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歷史上冊第13課《東漢的興衰》導案 班級 姓名 學號預習 要求 1、閱讀課文第63頁,了解新朝建立的基本史實,劃出并掌握西漢滅亡的標志、東漢建立的時間和建立者以及都城。 2、閱讀課文第64頁第一段,劃出并掌握漢光武帝的統治措施(重點),理解這些措施的影響。 3、閱讀課文第65頁第一段,劃出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開始的時間,了解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的情況及其影響(重點)。 4、閱讀課文第65頁第二、三段,了解黃巾起義的背景,劃出并掌握黃巾起義的時間、領導人、領導組織和結果,劃出并理解黃巾起義的影響。 5、問題思考1:總結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的直接原因與根本原因。 6、問題思考2:找出漢光武帝的統治措施與西漢的“休養生息”政策的共同點。(把結論寫下來。)二、預習檢測 (一)光武中興 1.西漢滅亡:公元9年,外戚 奪取政權,建立新朝,西漢滅亡。 公元25年, 在洛陽稱帝,史稱東漢。 2.漢光武帝統治后期,社會出現了比較安定的局面,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史稱 。 3.東漢后期政治上出現 局面, 動搖了東漢的統治,東漢王朝走向衰亡。 4.東岸后期爆發的 沉重打擊了東漢的統治,使其一蹶不振。 三、合作探究 【歷史解釋——東漢之衰】 表一 皇帝和帝殤帝安帝順帝沖帝質帝桓帝靈帝少帝獻帝即位 年齡1011311281512149壽命(歲)27231303936341454圖一 (1)你能從表格中發現什么問題 圖片反映的是一種什么現象 這一現象會帶來什么危害 四、我的疑問五、課堂檢測 ★要求:1、不看課本和資料;2、劃出關鍵詞;3、把選項寫在題號前的括號里。 ( )1.東漢梁太后之兄梁冀獨攬朝政20余年。梁冀一門“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貴人,二大將軍……其余卿、將、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親充斥朝廷和郡縣。這說明當時 A.官僚機構腑腫 B.宦官把持朝政 C.豪強地主橫行 D.外戚勢力膨脹 ( )2.(2020·山東省臨沂·4)毛澤東在《后漢書·光武帝記》批注中稱東漢光武帝劉秀是“歷史上最有學問,最會用人,最會打仗的皇帝”。該皇帝曾詔令說:“今邊郡盜谷五十斛(hú),罪至于死,開殘吏妄殺之路,其蠲(juān)除此法,同之內郡”。這道詔令所反映的統治措施是 A.釋放奴牌,緩和矛盾 B.監管官吏,懲處貪官 C.合并郡縣,裁減官員 D.廢除酷法,減輕刑罰 ( )3.“光武中興”盛世局面的開創者是 A.諸葛亮 B.曹操 C.劉秀 D.趙匡胤 ( )4.“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個皇帝,獨攬朝政20余年。”材料反映的史實是 A.皇帝早逝 B.幼主即位 C.宦官得寵 D.外戚專權 ( )5.有人說:“東漢王朝就是在外戚與宦官的打來斗去、皇帝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中走向滅亡的。”造成這句話描述的歷史現象的是: A.東漢皇帝在位時間短 B.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C.東漢王朝存在時間短 D.東漢后期,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六、知識鏈接 綠林赤眉起義:綠林赤眉起義是西漢之后王莽篡權時發生的農民起義。王莽的殘酷壓榨,加上一連串的天災,逼得農民走投無路,紛紛起義。東方和南方都有大批的農民起來反抗官兵。 公元17年,南方荊州鬧饑荒,老百姓不得不到沼澤地區挖野荸薺充饑。人多野荸薺少,引起了爭奪。新市(今湖北省京山東北)有兩個有名望的人,一個叫王匡,一個叫王鳳,出來給農民調解,受到農民的擁護,大家就公推他們當首領。王匡、王鳳就把這批饑民組織起來起義,一下子就聚集了好幾百人,還有一些逃亡的犯人也來投奔他們。王匡他們占領了綠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作為根據地,攻占附近的鄉村。不到幾個月工夫,這支起義軍發展到七八千人。投奔綠林山的窮人越來越多,起義軍增加到五萬多。 綠林軍在荊州一帶打擊官兵的時候,東方的起義軍也壯大起來。公元22年,王莽派太師王匡(和綠林軍中的王匡是兩個人)和將軍廉丹率領十萬大軍去鎮壓山東的樊崇起義軍。樊崇作好準備,跟官兵大戰。為了避免起義兵士跟王莽的兵士混雜,樊崇叫他的部下都在自己的眉毛上涂上紅顏色,作為識別的記號。這樣,樊崇的起義軍得了一個別名,叫"赤眉軍"。七年級歷史上冊第13課導案 第 1 頁 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