灑出腐蝕標簽】d、倒完液體后,要立即蓋緊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處,標簽朝向外面【防止藥品潮解、 變質】④取用不定量(較少)液體——使用膠頭滴管⑤使用時的注意事項(括號內為操作的目的):a、應在容器的正上方垂直滴入;膠頭滴管不要接觸容器壁【防止沾污試管或污染試劑】b、取液后的滴管,應保持橡膠膠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體倒流,沾污試劑或腐蝕橡膠膠帽】c、用過的試管要立即用清水沖洗干凈;但滴瓶上的滴管不能用水沖洗,也不能交叉使用。典例2:(2022八上·嵊州期中)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大家要學會利用實驗器材進行實驗來檢驗自己的觀點。下列儀器中,①燒杯 ②滴管 ③酒精燈 ④玻璃棒 ⑤藥匙 ⑥試管,(1)取用少量固體藥品的是________,(2)滴加少量液體的是________,(3)常用來攪拌的是________,(4)常用來配制溶液用的是________(以上各空填序號)考點三、物質溶解以后的溫度變化情況考點精要:有的物質溶解時,會放出熱量,使溶液溫度升高。例如:氫氧化鈉等。有的物質溶解時,會吸收熱量,使溶液溫度下降。例如:硝酸銨等。有的物質溶解時,溫度沒有明顯變化。例如:氯化鈉等。典例3:(2022·浙江湖州·八年級期中)如圖向小試管中分別加入一定量下列各物質,能使U形管中左端液面升高該物質是( )A.食鹽 B.蔗糖 C.硝酸銨 D.氫氧化鈉考點四、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考點精要: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注意:①兩個前提條件:一定溫度和一定量的溶劑,否則飽和或不飽和溶液就沒有確定的意義。②飽和溶液是對一定的溶質而言的。如某溫度下的蔗糖飽和溶液是對蔗糖飽和的,不能再溶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質(如食鹽),仍可溶解。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典例4:(2022八上·臨海期末)20℃時,在兩只各盛有50克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30克蔗糖和氯化鈉固體,攪拌使其充分溶解,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燒杯中的溶液質量相等 B.氯化鈉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C.20℃時兩者的溶解度相等 D.蔗糖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考點五、溶解度以及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考點精要:溶解度: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質量為該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大多數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①影響很大,如硝酸鉀,表現為溶解度曲線陡;②影響不大,如氯化鈉(食鹽),表現為溶解度曲線平緩。極少數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如氫氧化鈣。物質的溶解性等級可分為:易溶(溶解度>10g) 、可溶(溶解度1~10g)、微溶(溶解度0.01~1g)、難溶(溶解度<0.01g)。典例5:(2022·浙江紹興·中考真題)某興趣小組用硝酸鉀進行了圖甲所示的實驗,硝酸鉀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如圖乙。(1)①中未溶解的硝酸鉀質量為___________克。(2)②中硝酸鉀溶液為___________(選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3)計算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____考點六、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步驟考點精要:用食鹽和水配制10%的食鹽水50 g(即固體物質與水配成溶液)所需儀器:托盤天平、燒杯、玻璃棒、量筒、藥匙、滴管等。步驟:(1)計算:配制此溶液需要氯化鈉5g,水45mL。(2)稱量和量取:用托盤天平稱取所需的氯化鈉,放入燒杯中。注意氯化鈉放在天平左盤,砝碼放在天平右盤。用50 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當倒入的水接近45 mL時,改用滴管加水。(3)溶解:將用量筒量取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鈉的燒杯里,用玻璃棒攪拌。待氯化鈉完全溶解時,10%的氯化鈉溶液就配制好了。典例6:(2022·浙江臺州·八年級期末)在農業上通常用12%的氯化鈉溶液選種。實驗室欲配制該質量分數的溶液60g,操作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 (2)配制溶液的正確操作順序為④→②→___________ →③(用序號和箭頭表示)。(3)操作②有錯誤,正確的操作是:___________。(4)若不改正操作②的錯誤,其他操作步驟正確,則所配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將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考點七、關于溶液稀釋的計算考點精要:溶液的稀釋計算的原則:溶液在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有兩種情況:①加水法進行稀釋;②加入低濃度的同種溶質的溶液。注意:溶液總質量可以相加,但是溶液的總體積不能直接相加。