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3年統編版高考政治一輪專題復習復講固選擇性必修1 《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第三課 多極化趨勢復習學案【課前練手 這題我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習近平主席多次在國內外重要場合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回答了“世界向何處去、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重大問題。我國憲法修正案寫入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容。以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為代表的中國理念,越來越多地被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載入決議、寫進文件,說明中國理念與聯合國宗旨、人類社會基本原則高度契合,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期望,正逐步成為國際社會主流價值觀。聯大第一委員會主席阿魯羅姆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具有前瞻性,是破解全球安全治理困境的有效辦法,應該在多邊領域加以推廣。在國際社會上,有些國家認為:當今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虛無縹緲的,永遠無法實現的。請結合材料,運用“世界多極化”的知識反駁這種說法。【答案】①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潮流,符合中國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必然造福世界各國人民,因而能得到世界各國人民支持,不是虛無縹緲的。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與聯合國宗旨、人類社會基本原則高度契合,共同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必然能夠引起國際社會和各國人民廣泛而強烈的共鳴,能夠成為推動國際協調與合作的強大正能量。③當今世界全球治理體系與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國際和平事業、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構建全球公平正義的新秩序,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④中國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走和平發展道路,為世界持久和平與穩定、共同發展與繁榮、文明交流與互鑒作出了貢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是中國外交思想創新的成果,更有中國外交的豐富實踐為基礎,而不是無法實現的。【分析】背景素材:習近平主席多次在國內外重要場合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考點考查:當今時代的主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國的外交政策能力考查:獲取解讀信息、調動運用知識、描述闡釋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公共參與【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要求運用“世界多極化”的知識反駁“當今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虛無縹緲的,永遠無法實現的”這種說法。本題考查知識明確具體,題型是評析類非選擇題,要運用論據證明論點。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回答了“世界向何處去、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重大問題→可聯系當今時代的主題和多極化深入發展。關鍵詞②:以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為代表的中國理念,越來越多地被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載入決議、寫進文件,說明中國理念與聯合國宗旨、人類社會基本原則高度契合,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期望,正逐步成為國際社會主流價值觀→可聯系與聯合國宗旨、人類社會基本原則高度契合。關鍵詞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具有前瞻性,是破解全球安全治理困境的有效辦法,應該在多邊領域加以推廣→可聯系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國的外交成就等知識分析。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調動運用教材知識,分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因素,批駁材料觀點。【課標要求 核心素養】課標要求 1.描述世界多極化趨勢 2.引用國家之間合作、競爭、沖突的實例,印證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決定國際關系的主要因素核心素養 1.政治立場與理想信念: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增強綜合國力 2.思想品質與道德情操:認同我國維護國家利益的外交活動 3.科學認知與求真務實: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世界正在形成若干個政治經濟力量中心 4.公共參與與責任擔當:以實際行動維護國家利益【體系構建 思維導圖】【必備知識 復習整合】考點一 世界多極化的發展一、世界多極化的形成與發展1.突出特點: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但是,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將是一個漫長曲折的充滿復雜斗爭的演變過程。2.世界多極化的形成(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形成了以美蘇對峙為標志的世界兩極格局。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被打破。(2)世界各種力量在錯綜復雜的關系中出現新的分化組合,大國之間的關系經歷重大而深刻的調整,國際格局向多極化發展。3.影響:(1)世界向多極化發展,是建立在多種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的基礎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2)在世界多極化加速推進過程中,傳統國際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革與調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大國力量逐漸增強,國際政治中的權力關系正在經歷變化,國際關系朝著民主化方向發展。4.世界多極化的發展(1)將是一個漫長曲折的充滿復雜斗爭的演變過程,單極與多極的矛盾,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存在。(2)傳統國際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革與調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大國力量逐漸增強,國際政治中的權力關系正在經歷變化,國際關系朝著民主方向發展。【易混易錯】世界多極化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發展趨勢,將是一個漫長曲折的充滿復雜斗爭的演變過程,目前沒有最終形成。比較:經濟全球化與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 世界多極化區別 ①是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是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 ②它是從經濟角度反映當今世界相互聯系、依賴加強的趨勢 ①是相對兩極格局和單極世界而言,世界正在形成若干個政治經濟力量中心,各種力量相互制衡的趨勢日益明顯; ②它是從政治角度反映當今世界相互依賴加強的趨勢聯系 ①經濟全球化給世界各國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又給發展中國家帶來嚴峻挑戰,這些矛盾只能在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的過程中,通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來解決。 ②多極化的發展趨勢,促使不同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進一步加強合作,從而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二、世界主要力量1.當今世界的力量中心:(1)冷戰結束之后,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擁有最強大的經濟,軍事力量,并且極力維護其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地位。