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班級: 姓名: 學號:課題:第11課 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 使用時間:2021年10月18日 導案編號: 一、 目標導學 1.閱讀課文第50頁到第51頁第1段,了解宋教仁案和二次革命的原因、概況,劃出二次革命的主要領導者及結果; 2.閱讀課文第51頁第2段到第52頁第1段,了解袁世凱復辟的過程; 3.閱讀課文第52頁第2段到第53頁第1段,了解護國戰爭的概況,劃出護國戰爭的主要領導者、起止時間及結果; 4.閱讀課文第53頁第2段,了解軍閥割據的情況。 5.思考:袁世凱復辟帝制僅83天就失敗了1917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復辟帝制僅12天就失敗了,這說明了辛亥革命的哪一點影響?二、 預習 檢測 觀看本課微視頻,了解北洋軍閥割據的基本概況; 完成《高分突破》填空題部分,梳理本課知識基本脈絡。三、 合作探究 【歷史解釋】 材料一 萬戶涕淚,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稱民賊。……誓死戮此民賊,以拯吾民。 ——孫中山 《討袁檄文》 材料二 軍閥割據混戰造成的一些后果 (1)試通過材料一分析孫中山對袁世凱稱帝的態度。 (2)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袁世凱復辟帝制為什么失敗了? (3)根據材料二想一想,北洋軍閥的割據局面對中國社會造成了哪些不利影響 【感悟提升】 北洋政府以北洋軍隊為統治支柱,對內獨裁專制,爭權奪利;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出賣國家利權。在這一時期,以孫中山為首的民主革命者為維護民主共和進行了持續、堅決的斗爭,一方面反映了中華民族對獨立、民主、富強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體現了孫中山等人堅定的革命信仰、無私忘我的革命胸懷及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四、 課堂檢測 ★要求:1、不看課本和資料;2、劃出關鍵詞;3、把選項寫在題號前的括號里。 ( ) 1.“萬戶涕淚,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兩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稱民賊。”在孫中山這篇《討袁檄文》號召下,1915年底,蔡鍔在云南宣告獨立,起兵北上討袁,史稱 A.黃花崗起義 B.武昌起義 C.護國戰爭 D.北伐戰爭 ( ) 2.下表是“1913年國會中主要黨派構成統計表”,由表格內容可以直接看出 A.國民黨在國會中占據明顯優勢 B.國民黨完全主導民國初年的政治局勢 C.舊官僚、立憲派入選國會,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失敗 D.宋教仁議會斗爭、政黨政治的目標實現了 ( ) 3.天津歷史檔案館現存袁世凱對“二十一條”的朱批原件中,針對日本提出在內蒙古課稅、開埠、合辦工農業等要求,袁批:“辦不到”;他還寫道:“各條內多有干涉內政侵犯主權之處,實難同意。”但最終部分接受,簽訂《民四條約》。這反映出(歷史解釋) A.袁世凱拒絕接受“二十一條” B.日本侵華的野心被遏制 C.民國初年外交受制于國家實力 D.北洋政府對日政策強硬 ( ) 4.下圖反映的是發生于1915年底,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護國戰爭。這場戰爭首先爆發于(時空觀念)(跨學科整合·地理) A.廣東廣州 B.云南昆明 C.貴州貴陽 D.湖北武昌 ( ) 5.時空觀念是我們學習歷史的核心素養,指出下列歷史事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時空觀念) A.袁世凱稱帝→護國戰爭一二次革命→宋教仁遇刺→護法運動 B.宋教仁遇刺→護國戰爭→袁世凱稱帝→二次革命→護法運動 C.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凱稱帝→護國戰爭→護法運動 D.護國戰爭→袁世凱稱帝→二次革命→護法運動→宋教仁遇刺 ( ) 6.觀察下圖,圖片中圓圈標記的部分是下列哪一派系軍閥的控制地區(時空觀念) A.直系軍閥 B.奉系軍閥 C.皖系軍閥 D.滇系軍閥五、 我的疑問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1課導案 第1頁 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