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班級: 姓名: 學號:課題:第6課 戊戌變法 使用時間:2022年9月18日 導案編號:⑥一、 目標導學 1.閱讀課文第28頁:了解公車上書的背景和概況,劃出公車上書的時間、領導人和影響; 2.閱讀課文第29頁,了解維新派人士宣傳維新變法思想的概況; 3.閱讀課文第30頁:了解戊戌變法的背景、開始標志、內容(重難點) ; 4.閱讀課文第31頁,了解戊戌變法的結局和影響(重點)。二、 預習 檢測 觀看本課微視頻,了解戊戌變法的概況; 完成《高分突破》第31、32頁填空題部分。三、 合作探究 【史料實證】 維新人士尋求變革,救亡圖存。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895年春,《馬關條約》中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賠款二萬萬兩白銀的消息突然傳至,在北京應試的舉人群情激憤,臺籍舉人更是痛哭流涕。 材料二 1898年短短三個多月的戊戌變法在歷史長河中猶如浪花擊石,轉瞬即逝。但這朵浪花激起的卻是千層浪,它有力地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材料三 ……那個煩悶的夏季,有一次見證了舊制度的腐朽。劊子手揮刀砍下了六顆愛國者的頭顱,也砍斷了所有試圖通過改良實現救國自強的人們的幻想。譚嗣同從容赴死,他認為國家不昌盛是因為還沒有人為變法救國而流血。戊戌變法被扼殺了,但“六君子”的鮮血沒有白流。 ——《復興之路》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舉人們為什么會群情激憤?這一事件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2)依據材料二、三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你如何理解“戊戌變法被扼殺了,但‘六君子’的鮮血沒有白流”? (3)戊戌變法時日雖短,其影響卻相當深遠。戊戌變法的失敗說明了什么? 【感悟提升】 維新變法是一次失敗的改良,但多數學者認為這次變法運動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其積極意義值得肯定。這主要體現在戊戌變法是一次資產階級的愛國政治運動,它廣泛傳播了資產階級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四、 課堂檢測 ★要求:1、不看課本和資料;2、劃出關鍵詞;3、把選項寫在題號前的括號里。 ( )1.從19世紀60年代起,經過30多年的努力,清政府創辦了一批軍事工業、民用工業。 在這一過程中成長起來的一批近代知識分子卻認為西方的技術與制度是統一的,因此他們介紹西方的法律和制度,呼吁從制度上進行變革。材料反映的史實是 A.虎門銷煙、第一次鴉片戰爭 B.太平天國運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C.洋務運動、維新變法 D.甲午中日戰爭、義和團運動 ( ?。?.下表可以用來說明,維新變法運動表1維新運動期間維新派的活動 活動內容建立學堂萬木草堂、時務學堂創辦報刊《國聞報》《知新報》《時務報》組織學會強學會、南學會、農學會表1 A.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 B.學習了西方科學技術 C.促進了思想啟蒙 D.抨擊了封建道德 ( )3.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馬士函》中說:“皇帝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他的顧問康有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經驗,簡直是以好心腸扼殺了‘進步’——他們把足夠九年吃的東西,不顧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個月內都填塞給它吃了?!焙盏抡J為戊戌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 B.維新派政治經驗不足且急于求成 C.頑固守舊勢力過于強大 D.將變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緒帝身上 ( )4.“中國維新之萌蘗,自中日戰爭生。”“變法之說,發端于甲午,實行于戊戌。”這可以說明 A.甲午戰爭是維新變法的一部分 B.甲午戰爭宣告維新變法的破產 C.民族危機促進了近代化的探索 D.近代化的探索加深了民族危機 ( ?。?.下列有關《時務報》和《民報》相同點的表述,正確的是 A.由資產階級革命派創辦 B.致力于宣傳維新變法思想 C.是資產階級的思想陣地 D.為了推翻清政府而創辦 ( ?。?.康有為評洋務派的變法是“積習難忘,仍是補漏縫缺之謀,……風雨既至,終必傾墜”;今天下之言變者,曰鐵路,曰礦務,曰學堂,曰商務,非不然也,然若是者,變事而已,非變法也”。由材料可知,康有為 A.肯定洋務派學西方技術能富強 B.主張學習工業文明更要變革政治制度 C.認為只需要學習西方政治制度 D.否定洋務派開辦鐵路、礦務等行為五、 我的疑問【合作探究】(1)公車上書《馬關條約》的簽訂,使民族危機大大加深。拉開了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2)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但它宣傳了資產階級思想和政治觀念,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拔煨缌印彼儸F出的強烈的愛國感情,對激發人民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起了一定推動作用。(3)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是行不通的,只有推翻封建勢力的統治,中國才有出路。【課堂檢測】題號 1 2 3 4 5 6答案 C C B C C B八年級歷史上冊第6課導案 第1頁 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