(2)中國、歐盟、俄羅斯和日本成為多極化國際格局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3)進入21世紀以來,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國家不斷壯大,推動國際格局向多極化發展。【提示】新興國家就是新興工業化國家。包括亞洲的中國、印度、伊朗;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和巴西;歐洲的土耳其、俄羅斯等2.中國的發展及對世界作出的貢獻(1)中國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綜合國力不斷增強。(2)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開展南南合作,推進南北合作,發起創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積極推動構建國際新秩序。(3)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3.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及對世界發展的作用(1)發展中國家在人口、經濟、貿易等方面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反對世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2)廣大發展中國家積極開展南南合作,推進南北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實現聯合自強,使全球發展更加全面均衡,成為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力軍。(3)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極大推動了世界多極化進程,使世界和平的基礎更為堅實穩固。【關鍵能力 重點突破】1.正確看待世界多極化趨勢對世界多極化的現狀應正確看待,一方面看到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另一方面要看到多極化格局尚未形成,其發展將是一個漫長曲折的充滿復雜斗爭的演變過程。而且,伴隨多極化的發展,國際關系在不斷調整,各國間合作在加強,競爭也在加劇。2.世界多極化發展對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意義(1)當今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和發展,使各種力量相互制約又相互依存,這有利于促進世界政治、經濟力量的協調發展。(2)有利于遏制美國搞單極世界。(3)有利于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4)有利于反對單邊主義,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總之,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和發展是時代進步的要求,符合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有利于構建和諧世界。知識拓展 經濟全球化與世界多極化(1)區別: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是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它是從經濟角度反映當今世界相互聯系、依賴加強的趨勢。世界多極化是相對兩極格局和單極世界而言的,世界正在形成若干個政治經濟力量中心,各種力量相互制衡的趨勢日益明顯。它是從政治角度反映當今世界相互依賴加強的趨勢。(2)聯系:經濟全球化一方面給世界各國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又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而這些矛盾只能在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的過程中,通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來解決。多極化的發展趨勢,促使不同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進一步加強合作,從而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火眼金睛 易錯辨析】1.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 ( √ )2.廣大發展中國家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導力量。 ( )提示 廣大發展中國家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3.世界多極化已經形成。 ( )提示 世界多極化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趨勢,不能說世界多極化格局已經最終形成。4.世界多極化得到各國的贊同。 ( )提示 美國極力維護其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地位。5.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 )【考點擊破 針對訓練】1.近年來,全球經濟正經歷自工業革命以來規模最大的轉型,從“金磚國家”“遠景五國”到“新鉆11國”,一大批新興經濟體迅速崛起。國際專家據此提出,世界即將進入“相對大國時代”。這表明( )①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 ②國際關系實現了民主化 ③世界兩極格局被打破 ④世界力量對比正在發生變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詳解】①④:一大批新興經濟體迅速崛起,世界即將進入“相對大國時代”,這表明世界力量對比正在發生變化,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①④觀點符合題意。②:國際關系朝著民主化方向發展,還沒有實現民主化,②說法錯誤。③: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被打破,③觀點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2.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上,雙方正式宣布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在政治安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雙方深化合作( )①推動了世界多極格局發展②契合當今時代主題③保障了彼此平等發展權利④符合中國和東盟的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詳解】①:中國與東盟的合作有利于中國和東盟的發展,與世界多極化無關,①不符合題意。②:當今時代主題是和平與發展,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就是促進和平,合作發展,②符合題意。③:夸大了中國東盟合作的意義,③不符合題意。④:兩國的合作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礎上的,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3.在2019年11月簽署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一次會晤巴西利亞宣言》中,金磚各國重申堅持多邊主義,繼續努力推動多邊體系向更加包容、民主、更具代表性的方向發展,提升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決策中的參與度。這表明( )①傳統國際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革與調整②世界多極化格局不利于發展中國家的發展③國際政治中的權力關系正在經歷著變化④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主導世界發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B【詳解】①③:努力推動多邊體系向更加包容、民主、更具代表性的方向發展,提升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決策中的參與度,表明傳統國際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革與調整,國際政治中的權力關系正在經歷著變化,①③符合題意。②:世界多極化格局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的發展,②錯誤。④:“主導世界發展”夸大了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作用,④排除。故本題選B。4.在持續的俄烏沖突中,西方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變本加厲,而且美國等北約國家還在源源不斷地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對此,意大利圣拉斐爾生命健康大學哲學教授科斯塔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拱火烏克蘭問題的目的是為了影響全球秩序,實現單極世界霸權。