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第一章 第三節 動物細胞【學習目標】1.制作并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2.認識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3.比較說出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異同點。4.認同細胞學說是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一。【重點難點】重點:1.制作并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2.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比較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基本結構的異同點。難點:制作并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知識鏈接】19世紀30年代,兩位德國生物學家施萊登和施旺共同創建了“細胞學說”。自1665年羅伯特·虎克發現細胞以來的170多年的時間里,許多學者在觀察細胞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資料。1838年施萊登發表了《植物發生論》,施旺讀后于1839年發表了《關于動植物結構和生長一致性的顯微研究》,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就包含在這些著作當中。學習過程 學習內容 學法指導自主預習 閱讀書本46-49頁的內容,將書上關鍵詞和重點內容用橫線劃下來。 知識點一: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制作臨時裝片① 擦:用潔凈的紗布將 和 擦拭干凈。② 滴:載玻片中央滴一滴 。③ 刮、涂:用消毒牙簽在自己 的口腔 輕刮幾下。把牙簽附有 的一端放在載玻片上的 中,輕涂幾下。④ 蓋:用 夾起 ,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再緩緩放平,避免蓋玻片下出現 。⑤ 染、吸:在蓋玻片的 滴加幾滴 ,用吸水紙在蓋玻片另一側吸引,使碘液浸潤整個標本。⑥ 觀察:用 倍物鏡觀察。知識點二:動物細胞的結構人體或動物體的各種細胞, 不完全一樣,但是 是一樣的。知識點三: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無論是植物、動物,還是微生物(病毒除外),它們都是由 構成的,因此,可以認為, 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細胞學說的創建人是 、 ;發現細胞的第一人是 。 通讀本節課的內容完成此項內容。制作并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合作探究 探究點一: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制作臨時裝片在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過程中,請完成下列思考題:①為什么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用生理鹽水?用清水行不行? ②為什么要用稀碘液對人的口腔上皮細胞進行染色? ③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是怎么樣的? 探究點二: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結構對比動物細胞植物細胞功能不同點細胞壁 有液泡通常 通常有葉綠體 有相同點細胞膜 細胞質 細胞核 線粒體 小組內討論交流,完成此項內容。閱讀課本P47-48,小組內討論,全班交流,完成此項內容。課堂檢測 1.有關“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操作,不正確的是 ( )A.取潔凈的載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B.用消毒的牙簽在口腔內側壁輕輕地刮幾下C.蓋蓋玻片時,應將它的一側先接觸液滴,再緩慢放平D.染色時,應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碘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2.細胞學說的創建人是( )A.達爾文 B.施旺和施萊登 C.列文·虎克 D.林奈3.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A.生態系統 B.生產者 C.細胞 D.組織4.下圖為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結構圖,請據圖回答: (1)上圖中表示動物細胞圖的是 ;表示植物細胞圖的是 。(2)在甲圖中最外面的①結構是 ,它起到 的作用。(3)甲乙細胞共有的基本結構是[ ] 、[ ] 和[ ] 。 訂正備注總結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