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外歷史綱要(上)導學案——第五單元 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與救亡圖存第17課 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 課標要求:1.認識列強侵華對中國社會的影響。2.概述晚清時期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事跡,理解其性質和意義。3.認識社會各階級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一、國家出路的探索(一)底層農民——天國之夢1.背景:材料一:中國在1840年戰爭失敗后被迫付給英國的賠款,大量的非生產性的鴉片消費,鴉片貿易所引起的金銀外流,外國競爭對本國生產的破壞 ,國家行政機關的腐化,這一切就造成……舊稅捐更重更難負擔,此外又加上了新稅捐。——馬克思《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材料二:廣西境內多高山丘陵,人多地少,民眾生活一向困苦。鴉片戰爭之后,民眾生活更為拮據,加之1846年至1850年水、旱、蝗災不斷,人民瀕于絕境。——中國近代史編寫組《中國近代史》材料三:比較落后的農民,缺乏理性思辨的能力,只能用宗教的玄想加以說明,農民生活散漫,缺乏凝聚力,只能用宗教紀律加以組織約束。——戴逸《太平天國拜上帝教不是邪教》 思考:鴉片戰爭是從哪些方面引發這次農民起義?此外,還有哪些因素?其中根源是?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過程:時間 過程 綱領 敗因1851185318551856186118643.綱領: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也。 ——節選自《天朝田畝制度》政治上,依法治國,官吏由公眾選舉;經濟上,發展工商業,獎勵技術發明;文化上,開設新式學堂等;外交上平等基礎上同各國通商交流。 ——摘編自《資政新篇》 思考: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指出兩份綱領性文件的革命性和空想性是怎樣體現的?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化拓展 《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的不同項目 《天朝田畝制度》 《資政新篇》背景 頒布于太平天國強盛時期 提出于太平天國衰落時期經濟主張群眾基礎特點 標志著中國農民戰爭水平達到最高峰 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結果4.影響:材料四:太平天國堅持戰斗14年,勢力發展到18省,先后攻取600多座城市,加速了清王朝和整個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潰;不予承認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權,使西方列強把中國迅速殖民地化的陰謀大大推遲了。——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材料五:太平天國之后,從前由滿人占據的重要督撫位置現在落入了漢人之手。勢力強大的巡撫和總督時時會擺脫中央政府自行其是。 ……運動后,曾經繁華富庶的江南 “幾于百里無人煙,其中大半人民死亡,室廬焚毀,田畝無主,荒棄不耕”。——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思考: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太平天國運動給當時中國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上層地主——天朝自強1.背景:材料一:購買外洋器物……繼而試造,不過一二年……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1861年曾國藩《復陳購買外洋跑船折》材料二: 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1864年李鴻章《致總理衙門函》 思考:指出洋務運動興起的背景?目的?指導思想?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活動:實踐 效果近代工業 軍事工業 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等民用工業 上海輪船招商局、上海機器織布局、開平煤礦等開辦培養翻譯和軍事人才的學校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艦隊總理衙門的設立 加強了清朝與外國的聯系 外交開始向近代化進步性局限性3.評價:材料三:洋務運動……就其主觀動機而言,他們未必有真心打破舊軌,但他們的主張卻歷史地包含著逸出舊軌的趨向。……洋務運動汲取來的西方知識對中國傳統社會的沖擊,比十次農民戰爭更大。——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城代謝》 探究:為何說洋務運動是“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嘗試”?有何局限?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維點撥 洋務企業的經營方式與生產方式(1)經營方式:主要有官辦、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三種類型。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的資金全部源于官府撥款,企業完全屬于國家,屬于官辦企業。民用工業的資金來源則比較復雜,存在著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三種形式,其中官督商辦、官商合辦都有民間資本的介入,帶有明顯的官僚資本主義色彩。(2)生產方式:洋務企業采用機器生產,這是其不同于古代官營手工業的主要表現。二、列強侵略的加劇 (一)邊疆危機:海塞之爭地區 危機表現 中國應對 結果西北 西南 1885馮子材鎮南關大捷東南 劉銘傳保臺 東北(二)甲午戰爭:瓜分豆剖1.背景:2.過程:材料一:服務于北洋艦隊的外籍人士肯寧咸說:“中國人在鴨綠江上(指黃海海戰)是可以得勝的,假使他們的炮彈不是實著泥沙。這不是海軍提督的過錯,而是軍需局的壞蛋官吏的罪惡。”李鴻章認為“列強必有區處,必有收場”,命令部下“靜寧勿動”,“保艦勿失”,既貽誤了軍機,又影響了士氣。——摘編自《甲午戰爭的歷史教訓》 思考:歷經三十年洋務運動的發展,晚清中國為何無法避免戰敗?據材料分析原因。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結果:清軍戰敗,被迫簽訂《 》。條約內容 危害/后續承認朝鮮獨立 朝貢體系崩潰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款2億兩白銀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中國通商口岸設廠制造誤區警示 列強侵華方式的改變:《南京條約》反映出列強對華經濟侵略方式以商品輸出為主,而《馬關條約》反映出列強對華經濟侵略方式則是以資本輸出為主。4.后續:列強瓜分狂潮 材料二:甲午之敗,大清帝國最后一層神秘的面紗由日本人撕下。來自東南西北的洋鬼子們,再也沒有什么可以顧忌的了。他們甚至覺得,如果不趁此大好機會撈上一把,簡直不好意思。洋人們的搶劫,花樣百出,名目繁多,而且相互之間,競相仿效。——《1750-1950的中國》 思考:19世紀末西方列強搶劫中國的花樣主要有哪些方式?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影響: 探究:結合19世紀末20世紀初相關史實,對“深重的災難同時又是一種精神上的強擊”(史學家陳旭麓)這一論斷加以說明。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識建構 思維導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