材料表明( )①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對當今世界構成嚴重威脅②當今世界仍不安寧,國家性質不同是引起沖突的根源③國際社會應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④傳統國際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世界多極化格局已名存實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詳解】①③:美國等北約國家拱火烏克蘭,制裁俄羅斯,目的是為了影響全球秩序,實現單極世界霸權,這說明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對當今世界構成嚴重威脅;也說明國際社會應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①③符合題意。②:國家利益的沖突和相悖是引起沖突的根源,②錯誤。④:世界多極化格局尚未形成,也就無“已名存實亡”之說,④錯誤。故本題選B。5.沒有哪個國家天生獨領風騷,也沒有哪種模式注定高人一等。全球化時代,不應該是一部分人反對另一部分人,而應該是所有人造福所有人。這是因為( )①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大國關系經歷重大而深刻的調整 ②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不可阻擋,各國的利益更趨一致 ③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崛起的勢頭不可逆轉 ④世界各國在國際法上地位平等,訴求相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詳解】①③:“沒有哪個國家天生獨領風騷,也沒有哪種模式注定高人一等。全球化時代,不應該是一部分人反對另一部分人,而應該是所有人造福所有人”說明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大國關系經歷重大而深刻的調整,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崛起的勢頭不可逆轉,①③正確;②:各個國家之間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利益對立,“各國的利益更趨一致”的說法錯誤,②錯誤;③:世界各國在國際法上地位是平等的,但訴求并不一定相同,④錯誤。故本題選B。【必備知識 復習整合】考點二 國際關系一、認識國際關系1.含義:國際關系是指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以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2.內容: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關系等。3.基本形式:競爭、合作與沖突。4.國際關系領域的探究主要聚焦于:主要聚焦于主權國家之間的戰爭與和平、沖突與合作等問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和平與發展。【易混易錯】⑴國際關系包括主權國家之間的關系,也包括主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國際組織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⑵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中,競爭、合作與沖突不是單獨存在的,有合作的同時也有競爭和沖突,有沖突未必沒有合作。4.國際交往的主要方式:包括國家間的貿易往來,文化、科技、教育、醫療等方面的交流,外交磋商,領導人互訪,締結條約或協定,等等。5.國際法:(1)含義:國際交往中,各國逐漸以條約和習慣做法為基礎,發展出了一些被普遍遵守的行為規則,被稱作國際法。(2)作用:當前,國際法規范著國際交往的各個方面和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對維護國際關系穩定,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遵守國際法符合各國的共同利益。(3)遵守國際法的必要性:世界各國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日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遵守國際法符合各國的共同利益。6.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軍事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二、影響國際關系的主要因素1.影響因素:國家之間出現分離聚合、親疏冷熱的復雜關系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包括國家利益、國家實力、宗教、文化和歷史等。2.決定因素: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1)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而利益對立則是引起國家沖突的根源。(2)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易混易錯】①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根本利益,如主權利益,所以國家間的根本利益是不一致的,但可以有共同利益。②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其合作的基礎,利益對立是引起國家沖突的根源。國家實力是維護國家利益的保障。③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任何國家總是根據自身的利益采取行動,首先維護本國的主權和安全,其次是謀求和保護本國的發展利益。④維護國家利益的態度:任何國家都不應以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為由,侵犯別國的主權和安全,干涉別國的內政。侵犯別國主權、干涉別國內政的行為,是非正義的、錯誤的,應當受到譴責和反對。3.中國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1)中國的核心利益包括: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國家統一,中國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穩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2)堅定地維護我國國家利益的重要性: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是我國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就是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3)我國對待維護國家利益的立場態度:中國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4.維護國家利益的有力保障:(1)國家利益與國家實力的關系:維護國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強大的國家實力。國家實力衰弱不利于國家利益的實現。“弱國無外交”。(2)國家實力的內涵:國家實力通常用一國的綜合國力來衡量。國家實力既包括一國軍事力量、經濟力量和科技力量等內在的硬實力,也包括一國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等文化軟實力。文化軟實力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3)我國提升國家實力的措施:我國應該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提升國家實力。拓展:如何堅定地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國家角度:①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提升國家實力; ②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③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④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公民角度:①我們要樹立國家觀念、民族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 ③努力維護國家安定、社會穩定的政治局面; ④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政治性義務,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作斗爭。【關鍵能力 重點突破】1.理解國際關系(1)從國際關系的主體來看,國際關系有國家之間的關系,有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也有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2)從國際關系的內容來看,有政治關系、經濟關系、文化關系、軍事關系等。其中,政治關系是最活躍、最重要的國際關系,經濟關系是最基本的國際關系。2.