典例7:(2022·浙江·金華市八年級期末)鹽酸是由氯化氫氣體溶解在水中得到的,氯化氫氣體具有很強的刺激性,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很強。在通常情況下,1升水中最多可溶解約500升氯化氫氣體,這時得到的濃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7%。請回答:(1)鹽酸溶液的溶質是___________。(2)100g這種飽和濃鹽酸中含有溶質質量是多少克?(3)將100g這種飽和濃鹽酸稀釋成10%的稀鹽酸,需加水多少毫升?考點八、溶質質量分數的誤差分析考點精要:①計算時的誤差:計算的溶質偏小或計算的溶劑偏大—質量分數偏小,反之偏大。②稱量時的誤差:溶質本身不純、溶質本身不干燥—質量分數偏小,物體與砝碼位置放反—質量分數偏小,砝碼生銹或沾有油污—質量分數偏大。③量量時的誤差:俯視—質量分數偏小,仰視—質量分數偏大。④溶解時的誤差:溶質未完全溶解—質量分數偏小,溶質撒落—質量分數偏小,燒杯內有少量水分—質量分數偏小。⑤貯存、裝瓶時的誤差:瓶內有少量水分—質量分數偏小,溶液撒落—質量分數不變。典例8:(2022·浙江浦江縣八年級期末)氯化鈉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興趣小組提純含少量泥沙等雜質的粗鹽,操作流程如下: (1)甲圖操作①為乙圖中的___________(填圖中的字母)。(2)圖乙B中加熱到___________時,停止加熱。(3)實驗結束后稱量獲得的精鹽,并計算精鹽的制得率(制得率=精鹽質量/粗鹽質量),下列選項中會導致精鹽制得率偏大的有___________。A.蒸發時有固體濺出 B.過濾時濾紙有破損C.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就蒸發結晶 D.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潮濕E.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鹽時,加入的水量不足(4)通過甲圖的操作③得到了精鹽(晶體表面無水分)。小組同學興奮地宣布:終于制得了純凈的氯化鈉!對此,老師不同意這個看法。請你幫老師說出理由:___________。考點九、關于溶液濃縮的計算考點精要:溶液的濃縮計算有三種方法:①補充溶質使溶液濃縮;②蒸發溶劑使溶液濃縮,蒸發溶劑時,溶液質量減少,溶質質量不變;③加入高濃度的同種溶質的溶液進行濃縮,計算方法同一濃一稀兩種溶液的稀釋。解題關鍵是:找清濃縮前后溶液、溶質、溶劑的變化,在根據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計算。意:溶液總質量可以相加,但是溶液的總體積不能直接相加。典例9:(2022·浙江杭州·八年級期末)現有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食鹽溶液100克,要將其溶質質量分數增加到10%,可行的方法是( )A.將溶液中的水蒸發掉50克 B.將溶液中的水蒸發掉一半C.加入10克食鹽固體 D.加入100克20%的食鹽溶液考點十、物質分離的方法——結晶考點精要:從飽和溶液中析出固態溶質的過程叫結晶,獲得晶體的兩種方法:①蒸發溶劑: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物質,如氯化鈉。②冷卻熱飽和溶液: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的物質,如硝酸鉀。典例10:(2022·浙江臺州·八年級期末)右圖為 A、B 兩種固體物質溶解度曲線, 請結合圖形回答下列問題。(1)交點C表示的意義是:在___________℃時,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2)50℃時,A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3)如果在大量的A中含有少量雜質B,要提純A,可先將樣品配制成溶液,再采取___________(選填“蒸發溶劑”或“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的方法獲得更高純度的A。考點十一、物質分離的方法——過濾考點精要:過濾可以將不溶性的物質從溶液中分離出來,過濾的注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中間不留氣泡;二低:濾紙邊緣低于漏斗邊緣,液面低于濾紙邊緣;三靠:燒杯口緊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輕輕斜靠三層濾紙處,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壁。玻璃棒在整個過濾操作中的作用:引流。過濾結果:濾紙上留有固體,下面燒杯中的為溶液。典例11:(2022·浙江臺州·八年級期末)小明在將粗鹽提純后, 再配制了溶質質量分數為 0.9%的生理鹽水, 請你幫助他完成下 列實驗過程。(1)實驗過程包括___________、過濾、蒸發結晶、洗滌烘干、計算、稱量、溶解、裝瓶等環節。(2)在過濾環節需要對圓形濾紙作折疊處理 (虛線表示沿此線折疊),圖中正確折疊步驟依次為___________。(3)在過濾時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4)如果要配制 200 克生理鹽水, 則在稱量環節需要定量稱取精鹽的質量為___________克。1.(2022·浙江蘭溪·八上期末)“美林”主要成分是布洛芬、“小兒開塞露”主要成分是山梨酵。兩者都是兒科常用藥,且都是藥物分散在水中制成。“美林”久放會產生白色沉淀,“小兒開塞露”即使密封保存久置也不會分層。“美林”、“小兒開塞露”分別屬于( )A.乳濁液、乳濁液 B.懸濁液、溶液 C.乳濁液、溶液 D.懸濁液、乳濁液2.(2022.浙江溫州.八年級階段練習)小金自制了一個“氣象瓶”,在密閉玻璃容器內裝有硝酸鉀和氯化銨及蒸餾水,當外界溫度改變,物質溶解度相應變化,會展現出不同形態的固體。當澄清透明的氣象瓶中出現大量固體時,相關描述正確的是( )A.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 B.溶液質量不變C.溶劑質量增加 D.溶質質量減少3.