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第一章 第一節 練習使用顯微鏡【學習目標】1.了解普通光學顯微鏡的構造。2.學會顯微鏡的使用方法。3.了解顯微鏡的成像特點。【重點難點】重點:顯微鏡的構造及其作用。難點:顯微鏡的使用方法。【知識鏈接】有個名叫列文·虎克的荷蘭人用自己制造的顯微鏡觀察到了被他稱為“小動物”的微生物的世界。他給英國皇家學會寫了許多信,介紹他的觀察結果。他發現了桿菌、球菌和原生動物,表明他實實在在地看到并記錄了一類從前沒有人看到過的微小生命。 顯微鏡的作用是什么 它的構造有哪些 如何使用 為什么用顯微鏡來觀察微小生命 學習過程 學習內容 學法指導自主預習自主預習 閱讀書本36-40頁的內容,將書上關鍵詞和重點內容用橫線劃下來。 知識點一:顯微鏡的構造序號名稱作用1放大物像,鏡頭越 ,放大倍數越 34放大物像,有低倍鏡和高倍鏡鏡頭越 ,放大倍數越 7反射光線。有兩面, 鏡和 鏡9升降鏡筒,調節焦距。鏡筒升降幅度 ,鏡筒升降較 10升降鏡筒,調節焦距。鏡筒升降幅度 ,鏡筒升降較 13遮光器調節視野明亮程度,上面有大小不一的光圈 看圖,歸納顯微鏡的重要結構及其作用考考你:①調節光線強弱的結構有 ②當環境比較暗,想要調亮視野,應使用 光圈和 鏡。③當視野中的物像比較模糊看不清楚時,應調節 ④顯微鏡的放大倍數= 知識點二:顯微鏡的使用(低倍鏡觀察)①取鏡和安放轉動 ,使低倍物鏡正對通光孔②對光: 轉動 ,使 光圈正對通光孔轉動 ,通過目鏡看到 的視野,標志對光完畢把要觀察的玻片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夾好, 正對通光孔中心 先降:轉動 ,使鏡筒 下降,眼睛要 ③觀察: 后升: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微調:轉動 ,使物像更 注意事項:做完實驗后,當目鏡和物鏡有污物時,要用 來擦拭。 知識點三:顯微鏡的成像特點: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 。練一練:(1)用顯微鏡觀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 。(2)要將顯微鏡視野中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向什么方向移動裝片?A.左下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右上方 通讀本節課的內容完成此項內容。合作探究 動手來操作顯微鏡,觀察玻片,觀察完回答下列問題:(1)寫有“上”字的玻片標本,在顯微鏡視野中你看到的物像是 (2)探究合作:(觀察后完成)視野亮度細胞數量細胞體積視野范圍放大倍數越大放大倍數越小(3)如果顯微鏡視野中出現了一個污點,你用什么辦法判斷污點是在目鏡還是載玻片上? 閱讀課本P37-38,在經過實際操作之后,完成此項內容。分組討論,全班交流。課堂檢測 1.如果將右圖所示顯微鏡下的視野“甲”變為“乙”,下列操作或現象描述正確的是A.換用高倍物鏡 B.調節細準焦螺旋 C.將裝片向右上方移動 D.將裝片向左下方移動2.下面四臺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倍數如下,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視野中的細胞數目最多的是( )A.5×、10× B.10×、40× C.15×、10× D.20×、35× 3.判斷下列關于使用顯微鏡的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對光完成的標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圓形視野。 ( )(2)用顯微鏡觀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b”。 ( )(3)觀察時,用一只眼看著目鏡,另一只眼正開得目的是便于畫圖。 ( )(4)當光線較暗時,用反光鏡的凹面來對光。 ( ) 訂正備注總結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