維護我國國家利益的原因(1)根本原因:這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就是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2)重要原因:國家利益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權益,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3.維護我國國家利益的要求(1)國家角度①我國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②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③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④順應時代發展的主題,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⑤我國應該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提升國家實力。(2)公民角度:我們要樹立國家觀念、民族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努力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的政治局面;必須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作斗爭。細節提醒 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維護國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強大的國家實力,國家實力通常用一國的綜合國力來衡量。【火眼金睛 易錯辨析】1.國際關系指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 ( )提示 國際關系指的是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以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2.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是競爭、合作與戰爭。 ( )提示 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是競爭、合作與沖突。3.國家間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 )提示 國家間既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別乃至對立。4.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各國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據和出發點。 ( )提示 維護本國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據和出發點。【考點擊破 針對訓練】6.作為多極化進程中的兩支重要力量,中印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兩國是長久的戰略合作伙伴,而非競爭對手。中印應實現優勢互補,建立緊密發展伙伴關系,攜手實現和平發展、合作發展、包容發展,造福兩國人民,促進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這表明( )①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 ②合作與競爭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 ③維護我國國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依據 ④世界多極化是當今國際形勢的突出特點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答案】D【詳解】①:中印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加強合作走向共贏,符合時代主題,①符合題意。②:合作與競爭、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②說法錯誤。③: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依據,③說法不全。④:世界正在形成多個經濟政治力量中心,世界多極化是發展趨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7.2022年2月1日,日本國會眾議院審議通過了一份涉華人權決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指出:“日本國會眾議院通過的所謂人權決議罔顧事實真相,惡意詆毀中國人權狀況,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粗暴干涉中國內政,性質極其惡劣”。中國政府的態度表明( )①競爭、合作和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內容②維護共同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③主權國家應履行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的義務④我國處理對內對外事務的獨立自主權不應受任何侵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詳解】①: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是競爭、合作和沖突;國際關系的基本內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關系等,①說法錯誤。②: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②說法錯誤。③:我國指責日本粗暴干涉中國內政,說明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是主權國家該履行的義務,③符合題意。④:我國反對日本罔顧事實真相,惡意詆毀中國人權狀況,體現我國獨立自主權的立場,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8.聯合國海洋大會是海洋可持續發展領域最重要的國際會議。2022年聯合國海洋大會于6月27日至7月1日舉行,旨在鼓勵國際社會采用可持續的方案管理海洋,以應對海水酸化、污染、非法捕撈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一系列海洋問題。中國代表團參加了全會和互動對話議題會,主辦主題為“促進藍色伙伴關系,共建可持續未來”邊會,并合作舉辦一系列邊會活動。這表明( )①聯合國是實踐多邊主義的最佳場所,是集體應對風險挑戰的有效平臺②中國為人類共同進步展現更大擔當,推動構建發展命運共同體③聯合國作為當今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國際組織,具有超國家性質④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礎,加強國際合作已成為世界各國的普遍共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詳解】①:聯合國海洋大會的舉辦說明聯合國是實踐多邊主義的最佳場所,是集體應對風險挑戰的有效平臺,①說法符合要求。②:中國代表團參與全會和互動對話議題會,主辦促進藍色伙伴關系,共建可持續未來”邊會,說明中國為人類共同進步展現更大擔當,推動構建發展命運共同體,②符合題意。③:歐盟是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性國際組織,聯合國是當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并且國際組織不可凌駕于主權國家之上,③說法錯誤。④:加強國際合作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的說法錯誤,④錯誤。故本題選A。9.源于中國,屬于世界。共建“一帶一路”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化為現實,建設成果豐碩,為實現共同繁榮的世界注入強勁動力。共建“一帶一路”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碩果累累的原因是( )①獨立自主、互不干涉,共建“一帶一路”是一條和平之路 ②共建共享、合作共贏,共建“一帶一路”是一條繁榮之路 ③交流互鑒、文化趨同,共建“一帶一路”是一條文明之路④科技引領、理念變革,共建“一帶一路”是一條創新之路A.①④ B.②③C.①③ D.②④【答案】D【詳解】①: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他共建“一帶一路”有關國家不一定堅持獨立自主、互不干涉,①錯誤。②④:國家間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共建“一帶一路”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符合共建“一帶一路”有關國家的共同利益,其碩果累累的原因是共建共享、合作共贏,共建“一帶一路”是一條繁榮之路,科技引領、理念變革,共建“一帶一路”是一條創新之路,②④正確。③:文化具有多樣性,各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的個性特征,不能趨同,③錯誤。故本題選D。10.“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一以貫之。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14億多中國人民的堅定意志,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和神圣職責。