(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題)40°C時恒溫蒸發一杯不飽和食 鹽水至有晶體析出,此過程中不發生變化的是( )A.溶劑的質量 B.溶質的質量 C.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D.食鹽的溶解度4.(2021.浙江.八年級階段練習)20 ℃時,在三個各盛有100 g水的容器中分別加入甲、乙、丙三種純凈物(不含結晶水,也不與水反應)各10 g,充分溶解后,情況如下表所示,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物 質 甲 乙 丙未溶解固體的質量/g 7 0 3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飽和溶液B.三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乙>丙>甲C.升高溫度,三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都會改變D.20 ℃時,甲的溶解度最小5.(2021·浙江仙居縣橫溪物新生中學八年級期中)如圖小楊在一個大蘿卜上挖了個孔,并向里加入一定量飽和食鹽水和少量食鹽晶體。一段時間后,小明將孔內的物質全部倒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向倒出的食鹽水中加入大星食鹽,判斷其是否是飽和溶液B.倒出的物質中一定有食鹽晶體C.將倒出的食鹽水升溫(不考慮溶劑蒸發),使其變為飽和食鹽水D.倒出的物質中可能沒有食鹽晶體6.一定溫度下,向圖所示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現象如圖Ⅱ所示,所得溶液與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斷一定正確的是( )A.所得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B.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C.溶質的質量增加 D.溶質的溶解能力變強7.(2022八上·臨海期末)20℃時,在兩只各盛有50克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30克蔗糖和氯化鈉固體,攪拌使其充分溶解,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燒杯中的溶液質量相等 B.氯化鈉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C.20℃時兩者的溶解度相等 D.蔗糖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8.(2022·浙江寧波·中考真題)20℃時,將45g氯化鈉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溶解。實驗數據如下表:下列解析正確的是( )實驗序號 ① ② ③ ④ ⑤氯化鈉質量/g 9 18 27 36 45溶液質量/g 109 118 127 136 136A.實驗③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最大B.實驗④所得溶液是氯化鈉的不飽和溶液C.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100g水D.將實驗①所得溶液蒸發50g水,冷卻到20℃,溶液達到飽和9.(2022·浙江湖州·中考真題)表是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表,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氯化鈉和硝酸鉀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溫度(℃) 0 20 40 60 80 100氯化鈉(克) 35.7 36.0 36.6 37.3 38.4 39.8硝酸鉀(克) 13.3 31.6 63.9 111 169 246A.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B.在20℃時,要溶解36克氯化鈉至少需要100克水C.若硝酸鉀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鈉,可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來提純硝酸鉀D.將80℃的氯化鈉飽和溶液和8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各100克降溫至20℃,析出晶體的質量分別是2.4克和137.4克10.(2021·浙江溫州八年級期中)如圖甲是自來水的生產過程。據圖回答: (1)由圖甲可知,自來水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凈水方法有 ___________。A. 沉淀 B. 過濾 C. 蒸餾(2)在物質分類上,殺菌后輸送給用戶的水屬于___________;(選填 “混合物”或“純凈物”)11.(2021八上·蘭溪月考)死海因其高鹽度出名,美國科學家對其十分好奇,做了一個實驗:(如圖)他們將一件黑色禮服用鋼絲固定,放入死海中,兩年后取出,發現衣服表面掛滿了白色鹽晶。經檢測,晶體中的成分主要包含氯化鈉、氯化鈣、氯化鉀等。(1)黑色禮服上的白色鹽晶,在這兩年中經歷的最主要過程 。A.凝固 B.蒸餾 C.結晶 D.升華(2)死海中鹽類的質量分數始終保持在25%左右不再升高,試分析原因 。12.(2022·浙江臺州·八年級期末)水是生命之源,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1)發源于天臺里石門水庫的北干渠,長72.3公里,主要解決天臺縣大部分及三門縣部分農田用水問題。北干渠工程影響水循環途徑中的環節是___________。(2)如圖是水廠凈化水的過程,則水廠生產自來水時使用的凈水方法有___________。A.沉淀 B.過濾 C.煮沸 D.蒸餾 E.吸附13.(2021·浙江·湖州市第五中學八年級期中)直飲水機的水處理過程如圖所示。 (1)“可直接飲用水”屬于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2)炭罐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選項字母)。 a.過濾 b.吸附除味 c.消毒殺菌14.(2022八上·縉云期末)在復習過程中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將知識形成一個彼此聯系的知識網絡,有利于深刻領會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實現有效復習。(1)如圖是有關溶液的部分思維導圖,請在① 處填上恰當的內容。(2)根據圖中溶液特點,判斷下列混合物屬于溶液的是 。A.蔗糖水 B.醫用酒精 C.肥皂水 D.血液15.(2021八上·椒江期末)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蒸餾裝置對一些污水進行蒸餾 凈化處理, 請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問題。(1)圖中 C 器材的名稱是 。(2)實驗過程要獲得較好的冷卻效果, 則冷卻水的流 動方向為 (填“A 端流入, B 端流 出”或“B 端流入, A 端流出”)(3)圖中存在一個明顯的錯誤, 請指出該錯誤。16.(2021·浙江·八年級階段測試)某溫度下,將40 g食鹽放到100 g水中,充分攪拌后溶解了36 g食鹽,得到136 g食鹽水。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食鹽水中的溶質是 ,溶劑是 。(2)得到的溶液中,溶質質量為 g,溶劑質量為 g。(3)將上述溶液分為四等份,每一份溶液中溶質質量為 g,溶劑質量為 g。17.(2022·浙江·衢州八年級期末)如圖甲,一木塊漂浮于5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中,當溫度改變時(不考慮由此引起的木塊和溶液體積的變化) ,木塊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隨時間(t)發生如圖乙所示的變化。由此推測,溫度的改變方式為 ________(選填“升溫”或“降溫") ;隨溫度的改變,硝酸鉀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將________(選填“不變”“增大”或“減小”)。18.(2022.浙江中考真題)學習《物質的溶解》時小科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往A、B、C三只燒杯中分別裝入等質量的水,在相同溫度下,向三只燒杯中分別加入50g、25g、5g同種固體物質,充分溶解后,靜置,現象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小科認為,4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他的判斷依據是______(2) A、B、C三只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是______19.(2022八上·婺城期末)水和溶液與人類的生活、生產密切相關。(1)電解水實驗可證明水是由 組成;(2)如圖是探究物質溶解過程中能量變化的實驗示意圖。在盛有水的燒杯中放入一支裝有飽和氫氧化鈣溶液的試管,向水中加入足量飽和氫氧物質X,攪拌。如果物質X為 固體,試管中會有晶體析出。20.(2022·浙江金華市八年級期末)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如圖是有關硝酸鉀溶液的實驗操作及變化情況。請回答:(1)操作Ⅰ可能是___________(①、②溶液中溶劑質量不變);(2)溶液②中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_______(填“>”、“<”或“=”)溶液③中溶質的質量分數。21.(2022八上·縉云期末)海水“曬鹽”得到的粗鹽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雜質,某興趣小組同學按甲圖中的步驟將粗鹽進行提純。(1)甲圖中的操作①為乙圖中的 (填字母),操作②為過濾,若兩次過濾后濾液仍渾濁,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種)(2)利用提純出的精鹽配制100克12%的食鹽溶液,必須用到的儀器是 。A.燒杯 B.10mL量筒 C.100mL量筒 D.漏斗(3)若(2)中配制的食鹽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12%,則可能的原因是 。A.稱量食鹽時,砝碼放左盤,食鹽放右盤B.將稱量好的食鹽倒入燒杯時,有食鹽固體灑落燒杯外C.將量好的水倒入燒杯時,有少量水濺出D.量取液體時,俯視讀數22.(2022八上·臨海期末)氯化鈉和硝酸鉀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見下表:溫度/℃溶解度/g 0 20 40 60 80 100氯化鈉 35.7 36 36.6 37.3 38.4 39.8硝酸鉀 13.3 31.6 63.9 110 169 246(1)從氯化鈉溶液中得到氯化鈉固體應采用的方法是 。(2)20℃時,向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鉀,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是硝酸鉀的 (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再將溫度升高到60℃時,溶液的質量為 克。23.(2021八上·椒江期末)右圖為 A 、B 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請結合圖形回答下列 問題。