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困局 變局--- 兩次鴉片戰爭 導學案【學習目標】1.分析鴉片戰爭的背景,認識鴉片戰爭爆發的必然性。2.梳理兩次鴉片戰爭的過程,分析理解兩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3.歸納林則徐、魏源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學習重點】 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南京條約》《北京條約》等條約的內容【學習難點】兩次鴉片戰爭的影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概念的理解【基礎知識梳理】一、19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中國 英國經濟 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占優勢 工業革命完成,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政治 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資本主義民主制度軍事 軍備廢弛,裝備落后,冷兵器 船堅炮利,熱兵器對外 閉關鎖國 殖民擴張綜合 封建統治、危機四伏 綜合國力強大,掌握資本主義世界霸權二、兩次鴉片戰爭1.鴉片戰爭(1840--1842)(1)原因①根本原因:完成工業革命后的英國,要把中國變成它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②直接原因(導火線):林則徐的___________。英國認為中國___________損害了英國的利益,決定對華發動戰爭。(2)經過:1840年6月,英國遠征軍開進___________,發動侵略戰爭,清政府雖然組織了抵抗,但仍以失敗告終。(3)結果:①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中國被迫割讓___________、賠款2100萬銀元、接受___________以及開放___________等。②1843年,清政府又與英國簽訂《虎門條約》;1844年,美國、法國先后迫使清政府簽訂《望廈條約》《黃埔條約》。通過這些條約,英、美、法三國從中國獲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等。2.第二次鴉片戰爭(1)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國等侵略者為了進一步打開___________。②直接原因:英國要求___________,遭到清政府拒絕。(2)戰爭進程①1856年,___________兩國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___________兩國以調停人面目出現。②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別與英、法、美、俄四國簽訂___________。③1859年,英、法進攻___________炮臺,遭到清軍反擊,英法兵艦損失很大。④1860年,8月英法聯軍占領___________。10月,英法聯搶劫、焚毀___________后,進入___________。(3)結果: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4)影響①中國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了嚴重侵犯。②中國從一個獨立的封建社會逐漸淪為___________社會。三、開眼看世界1.背景:(1)《南京條約》簽訂后,清朝統治階級高層仍然封閉、愚昧與腐朽。(2)受鴉片戰爭的沖擊,一部分愛國知識分子從“天朝上國”的迷夢中覺醒。2.代表人物及活動(1)林則徐:在廣州開辦譯館,羅致譯員,收集有關西洋各國的消息情報和國際知識,包括國際法知識,匯譯成___________等書稿,供對外交涉時參考。是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魏源:編成了___________,是近代中國最早介紹外國___________的書籍之一,被譽為了解外國知識的___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3)徐繼畬:撰成___________一書,系統介紹了當時世界上近80個國家和地區的地理位置、歷史變遷、經濟文化、風土人情,是中國近代第一部___________著作。3.影響:這些開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了___________以求自強的主張。【概念闡釋】領事裁判權:是指資本主義國家僑民不受居留國法律管轄的特權。主要內容是:該僑民在居留國犯罪,或成為民事訴訟的被告時,只由其本國在居留國的領事或法庭依其本國法律審理。片面最惠國待遇:是指一國的通商、航海、稅收或公民法律地位方面給予另一國享受現實或將來所給予任何第三國同樣的一切優惠、特權或豁免等待遇,此稱“最惠國待遇”。最惠國待遇的取得必須有條約和根據。【學習探究】困局:戰火何以而燃?材料二:從 18世紀 60 年代起至 19 世紀上半期,由于工業革命的蓬勃發展,為滿足日益增長的海外市場需求, 英國憑借經濟優勢和堅船利炮,進一步加緊了全球擴張,在世界五大洲均擁有了自己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為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 尤其在亞洲, 英國不僅完全征服了印度, 而且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伊朗、阿富汗等地。---陳彬《從戰前中英差異看鴉片戰爭爆發的必然性》思考: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材料三:“亞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國成為他們的理想目標。當時的中國國力漸衰,內部危機嚴重,處在巨變的前夜。”——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一》思考:請結合教科書91頁的內容,當時清朝的內部危機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困局:大清何以而敗?名詞解釋: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變局:社會變而為何?材料四:西方列強通過發動鴉片戰爭和簽訂不平等條約強行打開了中國的門戶,迫使這個長期封閉的東方古國向世界開放,并給它套上沉重的殖民枷鎖。這場戰爭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是深遠的。它使中國社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鄭師渠《中國近代史》思考:中國社會發生了什么根本性變化?探究:請從清政府簽訂的一系列條約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材料六:思考:根據材料分析,中國近代經濟結構發生了什么變化?變局:思潮變而為何?【學術探討】材料九:文明的沖突是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作為世界上率先進入工業文明時代的國家,英國人有著明顯的主動向外尋求交流與貿易的急切渴望,而且他們也有進行交流的底氣與實力。中國,這個曾經的農業文明時代的代表,既是英國交流的首選之國,也是它想充分了解、征服的理想對象。---陳紅《試從文明沖突視角下分析鴉片戰爭的爆發》思考:文明的差異無處不在,不同就會引發戰爭嗎?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