民意不可違,大勢不可逆。任何國家、任何勢力、任何人都不要錯估中國政府和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我國外交部的上述聲明表明( )①在我國,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我國堅定維護國家安全②主權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是一種自主自決的最高權威③強大的國家實力是主權國家堅定維護國家利益的決定性因素④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必須堅持以對話協商的方式解決分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詳解】①②: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14億多中國人民的堅定意志,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和神圣職責,說明在我國,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我國堅定維護國家安全;任何國家、任何勢力、任何人都不要錯估中國政府和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體現了主權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是一種自主自決的最高權威,①②正確。③: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強大的國家實力是主權國家堅定維護國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材料也不涉及我國通過國家實力來維護國家利益,③排除。④:對話協商的方式有利于解決分歧,但并不是唯一方式。“必須堅持以對話協商的方式解決分歧”說法絕對,④錯誤。故本題選A。11.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自2013年以來,習近平主席5次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并發表主旨演講。以下是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摘錄。2013年4月7日 “中國將通過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2015年3月28日 “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和地區形勢,我們要把握世界大勢,跟上時代潮流,共同營造對亞洲、對世界都更為有利的地區秩序,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2018年4月10日 “和平與發展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冷戰思維、零和博弈愈發陳舊落伍,妄自尊大或獨善其身只能四處碰壁。只有堅持和平發展、攜手合作,才能真正實現共贏、多感。”2021年4月20日 “國際上的事應該由大家共同商量著辦,世界前途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不能把一個或幾個國家制定的規則強加于人,也不能由個別國家的單邊主義給整個世界”帶節奏“。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2022年4月21日 “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不能搞雙重標準,反對濫用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從習近平主席的演講中解讀中國是如何積極推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與完善的。【答案】①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用自身發展推動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②我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正確義利觀,倡導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③順應和平與發展的世界主題,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或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共同應對全球挑戰,為國際社會貢獻更多公共產品。④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堅持多邊主義道路,推動國際秩序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⑤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承擔大國責任,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分析】背景素材:習近平主席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并發表主旨演講考點考查:國家利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當今時代的主題、我國的外交政策能力考查:獲取解讀信息、調動運用知識、描述闡釋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公共參與【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指向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從習近平主席的演講中解讀中國是如何積極推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與完善的。解答時把握材料關鍵信息,調動運用教材知識分析回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中國將通過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可聯系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關鍵詞②:把握世界大勢,跟上時代潮流,共同營造對亞洲、對世界都更為有利的地區秩序,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可聯系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立新秩序;關鍵詞③:和平與發展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可聯系當今時代的主題;關鍵詞④:國際上的事應該由大家共同商量著辦,世界前途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可聯系國際關系民主化、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關鍵詞⑤: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可聯系我國的外交政策、中國的外交貢獻。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把握材料關鍵信息,調動運用教材知識分析回答。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3年統編版高考政治一輪專題復習復講固選擇性必修1 《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第三課 多極化趨勢復習學案【課前練手 這題我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習近平主席多次在國內外重要場合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回答了“世界向何處去、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重大問題。我國憲法修正案寫入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容。以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為代表的中國理念,越來越多地被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載入決議、寫進文件,說明中國理念與聯合國宗旨、人類社會基本原則高度契合,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期望,正逐步成為國際社會主流價值觀。聯大第一委員會主席阿魯羅姆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具有前瞻性,是破解全球安全治理困境的有效辦法,應該在多邊領域加以推廣。在國際社會上,有些國家認為:當今世界,“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虛無縹緲的,永遠無法實現的。請結合材料,運用“世界多極化”的知識反駁這種說法。【課標要求 核心素養】課標要求 1.描述世界多極化趨勢 2.引用國家之間合作、競爭、沖突的實例,印證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決定國際關系的主要因素核心素養 1.