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用實驗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2.學會觀察培養基中細菌和真菌菌落并且能夠用語言描述其特點。●教學重點設計并實施實驗的過程 ●教學難點探究實驗的組織教學 ●教學方法探究實驗法、談話法 ●教具準備1.教師準備:每組兩套裝有牛肉汁培養基的培養皿(已經高溫滅菌)、無菌棉棒、放大鏡、標簽紙、透明膠帶。2.學生準備:課余查找有關細菌和真菌的資料。 ●教學過程[復習舊課,導入新課]用談話式教學法與學生共同簡要復習上節課內容,從而導入新課。具體活動如下(師生活動)教師:同學們,在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細菌和真菌的一些知識,你們能簡單回憶一下嗎?學生:細菌很小,用肉眼看不見,必須借助高倍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學生:細菌繁殖很迅速,它們繁殖后就可形成肉眼可見的菌落。學生:細菌的菌落很小,它的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學生:真菌有大型的類型如蘑菇,也有用肉眼看不到的酵母菌和霉菌。學生: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細菌菌落大幾倍到幾十倍,常形成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的菌落。學生:真菌菌落還能呈現紅、褐、綠、黑、黃等不同顏色。教師:同學們對所學知識掌握得很牢固,上節課安排了你們課余分小組去不同地點接種,下面就請各組組長匯報你們采集的地點、接種過程及探究假設。一組:采集地點——菜市場方法:打開培養皿,暴露在空氣中10分鐘,再蓋上,封好。假設:菜市場周圍空氣中有許多細菌和真菌。二組:采集地點——汽車站方法:打開培養皿,暴露在空氣中10分鐘,再蓋上,封好。假設:汽車站周圍空氣中有許多真菌和真菌。三組:采集地點——池塘水方法:用無菌棉棒蘸取池水,在培養基上輕輕涂抹。假設:池水中有許多細菌和真菌。四組:采集地點——土壤方法:用無菌棉棒蘸取土壤,在培養基上輕輕涂抹。假設:土壤中有許多細菌和真菌。五組:采集地點——口腔內部方法:用無菌棉棒擦取口腔內部,在培養基輕輕涂抹。假設:口腔內部也有細菌和真菌。六組:采集地點——手方法:用無菌棉棒擦取手心,在培養基上輕輕涂抹。假設:手上有許多細菌和真菌。七組:采集地點——錢幣方法:將硬幣放在細菌培養基上輕輕一按。假設:硬幣上有許多細菌和真菌。教師:你們的設計思路很好,那么你們把培養基放在怎樣的環境條件下培養呢?兩套裝培養基的培養皿都需要在同一環境下培養嗎?學生:我們把一套培養基(1號)放在溫暖的地方培養,把另一套培養基(2號)放在冰箱中培養(一、二、三組)。學生:我們把一套培養基(1號)放在潮濕的地方培養,把另一套(2號)放在干燥的環境中培養(四、五、六、七組)教師:好,下面你們分組觀察培養皿中菌落形成情況,然后再互相交流觀察結果,最后得出結論。(學生活動)分組觀察、對比、互相交流、分析、判斷、推理,得出結論。學生:在溫暖、潮濕環境下培養的菌落比較大,生長比較好。學生:在干燥、冰冷環境中培養的菌落很小,生長緩慢。教師:這說明一個什么問題呢?學生:細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條件,如需要水分、適宜的溫度,還有有機物。教師:通過我們的探究實驗及觀察結果,思考分析如下問題。(投影儀打出)1.為什么培養用的培養皿和培養基,在接種前必須高溫處理?為什么要用無菌棉棒?2.不同環境中都有細菌和真菌嗎?哪種環境中更多一些?哪種環境中少一些?哪種環境中根本沒有?3.在這個探究中,不可能有的情況是哪一種?為什么?4.這個實驗是否要設置對照?(學生活動)討論、思考、爭辯,嘗試回答。學生:高溫消毒是為了殺死培養皿和培養基上原有的細菌和真菌,增加探究實驗的可信性和科學性,用無菌棉棒也是這個道理。學生:大多數環境中都有細菌和真菌,在空氣中、池水中、土壤中、口腔中、手上、硬幣上甚至非常惡劣的環境中,都有它們的足跡。學生:在空氣中、水中、土壤中、手上、硬幣上較多,身體內部較少,在高溫、真空、干燥環境中根本沒有細菌和真菌。學生:在這個探究實驗中,不可能有的就是沒有打開蓋的經高溫消毒的培養基,因為它們已經被高溫殺死。學生:這個探究實驗需要設置對照。比如我們把1號和2號培養基放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培養,觀察細菌和真菌的繁殖情況,從而才能總結出它們生存的條件是什么?(教師活動)激勵評價,補充不足。教師:我們通過探究實驗,知道了細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分布最廣泛的生物。了解了它們生存的條件,這樣對于我們消滅有害細菌利用有利細菌為人類服務提供了科學依據。其實我們大可不必談菌色變,自然界中,只有少數細菌、真菌對人、動物、植物有害,大多數的細菌和真菌對人類是很有益的。有興趣的同學,回去查找資料,有待我們下節上課時備用。[課堂小結]探究實驗的成功,取決于同學們的積極參予,獻計獻策,大膽創新;通過實驗,培養了大家團結合作的精神和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培養了大家觀察、判斷、實際操作的能力。[鞏固練習]1.某同學在瓊脂培養基上接種了A、B兩種細菌進行培養,同時,他還在培養基上放了鹽水浸過的紙片。經過恒溫培養一天后,鹽紙片周圍只有A細菌生長。你對這個實驗結果怎樣解釋?答案:因為A細菌的生長需要鹽分。2.你見過泡菜壇嗎?泡菜是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機物生成乳酸。因此泡菜壇的結構,既要加蓋,還要用一圈水來封口,你能推測其中的科學道理嗎?答案:因為乳酸菌是厭氧菌。3.為什么高溫消毒就能達到殺菌目的?答案:因為細菌、真菌的生存條件是適宜的溫度,高溫下它們無法生活。 ●板書設計探究實驗——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探究細菌和真菌的分布一、學生匯報二、觀察、討論、總結三、提出問題四、小結●教學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