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8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選擇的智慧姓名 班級【學習目標】1、唯物史觀:體會改革開放過程中中央領導、地方干部和基層群眾的上下互動,認識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2、史料實證:知道口述史料的價值與局限性,提高判斷史料價值的能力。3、家國情懷: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升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奮斗的使命感。【問題探究】探究一:實事求是——改革開放的背景(1)中國在1966-1978年所面臨的困境是什么?(2)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央領導為塑造中國新時代的形象做了哪些準備?1978年:1978年5月:1978年8月:1978年12月:1979年1月:20世紀80年代初:1981年6月:1982年底:▲1979年“鄧小平 中國新時代的形象”探究二:順勢守中——改革開放的過程(1)改革開放的深化是否背離了社會主義?農村改革——變:恢復個體與私營經濟——變:不變:對外開放——變:城市改革——變:▲1985年“鄧小平正領導中國遠離馬克思?”探究三:中國奇跡——改革開放的成就觀點:中國經濟成就至少包括兩個主因:已成熟的工業技術和有利于自由貿易的世界秩序。“中國奇跡”與其說是中國創造的“奇跡”,還不如說是世界給中國帶來的“奇跡”。——陳志武小組討論:談談你對此觀點的看法及“中國奇跡”背后的原因。▲1997年“下一個中國 鄧的繼任者能否把中國變成一個為世界所喜愛的超級大國?”【課后作業】思考:在運用口述史料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PAGE第 - 2 - 頁 ,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