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第五章 第二節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學習目標】1.分析有關呼吸作用的實驗。2.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實質。3.認識綠色植物在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重點難點】重點:1.呼吸作用的三個演示實驗。2.呼吸作用的概念、場所、實質和反應式。難點:1.分析有關呼吸作用的實驗現象和結果。2.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實質。【知識鏈接】有人認為,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能夠更新居室的空氣,于是在臥室里擺放多盆綠色植物。你認為這種做法科學嗎 為什么 學習過程 學習內容 學法指導自主預習 預習案:閱讀書本127-131頁的內容,將書上關鍵詞和重點內容用橫線劃下來。知識點一:綠色植物呼吸作用的過程實驗一:將溫度計插入裝有萌發中種子的保溫瓶中,溫度計度數上升,說明種子呼吸作用 實驗二:將裝有萌發中種子的瓶中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種子呼吸作用產生 (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是 的特性)實驗三:將燃燒的蠟燭放進裝有萌發中種子的瓶中,蠟燭熄滅,說明種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氣體是 。總結:1.呼吸作用的概念:細胞利用 ,將 分解成 和 ,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 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表達式: 2.呼吸作用的場所:主要在細胞中的 3.呼吸作用的實質: 有機物, 能量4.呼吸作用的強弱:呼吸作用的強弱標志著 ;在 、 ,呼吸作用的強弱是有差別的。5.呼吸作用強弱在農業上的應用:(措施) ①增加呼吸作用的強度: ② :低溫干燥環境儲存糧食、 知識點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體內,有機物分解、提供能量的方式是通過 2.呼吸作用是 ,其實質是有機物分解,釋放能量。3. 都在不停地進行呼吸作用。知識點三: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1.碳-氧平衡:綠色植物通過 ,不斷消耗大氣中的 ,產生氧氣,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相對平衡。2.人類活動對碳-氧平衡的影響:人類大量使用燃料,排入大氣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加,導致 愈演愈烈。3.維持碳-氧平衡措施:①保護森林,大力 ;②開展國際合作,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通讀本節課的內容完成此項內容。呼吸作用合作探究 探究: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獨立思考下列問題,然后小組內交流討論。1.有機物的分解一定要氧氣嗎?2.幼嫩的葉比衰老的葉呼吸作用強,花比葉的呼吸作用強,為什么?3.①儲藏甘薯、白菜的窖必須留有通風孔,這是為什么?②胡蘿卜長時間保存會空心,這是為什么?③平時的蔬菜水果放入冰箱保存時間可延長,這是為什么? 4.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對比和聯系(表格)區別與聯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區別部位條件原料產物能量轉變聯系 閱讀課本P127-131,自行完成后再進行小組內討論交流,完成此項內容。分組討論,全班交流。課堂檢測 1.如圖所示的裝置,可以用來驗證( )A.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為原料B.光合作用能產生氧氣C.呼吸作用需要水作為原料D.呼吸作用能產生二氧化碳5.植物體進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A.只在根系中 B.在所有活細胞中 C.只在葉片中 D.只在萌發的種子中7.密閉的保溫裝置中裝有正在萌發的種子,每隔一段時間測定其內的溫度和氧氣含量,并將結果繪制成曲線,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溫度(A)和氧氣含量(B),下列圖正確的是( )A. B. C. D.溫度/℃甲地乙地白天3333夜間122210.甲、乙兩地盛產同一品種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量高,經調查,在甜瓜生長季節,兩地除溫度差別外,其他條件基本相同,詳見如表,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甲地夜間溫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機物少 B.甲地比乙地光合作用強,制造有機物多 C.甲地晝夜溫差大,積累有機物多,因此甲地甜瓜含糖量高 D.兩地甜瓜白天都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3.如圖為“溫度對豌豆幼苗呼吸作用強度的影響”曲線圖,請據圖回答:(1)豌豆幼苗呼吸作用最強時的溫度是 。(2)在0℃-4℃范圍內,豌豆幼苗呼吸作用強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 (填降低或增強)。(3)為了延長儲存水果、蔬菜時間,你認為應該適當 溫度,可以有效地 呼吸作用強度。 訂正備注總結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