政治立場與理想信念: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增強綜合國力 2.思想品質與道德情操:認同我國維護國家利益的外交活動 3.科學認知與求真務實: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世界正在形成若干個政治經濟力量中心 4.公共參與與責任擔當:以實際行動維護國家利益【體系構建 思維導圖】【必備知識 復習整合】考點一 世界多極化的發展一、世界多極化的形成與發展1.突出特點: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但是,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將是一個漫長曲折的充滿復雜斗爭的演變過程。2.世界多極化的形成(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形成了以美蘇對峙為標志的世界兩極格局。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被打破。(2)世界各種力量在錯綜復雜的關系中出現新的分化組合,大國之間的關系經歷重大而深刻的調整,國際格局向多極化發展。3.影響:(1)世界向多極化發展,是建立在多種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的基礎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2)在世界多極化加速推進過程中,傳統國際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革與調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大國力量逐漸增強,國際政治中的權力關系正在經歷變化,國際關系朝著民主化方向發展。4.世界多極化的發展(1)將是一個漫長曲折的充滿復雜斗爭的演變過程,單極與多極的矛盾,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存在。(2)傳統國際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革與調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大國力量逐漸增強,國際政治中的權力關系正在經歷變化,國際關系朝著民主方向發展。【易混易錯】世界多極化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發展趨勢,將是一個漫長曲折的充滿復雜斗爭的演變過程,目前沒有最終形成。比較:經濟全球化與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 世界多極化區別 ①是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是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 ②它是從經濟角度反映當今世界相互聯系、依賴加強的趨勢 ①是相對兩極格局和單極世界而言,世界正在形成若干個政治經濟力量中心,各種力量相互制衡的趨勢日益明顯; ②它是從政治角度反映當今世界相互依賴加強的趨勢聯系 ①經濟全球化給世界各國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又給發展中國家帶來嚴峻挑戰,這些矛盾只能在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的過程中,通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來解決。 ②多極化的發展趨勢,促使不同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進一步加強合作,從而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二、世界主要力量1.當今世界的力量中心:(1)冷戰結束之后,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擁有最強大的經濟,軍事力量,并且極力維護其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地位。(2)中國、歐盟、俄羅斯和日本成為多極化國際格局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3)進入21世紀以來,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國家不斷壯大,推動國際格局向多極化發展。【提示】新興國家就是新興工業化國家。包括亞洲的中國、印度、伊朗;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和巴西;歐洲的土耳其、俄羅斯等2.中國的發展及對世界作出的貢獻(1)中國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綜合國力不斷增強。(2)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開展南南合作,推進南北合作,發起創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積極推動構建國際新秩序。(3)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3.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及對世界發展的作用(1)發展中國家在人口、經濟、貿易等方面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反對世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2)廣大發展中國家積極開展南南合作,推進南北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實現聯合自強,使全球發展更加全面均衡,成為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力軍。(3)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極大推動了世界多極化進程,使世界和平的基礎更為堅實穩固。【關鍵能力 重點突破】1.正確看待世界多極化趨勢對世界多極化的現狀應正確看待,一方面看到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另一方面要看到多極化格局尚未形成,其發展將是一個漫長曲折的充滿復雜斗爭的演變過程。而且,伴隨多極化的發展,國際關系在不斷調整,各國間合作在加強,競爭也在加劇。2.世界多極化發展對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意義(1)當今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和發展,使各種力量相互制約又相互依存,這有利于促進世界政治、經濟力量的協調發展。(2)有利于遏制美國搞單極世界。(3)有利于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4)有利于反對單邊主義,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總之,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和發展是時代進步的要求,符合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有利于構建和諧世界。知識拓展 經濟全球化與世界多極化(1)區別: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是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它是從經濟角度反映當今世界相互聯系、依賴加強的趨勢。世界多極化是相對兩極格局和單極世界而言的,世界正在形成若干個政治經濟力量中心,各種力量相互制衡的趨勢日益明顯。它是從政治角度反映當今世界相互依賴加強的趨勢。(2)聯系:經濟全球化一方面給世界各國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又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而這些矛盾只能在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的過程中,通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來解決。多極化的發展趨勢,促使不同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進一步加強合作,從而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火眼金睛 易錯辨析】1.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 ( )2.廣大發展中國家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導力量。 ( )3.世界多極化已經形成。 ( )4.世界多極化得到各國的贊同。 ( )5.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考點擊破 針對訓練】1.近年來,全球經濟正經歷自工業革命以來規模最大的轉型,從“金磚國家”“遠景五國”到“新鉆11國”,一大批新興經濟體迅速崛起。國際專家據此提出,世界即將進入“相對大國時代”。