(1)交點C表示的意義是:在 ℃時,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2)50℃時,A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 ;(3)如果在大量的A中含有少量雜質B,要提純A,可先將樣品配制成溶液,再采取 (選填“蒸發溶劑”或“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的方法獲得更高純度的A。24.(2022八上·衢江期末)20℃時100g某硝酸鉀溶液恒溫經過如圖所示的變化,請判斷:最終丁燒杯中析出晶體的質量一定等于3g,這句話對嗎? (填 “對”或“不對”)。甲、乙、丙、丁四個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的是 。25.(2022·浙江臺州·八年級期末)根據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表, 請回答下列問題:溫度(℃) 10 20 30 40 50 60 70氯化鈉溶解度(克) 35.8 36.0 36.3 36.4 37.0 37.3 37.8硝酸鉀溶解度(克)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1)20℃時,氯化鈉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___________硝酸鉀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2)60℃時, 向 50 克水中加入 60 克硝酸鉀, 求充分攪拌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結果精確到 0.1%)26.(2022·浙江寧波·七年級期中)如圖為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Q點的含義是___________;(2)若使接近飽和的丙溶液轉變成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任寫一種方法);(3)甲中含少量乙時,可通過___________的方法提純甲;(4)t2℃時,將35g甲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攪拌后,所形成溶液的質量為___________g;(5)將t2℃的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所得三種溶液溶質質量分數關系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選項字母)。A.甲=丙<乙 B.甲=乙>丙 C.乙>甲>丙27.(2021八上·天臺期末)研究物質的溶解度對于生產生活有重要意義。下表是碳酸鈉的溶解度數據。溫度/℃ 20 30 40 50 60 80 100溶解度/g 21.8 39.7 48.8 47.3 46.4 45.1 44.7(1)實驗過程如圖甲所示。當升溫至60℃時,燒杯④中出現的現象是 。(2)20℃時,將裝有飽和碳酸鈉溶液(底部有少量碳酸鈉晶體)的小試管放入盛水的燒杯中,如圖乙。若要使試管底部的晶體減少,可向燒杯中加入 (選填“硝酸銨”或“氫氧化鈉”)。28.(2022·浙江臺州·八年級期末)在每年的楊梅季結束后,果農為了給楊梅果園殺菌滅蟲需要噴灑農藥,小明爸爸覺得農藥A低毒高效。該農藥的產品信息標簽如圖:農藥A規格: 100mL質量分數: 20%密度: 1.1g/cm3求:(1)這100毫升農藥A的質量是___________g,其中溶質是___________g。(2)小明爸爸欲配制20kg質量分數為4%的該農藥來給楊梅果園殺菌滅蟲,需要多少千克農藥A和多少千克水?29.(2022·浙江·浦江縣教育研究和教師培訓中心八年級期末)疫情期間學校經常要對教室進行消毒處理。現醫務室購買了一桶消毒液,上面標有“20L,1.1g/cm3,20%”的字樣。請計算:(1)這一桶消毒液總質量是多少千克?其中含溶質的質量是多少千克?(2)學校共有40間教室,每間教室需要用去2%的消毒液2kg,則需要從20%的原裝消毒液中取出多少千克溶液來配制?30.(2022八上·婺城期末)用氯化鎂溶液噴灑路面可融雪、防塵。已知20℃時,氯化鎂的溶解度為54.6g,在該溫度下按下表數據配制溶液。序號 ① ② ③ ④氯化鎂的質量/g 30 40 50 60水的質量/g 100 100 100 100(1)所得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2的是 ;(選填序號,下同)(2)所得溶液中,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3)求序號為①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到0.1%)31.(2022八上·臨海期末)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1)自來水生產過程中用到了活性炭,利用其 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2)流入過濾池中的混合物屬于 (填“溶液”、“懸濁液”或“乳濁液”)。(3)過氧乙酸是一種常用的消毒劑,現要配制50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過氧乙酸溶液,需要溶質質量分數為25%的過氧乙酸溶液多少克?需要加水多少克?32.(2021八上·蘭溪月考)已知鹽酸是由氯化氫氣體溶解在水中得到的,氯化氫氣體具有很強的刺激性,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很強,在標準狀況下,1L水中最多可溶解約500L氯化氫氣體。(1)鹽酸溶液的溶質是 。(2)已知在標準狀況下氯化氫氣體的密度為1.63g/L,則標準狀況下,1L.水中最多能溶解氧化氫多少克?(3)這時得到的飽和鹽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典例分析精選精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上第一章 1.4-1.7 期末備考秘籍(原卷版).doc 八上第一章 1.4-1.7 期末備考秘籍(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