這表明( )①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 ②國際關系實現了民主化 ③世界兩極格局被打破 ④世界力量對比正在發生變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上,雙方正式宣布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在政治安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雙方深化合作( )①推動了世界多極格局發展②契合當今時代主題③保障了彼此平等發展權利④符合中國和東盟的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在2019年11月簽署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一次會晤巴西利亞宣言》中,金磚各國重申堅持多邊主義,繼續努力推動多邊體系向更加包容、民主、更具代表性的方向發展,提升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決策中的參與度。這表明( )①傳統國際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革與調整②世界多極化格局不利于發展中國家的發展③國際政治中的權力關系正在經歷著變化④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主導世界發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4.在持續的俄烏沖突中,西方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變本加厲,而且美國等北約國家還在源源不斷地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對此,意大利圣拉斐爾生命健康大學哲學教授科斯塔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拱火烏克蘭問題的目的是為了影響全球秩序,實現單極世界霸權。材料表明( )①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對當今世界構成嚴重威脅②當今世界仍不安寧,國家性質不同是引起沖突的根源③國際社會應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④傳統國際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世界多極化格局已名存實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沒有哪個國家天生獨領風騷,也沒有哪種模式注定高人一等。全球化時代,不應該是一部分人反對另一部分人,而應該是所有人造福所有人。這是因為( )①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大國關系經歷重大而深刻的調整 ②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不可阻擋,各國的利益更趨一致 ③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崛起的勢頭不可逆轉 ④世界各國在國際法上地位平等,訴求相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必備知識 復習整合】考點二 國際關系一、認識國際關系1.含義:國際關系是指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以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2.內容: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關系等。3.基本形式:競爭、合作與沖突。4.國際關系領域的探究主要聚焦于:主要聚焦于主權國家之間的戰爭與和平、沖突與合作等問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和平與發展。【易混易錯】⑴國際關系包括主權國家之間的關系,也包括主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國際組織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⑵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中,競爭、合作與沖突不是單獨存在的,有合作的同時也有競爭和沖突,有沖突未必沒有合作。4.國際交往的主要方式:包括國家間的貿易往來,文化、科技、教育、醫療等方面的交流,外交磋商,領導人互訪,締結條約或協定,等等。5.國際法:(1)含義:國際交往中,各國逐漸以條約和習慣做法為基礎,發展出了一些被普遍遵守的行為規則,被稱作國際法。(2)作用:當前,國際法規范著國際交往的各個方面和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對維護國際關系穩定,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遵守國際法符合各國的共同利益。(3)遵守國際法的必要性:世界各國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日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遵守國際法符合各國的共同利益。6.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軍事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二、影響國際關系的主要因素1.影響因素:國家之間出現分離聚合、親疏冷熱的復雜關系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包括國家利益、國家實力、宗教、文化和歷史等。2.決定因素: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1)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而利益對立則是引起國家沖突的根源。(2)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易混易錯】①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根本利益,如主權利益,所以國家間的根本利益是不一致的,但可以有共同利益。②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其合作的基礎,利益對立是引起國家沖突的根源。國家實力是維護國家利益的保障。③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任何國家總是根據自身的利益采取行動,首先維護本國的主權和安全,其次是謀求和保護本國的發展利益。④維護國家利益的態度:任何國家都不應以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為由,侵犯別國的主權和安全,干涉別國的內政。侵犯別國主權、干涉別國內政的行為,是非正義的、錯誤的,應當受到譴責和反對。3.中國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1)中國的核心利益包括: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國家統一,中國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穩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2)堅定地維護我國國家利益的重要性: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是我國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就是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3)我國對待維護國家利益的立場態度:中國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4.維護國家利益的有力保障:(1)國家利益與國家實力的關系:維護國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強大的國家實力。國家實力衰弱不利于國家利益的實現。“弱國無外交”。(2)國家實力的內涵:國家實力通常用一國的綜合國力來衡量。國家實力既包括一國軍事力量、經濟力量和科技力量等內在的硬實力,也包括一國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等文化軟實力。文化軟實力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3)我國提升國家實力的措施:我國應該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提升國家實力。拓展:如何堅定地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國家角度:①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提升國家實力; ②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③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④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公民角度:①我們要樹立國家觀念、民族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 ③努力維護國家安定、社會穩定的政治局面; ④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政治性義務,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作斗爭。【關鍵能力 重點突破】1.理解國際關系(1)從國際關系的主體來看,國際關系有國家之間的關系,有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也有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2)從國際關系的內容來看,有政治關系、經濟關系、文化關系、軍事關系等。其中,政治關系是最活躍、最重要的國際關系,經濟關系是最基本的國際關系。2.維護我國國家利益的原因(1)根本原因:這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就是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2)重要原因:國家利益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權益,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3.維護我國國家利益的要求(1)國家角度①我國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②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③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④順應時代發展的主題,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⑤我國應該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提升國家實力。(2)公民角度:我們要樹立國家觀念、民族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努力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的政治局面;必須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作斗爭。細節提醒 國家利益和國家實力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維護國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強大的國家實力,國家實力通常用一國的綜合國力來衡量。【火眼金睛 易錯辨析】1.國際關系指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 ( )2.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是競爭、合作與戰爭。 ( )3.國家間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 )4.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各國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據和出發點。 ( )【考點擊破 針對訓練】6.作為多極化進程中的兩支重要力量,中印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兩國是長久的戰略合作伙伴,而非競爭對手。中印應實現優勢互補,建立緊密發展伙伴關系,攜手實現和平發展、合作發展、包容發展,造福兩國人民,促進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這表明( )①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 ②合作與競爭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 ③維護我國國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依據 ④世界多極化是當今國際形勢的突出特點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7.2022年2月1日,日本國會眾議院審議通過了一份涉華人權決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指出:“日本國會眾議院通過的所謂人權決議罔顧事實真相,惡意詆毀中國人權狀況,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粗暴干涉中國內政,性質極其惡劣”。中國政府的態度表明( )①競爭、合作和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內容②維護共同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③主權國家應履行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的義務④我國處理對內對外事務的獨立自主權不應受任何侵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聯合國海洋大會是海洋可持續發展領域最重要的國際會議。2022年聯合國海洋大會于6月27日至7月1日舉行,旨在鼓勵國際社會采用可持續的方案管理海洋,以應對海水酸化、污染、非法捕撈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一系列海洋問題。中國代表團參加了全會和互動對話議題會,主辦主題為“促進藍色伙伴關系,共建可持續未來”邊會,并合作舉辦一系列邊會活動。這表明( )①聯合國是實踐多邊主義的最佳場所,是集體應對風險挑戰的有效平臺②中國為人類共同進步展現更大擔當,推動構建發展命運共同體③聯合國作為當今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國際組織,具有超國家性質④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礎,加強國際合作已成為世界各國的普遍共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源于中國,屬于世界。共建“一帶一路”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化為現實,建設成果豐碩,為實現共同繁榮的世界注入強勁動力。共建“一帶一路”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碩果累累的原因是( )①獨立自主、互不干涉,共建“一帶一路”是一條和平之路 ②共建共享、合作共贏,共建“一帶一路”是一條繁榮之路 ③交流互鑒、文化趨同,共建“一帶一路”是一條文明之路④科技引領、理念變革,共建“一帶一路”是一條創新之路A.①④ B.②③C.①③ D.②④10.“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一以貫之。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14億多中國人民的堅定意志,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和神圣職責。民意不可違,大勢不可逆。任何國家、任何勢力、任何人都不要錯估中國政府和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我國外交部的上述聲明表明( )①在我國,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我國堅定維護國家安全②主權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是一種自主自決的最高權威③強大的國家實力是主權國家堅定維護國家利益的決定性因素④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必須堅持以對話協商的方式解決分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自2013年以來,習近平主席5次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并發表主旨演講。以下是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摘錄。2013年4月7日 “中國將通過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2015年3月28日 “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和地區形勢,我們要把握世界大勢,跟上時代潮流,共同營造對亞洲、對世界都更為有利的地區秩序,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2018年4月10日 “和平與發展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冷戰思維、零和博弈愈發陳舊落伍,妄自尊大或獨善其身只能四處碰壁。只有堅持和平發展、攜手合作,才能真正實現共贏、多感。”2021年4月20日 “國際上的事應該由大家共同商量著辦,世界前途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不能把一個或幾個國家制定的規則強加于人,也不能由個別國家的單邊主義給整個世界”帶節奏“。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2022年4月21日 “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不能搞雙重標準,反對濫用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從習近平主席的演講中解讀中國是如何積極推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與完善的。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備考2023年】統編版高考政治一輪專題復習學案 第三課 多極化趨勢復習學案(學生版).docx 【備考2023年】統編版高考政治一輪專題復習學案 第三課 多極化趨勢復習學案(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